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289.00 KB
- 文档页数:18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水泥达到初凝和终凝所需的时间,由于凝结时间的长短对施工方法和工程进度有很大影响,故需进行凝结试验的测定,以检验水泥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2.主要仪器设备(1)标准法维卡仪(2)水泥净浆搅拌机。
(3)试针和试模。
3.试验步骤(1)试验前准备。
将圆模(内侧稍涂上一层机油)放在玻璃板上,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之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准尺零点。
(2)试样的制备。
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好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刻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刻。
(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内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并使之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30s时指针的读数。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从开始给水泥加水至初凝状态的时间即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态,在终凝试针上安装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 测一次,当试针沉入净浆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净浆表面留下痕迹时,即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给水泥加水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该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测定时应注意: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每次测量时不能让试针落入原孔,防止撞弯试针,但结果以自由下沉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净浆的位置距圆模内壁至少大于10mm;每次测定完毕需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入养护箱内,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振动;测得结果应以两次都合格为准。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
水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
它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
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
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至75mm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
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土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
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士2.5mm范围以内,计算2-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三、实验方法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
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C,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项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e,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8实验三、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对控制水泥凝结过程的重要性;2.了解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的国家规范;3.测试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
二、实验原理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
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
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三、实验器材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湿气养护箱。
(相关仪器可参照《试验二、标准稠度测定》中的项目)四、试验条件1 试验室温度为20?C±2o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C±1oC,相对湿度不低于90%;3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
(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五、实验步骤1 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降。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试验步骤水泥,这玩意儿可是在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从我们家新房的水泥地,到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楼,水泥可谓是“隐形英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水泥凝结时间测定的步骤,保证你听了不但能懂,还能笑着记住!1. 前期准备1.1 设备和材料首先,你得准备好一堆“神器”。
你知道的,像量杯、搅拌器、标准水泥、清水,还有一套测量设备。
这就像我们要做一道美食,材料和工具可得全套到位,不然可是玩不转的。
然后,要找个适合的地方,最好是宽敞明亮的,免得搅拌的时候像“捣蒜”一样把水泥飞得满天都是。
1.2 温度和湿度接下来,得注意环境条件。
水泥可怕湿,也怕热。
理想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呢,最好也不要太低。
记住,水泥就像个小姑娘,太热会受不了,太冷也不愿意出门,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绽放它的魅力。
2. 测试步骤2.1 水泥搅拌首先,咱们要把水泥和水搅拌均匀。
这时候,千万别心急,慢慢来。
把水泥放进量杯里,然后慢慢加水。
就像是调制一杯香浓的咖啡,太急了反而泡不好。
搅拌的时候要用力,但又不能太猛,像是对待一个刚刚认识的小伙伴,既要热情又要适度。
搅拌个五分钟,直到看不见干粉为止,嘿,水泥准备好了!2.2 测量凝结时间接下来,得进入关键时刻。
我们要用测量仪器来记录水泥开始凝结的时间。
此时,你会看到水泥的状态逐渐变化,像是小孩子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
一开始,它还是水水的,过了一会儿,慢慢开始变得稠了。
这个时候,你就要时刻盯着,不然它一转眼就凝结了。
要是你不小心错过了,那可就“前功尽弃”了!3. 数据记录与分析3.1 记录结果完成了测试,别急着欢呼,咱们还有最后一步。
把记录下来的数据整理好,看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是多少。
记得要用心记录,别让数据溜走了,就像抓住一只蝴蝶一样,轻轻的。
3.2 数据分析最后,咱们得分析一下结果。
水泥的凝结时间是不是在标准范围内?如果在,那就是“万事如意”;如果不在,可能得考虑换个牌子了,或者调节一下水的比例。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操作规程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1. 确定水泥凝结时间,评估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2. 为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试验仪器:水泥凝结时间试验器、电子天平、调温器等;2. 试验材料:水泥、砂子、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水泥、砂子和水;(2)将试验仪器洗净并晾干;(3)准备试验记录表格。
2. 物料配制:(1)按照配比要求,称取适量的水泥和砂子;(2)将水泥和砂子充分混合,保证均匀。
3. 凝结时间测定:(1)将混合好的水泥胶砂放入试验器中,并轻轻震动以排除气泡;(2)将试验器放入调温器中,温度调至标准试验温度;(3)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用指压法测定试件的凝结时间;(4)当试件无法被指压变形时,即为凝结结束,此时的时间为凝结时间。
4. 数据记录和分析:(1)记录每次测定的凝结时间和试验温度;(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凝结时间-温度曲线;(3)分析曲线特征,评估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
四、注意事项:1. 物料配制时,水泥和砂子要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团聚现象;2. 做试验时保持室温恒定,避免外界温度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3. 每次测定凝结时间时要用同样的力度进行指压,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试验仪器,保持仪器干净,5. 实验记录要详细完整,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数据等。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凝结时间-温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泥胶砂的凝结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根据曲线特征可以评估水泥胶砂的强度发展规律,由此为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果的应用:实验结果可用于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根据凝结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调整水泥配比或控制固化时间,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
同时,实验结果还可用于评估水泥在不同温度下的使用适应性。
七、实验风险控制: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2. 凝结时间试验器要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避免异常摇晃;3. 使用电子天平时要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计量误差。
水泥凝结时间的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是评价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凝结时间对保证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泥凝结时间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个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指标的常用检验方法。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浆体开始凝结并且已经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如何准确判定初凝时间对保证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初凝时间一般用凝结度或贯入度差值来表征,具体检验方法如下:(1) 棍贯入法: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将试样浆体装入直径为10mm、高度为60mm的圆柱形模具中,然后用木棍贯入试样中,每次贯入深度为5mm。
通过观察棍的贯入深度与时间的关系,记录棍贯入深度不再改变的时间即为初凝时间。
(2)温度法:将试样浆体装入恒温水浴中,以规定温度条件进行保温。
通过每隔5分钟用试棒试压一次,测度其凝结度差值,初凝时间为凝结度差值达到规定数值的时间。
(3)线架法:利用螺旋形线架将试样浆体上提,观察其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线架每提升一定高度就要测量一次浆体流动性的改变情况,当浆体无法再自由流动、平坦的拌丧时,即可确认初凝时间。
(4)压湿法:将试样浆体放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每十五分钟顶压一下,当试样弹性不复原,丧失流动特性即为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是水泥浆体达到一定强度,不能再被任何外力振动、冲击等破坏的时间。
终凝时间对于水泥产品的装运、销售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常用的终凝时间检验方法有:(1)直接观察法:根据试样表面状态的变化,判断试样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观察到试样表面裂纹封闭,不再有明显变化时,即可确定终凝时间。
(2)定时拌和机法:借助定时拌和机进行试样浆体的输送和拌和,通过观察浆体流动性的变化和浆体的坍落度,判断终凝时间。
(3)负荷试验法:将试样浆体放置在负荷试验仪上,通过测量试样的固结长度变化,判断试样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4)压缩试验法:通过对试样的压缩试验,观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根据试样的强度发展特性,判断终凝时间。
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的水泥凝结时间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进行准确检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设备准备1. 水泥净浓度计2. 混凝土样品3. 摆锤4. 偏心旋转台5. 稠度计6. 压力传感器7. 电子天平8. 电子计时器9. 水洗设备10. 试验记录表三、检测方法1. 样品制备从混凝土制品中取得样品,样品数量应根据检测需要确定。
将样品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在样品表面涂上一层液态石蜡,以防止样品表面蒸发水分。
2. 测定水泥净浓度使用水泥净浓度计,测定混凝土样品中的水泥净浓度。
将样品放入水泥净浓度计中,加水混合均匀,然后过滤。
将滤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水泥净浓度。
3. 测定混凝土的稠度使用稠度计,测定混凝土的稠度。
将样品放入稠度计中,旋转稠度计并记录其旋转时间,然后停止旋转。
记录混凝土的稠度。
4. 测定混凝土的压力通过偏心旋转台测定混凝土的压力。
将样品放在偏心旋转台上,旋转台上方放置摆锤并停止旋转。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定混凝土的压力。
5. 计算水泥凝结时间根据测得的水泥净浓度、混凝土稠度和压力数据,使用相关公式计算水泥凝结时间。
6. 检测数据记录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到试验记录表中,包括样品编号、水泥净浓度、混凝土稠度、压力、水泥凝结时间等。
四、注意事项1. 检测前应确认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混凝土样品制备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以确保样品质量。
3.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以免遗漏或错误。
五、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与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对比。
若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则混凝土具备较好的强度发展性;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发展性。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摘要一、介绍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结合料在加水后能够凝结成坚固的层的时间,它是工程中水泥浆混凝土配合的重要指标。
水泥凝固时间的测定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求,它确定了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因此,确定施工条件下的水泥凝固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水泥凝固时间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原理水泥凝固时间的测定主要是通过对水泥浆液进行测试的方法,以判断水泥浆液在特定温度的条件下会凝结成牢固的层的时间,以此来判断水泥的凝结时间。
三、方法1、热砂法热砂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水泥凝固时间测定方法,其原理是用热砂块作为实验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实施热砂块上的水泥浆混合料,在某一时间间隔后,检查水泥浆混合料是否凝固,如果凝固,则记为水泥的凝固时间。
2、热砂杯法热砂杯法是比较常用的水泥凝固时间测定方法,其原理是用热砂杯作为实验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实施热砂杯中的水泥混合料,在某一时间间隔后,检查水泥混合料是否凝固,如果凝固,则记为水泥的凝固时间。
3、水泥板法水泥板法是比较常用的水泥凝固时间测定方法,其原理是用水泥板作为实验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实施水泥板上的水泥混合料,在某一时间间隔后,检查水泥混合料是否凝固,如果凝固,则记为水泥的凝固时间。
四、注意事项1、实验室的环境应温湿度恒定,以防止实验结果的偏差。
2、实验温度应恒定,以保证测定准确性。
3、测定混凝土配料中的水泥凝固时间,应按规定的实验方法进行,不得简化或调整测试步骤。
4、实验中应注意热砂块、热砂杯和水泥板的使用,以防止水泥浆混合料的凝固和水泥的热效应。
5、实验中应注意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测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和步骤
1. 先来说说这个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是咋回事吧,其实就是为了测量水泥从搅拌开始到完全凝结的时间,哎呀,就是为了知道水泥啥时候能硬的像块石头一样。
1.1 嘿,首先得准备好水泥试样,就是把一定比例的水泥和水搅拌均匀,记得要保
持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一致,这个很重要哦。
1.2 然后,把搅拌好的水泥料倒进模具里,用锤子轻轻敲敲模具,把水泥块弄得均
匀一点,别有砂眼、坑坑洼洼,那样凝结时间就不准了。
2. 接着,咱们把模具里的水泥试样放到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就是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凝结,不能让它们受到外界的影响,就跟人坐飞机不能吃辣椒一样。
2.1 着急什么呀,凝结时间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得慢慢等待,就像等一杯热
水泡杯茶,得等水开了才行。
2.2 这个时候得时不时看看水泥试样的表面,看看有没有裂纹、变色,若是有异状,可得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3. 当然,最终得测量水泥试样的凝结时间了,就是看看水泥块到底凝固了没有,为此得动用到实验室的装备啦,毕竟我们可不是“视而不见”啊。
3.1 咦,装备齐全了,得一边唧唧歪歪一边动手给水泥试样施加压力,看看它到底
结实不结实,不结实就再等等,别急。
3.2 最后,别忘了记录下水泥试样完全凝结的时间哦,这可是试验的结论,得交给
老板看看,让他知道我们的辛苦和付出。
哎呀,水泥凝结时间试验,虽然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学问还挺多,得细心观察,耐心等待,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哦。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收获,成为水泥凝结时间试验的专家!。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这个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就是我们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会碰到的一个小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工人正忙着调水泥,突然发现这玩意儿怎么还不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马上拿个吹风机给它加速凝结。
这时候,凝结时间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什么是水泥净浆?1.1 首先,咱们得明白,水泥净浆其实是由水泥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液体。
这就好比是做饭时,你需要把米和水配合好,才能煮出美味的米饭。
水泥净浆在建筑中就像米饭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材料。
它不仅能提高建筑的强度,还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所以,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净浆,没它可是不行的!1.2 当然,水泥净浆的质量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凝结时间就是个关键点。
如果凝结太快,工人根本来不及操作,搞不好就得重来;而如果凝结太慢,那真是等得人心焦,工期可就被拖得老长了。
所以,测定凝结时间这件事就显得格外重要,几乎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2. 如何测定凝结时间?2.1 测定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方法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咱们可以用一种叫做“维卡针”的工具。
别看这名字听上去高端,其实它就是个带针的小玩意儿。
测定的时候,我们把水泥净浆搅拌均匀,然后用维卡针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去刺一下它。
如果针能扎下去,那说明水泥还没有凝结;如果扎不动了,那就表示凝结开始了。
2.2 当然,测定的过程要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一致性,这样数据才可靠。
就像你去朋友家吃饭,环境一变化,菜的味道也会不一样,理解了吗?所以,尽量让周围的条件保持一致,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哎呀,这活儿也太麻烦了吧!但别急,慢工出细活嘛,搞清楚这些细节,后面的工作才会顺风顺水。
3. 凝结时间的重要性3.1 说到凝结时间,这可不仅仅是个数字。
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甚至可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试想一下,如果你家旁边的工地,水泥不凝结,雨一来,泥水横流,后果可想而知,真是“祸不单行”。
准确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方法
凝结时间是水泥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能反映水泥质量是否符合水泥产品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为使用单位决定现场施工进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如何准确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凝结时间的测定关键在于水泥静浆的拌制、试件的制备和凝结时间测定。
一是水泥静浆的拌制。
我们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搅拌锅和搅拌翅都要用湿布擦过,防止水泥和水溅出锅外,搅拌时要严格按照慢120秒、停15秒、快120秒的搅拌程序,不可图快随意缩短搅拌时间,静浆要搅拌均匀。
这就要求我们实验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搅拌翅偏了,拌制的静浆一定会不均匀,凝结时间测的就会不准。
用来做凝结时间的静浆必须是标准稠度下的水泥静浆。
为了降低凝结时间的误差,我们最好将每次稠凝仪的下沉深度都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数值,如这次是 28mm,下次再做时,仍控制在28mm,因为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凝结时间,这样可以降低系统误差。
二是试件的制备。
将拌制好的标准稠度静浆一次装满试模,用小刀插倒振动数次,刮平。
刮平时要注意抹平次数不要过多,否则会有水分渗出,使上下的静浆稠度不同;还要注意抹平面要水平,不可一边高,一边低。
这都会影响凝结时间的测定。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是水泥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
准确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混凝土搅拌、施工和硬化过程中的时间,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以及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参考标准。
一、初凝时间的测定方法1. 经验观察法:该方法是通过经验来判断水泥浆体表面开始凝结的时间。
操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用手指或者工具接触水泥浆体表面,当感觉到明显的硬化或者不能再用工具划开时,即为初凝时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工程对凝结时间要求较高的情况。
2. 压缩强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试水泥浆体的压缩强度变化来确定初凝时间。
实验中将水泥浆体以一定的速率进行压缩,当浆体无法继续变形且压缩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即为初凝时间。
此法需要使用特殊的试验设备,仪器的选型和操作要求较高。
3. 流动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试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来判断凝结时间。
实验中将水泥浆体倒在一定直径的漏斗中,测量浆体从漏斗流出到无法流出的时间即为初凝时间。
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相对简便,但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准确性相对较低。
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1. 针入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用针在水泥浆体中的针入度变化来判断终凝时间。
实验中,按照一定的速率将针垂直地插入水泥浆体中,当针插入到一定深度时,无法再插入直到插入针的自身重量下降到一定值时,即为终凝时间。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准确性相对较低。
2. 压缩强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试水泥浆体的压缩强度变化来确定终凝时间。
实验中将水泥浆体以一定的速率进行压缩,当浆体无法继续变形且压缩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即为终凝时间。
此法需要使用特殊的试验设备,仪器的选型和操作要求较高。
三、注意事项和参考标准1. 在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一致性,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操作人员要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注意安全操作。
实验一水泥实验三、水泥凝结时间测定(GB/T1346—2001)实验目的: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并确定它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
主要仪器与设备:(1)凝结时间维卡仪。
如试图2.1所示,凝结时间测定用试针【见试图2.1(d)、(e)】,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lmm、终凝针为30±lmm、直径为φ1.13±0.05mm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1g。
与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降,不得有紧涩和晃动现象。
(2)水泥净浆搅拌机与测定标准稠度时所用相同。
(3)标准养护箱。
实验步骤:(1)测定前,将圆模【见试图2.1(a)】放在玻璃板上,在圆模内侧和玻璃板上稍涂上一层机油。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的零点。
(2)称取水泥试样500g,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水泥净浆,记录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将拌和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一次装入圆模内,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立即放入养护箱内。
(4)初凝时间的测定:试样在标准养护箱养护至加水后30min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在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下沉至距底板4±lmm时,水泥即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5)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见试图2.1(e)】。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项目1:水泥技术性质的检测任务1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部分)一、布置任务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二、分组布置任务三、实验目的通过80μm或45μm筛析法测定筛余量,测定水泥细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若不符合标准要求,该水泥视为不合格。
细度试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三种。
当三种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实验仪器设备:天平负压筛标准法维卡仪截顶圆锥试模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养护箱四、编制检测方案1、水泥凝结时间检测1.1检测目的: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并按国家标准评判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合格,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重要依据。
1.2检测步骤:1)测定前,将试模放在玻璃板上,在试模的内侧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称取水泥试样500g,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成水泥净浆,方法同前,记录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拌和结束后,立即将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立即放入养护箱中。
3)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4)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并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降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5)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6)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 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水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五、项目检测实施检测数据处理,填写检测报告详见验表2-1试验表2-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记录(一)检测:记录:计算:复核:六、检查评价材料检测工作任务检查与评价表授课教师年月日。
水泥凝结时间标准试验方法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混凝土混合料在水泥凝结时间意义上的状态,以为施工强度设计
提供参考。
2.试验原理
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混合料中的水泥颗粒分层、收缩、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这是
混凝土成型及结构力学功能完整发挥的关键。
依据不同混凝土品种及水泥活性度的不同,
水泥凝结时间的长短可能也随之不同。
3.试验设备及设��
(1) 200g精密秤:用于称量不同水泥类型及物料,其精度在0.1g以内;
(2) 1500ml容量容器:用于混合不同的水泥组分;
(3) 稀释水:用于稀释水泥组分; (4) 时间计时装置:用于测量水泥凝结时间;
(5) 锅炉:用于温控混凝土混合料;
(6) 护目镜和手套:保护视力和正确操作。
4.样品准备
样品一律以大理石细粉或者玄武岩细粉取混合,100g水泥精确称取,在量好的水泥细粉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混合粗料并加入足够的抗剪力剂混合均匀,然后用水溶剂将其浸湿,至均匀湿润,用胶泥管把混凝土混合料挤入容器中,容器内混合料均匀无空洞。
5.试验过程
将准备好的试块放入锅炉中,每次温度控制在15℃,时间持续15~60min,每次加热
时间段最少不少于15min;每次加热时间恰好为1h,行完后,迫不及待地观察水泥混凝土
试块尺寸外表,如果在锅炉内的温度20℃,水泥混凝土试块外表有沉淀可表明水泥已经凝结成块。
试验完毕后,将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存放在室内定温环境下,记录所用混凝土混合
料的湿法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浆在固化过程中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时间,也称为凝结时间或硬化时间。
凝结时间的测定对于水泥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进度安排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一、细观结构观察法细观结构观察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水泥混凝土中水泥颗粒的状态变化来判断水泥的凝结时间。
通常通过抽取部分水泥浆样本,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观察切片,以研究水泥的凝结过程。
根据水泥颗粒的形态、结构、密实程度以及孔隙的分布情况等来判断水泥的凝结时间。
参考内容:- 《混凝土技术规程》(GB 50010-2010)- 《通用建筑材料试验方法》(GB/T 17671-1999)- 《水泥实验方法标准》(GB/T 176-2008)二、细胞渗透法细胞渗透法是利用特定的细胞膜材料包裹水泥浆样品,通过测量水泥中的可透过物质在不同时间点的渗透情况来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常用的可透过物质有电解质溶液、染色剂等。
参考内容:- 《水泥运行技术规程》(JGJ/T 2-2006)- 《混凝土实验方法标准》(JGJ/T 70-2016)三、导热度法导热度法是通过测量水泥浆样品中的导热率来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当水泥浆开始凝结后,水泥的导热率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水泥的导热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参考内容:- 《建筑水泥化学与物理性能测定方法》(CJT 56-2000)- 《混凝土材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四、声速法声速法是通过测量水泥浆样品中声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当水泥开始凝结后,水泥浆的密度、波速等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水泥的凝结时间。
参考内容:- 《标准混凝土材料实验规程》(DL/T 5062-2004)- 《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物性与试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初始设置:初凝时间是从水泥与水混合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最终设置:终凝时间是从水泥与水混合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晚于390min;普通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晚于600min o如果水泥初凝时间达不到要求,水泥将报废;若终凝时间不符合要求,则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常取决于水泥的类型。
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一个2-3小时的大致范围。
如果加入促凝剂,初凝时间可缩短至半小时。
如果添加缓凝剂,初凝时间可延长至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是通过试验确定的,每个厂的每批水泥都要进行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混合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混合,直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中水泥浆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和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了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快达到能够承受荷载的强度,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晚于规定时间。
确定初凝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以知道,水化产物必须生长增加到足以使各种颗粒初步连成网络,形成内聚结构,水泥浆体才能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性来看,外力必须增大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剪切应力会将形成的网络结构打散,使浆体流动起来。
通常,打破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切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与水混合后,屈服值随水化进程立即增大,然后变慢,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来说,屈服值的初始增加是由于钙帆石的快速形成;如果水泥中有半水石膏,就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因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形成的C-S-H o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增加到某一规定值,第二次快速增加即将开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