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世
间
上
疾
疮苦痍笔源自诗底中波
圣
澜
哲
第二节
1.造成惨别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苦难根源
把边庭战士的重大伤亡和统 治者的拓边野心作对比,指出了 战争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全文的 主旨。
“行人但云点行频”:有何作用?
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 始,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下文叙事的总 纲,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 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 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 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 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 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 情。
2.“点行频”给 “行人”造成了怎样的苦难? 战争给后方造成了怎样的灾难?作者是用什 么修辞手法表现这种苦难的?
战士超期服役 战争祸及农事
边庭流血成海水
夸张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顶针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句诗的
含义是什么?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 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 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两个句子,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下句 是哀叹之辞,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
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 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 音:qióng bīng dú wǔ ,释义:穷, 竭尽;黩,随便、任意。意为竭尽 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 借以形容极其好战。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