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9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的食
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模型。
它显示了生物之间通过食
物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食物链是由多个级别组成的,包括生物的消费者、食物来
源和能量传递。
以下是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它们通过吸收阳光和二
氧化碳,产生有机物质作为能量来源。
植物是食物链的起点。
2. 消费者: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它们通过摄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
消费者
被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
一级消费者吃植物,二级
消费者吃一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吃二级消费者。
3.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展示了生物之间的线性关系,即一个生物吃另一个生物。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形成了食物网。
食物网显示了不同
生物之间多样的相互关系。
4. 能量传递:能量在食物链中通过摄食过程传递。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
为有机物质,一级消费者通过摄食植物来获取能量,二级消费者通过摄食一级消费者
获取能量,依此类推。
5. 生物塑造环境: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维持生物
群落的平衡。
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能够调控种群数量,避免过度繁殖,保持环境的稳定。
通过了解食物链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这对于保护和管理我们的环境至关重要。
食物链原理在农业中的应用1. 引言食物链原理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了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关系。
在农业领域,食物链原理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理解和应用食物链原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食物链原理在农业中的应用。
2. 食物链概述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链条。
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物中合成有机物的植物,消费者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分解者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微生物。
食物链描述了食物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过程,是生物群落中的基本结构。
3. 食物链在农业中的作用食物链在农业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生态平衡维持:食物链通过相互联系的食物关系,维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当一种生物数量过多时,其食物资源会被耗尽,从而导致该物种数量下降,从而维持了物种的平衡。
•害虫控制:农田中常常会出现害虫,在食物链中,存在各种捕食性动物。
这些捕食性动物可以控制农田中害虫的数量,维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有机物分解:食物链中的分解者将有机物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形成肥料供养农作物。
这些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通过分解者的作用,将农作物残渣或者粪便转化成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4. 农业中的食物链应用案例4.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尊重生态链为核心理念的农业模式。
它强调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通过利用食物链中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
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捕食害虫,通过建立食物链,实现害虫控制,避免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4.2 有机废弃物处理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可以通过建立食物链,实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通过引入分解者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形成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摘要: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本文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对策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全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时代潮流。
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促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过程,是划时代的“第三次变革”。
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
所以,它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在产业体系中,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
它与生态和环境紧密相连,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
因此,农业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的过程中,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其一,农产品与人类自身消费更贴近。
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
这就要求协调农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二,农业构成的特点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以及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互为原料、共生共荣的耦合体,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
其三,农业本身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
特别在现代社会,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生产服务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生活服务功能。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当今时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高产高效,还要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发展理念,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这种模式基于生态系统的原理,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链条。
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例如,一家农场可以同时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以成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
这样一来,既减少了秸秆的焚烧和浪费,又降低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品质。
再比如,沼气池的应用也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例子。
农村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废弃物、人畜粪便等投入沼气池,经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照明、取暖和做饭等。
而沼气池产生的沼渣和沼液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施用于农田,增加土壤的养分。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还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一些地区,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对农业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用于灌溉或者养殖,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此外,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是关键环节。
除了前面提到的秸秆和粪便,还有废弃的果蔬、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
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制成生物质能源、饲料、有机肥料或者用于生产工业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依赖,降低了购买这些物资的费用。
同时,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其次,在生态环境方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水质恶化等问题。
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注重生态平衡,减少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由物种、非生命环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生物群落。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物种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种类和相互作用保持稳定的状态。
下面将从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生态平衡。
一、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
它是由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不同层次的生物相连成的一条链,它表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转化关系,即每个环节间都存在攻击和被攻击的关系。
比如,植物被食草动物吃,食草动物被肉食动物捕杀,生物体和生物体之间形成奇特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食物供给者和食物消耗者的斗争关系。
因此,食物链是一个封闭、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实际上,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都有不同的食物来源。
这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如图1所示,蓝色箭头代表被捕食者,红色箭头代表捕食者,黄色箭头代表食物转移。
图1食物网更真实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其生态效率。
二、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包括竞争关系、协同作用和掠夺关系等。
如果一个物种利用另一个物种,那么对被利用的类群而言,它就成为生态系统中一个受压迫和脆弱的物种。
种间关系通过负面的竞争关系、协同作用和掠夺关系形成食物链,使得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1.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在同一物种内部的种内竞争主要是由于栖息地和食物等资源的限制,而在不同物种间的种间竞争则是由于同样的资源的竞争。
当两个物种需要同一资源来生存时,它们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竞争。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存在激烈的、艰苦的、生死关头的种间竞争。
2.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发生是因为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中有一定的功能分工。
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不断加剧,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过程中,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回收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发展角度讨论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
首先,资源回收利用是实现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可以通过科学的处理和回收利用,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例如,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肥和生物发酵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产。
此外,农业废弃物也可以被用作动物饲料、能源发电和生物质制品等方面。
通过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和土地的浪费。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推动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关键。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学物质,不仅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然生态的保护,通过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提高土地的肥力,保持农作物的健康和品质。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最后,农村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财政补贴,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采取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方式。
同时,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管理,确保农业发展符合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原则。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支持度。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资源回收利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改善农村环境和促进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解析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它融合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诸多特征。
了解其结构与功能,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组分生产者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例如,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它们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
不同的农作物在形态、生长习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像玉米植株高大,叶片宽大,能够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高效进行光合作用;而大豆植株相对矮小,但其根部与根瘤菌共生,具有固氮能力,能够为自身和周围土壤提供氮素营养。
消费者消费者包括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以农作物为食,常见的有各种害虫。
例如蝗虫,它们大量聚集时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一些农业生态系统中,也有饲养的家畜作为初级消费者,如牛、羊等,它们以牧草等农作物为食。
次级消费者则是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生物,像青蛙以昆虫为食,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起着控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还有一些鸟类也是次级消费者,它们在农田周围捕食害虫,对保护农作物有着积极的意义。
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它们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分解动植物残体的作用。
当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秸秆、落叶等会被分解者分解。
例如,在土壤中,一些真菌能够分解纤维素,将秸秆等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出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营养元素又可以被农作物重新吸收利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非生物组分土壤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农作物提供了扎根的场所,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不同类型的土壤,如黑土、黄土、红壤等,其肥力状况不同。
黑土肥沃,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土壤的质地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例如,砂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黏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不佳。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通过利用自然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来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这种模式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以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发展。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在这种模式下,农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与自然系统的循环过程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这种农业模式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中心,通过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同时也利用自然生物防治,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维持农业生产的健康。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具体实践包括有机农业、生物农业和循环农业等。
有机农业注重利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尽量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生物农业则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多样性的维护,通过建立生态农田和生物防治的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循环农业则强调将废弃物利用为肥料,通过农业-工业循环,将废弃农产品和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其他有用物质。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保护环境、提升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通过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同时,由于这种模式更加注重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农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供给能够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总之,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保护环境和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这种模式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生态价值的保护,同时也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1、申请投资报告2、公司简介3、项目可行性论证4、公司相关文件及证书○1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税务登记证○4食品卫生许可证○5产品生产许可证○6无公害产品证书○7无公害产地证书○8项目合作协议书5、项目有关文件:○1永州市发改委立项批文○2永州市农村办支持函○3湖南省农村办支持函○4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5永州市科委科研计划书○6国家商标局注册受理通知书○7项目用地规划批准函申请投资报告中国华融国际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正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12月1日。
主要经营天然植物提取物和食品生产销售。
注册资金1168万元,法人代表苏睐员。
公司2009年被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资信等级为AAA级,多次被省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质量过得硬单位”,属“永州市重点保护企业”。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司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园林花卉、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和生态农业等行业。
现有主导产品:1、天然植物提取物类:迷迭香、白黎芦醇、核桃油等;2、纯天然有机果蔬粉类:仙人掌粉、南瓜粉、香芋粉、雪莲果粉、桔子粉、红枣粉、香蕉粉、核桃粉等近百类品种;3、植物营养饮料:枣茶、金银花饮料、仙人掌饮料、核桃露饮料、石榴汁饮料、杏仁露等。
产品质量符合GMP医药和食品QS检验标准,畅销国内外。
基于上述,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实施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战略,建设生态农业生物链,正式启动易拉罐饮料生产线;迷迭香芳香油萃取生产线;迷迭香、仙人掌、薄壳核桃种植基地;牛、鸡、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
初步况算,该项目需资金4112.98万元:第一期,总投资2459.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898.5万元,生产资金1560.88万元;第二期,总投资888. 6万元;第三期,总投资765万元。
报告妥否,请批示!湖南正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5月11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项目可行性论证现代农业提倡的是环保、绿色、低碳、创新,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常规农业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质量的保障。
在种植、养殖方面,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导致农产品残留物含量超标,影响人类健康。
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旨在从源头抓起,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
同时,出台扶持发展可持续高效生态农业的惠农政策,鼓励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力求建立科学、完整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加强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打造优秀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基于国家农业发展方向及行业规划,为做强做大企业,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启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工程项目,拟定在原有基础上,延伸和扩大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建设规模与内容新增年生产能力1万吨植物营养饮料易拉罐生产线一条,核桃产业生产线一条,迷迭香萃取生产线一条;规划建设迷迭香原料基地6000亩,仙人掌原料基地5000亩,核桃原料基地2000亩,核桃育苗基地80亩,工业速生林基地13000亩;建设年出栏2000头肉牛养殖场一个,建设年出栏10万只土鸡养殖场一个。
二、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4112.98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898.5万元;生产资金3214.48万元;项目实施分三期进行,具体资金运作概算如下:第一期(2010年6月-2011年6月)总投资2459.38万元,其中固定财产898.5万元,生产资金1560.88万元。
第二期(2011年6月-2012年6月),总投资888. 6万元。
第三期(2012年6月-2013年6月),总投资765万元。
(一)、植物营养饮料生产线:总投资:95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57万元,生产周转资金:500万元1、厂方扩建:2000m2×1000元=200万元2、扩建易拉罐饮料生产线:157万元(见清单)3、流动资金:500万元4、扩建迷迭香萃取设备:100万元(二)、种植基地:666.48万元1、仙人掌原料种植基地:投资239万元○1、面积1000亩;○2、购种苗:1600万株×1元/株=160万元(亩栽1600株)○3、土地租金:1000亩×110元/亩=11万元○4、培管工资:180元/亩×1000亩=18万元(1500元/月×12月,1人管理100亩)○5、农药化肥:500元/亩×1000亩=50万元小计:239 万元人民币2、迷迭香项目:119.3万元○1、面积1000亩;○2、购种苗:330万株×0.15元/株=49.5万元(亩栽1600株)○3、土地租金:1000亩×18元/亩=1.8万元○4、培管工资:180元/亩×1000亩=18万元(1500元/月×12月,1人管理100亩)○5、农药化肥:500元/亩×1000亩=50万元小计:119.3万元人民币3、核桃原料基地:171.8万元○1、面积1000亩;○2、购种苗:76000株×13元/株=98.8万元(亩栽76株)○3、土地租金:1000亩×50元/亩=5万元○4、培管工资:180元/亩×1000亩=18万元(1500元/月×12月,1人管理100亩)○5、农药化肥:500元/亩×1000亩=50万元小计:171.8万元人民币4、核桃育苗:136.38万元○1、面积80亩,数量100万株○2、购种子:21500斤×10元/斤=21.5万元○3、土地租金:80亩×110元/亩=8800元○4、培管工资:1000元/月×10人×10个月=10万元○5、农药化肥:500元/亩×80亩=4万元○6、购接穗:1元/株×100万株=100万元小计:136.38万元人民币(三)、养殖基地:总投资83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41.5万元,生产资金394.4万元。
1、肉牛养殖:总投资56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78.2万元,生产资金287.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278.2万元○1、牛舍:10栋=4000m2×500元/ m2=200万元○2、运动场:10000 m2×10元/ m2=10万元○3、沼气池:250 m2/个×2个=500 m2×300元/ m2=15万元○4、购草棚:1000 m2×150元/ m2=15万元○5、农机库:100 m2×500元/ m2=5万元○6、水井:1口×3万元=3万元○7、砌水池:2个×30m3×500元/ m3=3万元○8、宿舍:10间×15 m2×600元/ m2=9万元○9、办公室:40 m2×600元/ m2=2.4万元○10、兽医室:20 m2×600元/ m2=1.2万元○11、供水管道:1000m×40元/m=4万元○12、排污沟:600m×30元/m=1.8万元○13、大型粉碎机1台:1.5万元○14、大型铡草机1台:1.5万元○15、524拖拉机1台:5.8万元生产资金:287.2万元○1、购仔牛:2000×800元/头=160万元○2、购饲料:500克/头/天×540天×500克/1元×2000头=108万元(18个月为一周期)○3、人工工资:10人饲养×1200元/月×16个月=19.2万元2、土鸡养殖:总投资:27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3.3万元,生产周转资金107.2万元。
固定资产:163.3万元○1、鸡舍:4000m2×300元/ m2=120万元○2、仓库:250 m2×600元/ m2=15万元○3、饲喂机:10台×80元/台=800元○4、饮水机:10台×50元/台=500元○5、农用运输车:1辆×3.7万元/辆=3.7万元○6、鸡粪发酵池(沼气池):100 m3×500元/ m3=5万元○7、水塔:30m3×500元/ m3=1.5万元○8、水井:1口×30000元=3万元○9、宿舍:8间×25 m2×600元/ m2=12万元○10、办公室:1间×25 m2×600元/ m2=1.5万元○11、兽医室:1间×25 m2×600元/ m2=1.5万元生产资金:107.2万元○1、购鸡苗:100000只×1元/只=10万元○2、购饲料:0.5元/只/天×90天×25000只×4=90万元○3、人工工资:5人×1200元/月×3个月×4=7.2万元附件一:现有固定资产估算附表二:固定资产投入概算表(易拉罐生产线)附表三:固定资产投入概算表(萃取生产线)三、市场风险分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项目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科技产业,它集环保、节能、综合利用,产品开发于一体,是现代可持续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社会、环境效益明显。
资料显示:项目实施,从理论上讲没有任何风险。
1、项目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项目产品是环保、绿色型,深受消费者青睐3、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保证了生产原料的供应4、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挖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将产品、产业连成一个生物链,“三个效益”显著四、项目效益分析第一期工程,项目投资4112.98万元,年产值为14139.6万元,年利润7444.01万元,年交税金1265.48万元。
1、年可生产植物营养饮料2857万罐,年产值7999.6万元,利润2285.6万元;2、年育核桃苗100万株,年产值1300万元,利润1163.62万元;3、年产仙人掌5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利润1261万元;4、年产迷迭香3300吨,年产值1320万元,年利润1200.7万元;5、年产核桃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年利润828.2万元6、年出栏肉牛2000头,年产值720万元,年利润458.69万元;7、年出栏土鸡100000只,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246.2万元;(一)、植物营养饮料效益分析21世纪,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变,使得人类逐渐远离原本健康的自然生存状态,热量摄入过多,植物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质摄入严重不足,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