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速腾轿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6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桑塔纳2000MT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学科部:理工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081学号: 7012908022学生姓名:徐子芬起讫日期: 2012.2.13—2012.5.4指导教师:高伟职称:讲师学科部主任:审核日期:一、课题的依据及意义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5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1999年汽车市场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发展期。
由1999年的183.2万辆的市场规模成长为2009年的1364.5万辆,10年来汽车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仍保持6.8%的增长率,2009年更保持了46.15%的高增长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全球地位已跃入产量和销量均为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已由1999年世界产量排名第9位跃升为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的第3位,市场销量连续三年连续第2位,2009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的都是第一的局面[1]。
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和整车产量关系密切,因此我国汽车离合器产品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离合器总销量额将达84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其中,盖总成2800万件,从动盘总成5700万件,液力变矩器100万套以上[2]。
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30多家,主要有:长春一东、湖北三环、杭州西湖、杭州奇碟、桂林福达、东传苏汽配、上海萨克斯、南京法雷奥、重庆爱思帝、珠海华奥、宁波宏协等。
近几年,受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获得快速增长,12家企业离合器总成年产量突破862万套,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配套市场为主[3]。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离合器设计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出一种更加优化和可靠的离合器设计方案。
二、离合器的作用与原理离合器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的装置。
在驾驶过程中,当我们需要换挡或者停车时,离合器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或分离。
三、离合器设计的要求1. 承载能力:离合器在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同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和压力。
因此,离合器设计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稳定传递动力,不发生滑动或断裂等故障。
2. 摩擦性能:离合器的摩擦性能直接影响着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换挡的平顺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并进行摩擦系数的测试和优化。
3. 热耐性: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热耐性,以防止摩擦片因过热而失效。
4. 可靠性: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工作。
5. 轻量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离合器设计的趋势。
轻量化不仅可以减少汽车的整体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
四、离合器设计的方法与技术1. 材料选择:离合器摩擦片的材料选择对于离合器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摩擦片材料有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摩擦性能、热耐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 结构设计: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包括离合器盘、压盘、离合器壳体等部件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承载能力、可靠性和轻量化等要求,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3. 摩擦片表面处理:离合器摩擦片表面的处理可以提高其摩擦性能和热耐性。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磨砂处理、喷涂处理和电镀处理等。
┊┊┊┊┊┊┊┊┊┊┊┊┊装┊┊┊┊┊订┊┊┊┊┊线┊┊┊┊┊┊┊┊┊┊┊┊┊开题报告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本次选择课题为摩擦离合器设计,设计摩擦离合器意义重大,因为离合器作为底盘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起着从发动机到传动系中齿轮之间桥梁的作用,故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个良好的离合器能够提高汽车的寿命,所以设计一个操作简便分离快速的离合器更是十分重要的,故选择设计离合器能够做到对汽车重要部件的了解。
(2)离合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它的功能不能忽视,离合器基本功用。
○1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件之间的滑磨,使转速逐渐接近,以确保汽车起步平衡。
○2当变速器换挡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的迅速分离切断动力的传递,以减轻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冲击,保证换挡时工作平稳。
○3当传给离合器的转矩超过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时,其主,从动件之间产生滑磨,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目前汽车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因此设计如此重要的汽车传动系统意义重大。
2、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主要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
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而比较先进的离合器为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具体如下介绍:(1) 摩擦式离合器:发动机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从动毂借滑动花键与从动轴(即变速器的主动轴)相连。
压紧弹簧则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端面上。
发动机转矩即靠飞轮与从动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而传到从动盘上,再由此经过从动轴和传动系中一系列部件传给驱动轮。
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经常保持动力传递,而中断传动只是暂时的需要,因此汽车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的。
摩擦副采用弹簧压紧装置即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当希望离合器分离时,只要踩下离合器操纵机构中的踏板,套在从动盘毂的环槽中的拨叉便推动从动盘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松开的方向移动,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的传递。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华西牌CDL6603轻型客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目 录目录1第1章离合器的设计目的及原理概述31.1离合器的设计目的3 1.2离合器的工作原理3 1.3离合器的设计要求3 第2章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52.1车型、技术参数5 2.2从动盘数的选择52.3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5 2.4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6 2.5压盘的驱动方式6第3章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83.1后备系数β83.2摩擦因数f 、摩擦面数Z 和离合器间隙△t83.3单位压力p 083.4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和厚度b9 3.5计算校核93.5.1离合器的摩擦力矩T c 与结构参数(R c )的确定9 3.5.2最大圆周速度103.5.3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c0T 103.5.4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10第4章膜片弹簧的设计124.1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124.1.1 截锥高度H 与板厚h 比值hH和板厚h 的选择12 4.1.2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R 、小端r 的选择和rR比值124.1.3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的选择124.1.4 分离指数目n 的选取124.1.5 膜片弹簧最小端内半径0r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f r 12 4.1.6 切槽宽度δ1、δ2及半径e r 134.1.7 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13 4.1.8膜片弹簧材料134.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13第5章扭转减振器的设计165.1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16图5-1三级非线性减震器扭转特性曲线165.1.1极限转矩j T165.1.2扭转角刚度ϕK175.1.3 阻尼摩擦转矩μT175.1.4 预紧转矩n T175.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0R175.1.6 减振弹簧个数j Z185.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185.1.8 极限转角jϕ185.2 减振弹簧的计算185.2.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1R185.2.2单个减振器的工作压力P195.2.3 减振弹簧尺寸19第6章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226.1从动盘毂的设计226.2从动片的设计226.3离合器盖结构设计的要求226.4压板的设计236.5压板的结构设计与选择23第7章离合器轴的选取与校核257.1离合器轴的扭转强度nτ校核257.2离合器花键轴剪切强度τ校核25σ校核267.3离合器轴的花键挤压强度参考文献27致谢:28第1章离合器的设计目的及原理概述1.1离合器的设计目的了解轿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离合器国内外发展概况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传统离合器分有拉线和液压式两种,自动离合器也分为两种: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器和液压式自动离合器。
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器的ECU汇集油门踏板、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信号,经处理后发送指令驱动伺服马达,通过拉杆等机械形式驱使离合器动作;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则是由ECU 发送信号驱动电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操纵离合器动作。
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在目前通用的膜片离合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液压执行系统,将踏板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改为由开关装置控制电动油泵去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
变速器控制单元(ECU)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是集成在一起的,根据油门踏板、变速器档位、变速器输入/输出轴转速、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等传感器反馈信息,计算出离合器最佳的接合时间与速度。
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由电动油泵、电磁阀和离合器油缸组成,当ECU发出指令驱动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产生的高压油液通过电磁阀输送到离合器油缸。
通过ECU控制电磁阀的电流量来控制油液流量和油液的通道变换,实现离合器油缸活塞的移动,从而完成汽车起动、换档时的离合器动作。
第二章离合器的功用及工作原理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1)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2)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3)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4)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车辆工程技术15车辆技术大部分汽车离合器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因此零件的转动惯量很大,这种组合存在不灵活、易于抓握、散热差、操作不便且不平衡等缺点[1]。
这种设计使Daisuke飞轮离合器更易于使用,其使用寿命更长更可靠,并减小了离合器的结构尺寸,以便于安装和放置。
这减少了运动部件的转动惯量,使齿轮更换更容易、更有效、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这极大减少了驾驶员疲劳并提高了车辆安全性。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了妥善解决上文提及到的系统性缺陷,国外专业技术人员推出了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某汽车公司的试验操作台中诞生,随着时间流逝四十年代初欧美国家出现了新的一批。
二战以后,在其他的国家开始对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研究于制造。
膜片弹簧离合器以平衡良好的方式对称地旋转,并且不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2]。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六十年代很受欢迎。
一直从六十年代后期到现在,许多汽车制造商都采用了推式膜片弹簧弹簧离合器。
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并成功带动我国汽车离合器市场稳步发展,伴随着自动挡汽车的普及应用,老式离合器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绝大数相关技术部门都在重新瞄准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指标要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离不开安全可靠、高精度、高度自动化和多功能的汽车离合器检测测试台。
3 离合器总体方案设计3.1 设计参数及结构要求当连接到离合器盖时,离合器片驱动摩擦片的旋转。
压力盘在操作中属于主动变速箱,由飞轮和离合器盖驱动以传递扭矩。
如果没有扭矩传递,则扭矩可与从动盘分离,该连接可在离合器分离期间自由移动压力盘。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压力盘连接到飞轮。
例如,有凸轮孔类型,定位销类型,键类型,弹性传动板类型等。
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和振动。
压板必须具有优良的品质,增加热容量,减少温度升高并防止破裂和破裂。
3.2 压紧弹簧的选择与布置离合器压接装置可分为三种类型。
诸如外围弹簧类型,中心弹簧类型,倾斜弹簧类型和薄膜弹簧类型,与其他规格的弹簧相比,薄膜弹簧的优点显得格外突出:(1)薄膜弹簧具有非线性特征,摩擦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压力摩擦力其摩擦范围保持不定。
离合器开题报告离合器开题报告一、引言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和控制的重要任务。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离合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报告旨在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离合器的研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传递动力,并能够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进行连接和断开。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离合器压盘上的压力使离合器片与飞轮片紧密接触,实现动力传递;通过减小或消除压力,使离合器片与飞轮片分离,实现动力断开。
三、离合器的设计要求1. 承载能力:离合器在传递动力时需要承受发动机的扭矩,因此其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确保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热稳定性: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以防止过热引起的失效和损坏。
3. 摩擦特性:离合器片与飞轮片之间的摩擦特性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工作效果和驾驶舒适性,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摩擦系数、摩擦特性的稳定性等因素。
4. 操控性:离合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操控性,以满足驾驶员在不同路况和行驶状态下的需求,如启动、换挡、停车等。
四、离合器的发展方向1. 自动化技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合器在传统手动变速器上的应用逐渐减少,而在自动变速器和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离合器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轻量化设计: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离合器的轻量化设计已成为研发的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结构优化等手段,实现离合器的重量减轻,从而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
3. 智能化控制: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控制对整车性能和驾驶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未来离合器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动力传递和控制。
汽车离合器设计与计算-开题报告表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汽车离合器设计与计算学院机械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日期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离合器的发展背景为了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纵,有自动离合器。
采用自动离合器时可以省去离合器踏板,实现汽车的“双踏板”操纵。
与其他自动传动系统(如液力传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因此,在欧洲小排量汽车上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现有自动离合器的各种结构中,离合器的摩擦力矩的力矩调节特性还不够理想,使用性能不尽完善。
例如,汽车以高档低速上坡时,离合器往往容易打滑。
因此必须提前换如低档以防止摩擦片的早期磨损以至烧坏。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离合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
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汽车的性能在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载重汽车趋向大型化,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
此外,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增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经成为目前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选题的意义后备系数β:是离合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在选择β时,应考虑摩擦片在使用中的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防止传动系过载以及操纵轻便等因素。
乘用车β选择:1.20~1.75单位压力p: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摩擦片外径D:是离合器的重要参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D≈292 mm 。
当摩擦片外径D确定后,摩擦片内径d可根据d/D在0.53~0.70之间来确定。
如何选择离合器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离合器的性能。
汽车开题报告引言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世界性,是开发型的综合工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自1953年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已有130多家汽车制造厂,700多家汽车改装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使用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离合器作为汽车的动力传递机构。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
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
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
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也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离合器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共振,减少了噪音;以及采用了摩擦较小的分离杆机构等。
另外,采用了膜片弹簧作为压簧,可同时兼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离合器结构大为简化,并显著地缩短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
膜片弹簧和压盘的环行接触,可保证压盘上的压力均匀。
由于膜片弹簧本身的特性,当摩擦片磨损时,弹簧的压力几乎没有改变,且可减轻分离离合器时所需要的踏板力。
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多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
此外,近年来由于多片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的不段改善,在国外的一些重型牵引汽车和自卸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并有不断增加的倾向。
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制冷的结果,摩擦表面的温度较低(不超过93℃)。
因此,允许起步时长时间地打滑或用高档起步而不致烧损摩擦片,具有良好的起步能力。
据说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五、六倍。
为了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纵,有自动离合器。
采用自动离合器时可以省去离合器踏板,实现汽车的“双踏板”操纵。
与其他自动传动系统(如液力传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因此,在欧洲小排量汽车上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现有自动离合器的各种结构中,离合器的摩擦力矩的力矩调节特性还不够理想,使用性能不尽完善。
轿车离合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轿车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轿车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3. 学生能了解轿车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轿车离合器的工作过程;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轿车离合器的拆装与检查方法;3. 学生能运用工具和设备,进行简单的轿车离合器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协作;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阶段汽修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离合器概述- 离合器的发展历程- 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2. 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结构组成-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离合器类型及性能- 常见离合器类型及其特点- 离合器性能参数及选型原则4. 离合器拆装与检查- 离合器拆装工具及设备-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离合器检查方法及标准5. 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离合器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及流程- 简单故障排除实例分析6. 离合器维护与保养- 离合器维护周期及内容- 离合器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离合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类型性能等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讨离合器设计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离合器的作用和原理离合器是用于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建立或断开动力传递。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盘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动力传递或断开。
在离合器踏板踩下时,离合器压盘与发动机飞轮分离,动力传递中断,实现离合状态;踩松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压盘与发动机飞轮接触,动力传递恢复,实现联合状态。
三、离合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 离合器的承载能力:离合器在传递动力时需要承受一定的转矩和压力,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离合器的承载能力,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失效或损坏。
2. 离合器的摩擦特性:离合器的摩擦特性直接影响动力传递的效率和平稳性。
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摩擦材料,并考虑摩擦片与压盘之间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等因素,以实现良好的摩擦特性。
3. 离合器的启闭速度:离合器的启闭速度对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平稳性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中需要考虑离合器的启闭速度,并选择合适的启闭机构和控制方式,以满足传动系统的要求。
4. 离合器的磨损和寿命:离合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老化现象,设计中需要考虑离合器的寿命和可维修性,以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修成本。
四、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1. 优化离合器结构:通过优化离合器的结构设计,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可以采用增大摩擦片和压盘接触面积、增加摩擦片数量、优化压盘结构等方式,提高离合器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2. 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根据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摩擦材料,以实现良好的摩擦特性。
可以考虑使用高温耐磨材料、高摩擦系数材料等,提高离合器的摩擦性能和可靠性。
3. 优化启闭机构和控制方式:通过优化离合器的启闭机构和控制方式,提高离合器的启闭速度和平稳性。
汽车离合器执行器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离合器系统的性能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离合器执行器是离合器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控制方法对离合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现阶段,离合器执行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主要有电液控制和电动控制两种,其中电动控制在自动变速器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传统的电动控制方法存在较大的功率损失和响应速度不足等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的发展中亟需改进和优化。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优化的汽车离合器执行器设计和控制方法,以提高离合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1.分析离合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探索优化方案。
2.使用ADAMS仿真软件对离合器执行器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3.设计一种基于反演间接控制策略的离合器执行器控制方法,提高控制响应速度和精度。
4.使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建立模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对比传统电动控制方法的优劣。
5.研究离合器执行器的故障诊断方法,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故障排除效率。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探索一种优化的汽车离合器执行器设计和控制方法,提高离合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2.研究基于反演间接控制策略的离合器执行器控制方法,提高控制响应速度和精度;3.研究离合器执行器故障诊断方法,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故障排除效率;4.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仿真分析法、实验测试法、比较分析法等。
技术路线:1.文献综述和调研离合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现有优化方案的不足和研究热点;2.使用ADAMS仿真软件对离合器执行器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3.设计基于反演间接控制策略的离合器执行器控制方法,并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4.使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建立模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对比传统电动控制方法的优劣;5.研究离合器执行器的故障诊断方法,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故障排除效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微型轿车离合器设计指导教师李惟慷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12-1班学号1207130130姓名张宇日期2016年3月14日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目的、意义微型轿车在汽车行业中应用较广泛,它因其小巧的体型、高性价比与实用性,并可满足小家庭的基本出行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而离合器是微型轿车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具有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便于换档的作用,并且可以降低扭振冲击。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平顺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
设计出工作可靠、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微型轿车离合器,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
所以设计出一款结构优良的微型轿车离合器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 研究现状在100多年的汽车发展史中,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在技术方面都经历过巨大的发展变化,离合器也是如此。
离合器是跟随着变速箱一同诞生的, 它们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897年。
那一年, 20岁的法国人路易·雷诺把机动三轮车改装成了一辆小型四轮汽车, 并在车上安装了一台他发明的直接传动装置—变速箱, 而这就是汽车史上第一台变速箱和离合器。
现代汽车上最常用的是机械式传动系统,它是由发动机以及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和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如半轴)等部件组成。
其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而存在的。
离合器是一种分离,接合装置,它在传动系统中起着传扭、分离传动、减振和过载保护多重功用,其品质攸关汽车的性能,对于使用工况复杂、超载严重的中国汽车更是如此。
在采用离合器的传动系统中,早期离合器的结果形式是锥形摩擦离合器。
虽然其传递扭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形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
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挡困难。
而且这种离合器在接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童鑫指导教师:专业: 车辆工程所属院(所):交通学院2017年 10 月 30 日摩擦离合器所能传出的最大转矩取决于摩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矩,而后者又由摩擦面间最大压紧力和摩擦面尺寸及性质决定。
故对于一定结构的离合器来说,静摩擦力矩是一个定值,输入转矩一达到此值,离合器就会打滑,因而限制了传动系所受转矩,防止超载,因此,对于离合器的具体结构的要求就有这三点:首先是在保证传动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下,满足两个基本性能要求,即分离彻底和接合柔和.其次,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
如果这个转动惯量大的话,当换档时,虽然由于分离了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联系脱开,但离合器从动部分较大的惯性力矩仍然输入给变速器,其效果相当于分离不彻底,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减轻轮齿间冲击地作用.此外,还要求离合器散热良好。
因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操纵离合器地次数是很多的,这就使离合器中由于摩擦面间频繁地相当滑磨而产生大量地热。
离合器接合愈柔和,产生地热量愈大,这些热量如不技术散出,对离合地工作将产生严重地影响.以上就是摩擦离合器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而随着所用摩擦面的数目(从动盘的数目)、压紧弹簧的形式及安装位置,以及操纵机构形式的不同,其总体构造也有差异,因此摩擦离合器又可分为: 单盘离合器:只有一片从动盘,其前后两面都装又摩擦片,因而具有两个摩擦面。
双盘离合器:即增加了一个从动盘。
周布弹簧离合器:采用若干个螺旋弹簧作压紧弹簧,并沿摩擦盘圆周分布。
中央弹簧离合器:仅具有一个或两个较强力的螺旋弹簧并安置在中央.膜片弹簧离合器:是以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2)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
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