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8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一、实习目的:1、掌握收音机的原理与组成2、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3、掌握焊接技术4、学会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二、原理1、最简收音机原理图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 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
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图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
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2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
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2、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
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
如图2所示。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
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A和本振回路电容C1-B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465KHZ,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若接收信号频率是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65kHz;若接收信号频率是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65kHz;图2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框图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 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一、最简收音机原理图1-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
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图1—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
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3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
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二、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
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
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3-4。
图1—2 超外差原理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
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55kHz;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55kHz;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 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
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七管收音机工作原理
七管收音机是一种使用七种不同频段的管子来接收、放大和输出无线电信号的设备。
以下是七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1. 接收天线:七管收音机首先通过天线接收到无线电信号。
天线将无线电波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到收音机中。
2. 射频放大器管:首先,无线电信号经过第一个管子,也就是射频放大器管。
这个管子将信号放大到适当的幅度,以便后续处理。
3. 混频器管:经过射频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接下来进入混频器管。
混频器管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一个特定的频率进行混合,产生两个新的频率。
一个频率是原始信号频率加上一个中间频率,另一个频率是原始信号频率减去中间频率。
这个过程称为混频。
4. 中频放大器管:通过混频器管后,两个新产生的频率被分离出来,其中一个频率被选中并送入中频放大器管。
中频放大器管将其放大到适当的幅度,并且滤除无关的频率。
5. 混频器管再次混频:接下来,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过第二次混频器管。
它将信号与另一个特定频率进行混合,产生两个新的频率,一个频率是原始信号频率的两倍,另一个频率是原始信号频率的两倍减去中频。
6. 解调和放大:通过混频器管再次混频后,两个新产生的频率又被分离出来,其中一个频率被选中并送入解调器和放大器。
解调器负责将模拟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放大器将其放大到可以驱动扬声器的幅度。
7. 扬声器:最后,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被传送到扬声器,转化为声音。
通过以上的步骤,七管收音机可以接收到无线电波,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听到的声音。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装(RW08-7B(七管))一、实训目的通过组装便携式收音机,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组成及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工艺、整机组装与调试,故障检查与排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观念。
二、实训器材收音机套件、万用表、电烙铁、电池、焊锡、松香等三、实训内容1)组成框图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相对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而言的,超外差放大式收音机结构框图如图: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频率,其频率固定为465kHz。
由于465kHz取自于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与外部高频信号频率之差,故成为超外差。
即:f中频= f0(本振)-f s(高频调幅信号)465KHZ 1000~2070KHZ 535~1605KHZ2)(七管)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电路工作原理※接收回路(CA、T1)LC串联谐振回路在其固有振荡频率等于外界某电磁波频率时产生串联谐振,从而将某台的调幅发射信号接收下来。
并通过线圈耦合到下一级电路。
※变频电路(V1、CB、T2、T3)作用:将天线回路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
原理:利用晶体管(V1)的非线性特性,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合成,得到多个频率不同的输出信号,并通过选频回路选择所需要的信号。
在超外差收音机中,用一只晶体管同时产生本振信号和完成混频工作,这种电路称为变频。
※中频放大电路(V2、T4、V3、T5)作用:将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要求:1.有足够的中放增益(60dB),常采用两级放大;2.有合适的通频带(10kHz);频带过窄,音频信号中各频率成分的放大增益将不同,将产生失真;频带过宽,抗干扰性将减弱、选择性降低。
为了实现中放级的幅频特性,中放级都以LC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的选频放大器组成,级间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
注:本次综合实验中所用到的中频变压器(中周)不可互换,且厂家已经调整好,不要调整。
※检波电路(V4、C8、C9、R9 、W)V4在电路中的使用相当于一个二极管。
七管超外差工作原理七管超外差工作原理本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535千赫—1065千赫的中段。
(1)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当改变CA,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 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混频电路由VT 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其结果是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3)中频放大电路: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4)检波和AGC电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5)前置低放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
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功率放大器:主要是输出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
由VT5、VT6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7、R8和R9、R10分别是VT5、VT6的偏量电阻。
变压器T5做倒相耦合,C9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
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C9选得越大越好。
该电路能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输出较大的功率,最后到达扬声器发出声音。
一、设计目的通过对一台调幅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和调试, 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 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并了解整机的装配工艺,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会独立分析电路图, 对照收音机原理图能看懂印刷电路版图和接线图, 并且细心地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进行调试。
二、收音机工作原理(一):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声音的由震动空气而产生, 借助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但是这必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声音的长距离传输, 所以就产生了有线广播传输。
但是这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要消耗太多的金属材料还有人力布线。
所以就产生了无限传输声音信号。
(1)、无线电传输声音的过程方框图(2)、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3)、超外差式的定义直接放大式无变频和中放, 而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放大, 直接检波取出音频信号。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 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频率, 其频率固定为465kHz 。
由于465kHz 取自于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于外部高频信号频率之差, 故成为超外差。
三、实验设计器材A 教学用收音机原配件一副B 电烙铁, 螺丝刀, 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C 万用电表D 吸锡枪E 锡丝若干四、收音机元件介绍①电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色差法对11个电阻进行分类。
如表格2-1表2-1色差法表值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金银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极性。
④中频变压器(中周):中频变压器(简称中周)三只为一套, 这三只中周在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的频率上, 装好后只需微调甚至不调, 不要乱调。
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 还起导线的作用, 所以中周外壳必须接地。
⑤磁棒线圈:磁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镀上锡, 四个线头的接在对应的印制板的焊盘上, 即a,b,c,d点, 线头的判断由图表15可知。
焊接前要仔细辨别b、c引脚, 切不可弄反。
3.2 元件说明 ................................................................................................................................. 9 3.2.1 电阻 .. (9)绪论电磁振荡在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厂和磁场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
发射电磁波要有一定的振荡频率和震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尽量分散到可能大的空间,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就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
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在通信系统中,信源输出的是由原始信息直接变换成的的电信号,即消息信号。
这种信号一般具有从零开始的较宽的谱,而且在低频带分布较大的能量,称为基带信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播。
将消息信号对频率较高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才能使信息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播。
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1 系统原理。
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幅度(AM )、频率(FM )、相位(PM )以及它们混共等调制方法。
而一般的收音机采用的调制方法是幅度调制方法。
设调制信号为)(t f ,载波信号为)cos()(0θω+=t A t c c 式中A 为载波的幅度;c ω为载波的角频率;0θ为载波的出相位。
载波经模拟信号调制后的数字表达式为))(cos()()(0θϕω++=t t t A t s c 式中)(t A 为载波瞬时幅度;)(t ϕ为载波的相位偏移;如果)(t ϕ为常数,)(t A 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幅度调制;如果)(t A 为常数,)(t ϕ或)(t ϕ的导数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角度调制,前者为相位调制,后者为频率调制。
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图3-2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实习图3-2中B处),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实习图3-2中D处)。
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本机工作原理简述。
电路图见实习图3-3所示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
VT1、B2、B1、C组成变频级。
VT1为变频管。
初级线圈与C构成变频级负载。
C1、B2组成本机振荡电路,C6为振荡耦合电路,VT2、VT3组成中频放大电路,2AP9为检波电路,R9为音量电位器(带电源开关),C16为高频耦合电容。
VT4、VT5为前置低频放大级、VT6、VT7组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R16、C21、C17为电源波波电路。
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为各级的直流偏置电阻。
超外差收音机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①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基于超外差原理工作。
它的基本原理如下:
1.接收天线捕捉到的射频信号经过放大器增强后进入混频器。
2.混频器同时接收一个由压控振荡器(VCO)产生的另一个频率,将这两个频率混合在一起。
通过混频器的非线性特性,能够产生一个包含原始信号频率和VCO频率差值的新信号。
3.得到这个新信号后,放大器将其放大以便后续处理。
4.接下来,滤波器将这个新信号中的原始信号频率成分滤除,只留下VCO频率差值。
5.差值信号通过解调器解码,最终还原原始信号。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优点是接收稳定性高,不需要进行繁琐的频率调整。
缺点是电路复杂度较高,造价较高。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之欧阳体创编
1.天线接收信号:天线首先接收到广播信号,将它转换为微弱的电流信号。
2.射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天线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增加信号的强度。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和接收距离。
3.混频器:混频器将接收到的无线电频率信号和一个由振荡器产生的参考信号进行混频。
这个参考信号的频率通常是中频(例如455kHz),混频器的输出是原始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和差频率。
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为F1,参考信号的频率为F2,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1-F2
4.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在混频器输出的信号中选择并放大了我们所需的中频信号。
由于中频信号具有固定频率,可以使用窄带滤波器将其他频率的信号过滤掉,以提高信噪比。
5.检波器:检波器将中频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通常使用二极管进行检波,将中频信号变成直流信号,并在后续的音频环节进行放大。
6.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将检测到的直流信号放大到适合驱动扬声器的功率水平,并将声音信号传递给扬声器,使我们可以听到广播。
总的来说,超外差式收音机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是因为它利用混频器将无线电频率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然后通过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和音频放大器进行信号的放大和解调,最终输出音频信号。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