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无人机应用知识:无人机的主要分类及特点解析无人机是指可以遥控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通常不需要人操纵。
它们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包括航空测量、拍照、农业、电影制作、安全监控和其他各种工业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无人机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用途分类1.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一般是指那些用于非军事目的的无人机,例如用作航空拍摄的,安全监控的,城市规划和土地评估。
这类无人机通常较小,飞行高度和速度也不高,因此较为安全。
同时,它们的功能相对单一。
2.军事无人机军用无人机被广泛使用于后勤、侦察、通信和侦察任务中,在冲突和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类无人机可以很高,速度也很快,其定位精度和通讯能力也更强大。
二、按特点分类1.固定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无人机,通常有类似于飞机的翅膀和机翼等结构,通过改变机翼、翼尖缘、偏航和纵向升力等方式来改变飞行方向。
固定翼无人机可以飞得很高,但速度却呈现出缓慢的状态,一般适用于军事领域。
2.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类似于有人直升机,其相较于固定翼无人机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做到垂直起降,往往应用于地理测量、农业植保、护林防火、物流配送和拍摄记录等方面。
相较于固定翼的较佳垂直飞行能力,它们的能量带来了一系列优点,如更灵活的操控、低空飞行和室内飞行的能力,以及更大的特定起飞斜坡和狭窄的起降区域的使用空间。
但就其能源能力和续航时长等方向存在一些局限性。
3.混合式无人机享有其混合型飞行模式的混合式无人机是近年来无人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混合式无人机采用了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的优点集合,它既能垂直起降,额也可以像一架飞机一样长距离飞行,功能非常强大。
总而言之,无人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航空器,并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
它们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和特点,但每种分类和特点均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其应用的场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无人机新规分类一、无人机类型根据无人机的大小、用途和飞行方式,无人机可分为以下几类:1. 微型无人机: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主要用于个人娱乐或小型商业应用。
2. 轻型无人机:体积适中,重量较轻,主要用于航拍、勘察、新闻报道等商业应用。
3. 中型无人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主要用于物流、农业植保、消防救援等商业应用。
4. 重型无人机:体积巨大,重量较重,主要用于大型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商业应用。
5. 特殊无人机:如无人直升机、无人飞艇等,主要用于特定任务或特殊环境。
二、无人机规格根据无人机的尺寸、重量和功率等规格参数,无人机新规对无人机的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
例如,微型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得超过0.25千克,轻型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得超过1千克等。
三、无人机操作要求无人机新规对无人机的操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具体要求包括:1. 无人机操作者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训练要求。
2. 无人机操作者应了解无人机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无人机操作者应遵守飞行空域限制和使用目的和活动类型规定。
4. 无人机操作者应确保无人机在操作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和环保噪声标准。
5. 无人机操作者应对无人机进行注册和识别,并遵守违法和事故处理规定。
四、无人机飞行空域限制为了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无人机新规对无人机的飞行空域进行了明确限制。
具体规定包括:1. 无人机不得在禁飞空域飞行。
禁飞空域包括机场附近、军事禁区、政治敏感区域等。
2. 无人机不得在限飞空域飞行。
限飞空域包括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域等。
在限飞空域飞行需事先取得空域管理部门的批准。
3. 无人机操作者应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飞行空域限制,确保在规定的空域内进行合法飞行活动。
五、无人机使用目的和活动类型规定为了规范无人机的使用和活动类型,无人机新规对无人机的使用目的和活动类型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规定包括:1. 无人机应仅用于合法目的,不得用于非法活动或侵犯他人权益。
无人机基础知识(一)一、无人机任务高度划分1. 超低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0~100m之间;2. 低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00~1000m之间;3. 中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000~7000m之间;4. 高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6000~12000m之间;5. 超高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2000m 以上;二、无人机活动半径1. 超近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在15kM以内以内;2. 近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15kM~50 kM以内;3. 短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50kM~200 kM以内;3. 中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200kM~800 kM以内;4. 远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800 kM以上;三.无人机按照质量分类第Ⅰ类无人机包含空机小于0.25kg(包含0.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Ⅱ类无人机包含空机大于0.25kg小于4kg(包含4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Ⅲ类包含空机大于4kg小于15kg(包含15kg),起飞全重大于7kg小于25kg(包含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Ⅲ类包含空机大于4kg小于15kg(包含15kg),起飞全重大于7kg小于25kg(包含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Ⅳ类包含空机大于15kg小于116kg(包含116kg),起飞全重大于25kg小于150kg(包含150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Ⅴ类无人机包括所有植保类无人机。
第Ⅵ类包含空机大于116kg小于5700kg(包含5700kg),起飞全重大于150kg小于5700kg(包含5700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Ⅶ类无人机大于5700kg一律归为第Ⅶ类。
四、载荷控制站与无人机控制站类似,但只能控制无人机机载任务设备,不能进行无人机飞行控制;五、无人机地面站显示系统能显示飞行器状态及链路、载荷状态;六、无人机的发动机采用动力供油系统,但装有增压泵,主要是为了保证爬升、下降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正常供油。
七、指挥处理中心主要是制定无人机飞行任务、完成无人机载荷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指挥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一般都是通过无人机控制站等间接的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和数据接收。
无人机飞行科目一、无人机飞行科目的基础知识无人机现在可太酷啦,好多人都在玩呢。
那咱先聊聊无人机飞行科目的基础知识吧。
无人机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像那种四旋翼的就特别常见,看起来就像个小飞行机器人似的。
它的飞行原理呢,是通过四个旋翼的不同转速来控制上升、下降、前进、后退、转向这些动作的。
比如说,要让它往前飞,前面两个旋翼的转速就会稍微降低一点,后面两个旋翼转速提高一点,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向前的倾斜力,它就往前飞啦。
二、飞行前的准备科目1. 检查无人机这就像你出门前要检查自己东西带齐了没一样。
要看看无人机的外观有没有破损,螺旋桨有没有裂缝或者弯曲。
然后呢,要检查电池,确保电池电量充足,要是飞一半没电了,那可就惨啦,无人机就会像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掉下来。
还要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比如摄像头有没有插好之类的。
2. 环境检查环境对无人机飞行可重要啦。
首先得看看天气,风太大的话,无人机可能就被吹跑啦,所以一般风力在几级以内才适合飞行得知道。
还要看看周围有没有障碍物,像大树啊、高楼啊这些,要是撞到它们,无人机可能就会坏掉。
另外,要注意飞行的场地是否合法,有些地方是禁止无人机飞行的,要是不小心飞进去了,可能会被处罚的呢。
三、起飞和悬停科目1. 起飞操作当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起飞啦。
一般是先打开无人机的电源,然后再打开遥控器的电源。
按照操作说明,慢慢推动油门杆,让无人机缓缓离开地面。
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就像你第一次骑自行车,不能太猛,不然容易翻倒。
开始起飞的时候,无人机可能会有点晃动,别慌,稍微调整一下就好啦。
2. 悬停操作起飞到一定高度后,就要让无人机悬停了。
这可不容易呢,需要不断地调整遥控器上的摇杆,让无人机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就像你在走钢丝一样,要时刻保持平衡。
悬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无人机的状态,看看有没有倾斜或者晃动得太厉害。
四、飞行姿态控制科目1. 前进、后退、左右移动这就需要熟练掌握遥控器的操作了。
要让无人机前进,就轻轻向前推动摇杆;要后退呢,就向后拉摇杆。
无人机科普知识一、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又称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一种可以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自主飞行的飞行器。
它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导航设备,利用预设的程序和算法实现自主导航和操作。
无人机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航拍摄影、物流配送、农业喷洒等。
二、无人机的组成部分1. 机身:无人机的机身通常由轻质材料如碳纤维或铝合金构成,以提高飞行效率和减轻重量。
2. 电池与电机:无人机通过电池供电,并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桨产生升力。
电池的容量和电机的功率决定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飞行性能。
3. 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负责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导航和自主飞行功能。
它由主控制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组成。
4. 传感器:无人机搭载各种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飞行状态。
5. 导航系统:无人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定位,同时还可以配备惯性导航系统(INS)以提高导航精度。
6. 通信系统:无人机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交互。
三、无人机的分类1. 固定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采用类似飞机的翼面,具有较长的续航时间和较远的飞行距离,适用于长时间的空中侦察和监测任务。
2. 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采用多个旋翼和螺旋桨,能够垂直起降和悬停,适用于航拍摄影和紧密空间的搜索任务。
3. 多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采用多个垂直起降的旋翼和螺旋桨,具有较强的悬停和机动能力,适用于近距离侦察和物流配送等任务。
四、无人机的应用领域1. 军事侦察: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用于军事侦察、目标搜索和情报收集等任务。
2. 航拍摄影: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稳定器,用于航拍摄影和电影制作。
3. 物流配送:无人机可以通过空中快递方式进行物流配送,减少人力成本和交通拥堵。
4. 农业喷洒:无人机可以搭载农药喷洒设备,实现精准喷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灾害监测:无人机可以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灾害评估和监测,为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理论概述知识一、无人机概述无人机定义:无人机驾驶航空器(UA--Unmanned Aircraft),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控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成为遥控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以下简称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是指一架无人机、相关的遥控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颇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无人机系统驾驶员: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飞行的人。
无人机系统的机长:负责整各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二、无人机的分类无人机可安飞行平台构型、用途、尺度、活动半径、任务高度等方法进行分类。
1.按飞行平台构型分类: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飞艇、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等。
2.按用途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可分为侦查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靶机等;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等。
3.按尺度分类(民航法规):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
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的无人机。
轻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大于7kg,但小于等于116kg的无人机,企鹅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200km/h(55n mile/h),升限小鱼3000m。
小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5700kg的无人机,微型和轻型无人机除外。
大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大于5700kg的无人机。
4.按活动半径分类:无人机可分为超近程无人机、进程无人机、短程无人机、中程无人机和远程无人机。
超近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15km以内;近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15~50km之间;短程无人机活动半径50~200km之间;中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200~800km之间;远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大于800km。
无人机科普知识一、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是指没有人搭乘的飞行器,它可以通过遥控器或预设的航线自主飞行。
无人机也被称为无人驾驶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拍、农业、物流等领域。
二、无人机的分类1.按照使用环境分类:(1)室内无人机:主要用于室内环境中,如会议场所、仓库等。
(2)户外无人机:主要用于户外环境,如航拍、农业植保等。
2.按照飞行方式分类:(1)多旋翼无人机:采用多个旋翼进行升力和稳定控制,如四旋翼、六旋翼等。
(2)固定翼无人机:采用固定翼进行飞行,类似于传统飞机。
3.按照功能分类:(1)军事用途:用于侦察、目标打击、战场监视等军事任务。
(2)民用用途:用于航拍、物流、植保、环境监测等民用领域。
三、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与传统飞机类似,都是通过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
多旋翼无人机通过旋转的螺旋桨产生升力,而固定翼无人机则通过机翼产生升力。
同时,无人机通过调整螺旋桨或机翼的姿态来控制飞行方向和稳定性。
四、无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1.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器、传感器等,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稳定性。
2.动力系统:包括电动马达、螺旋桨等,提供无人机所需的动力。
3.通信系统:无人机与地面操作站之间的通信系统,用于传输控制指令和接收数据。
4.载荷系统: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可以搭载相机、传感器、物品等各种载荷设备。
五、无人机的应用领域1.航拍摄影: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可以拍摄风景、建筑、旅游等照片和视频。
2.农业植保:通过搭载植保设备,无人机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的喷洒农药、施肥等操作。
3.物流配送:无人机可以通过空中飞行,将货物快速送达目的地,提高物流效率。
4.灾害勘测:无人机可以飞越危险区域,进行灾害勘测和救援工作。
5.环境监测:通过搭载传感器,无人机可以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
六、无人机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无人机现在可流行啦,很多小伙伴都想玩一玩呢。
那咱就来说说无人机咋操作,还有要注意啥。
一、操作1. 起飞前准备•你得先找个开阔的地儿。
可别在那种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或者大树的地方起飞,不然无人机很容易就撞上去啦。
像那种大广场、大草坪就很不错。
•检查下无人机的电量。
要是电量不足,飞一半掉下来可就惨咯。
就像你手机快没电了出门一样心慌慌。
再看看各个部件是不是都安好,螺旋桨有没有拧紧之类的。
2. 起飞•打开无人机电源,然后打开遥控器。
这个顺序可别搞错啦。
有的无人机是一键起飞的,按一下那个起飞键,看着无人机缓缓升起来,就像看着自己的小宠物开始活动啦。
在起飞的时候,你要眼睛紧紧盯着它,可别走神。
3. 飞行•操作遥控器来控制无人机的方向。
往左往右,往前往后,这就像你在玩一个超级酷的飞行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是在现实里的哦。
要轻轻推动操作杆,要是太用力了,无人机可能会突然猛冲出去,那就不好控制啦。
•有的无人机还能在空中翻跟头呢,但是你要是没把握好,可能就会让它摔个大跟头,所以刚开始玩的时候,还是先稳稳地飞比较好。
4. 降落•当你想让无人机降落的时候,先找个合适的降落点。
可不能随随便便就降落在马路上或者水洼里。
慢慢降低高度,看着它稳稳地落在地上,就像飞机平安着陆一样。
然后赶紧关掉电源,这样能省点电,也能保证安全。
二、注意事项1. 天气方面•刮大风的时候可别飞无人机。
风一吹,无人机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飘,你根本控制不住它。
下雨天也不行,水会弄坏无人机的电路,那它可就直接“罢工”啦。
要是下雪或者下雾,视线不好,也不适合飞。
2. 遵守规定•不同的地方对无人机飞行有不同的规定。
有些地方是禁飞区,像机场附近、军事基地周围,这些地方可千万不能去飞。
要是违反规定,被抓到了可就麻烦了,可能会被罚款或者批评教育呢。
3. 安全第一•一定要远离人群。
要是无人机不小心掉下来砸到人,那可就闯大祸了。
就像你不小心把东西从楼上掉下去砸到人一样严重。
无人机专业知识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可以自主或远程控制飞行。
无人机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中动力学:了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包括气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以及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2. 无人机设计与构造:熟悉无人机的结构和构造,包括机身、机翼、舵面、螺旋桨等,以及相应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3. 传感器与导航系统:了解无人机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如GPS、IMU(惯性测量单元)、气压计、雷达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导航算法。
4. 飞行控制系统:熟悉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器、遥控器、数据传输设备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编程和调试技术。
5. 摄像与影像处理:了解无人机摄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图像采集、稳定和处理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
6. 电力系统与动力装置:熟悉无人机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调和电子速控等,以及相应的电路设计和能量管理技术。
7. 无人机应用领域:了解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航拍摄
影、农业植保、物流快递、科学研究、消防监测等,以及相应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除了以上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飞行操控和操作技巧,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飞行安全知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无人机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或drone)是一个许多国家用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
无人机是指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从无人机这个字面上讲,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从风筝,无线电遥控飞机,到V-1飞弹从发展来的巡航导弹,但是在军方的术语中仅限于可重复使用的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无人机- 概述无人机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综合技术,它对通信、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发动机技术有比较高的要求。
如果在恶劣环境下作战,它还需要有比较好的隐身能力。
无人机与所需的控制、拖运、储存、发射、回收、信息接收处理装置统称为无人机系统。
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
它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
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
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些专家预言:“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与防空武器之间的作战。
”但是,由无人驾驶飞机于无人驾驶飞机还是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实战经验少,各项技术不够完善,使其作战应用还只局限于高空电子及照相侦察等有限技术,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
因此,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
根据实战的检验和未来作战的需要,无人驾驶飞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
无人机- 诞生过程自动化在飞机驾驶中的应用是在人飞上蓝天后,又一个重大的科技进步。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无人驾驶飞机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
由于他是高科技技术的集中载体,其主要应用于现代战争。
它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
现代战争已是坦克、大炮、飞机、军舰多兵种之间有机配合,空地海天电一体的立体战争。
其技术之先进、杀伤力之强和危险性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无人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飞行时间长和便于隐蔽为特点,尤其是因其无人驾驶,特别适合于执行危险性大的任务,故在现代战争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如在1982年发生的贝卡谷地之战和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无人机在侦察监视、干扰敌方雷达通信系统和引导己方进攻武器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将事先装在小飞机上的炸弹投下去。
这种大胆的设想立即得到当时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亨德森爵士赏识。
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领一班人马进行研制。
最初的研制是在一个名叫布鲁克兰兹的地方进行的。
为了保密,该计划被命名为“AT计划”。
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小组首先研制出一台无线电遥控装置。
飞机设计师杰佛里·德哈维兰设计出一架小型上单翼机。
研制小组把无线电遥控装置安装到这架小飞机上,但没有安装炸弹。
1917年3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在英国皇家飞行训练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
可是飞机刚起飞不久,发动机突然熄火,飞机因失速而坠毁。
过了不久,研制小组又研制出第二架无人机进行试验。
飞机在无线电的操纵下平稳地飞行了一段时间。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庆祝试验成功的时候,这架小飞机的发动机又突然熄火了。
失去动力的无人机一头栽入人群。
两次试验的失败,使研制小组感到十分沮丧,“AT计划”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但A.M.洛教授并没有灰心,继续进行着无人机的研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后,他终于取得成功。
1927年,由A.M.洛教授参与研制的“喉”式单翼无人机在英国海军“堡垒”号军舰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飞。
该机载有113公斤炸弹,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飞行了480公里。
“喉”式无人机的问世在当时的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研制了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其中有用陀螺仪控制的空中靶机,有用无线电控制、可投放鱼雷的无人机,甚至还开始研制无人驾驶的攻击机。
但经过反复试验,英国皇家空军最后确定制造一种用陀螺仪控制的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既可当靶机,也可携带炸弹。
后来,皇家空军又对这种无人机进行了改进,采用预编程序的无线电遥控装置,并装上了大功率发动机,使这种无人机的速度增大到每小时310公里。
英国皇家空军一共制造了12架这种取名为“拉瑞克斯”的无人机,该机还曾装上火炮,成功地从战舰和地面基地进行了发射试验。
无人机- 发展历程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成熟,到了30年代,英国政府决定研制一种无人靶机,用于验校战列舰上的火炮对无人驾驶飞机飞机的攻击效果。
1933年1月,由“费雷尔”水上飞机改装成的“费雷尔·昆士”无人机试飞成功。
此后不久,英国又研制出一种全木结构的双翼无人靶机,命名为“德·哈维兰灯蛾”。
在1934~1943年问,英国一共生产了420架这种无人机,并重新命名为“蜂王”。
英国人在无人机的研制上捷足先登,美国人也不甘落后。
早在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总重只有272公斤,由1台30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在一个4轮滑车上,草地上铺设了滑轨。
飞机发动后,带动滑车在滑轨上滑行。
达到一定速度后,飞机即脱离滑轨飞上天空,然后由一个简单的陀螺仪装置控制飞行方向,由一个膜盒气压表自动控制飞行高度。
1915年,这架被取名为“空中鱼雷”的无人机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而且被装上136公斤炸药成功地进行了攻击目标试验。
此后不久,美国陆军的查尔斯·F·凯特林又研制出一种无人机,并取名为“凯特林飞虫”。
该机颇似普通的双翼机,总重量为238.5公斤,可携带82公斤炸弹,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88公里。
1918年9月,美国陆军开始试飞“凯特林飞虫”,并于10月22日终于把它送上了天空。
30年代美国的一个叫雷金纳德·德里的航空专家为美国陆军研制出了供打靶用的无线电遥控机。
1939年,美国又研制出了一种上单翼无人机,取名为RP -4。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
因战事所需,美国陆、海军开始大批订购靶机,其中OQ-2A靶机984架、OQ-3靶机9403架、OQ-13 靶机3548架。
后两种靶机均安装上了大功率的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25公里,飞行高度达3000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曾大量使用无人靶机,并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携带重型炸弹的活塞式发动机无人机对日军目标进行轰炸。
战争期间,美军还打算将报废的B-17和B-24轰炸机改装成携带炸弹的遥控轰炸机。
驾驶员先驾驶这种遥控轰炸机至海边,然后跳伞脱身,遥控轰炸机则在无线电的遥控下继续飞行,直至对目标进行攻击。
可惜由于所需经费巨大,再加上操纵技术过于复杂,美军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研制计划。
在此期间,美国海军也曾研制出3种喷气式无人机,分别取名为“格劳伯”、“富根”、“加格勒”,但因种种原因,都未能正式装备部队。
二战结束后,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家族也逐渐步入其鼎盛时期。
时至今日,世界上研制生产的各类无人机已达近百种,并且还有一些新型号正在研制之中。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遥控遥测技术的发展和在无人机中的应用,以及随着对无人机战术研究的深入,无人机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被誉为“空中多面手”、“空中骄子”。
无人机- 主要功能作为靶机这是无人机的最初用途,可用于地面防空和空中格斗武器的试验与训练。
如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全球鹰”无人驾驶飞机MD2R5靶机,最大飞行高度8250米,可装红外曳光管和雷达信号。
无人驾驶飞机增强器,还可带拖靶作为火炮和导弹的靶标。
美国瑞安公司的BQM -34靶机飞行速度为1.5马赫,飞行高度达1.83万米,可用于模拟敌方战斗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反舰导弹的威胁,美国海军还开发了BQM-74C型掠海飞行无人机,用于评估舰载反导系统。
侦察监视这也是无人机最早的用途之一。
无人侦察机可以深入阵地前沿和敌后一二百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
它依靠装在机上的可见光照相机、电影摄影机、标准或微光电视摄像机、红外扫描器和雷达等设备,完成各种侦察和监视任务。
一般来说,一架无人机可携带一种或几种侦察设备,按预定的程序或地面指令进行工作,最后将所获得的信息和图像随时传送回地面,供有关部门使用;也可以将获得的所有信息记录下来,待无人机回收时一次取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人机上的设备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装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装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后,无人机可与侦察卫星和有人驾驶侦察机配合使用,形成高、中、低空,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空中侦察监视网,使所获得的情报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骗敌诱饵使用无人机吸引敌方的火力或整个防空系统,进而将其破坏或摧毁,是近一二十年人们为无人机开发出的无人驾驶飞机新用途。
作为诱饵之用的无人机,其主要使命是协同其他电子侦察设备遂行诱骗侦察;或作为突防工具,为有人驾驶飞机提供防空压制;或与反辐射武器配合使用,压制和摧毁敌防空系统。
为此,这种无人机与其他用途的无人机有所不同。
为了提高作为诱饵的欺骗效果,常常要采取一些措施,如进行特殊设计,并装上适当的电子设备,使其具有与欲模拟的目标有相仿的机动能力和信号特征;安装角反射器等无源装置,增大无人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安装射频放大设备,增强雷达反射信号。
总之,就是千方百计让敌方容易发现它,吸引敌方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在执行诱骗任务时,诱骗无人机先在前沿阵地上空模仿有人驾驶飞机作战术飞行,刺激或诱发敌防空武器系统中的雷达开机,然后己方侦察设备趁机完成侦察任务。
用作突防工具时,无人机先于己方的攻击机群从侧面到达敌防空体系所保护的目标区,迷惑敌方雷达,消耗敌防空兵器。
这些无人机由于采用了增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和信号强度等措施,具有根强的欺骗性。
敌方的雷达将首先截获到这些假目标,但很难识别,导致把这些错误的情报传递到敌火控雷达系统和防空武器。
这样,一方面可使敌防空雷达网在对付这些假目标上消耗大量时间,另一方面敌武器系统会对其开火或发射导弹,消耗防空火力,从而降低对己方攻击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