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空气占据空间吗_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空气占据空间吗_教科版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选择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 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能够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4.6空气占据空间吗同步练习1.判断题。
(1)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问的原理。
( )(2)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删。
( )(3)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 )(4)水能占据空间,夺气也能.‘据空问。
( )(5)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2简答题。
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胶塞密判,A、B是两根吸管(如下图)。
如果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斟。
3填空题。
(1)注射器包括针筒、刻度、、等几部分。
(2)堵住空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或用力向上托动活塞,活塞会(填“运动”或“保持不动”)。
这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问会随着活塞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被________(填“压缩”或“缩小”)或者被(填“扩张”或“拉伸”)。
(占据空问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发生变化。
(填“空气”或“水”)4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L『上·用力向气球巾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 )。
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2)玻璃瓶中有一瓶窄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 )。
A.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3)宅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会变得更小 B.会变得更大C.没有变化(4)篮球充气就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可必被压缩 B.可以被扩张C.透明(5)下列( )不是臆用了压缩空气的性质。
(6)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 )。
A.窄气是同体,水是液体B.空气占据空问的大小州以发牛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C.空气足透明的,水是白色的5读图题。
根据图片,解释注射器内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的原因。
6.【探宪题·分析】把一冈纸巾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1)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请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如果慢慢倾斜玻璃杯,纸巾一直不会被水浸湿吗’说出理由。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B、轮胎C、瓶子答案:B解析: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将空气压缩。
空气压缩后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轮胎就是运用了这一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易压缩性的识记。
2.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团会湿吗?A、纸团会湿B、纸团不会湿C、说不好答案:B解析:解答: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这是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水进不到杯子里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识记。
3. 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
A. 有重量B.占据空间C.没有一定体积答案:B解析:解答: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空气进入气球,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会越来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识记。
4.下面选项不是空气占据空间的的特点是()。
A、占据空间的多少没有变化B、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C、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答案:A解析:解答: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同点是都能占据空间。
不同点是水占据空间的多少没有变化。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产生弹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识记。
5.下面不是空气的特点( )。
A、不会流动B、容易压缩C、无色无味答案:A解析:解答: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容易压缩、重量较轻、容易压缩、会流动的物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特点的识记。
二、判断题6. .给植物喷药水的喷壶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答案:正确解析: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将空气压缩。
空气压缩后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二.空气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同步练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填空题1 .雯雯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底部,杯子外被水淹没,而杯子里却没有水,这是因为 空气能o2 .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占据一定的。
3 .一个空的玻璃杯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占据着空间。
4 .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o5 .压杯入水实验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杯子里的水和纸之间被隔开。
、侬拜剧6 .下列是生活现象与空气特征的相应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能通过空气进行快速传播,这与空气会流动有关B.往鼓起的篮球里继续充气,篮球能弹得更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C.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里面没有任何物质7 .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
A.质量会增加 B.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 C.不会充满瓶子 8 .一个兵乓球浮在水面上,将玻璃杯口朝下罩住乒兵球后,继续往下移动,直到玻璃杯完 全进入水中。
这时,乒乓球应该在杯中的( )<,9 .“吹不大的气球”的实验结果是因为空气()oA.会被压缩B.占据空间C.有重量10 .在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
这是因为(A.空气很轻B.杯子里的空气流出来了C.杯子里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11 .如图,要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我们可以从哪根管向瓶中吹气()oC.C 位置 A.A 位置 B.B 位置A.A管B.B管C.A管或B管都可以12.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充满水的杯中打入空气(如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水被挤出杯子,这个实验说明()。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很轻C.空气会占据空间三、判断题13.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14.我们做实验前的预测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15.书包里装满了书,如果不把书取出来,就不能再装入同样多的其他书了。
这是因为原来的书占据着书包里的空间。
()16.把杯子里的饮料喝完,杯子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17.用手捏充满空气的气球,气球能变形,但不能变回原样。
最新精选科学三年级上册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一第1题【单选题】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 )。
A、有重量B、占据空间C、没有一定体积【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空气占据______,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都可以证明空气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解答题】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答案】:【解析】:第8题【解答题】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 )。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很难被压缩C、空气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答案】:【解析】:第9题【解答题】解决问题根据图片,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者扩张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填空题(1)空气会()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2)我们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吹进了气球。
(3)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将水挤出杯子,这是因为()二、判断题。
(1)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2)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3)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空气,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4)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三、选择题(1)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放人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2)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气球在瓶内,用力向气球中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 )。
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3)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
A.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是透明的(4)用带漏斗的塞子紧紧塞住瓶口,然后把水倒进漏斗,水流不进瓶子里,这是因为( )。
A.漏斗的颈部太细了B.瓶内空气占据定的空间C.倒人的水太少了四、简答题。
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图)。
如果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 B五、综合探究。
将乒乓球用杯子倒扣入水中,乒乓球会停留在杯子的哪个位置?图1 图2(1)请在图2中画出水面和乒乓球的位置。
(2)你这样画的理由是什么?六、实验探究。
先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现象,再将杯子慢慢倾斜,观察现象。
(1)装有纸巾的杯子里,除了纸巾,还有()(2)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杯子底部的纸巾会湿吗?为什么?(3)将杯子慢慢倾斜后,有气泡从杯子里跑出来,我们发现气泡会浮向水面,这说明空气要比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练习一、填空题1.空气占据________,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________。
2.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可以下移,说明空气可以________。
二、选择题3.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4.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
A. 空气可以被压缩B. 空气很难被压缩C. 空气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5.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A. 空气看不见B. 空气抓不住C. 空气很容易被压缩6.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如今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空气。
A. 半瓶B. 一瓶C. 没有了7.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A. 空气是气体。
水是液体。
B.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 空气是透明的。
水是白色的。
三、判断题。
8.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9.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见。
〔〕10.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11.水能占据空间,夺气也能.‘据空问。
〔〕12.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简答题13.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胶塞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下列图〕。
假如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4.解决问题根据图片,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者扩张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解析局部一、填空题1.【答案】空间;改变【解析】【解答】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分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2.【答案】压缩【解析】【解答】题目描绘的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压缩。
【分析】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具有可以被压缩的特征。
二、选择题3.【答案】B【解析】【解答】题目描绘的现象,纸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所以题目的答案选择B。
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目标1 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
2 能通过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空气________占据空间。
(填“能”或“不能”)2.先把一张纸揉皱后粘在塑料杯的底部,再把塑料杯慢慢地竖直全部倒扣在水里,纸________湿,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________占据了。
3.先把一张纸揉皱后粘在底部扎了一个小孔的塑料杯底部,再把塑料杯全部压入水中,粘在塑料杯底部的纸团_________湿。
4.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________。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事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
A.气球可以吹大B.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的纸团不会湿C.计算器可以算数2.如图所示,先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再用力向气球口吹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C.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3.如图,用胶带把纸团粘在杯底,把杯子倒扣入装满水的水槽中,纸团不会湿。
下面三种解释正确的是( )。
A.空气是有质量的,会沉在水底,水碰不到纸团B.空气会占据杯子的大部分空间,水碰不到纸团C.水会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中,水碰不到纸团4.把一块多孔的砖块放入水中,会有很多气池冒出来,气泡里面( )A.有水B.有空气C.没有任何物质5.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如果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那么在不添加任何仪器的情况下,( )A.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B.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C.无法判断空气是否占据空间6.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的原因是( )。
A.判断杯子底部是否被水浸湿B.判断杯子底部是否有空气C.装饰杯子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空气只有在水中才会占据空间。
( )2.“乌鸦喝水”的故事说明石头也可以占据空间。
( )3.我们把纸放进水里,纸不会变湿。
空气占据空间吗知识展示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缩小,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例如气球、轮胎、篮球、游泳圈等。
3、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空间,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上升。
4、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一定的体积,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
5、水、空气和石头等都一样,都占据空间。
6、一只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用一只空的透明的塑料杯倒扣在乒乓球上,乒乓球不浮在杯子的底部,而是在杯子的口处,这是因为:杯子里有大量的空气,只有杯子口处有一点点水,乒乓球只能浮在水面。
所以,它会在杯子口处的水面上。
判断1、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空气,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2、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球会重新鼓起来。
(√)3、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
(√)4、空气的体积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5、用同样大小的力量压缩空气和水,两者都可以被压缩。
(×)6、两只同样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活塞,感觉是一样的。
(×)选择1、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C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2、空气的颜色是(B )A透明的 B无色的 C白色的3、喷雾器是利用( A )的性质制成的。
A压缩空气 B水会流动 C空气会流动4、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水和空气都可以流动 B水和空气都可以压缩C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同步练习(含答案)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选择题1.2023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在水球中间打入空气后,我们发现水球中出现了一个空气球,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空气()。
A.会流动B.很轻C.占据空间2.下面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容易泄漏B.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C.空气虽然占据一定定空间,但是没有质量3.空气占有一定的(),并且充满各处。
A.时间B.距离C.空间4.空气占据空间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
A.红旗飘动B.包装使用的泡沫空气垫C.吹口哨D.火柴燃烧5.下列关于空气、水、石头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能占据空间B.都能被压缩C.都会流动6.气球在充气时鼓鼓的,气球口松开时,会有东西从气球口出来,气球变小变扁变平了。
这说明_______。
A.空气有质量B.空气不能流动C.空气占据空间7.下列维恩图正确的是()。
A.B.C.8.给饮料瓶灌水时,常常让瓶子倾斜着,给倾斜的饮料瓶灌水是因为()。
A.手拿着比较方便B.瓶子中的空气容易流出去,水才容易灌进来C.防止灌入的水再流出去二、判断题9.书包里装满了书,如果不把书取出来,就不能再装入同样多的其他书了。
这是因为原来的书占据着书包里的空间。
( )10.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里面的纸团不会湿。
( )11.空气只有在水中才会占据空间。
( )12.在一个空盒子里,空气只占据一半的空间。
( )13.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 )三、连线题14.把水和空气各自具有的一些特征用连线方式找出来。
能占据空间空气无色无味易于被压缩属于液体有一定体积水容易流动四、简答题15.水槽里装有水,先在水面上放一个乒乓球,再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垂直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在哪个位置?16.图中的深水桶内装大半桶水,水面浮着一些泡沫小球。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
空间吗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答案:B
解析: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将空气压缩。
空气压缩后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轮胎就是运用了这一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易压缩性的识记。
2. 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团会湿吗?
A、纸团会湿
B、纸团不会湿
C、说不好
答案:B
解析:解答: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这是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水进不到杯子里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识记。
3. 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
A. 有重量
B.占据空间
C.没有一定体积
答案:B
解析:解答: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空气进入气球,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会越来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识记。
4.下面选项不是空气占据空间的的特点是()。
A、占据空间的多少没有变化
B、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C、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答案:A
解析:解答: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同点是都能占据空间。
不同点是水占据空间的多少没有变化。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产生弹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识记。
5.下面不是空气的特点( )。
A、不会流动
B、容易压缩
C、无色无味
答案:A
解析:解答: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容易压缩、重量较轻、容易压缩、会流动的物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特点的识记。
二、判断题
6. .给植物喷药水的喷壶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将空气压缩。
空气压缩后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喷壶就运用了这一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易压缩性的识记。
7.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占据空间的大小很容易被压缩,这是有空气的容易压缩的性质决定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可压缩性的识记。
8. 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水是固体有重量,石头是固体有重量,空气是气体也有重量。
只要是物体就有重量。
空气也不例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有重量的识记。
9. 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空气是气体,它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
这一特性证明空气有一定的体积。
空气易于流动和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性质的理解。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
我们呼出的也是空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证明空气存在方法的识记。
三、填空题
11. 生活中的自行车等运用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了的性质。
答案:轮胎
解析: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将空气压缩。
空气压缩后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自行车轮胎运用了这一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的易压缩性的识记。
12. 空气和水的是都有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
答案:相同点
解析:解答:空气和水是液体和气体的代表。
液体有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气体也是如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占据空间的识记。
13. 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都可以证明空气的。
答案:流动
解析:解答: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就是空气的流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流动这一特性的识记。
14.打气筒、篮球和喷壶都是日常生活中运用了被压缩的性质。
答案:空气
解析:解答:空气广泛存在与大自然中,它无色无味,具有很好的可压缩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压缩空气的作用的识记。
四、简答题
15.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空气和水谁轻谁重?(写出两种方法)
答案: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放入水中,撕烂一角,有气泡冒出并上升;如果将空气装入气球或塑料袋中,会浮在水面上。
解析:解答:证明空气比水谁轻谁重的方法: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放入水中,撕烂一角,有气泡冒出并上升;如果将空气装入气球或塑料袋中,会浮在水面上。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水和空气的轻重进行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