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净度分级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4
名词解释莫依桑石(合成碳硅石):人工合成的宝石级碳化硅,商业名称“美神莱”采用高温蒸气冷凝的方法合成。
RI2.65-2.69、DR0.043、H9.25、SG3.22、金刚光泽、色散0.104。
钻石的分级机构和标准:GIA钻石分级体系(美国宝石学院)(1)从D到Z表示颜色友浅至深,M以下属很黄色级。
(2)净度分11个级别:无瑕(FL/IF)、VVS1+2、VS1+2、SI1+2、p1、p2、p3。
(3)切工分级:对标准的圆钻型切工的比例进行测量,2008年开始对切工质量作出评价。
CIBJO钻石分级规则(钻石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成立于1961,1970年成立CIBJO钻石专业委员会,1974年通过了CIBJO钻石分级规则。
1979年进行修改后的CIBJO颜色级界限与GIA 色级界限一样。
IDC钻石分级标准(国际钻石委员会)是世界钻石交易所联盟(WFDB)和国际钻石制造商协会(IDMA)于1975年成立的联合委员会,1979年提出了“国际钻石分级标准”。
SCAN、D、N斯堪的维纳亚钻石委员会的钻石分级标准、国标GB/T-16554-1996,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10月发布,1997年5月1日实施,2003年进行二次修改。
比色石:比色石是用来确定钻石颜色级别的一套标准样品。
比色石要求非常严格,每颗样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颜色:色纯正,不得带有除黄色调以外的任何色调。
2)净度:不能低于SI1,包体太多对比色石有影响。
3)大小:大小相等,中等大小对上下有一个适用范围。
4)切工:为标准圆钻型。
5)荧光:不能有荧光,有荧光的比色石对钻石的颜色比色时有干扰。
6)数量:一般要求5-7颗为一套。
5微米规则:核心是用标准样品来界定LC与VVS两个净度级别。
大于5微米,定为VVS1,小于5微米,定LC.鱼刺纹:三角薄片双晶的结合部常有交叉纹理出现,是八面体晶面纹理旋转后形成的钻石标志性的双晶纹理,称为青鱼骨刺纹。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采于网,整于己,用于民2021年5月12日GIA 钻石的4C讲解先要了解GIA钻石的4C,就要对GIA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而后就可以对钻石4C有一个清醒的认了。
美国宝石学院(GIA)是一家独立的非盈利性组织,作为世界上宝石界的权威,以它的公正而闻名。
正是由于他的公正,所以人们才更加关注GIA钻石证书,因为了有了GIA钻石证书,就能放心购买这颗钻石。
GIA 钻石的4C讲解一:切工钻石价值衡量的4c标准中,唯有车工是直接受人为影响。
切工的优异程度直接影响钻石得出火、闪光,完美的切工能够让钻石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师傅精确无误的设计,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揭开钻石的面纱,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质呈现彩虹般的“火彩”,并具有闪烁特点。
车工的基本形式包括:圆型、梨型、心型、祖母绿型、公主型、橄榄型、椭圆型。
冠部(crown):冠部是钻石腰部以上的梯形部份。
冠部的作用,是分散进入钻石内的光线。
当光线射入钻石内部会使钻石更明亮,使钻石看上去象五彩缤纷的火焰。
以圆钻来说,冠部的正中央有一八角形的刻面(Facet),称为桌面(T able);桌面的每一边之外有一个三角刻面(Star Facet),称为三角刻面;每二个三角刻面之间有一个菱形刻面,称为风筝刻面(Crown Facet);每二个风筝刻面之间,接触腰围的一端,有一对腰上刻面(Upper Girdle Facet)并且成对排列,左右对称,称为上腰刻面。
腰部(girdle):腰部是环绕钻石最宽的部份,薄薄的一圈;若从钻石的侧面观察,腰围成一条线。
腰部的作用,在保护钻石的边缘,防止钻石破裂,并作为宝石镶嵌之边缘。
底部(pavilion) 也叫亭部:钻石腰部以下三角形的部份。
钻石底部的作用,使通过冠部进入钻石的光线,反射到你的眼睛。
以圆形钻石来说,冠部共有33个刻面,腰围之下有24个刻面,加上尖底1个刻面,总共为58个刻面。
GIA钻石证书样本解读:证书内容:1、证书编号;2、日期、激光印记、琢型和尺寸;3、4C部分,重量、颜色、净度、切工;4、包裹体、修饰度、荧光反映和特殊刻字;5、显示钻石的净度、颜色和切工在GIA等级中的相关位置;6、钻石切工的数据图;7、防伪水印;8、送检公司国籍;9、还是关于4C等一些详细的数据,切工的测量数据。
8、9主要是给业内人士看的。
如果这份钻石报告存在,将会显示以下内容Report Type: GIA Diamond Dossier?←报告类型:GIA钻石档案Laser Inscription Registry: GIA 152****←激光印记《镭射编号》:GIA 152****Round Brilliant←圆形明亮涿型Measurements: 4.30 - 4.31 x 2.65 mm←尺寸:。
Carat Weight: 0.31←克拉重量:0.31ct=31分Color Grade: D←颜色分级:D色级Clarity Grade: SI1←净度分级:SI1Cut Grade: Excell ent←切工分级:特优Proportions:←比例Depth: 61.6%←全深比:。
Table: 53 %←台宽比:。
Crown Angle: 34.2°←冠角:。
Crown Height: 15.4 %←冠高比:。
Pavilion Angle: 42°←亭角:。
Pavilion Depth: 41 %←亭深比:。
Star length: 54 %←星小面比:。
Lower Half: 78 %←下腰小面比:。
G irdle: Thin to Medium, Faceted←腰棱:薄-中厚,刻面的腰棱Culet: None←底尖:无Finish:←修饰度Polish: Excellent←抛光:极优Symmetry: Excellent←对称性:极优Fluorescence: None←荧光:无Clarity Characteristics: Cloud, Crystal←包裹体特征:云状物,结晶体每一项检测结果都可能是不同的,具体什么意思呢?这个检测结果的好坏,我们又如何判断呢?我们下面一项一项来说。
钻石是自然界的产物,大部分天然钻石生长过程中都会包裹进其他物质,所以尽管市面上的钻石看起来都非常的耀眼,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有肉眼不易看见的瑕疵。
在20世纪中期,GIA通过总结,根据所观察到的瑕疵的数量、大小、多少、位置和类型来具体判断钻石的净度特征,并定下了GIA钻石净度级别的划分标准。
那么GIA钻石净度级别是怎样的呢?分别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GIA分级体系中,钻石的净度级别定义:钻石的净度就是用标准10倍放大镜观察钻石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的瑕疵表现明显程度,净度特征对净度分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内含物的尺寸、数量、位置、本质以及可见度。
说简单一点就是钻石净度就是内外部瑕疵程度,净度级别越高越透亮品质越好。
钻石净度的级别由高到低分为:“无瑕”级别分为FL(完美无瑕)、IF(内部无瑕),“极微瑕”级别分为VVS1(极微瑕)、VVS2(极微瑕),“微瑕”级别分为VS1(微瑕)、VS2(微瑕),“小瑕”级别分为SI1(小瑕)、SI2(小瑕),“重瑕”级别分为P1(一级瑕)、P2(二级瑕)、P3(三级瑕)。
一般来说,像FL、IF级钻石在十倍放大镜下都几乎看不到瑕疵,当然这种钻石也是极难遇到,所以VS1、VS2级钻石这种在十倍放大镜下只有轻微瑕疵地钻石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当然它的价格也是不菲的,但是也比FL、IF级钻石便宜不少。
如果不是作为收藏投资用的话,对钻石的净度没有特别高的要求的话,小编的建议是选择SI1、SI2级钻石性价比会更高一点,毕竟单纯用肉眼的话是无法分别出SI1、SI2级钻石和FL、IF级钻石的,肉眼直观看得明显的还是钻石的克拉重量、颜色级别、切工的闪耀程度,净度级别可以稍微选择低一些。
而且瑕疵也是钻石的一部分,带有瑕疵的钻石也证明了它的独特。
ITEN®DIAMOND十心十箭®,深圳市完美爱钻石有限公司旗下倡导的高端婚爱天然钻石品牌,其洞察了消费者对更高品质钻石的需求,所以一直致力于为其提供差异化且市场优先的产品——十心十箭®钻石,并成为了中国最早推广十心十箭的品牌。
钻石gia30分si1h3en无奶咖这些代号分别是
gia:代表美国宝石学院鉴定证书
30分:代表钻石重量,一克拉等于100分,等于0.2克si1:代表钻石的净度级别,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代表净度级别
h:代表颜色级别,defghijklmn代表颜色级别3ex:代表切工级别
n不知道哪来的,可能是净度图上的原始晶面,也可能代表荧光级别
指的是钻石是30分的,颜色级别是h色,净度级别是si 1净度,3ex完美切工,无荧光无奶咖绿的,这颗钻石整体来说价效比很高gia 表示钻石证书型别
30分表示钻石克拉重量
si1 表示钻石的净度级别
h 表示钻石的颜色级别
3ex表示钻石的切工级别切工ex 抛光 ex 对称exn 应该是表示无荧光
n是none 无荧光
无奶咖是没有奶色咖色(奶色咖色不影响颜色评级,但会影响火彩,比无奶咖的便宜)
gia鉴定证书,重量0.3克拉,净度si1代表小暇,颜色h色淡白,3ex指切工、对称、抛光工艺完金级别,n代表无荧光,无奶、咖指钻石没有奶油,咖啡等杂色
这个还不错的钻石值3004快配置过得去。
“钻石分级”国家标准克拉重量(C a r a t)大钻稀贵 小钻璀璨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
1克拉=200毫克=0.2克。
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一分。
0.75克拉又称75分, 0.02克拉为2分。
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 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 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
在每一种不 同的大小和形状中,都能找到品质优良的钻石,最重要的是找一颗大小适合而式样又让你喜欢的钻石。
你不妨在珠宝店内试戴看看,当它看起来和感觉起来都对的时候,那颗就该是你的了!净度(C l a r i t y)晶莹剔透 纯美难求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分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物或存在疵瑕。
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 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使用权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疵瑕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将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细分为L C、V V S1、V V S2、V S1、 V S2、S I1、S I2、P1、P2、P3共10个级别。
已镶嵌钻石划分为 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
L C—镜下无瑕疵 V V S1/V V S2—极微瑕疵(肉眼不可见) V S1/V S2—微瑕疵(肉眼不可见) S I1/S I2—瑕疵级(肉眼不可见) P1/P2/P3—重瑕疵级(肉眼可见)色泽(C o l o u r)无色高雅 异彩罕见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 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
愈是透明无色,白光愈是能穿 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
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 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
最白的钻石定为D级(即从D i a m o n 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
钻石 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
GIA净度分级标准:FL—IF级净度:“FL”=无暇级:没有内含物或瑕疵的等级。
一种完全无瑕疵的钻石。
IF =内无暇级:没有内在的瑕疵。
这种级别净度的钻石在钻石的外部有轻微的划痕,但是内部却是完全没有瑕疵的。
这两种净度级的钻石都是极其稀少。
VVS1—2级净度:极微瑕级。
VVS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VVS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VS1—2级净度:微瑕级。
VS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VS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这些钻石所具有的内含物对于肉眼是看不到的。
价格要比高等级的净度低好几个点。
这种净度等级的钻石非常美丽,并且价值较高SI1—2级净度:微瑕级。
SI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SI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这个净度等级的钻石的内含物专业人事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这个等级净度的钻石具有独特的价格和价值。
切工分级(Cut Grade):指成品钻石的比例和修饰度进行的评价和说明,直接影响钻石的亮度和火彩的整体效果及两者间的平衡关系,很重要。
GIA证书体系中,Excellent为特优,Very good为优,Good为良好,Fair为尚可,Poor为差。
购买裸钻时后两者不予以考虑。
切工(Cut)此一衡量标准,是唯一由技术人员的操作,而让钻石之美能够再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
切割钻石面的大小、比例、对称(Symmetry)和抛光(Polish)的效果再加上切割面角度的变化,而产生的钻石金刚光泽就可以有亮度、火彩和闪烁。
切磨最理想的标准就是把这三种指标平均表露出来。
添加日期:【2010-3-13 0:21:44】浏览次数:【441】不同國家的淨度分級(1)净度分级的划分GIA的净度分级最为详细,共分成11个级别,并且对每一个级别,包括亚级都做了定义,其他机构的要少一些,并且没有对亚进划分做具体的定义,对较小的钻石,如小于0.47ct,采用简化的净度分级,而GIA没做这方面的规定,国标GB/T-16554-2003在这方面与GIA的规定相当一致,不同之处只是少划分一个净度级别。
钻石净度等级分类钻石净度大致分类国际上通常采用4C标准来衡量钻石的优劣。
所谓4C,就是CARAT重量(克拉)、COLOR色泽、CLARIYY明澄度(透明度)、CUT切工这四个衡量项目的头一个英文字母。
这四项衡量标准。
一、在色泽、透明度、切工三项均优的情况下,单颗颗粒越大,重量(CARAT)越重的钻石越贵重。
女性尤以拥有超过1CT甚至2CT以上的钻石作为自己的梦想。
一般的话,有0.35—0.45CT的就足够了。
二、色泽(COLOR GRADE)等级,可分为从D—Z的大致5个等级。
其中D、E、F为最优等次(COLORLESS)无色,以D为最优,E、F为次。
后是G、H、I、J为次优等(NEAR COLORLESS)接近无色。
再后等级的从K—Z就是有色的了,K、L、M(FAINT YELLOW)稍微带有黄色,N—Z为最劣(VERY LIGHT YELLOW、LIGHT YELLOW)轻微带有黄色。
购买的话,以D级品为首选,至少也要E级的。
三、明澄度、透明度(CLARITY GRADE)等级,可分为从F—I的大致5个等级。
F、IF为最优等级,近乎透明的极品,非常珍贵而且罕见。
一般在商店出售的,VVS1、VVS2为高等级品。
其后是SI1、SI2。
再后是I1、I2、I3。
购买的话,以VVS1、VVS2级品为首选,至少也要VS1级的。
四、切工(CUT PROPORTION FINISH)可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EXCELLENT、VERY GOOD、GOOD、MEDIUM、FAIR、POOR。
购买的话,以EXCELLENT(完美极致品)、VERY GOOD(精致品)为首选,至少也要买GOOD (精品)级的。
以上四项为衡量钻石好坏的最重要标准。
其它还有几个小项,如商品完成后的研磨状态(POLISH)、对称性(SYMMETRY)、萤光性(FLUORESCENCE)等,作为辅助参考,略知无妨。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钻石内部及表面瑕疵的数量,分布,大小及对钻石光彩的影响,可分成LC,VVS,VS,SI,P,共5个大级和10个小级。
钻石颜色钻石相当于一个棱柱,它可以把光线分成一个五颜六色的光并且能够将这些光反射出去形成多彩闪光,就如我们透过有色眼镜,钻石的颜色将充当一个滤光器。
从而减少反射光的逸出。
钻石的颜色越浅,闪光的颜色越强。
色级就越高。
D级:完全无色。
最高色级,极其稀有E级:无色。
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
是非常稀有的钻石F级:无色。
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
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
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
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
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
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亨瑞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亨瑞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哪种颜色级别最好?●对于理想主义者,寻求拥有D—F级的无色钻石和强”、“中”、“弱”、“无”四个荧光等级的钻石为最佳。
●对于想购买价值很高并且拥有用肉眼无法看到颜色的钻石,你可以购买色级为G—I接近无色且荧光级为中级或蓝白色的钻石。
●再者,如果你不想再颜色上妥协但是又不想超出预算,你可以选择一颗切工好,净度为S11---S12并且伴有强度荧光的钻石,用肉眼看来,它丝毫不逊色。
有可能你更加喜欢荧光创造出的独特效果。
钻石净度完全纯净的钻石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也是最昂贵的。
但是许多钻石都有一些内含物(Inclusion)、划迹、矿物质痕迹或者其他微小的特性,这些将减损钻石的纯度美。
NGTC、GIA 和HRD组织运用了一系列较为详细的规则和标准概述钻石的数量、出产地、型号、以及内含物类型。
FL,IF级钻石:FL(Flawless)—在十倍放大镜下观察,没有任何内含物或缺隙。
IF(Internally Flawless)—在十倍放大镜下观察,无内含物,只有小的缺隙。
VVS1,VVS2级钻石:VVS1(Very Very Small Inclusions)—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十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一、钻石类1、钻石的分级体系钻石品质评价包括重量(carat weight)、、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及切工(cut)这四个方面,由于这四要素的英文都以字母“C”开头,所以简称“4C”。
而“4C”分级就是对钻石这四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评定,它是应运市场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是规范钻石市场的标准。
钻石分级标准及机构1)、GIA钻石分级体系:建于1953年,是最早的标准之一。
颜色从D-E表示颜色由浅至深。
M以下属深黄色系列;净度分为11个级别,外部特征对VVS以下级别无影响;切工对标准圆钻形切工的比例进行测试,不做等级和优劣的评价。
2)、CIBJO钻石分级体系:主要影响欧洲。
颜色分极白+、极白、优白+、优白、白、较白、次白等;净度分LC、VVS1+2、VS1+2、SI1+2、P1、P2、P3共10个级别,大的外部特征在备注中描述;切工对圆钻比例不进行评价,并认为不同的比例组合同样产生很好的效果,比例较差的情况在备注中说明,如:“鱼眼石”。
3)、国标GB/T-16554-1996/2003:2003年10月修改,2004年1月执行。
净度分10个级别:LC、VVS1+2、VS1+2、SI1+2、P1、P2、P3。
规定对于20分以下只分5个级别;颜色分为:极白(D-E)、优白(F-G)、白(H)、微黄白(I-J)、浅黄白(K-L)、浅黄(M-N)、黄N-);切工分4个级别:极好、很好、好、一般。
并对以镶嵌钻石分级做了规定:颜色分级:优白(100-97)、白(96-94)、浅黄白(93-90)、黄(89-);净度分级:LC、VVS、VS、SI、P。
2、钻石形成及基本特征1)、形成钻石形成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很深的地层下,经高温高压,碳元素(C)才能堆积成钻石的坚固的四面体结构,主要由金伯利岩搬运到地表。
产地主要有巴西、南非、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博茨瓦那等。
2)、钻石的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碳(C)含99.95%—99.98%,还含有杂质0.02%—0.05%。
G I A证书完全解读-大本钟G I A课堂知识资料来源:大本钟G I A钻石 w w w.d b z g i a.c o m什么是G I A?G I A是美国宝石学院的简称,全称是G e m o l o g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m e r i c a。
美国宝石学院 G e m o l o g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m e r i c a的创办人R o b e r t M.S h i p l e y于1931年在美国L o s A n g e l e s成立G I A,最初是用夜校及函授方式训练珠宝商如何评估批发价,1953年G I A在N e w Y o r k创立了第一所实验室 L a b o r a t o r y,开始签发钻石鉴定报告书,而后又在加州圣塔蒙尼卡 S a n t a M o n i c a及L A市区设立另两个 L a b o r a t o r y,正式名称为宝石业鉴定公司 G e m T r a d e L a b o r a t o r y.I N C(G T L),G T L隶属于G I A专职鉴定不估价。
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国际钻石4C标准的权威鉴定机构,秉承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所鉴定的每一颗钻石都严格按照4C标准进行分级评定,因此,具有G I A鉴定证书的钻石在世界钻石交易中深受广大消费者信赖、推崇,是目前国际间最权威的钻石鉴定机构。
隶属于G I A之G T L实验室,G I A D i a m o n d R e p o r t上显示乃此徽章。
G I A的地位为何G I A具世界公认的权威?美国白宫与国会都曾帮G I A背书,定义为非营利事业机构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宝石与珠宝图书馆,专业知识的成就足可称为宝石学的圣经,全球最大的钻石供应商D e B e e r s也赞许G I A将钻石产业与消费者间搭起良性的交易保障,当然主要原因是G I A永远站在客观理性上不曾停止研究与不断培育人才。
钻石净度分级表是根据钻石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的内含物和表
面瑕疵来划分等级的。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净度分级体系为GIA分级,它将钻石净度分为六个类型,11个等级:无瑕级FL、内部无瑕级IF、极轻微瑕级VVS 、轻微内含级VS、微内含级SI、内含级I。
FL无暇级: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以看到钻石的内部没有内含物,外部也没有任何瑕疵。
IF内部无瑕级: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以看到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重新抛光即可除去。
VVS极微瑕级:VVS极微瑕级又分为VVS1和VVS2两个级别,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见到钻石内部或表面有极小的瑕疵,但是即使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VVS1和VVS2的区别是VVS2等级的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棉状点和小毛茬等。
VS微瑕级:VS微瑕级又分为VS1和VS2两个级别,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以看到钻石内部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
可见非常微小的瑕疵。
VS1和VS2的区别是VS2等级的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棉状点和小毛茬等。
SI微内含级:SI微内含级又分为SI1和SI2两个级别,是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SI1和SI2的区别是前者肉眼仔细观察有可能看到瑕疵,后者肉眼容易见到瑕疵。
I内含级:I内含级又分为I1、I2、I3三个级别,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已经很明显的能够看到钻石的瑕疵了,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像I3级别甚至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瑕疵。
钻石的C分级“4C”是判断一颗钻石价值与品质的衡量标准。
所谓“4C”即是4个以C开头的英文单词的简称,指钻石的克拉重量(CARAT WEIGH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切工(CUT)。
只需综合“4C”的四点来鉴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一颗钻石的价值与品质。
钻石价格=重量+色泽+净度+切工。
每一颗钻石都是时间、大地和自然造就的奇迹。
每一颗钻石都独一无二,如同每一片雪花的形态迥异万千。
直到20世纪中期,仍未有普遍适用的钻石质量评级标准。
GIA美国宝石研究院首创现今业内公认的钻石分级标准——4C标准,它包括: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重量。
今天,4C标准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的钻石质量认证过程。
4C标准的创立,统一了全球对钻石品质的衡量,更让消费者得以准确认识所选购钻石的质量和特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钻石颜色(Colour):钻石颜色实际是指其无色的程度。
对大多数珍贵钻石来说,其颜色鉴定标准取决于它的无色程度。
一颗不含杂质且结构完美的钻石就像纯净的水滴一样,是没有颜色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GIA创立了 D-Z 的颜色分级系统,通过在精确受控的照明、观测条件下,把钻石跟“比色石”比对,来鉴定其无色程度。
GIA的D-Z颜色分级系统是业内使用最广的等级鉴定标准。
D级是钻石的最高色级,代表完全无色;Z级是钻石的最低色级,代表淡黄或淡褐色。
从D到Z,随着颜色的加深,钻石等级逐渐下降。
尽管钻石之间的颜色差异细微得让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却会造成钻石品质和价格上极大的差别。
GIA配备至少两名颜色等级鉴定师分别为同一颗钻石做鉴定。
对于鉴定结果不一致的,或是一些重量和品质特殊的钻石,GIA会有更多鉴定师进行颜色等级检测。
直到检测结果有充足的断定性,才会最终确定钻石的等级。
二、钻石净度(Clarity):钻石净度是指其无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的程度。
天然钻石是碳元素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的。
钻石的形成过程中,微小的晶体可能会包裹在里面。
06钻石的4C分级—颜色钻石的4C分级是指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 Weight),这四个因素对钻石的品质和价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介绍钻石的颜色分级。
钻石的颜色分级是基于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美国宝石学院)制定的国际标准进行评价的。
该标准将钻石颜色分为D到Z共23个等级,D级代表完全无色,而Z级代表有明显的黄色或棕黄色。
颜色是评估钻石纯净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颜色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钻石的外观和价值。
完全无色的钻石在光线下会显得更加明亮,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反射和折射光线。
相反,有色钻石可能会在一些光线下产生黄色或棕黄色的阴影,这会降低钻石的整体亮度和闪耀度。
D级和E级钻石是非常珍贵和稀有的,它们几乎完全无色。
F级和G 级钻石也被认为是无色或几乎无色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分辨。
H 级和I级钻石被归类为“几乎无色”,它们在标准观察条件下可能会显示出一些微弱的黄色或棕黄色,但在镶嵌在首饰中时通常不太明显。
J级和K级钻石在一些光线下可能会显露出明显的黄色或棕黄色,因此被视为低色级。
当考虑钻石颜色时,还需要考虑钻石的切工和净度。
切工决定了钻石的亮度和闪耀度,一个优秀的切工可以使钻石看起来更加明亮。
净度指的是钻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程度,仅当瑕疵对钻石外观和整体亮度没有明显影响时才会被认为是高净度。
因此,在选择钻石时,需要综合考虑这四个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钻石的颜色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的,需要借助显微镜和比色仪等仪器进行评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珠宝商,确保获得真实的钻石颜色分级,并确保购买的钻石符合个人偏好和预算。
综上所述,钻石的颜色分级对其品质和价值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完全无色的钻石通常被认为是最珍贵和昂贵的,而有色钻石则可能降低钻石的整体亮度和闪耀度。
在购买钻石时,消费者需要综合考虑钻石的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重量这四个因素,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钻石。
GIA净度分级标准
:
FL—IF级净度:“FL”=无暇级:没有内含物或瑕疵的等级。
一种完全无瑕疵的钻石。
IF=内无暇级:没有内在的瑕疵。
这种级别净度的钻石在钻石的外部有轻微的划痕,但是内部却是完全没有瑕疵的。
这两种净度级的钻石都是极其稀少。
VVS1—2级净度:极微瑕级。
VVS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VVS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VS1—2级净度:微瑕级。
VS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VS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这些钻石所具有的内含物对于肉眼是看不到的。
价格要比高等级的净度低好几个点。
这种净度等级的钻石非常美丽,并且价值较高
SI1—2级净度:微瑕级。
SI1级的钻石净度稍微比SI2级的钻石净度好一些。
这个净度等级的钻石的内含物专业人事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这个等级净度的钻石具有独特的价格和价值。
切工分级(Cut Grade):指成品钻石的比例和修饰度进行的评价和说明,直接影响钻石的亮度和火彩的整体效果及两者间的平衡关系,很重要。
GIA证书体系中,Excellent为特优,Verygood为优,Good为良好,Fair为尚可,Poor为差。
购买裸钻时后两者不予以考虑。
切工(Cut)此一衡量标准,是唯一由技术人员的操作,而让钻石之美能够再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
切割钻石面的大小、比例、对称(Symmetry)和抛光(Polish)的效果再加上切割面角度的变化,而产生的钻石金刚光泽就可以有亮度、火彩和闪烁。
切磨最理想的标准就是把这三种指标平均表露出来。
CIBJO钻石分级体系
添加日期:【2010-3-13 0:21:44】浏览次数:【441】
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
CIBJO来自法文(Con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 laBjuoterie,Joaillerie,Orfevrierie des Diamand,Perles et Pierres ),英文名称为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Jewellry成立于1961年,注册地在瑞士,总部设于意大利。
1970年成立了CIBJO钻石专业委员会,有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参加,主要影响在欧洲。
在1974年通过了CIBJO钻石分级规则。
CIBJO钻石分级体系
颜色净度切工
比率:一般不评价
修饰=对称性+抛光说明除较大缺陷以外,外部特征不影响Exceptional White+10倍放大镜
D
Exceptional White
E
Rare White+下
LC
VVS
1+2
VS
1+2对称性:优、好、中、净度
差
F
Rare White
G
White
H
Slightly Tinted WhiteI
-J
Tinted WhiteK
-L
Tinted ColourM
-ZSI
1+2
P
1
P
2
P
3抛光:优、好、中、
差冠部所见外部特征在备注中描述不同國家的淨度分級
(1)净度分级的划分
GIA的净度分级最为详细,共分成11个级别,并且对每一个级别,包括亚级都做了定义,其他机构的要少一些,并且没有对亚进划分做具体的定义,对较小的钻石,如小于0.47ct,采用简化的净度分级,而GIA没做这方面的规定,国标GB/T-16554-2003在这方面与GIA的规定相当一致,不同之处只是少划分一个净度级别。
(2)净度分级的方法
GIA规定用十倍放大镜,实际上是指用显微镜作观察的助视工具,其它规则,包括GB/T-16554-2003,都认定用十倍放大镜。
IDC标准对最高净度级别(LC)与次高级别(VVS)之间的界定设置了标准样石,并称为5微米规则,在应用上不是用测量的方法去对比内含物的大小,而是仍然用放大镜下观察的方法去对比内含物的可见性,这是IDC规则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可能与HRD原来制定的定量净度评价的方法有y定的关联。
(3)净度特征的分类
在净度特征的分类方面,欧洲分级体系与GIA的划分有所不同,欧洲体系以净度特征是否位于表面上作为区分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的依据,而GIA则把所有凹入或深入到钻石内部的缺陷与封闭在钻石内部的包裹体一样都当作内含物,例如表面凹坑,在IDC规则中作为外部特征,而在GIA体系中当作内部特征。
(4)外部特征在净度评价中的作用
在净度评定时要不要考虑外部特征,各种分级标准的规定则不一样,CIBJO 的标准不考虑外部特征在净度评级中的作用,只有当外部特征过于明显,重磨消除会伴有明显的重量损失时,才加以考虑,IDC规则分成两种处理方法,对于十倍放大镜下无内部特征的钻石(LC),其外部特征不降低净度级别,而用附注加以说明,但是对于有内含物的钻石(VVS级一下),外部特征则要影响净度级别。
GIA规则中,外部特征对净度评价的评价与IDC不同,对最高的净度级别(FL)影响最大,对次高级别(IF)及以下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在其他规则中属于外部特征而在GIA中则当成了内部特征看待,国标GB/T-16554-2003,没有明确规定外部特征对净度的影响,而在净度级别的定义中,决定净度的是瑕疵的大小与可见性,瑕疵可概括为内部和外部瑕疵,如果定义中的瑕疵包括了外部瑕疵,那么国标GB/T-16554-2003就把外部特征作为判定的依据,将成为国际上最严格的净度标准,与国际净度级别的对比性就将出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