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广告平台的架构设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6
爱奇艺产品分析报告!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丰富自己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各种视频资网站层出不穷。
爱奇艺凭借丰富的视频资源库、高清的内容分得一大块蛋糕,后因为引进高质量、高热度的剧集,开播自制剧、自制综艺、推出偶像养成计划这些极具特色的内容而大量吸引人们的眼球并首创会员制度,一跃成为综合视频领域的老大。
但近两年,各大视频公司纷纷涉足自制内容、偶像制造的领域,市场日渐拥挤,爱奇艺如何脱颖而出,守住高地,值得我们好好探索。
本文从市场、用户、功能、运营等角度分析,并对主要的功能提出了优化。
一、爱奇艺功能分析结构1.1产品架构1.2用户使用路径爱奇艺用户的主要使用路径分为:资源观看路径、查看热点路径、直播路径资源观看路径:查看热点路径:直播路径:二、市场分析2.1市场范围爱奇艺是一款集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为一体的视频平台,创建于2010年4月。
同年9月,他首次推出网页版和客户端版,支持iphone4/ipad观看,2011年5月爱奇艺的APP全面上线。
2017年至今,爱奇艺为把“苹果树”升级为“苹果园”,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增加文学、漫画、小说、直播、热点视频等上游业务,加强了平台的渗透力,扩大传播范围,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根据艾瑞最新月度覆盖人数和月度独立设备数据可发现:爱奇艺在网页端和移动端分别是第11名和第5名,并且都是牢牢占据着影视类的第一名,用户量达5.78亿。
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12亿,占互联网娱乐使用率的73.9%。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寿命的延长,工作的年限也在不断增长,60周岁以下的人与社会的接触密切,16-59周岁的劳动力人口为8.97亿人,预计目前的用户天花板为6.63亿。
5G网络能够提升视频分辨率,为超高清内容提供更好的传播渠道。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5G的投入使用以及爱奇艺视频质量的提升,用户天花板数量会不断提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爱奇艺Hulu模式的发展策略分析摘要视频网站是一个新兴而又迅速发展的产业,本文以中国视频网站的发展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2005 年,世界上第一个视频网站是Youtube 诞生,中国也紧跟步伐建立了中国的视频网站。
爱奇艺在发展的两年时间里,缔造了互联网视频行业的许多奇迹,从一匹黑马现在已经成为了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
虽然爱奇艺是依托于百度的搜索引擎称成长起来的,但行业内其他有类似发展背景的视频网站速度却远不如爱奇艺,比如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
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爱奇艺至今仍然无法实现盈利,比如起步时间比较晚、行业的竞争激烈、高昂的版权购买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用等问题。
针对爱奇艺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SWOT 的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对爱奇艺网站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
通过系统分析发现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提出发展策略。
经过SWOT分析后,发现制约爱奇艺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内容和版权价格问题,盈利问题以及多个Hulu并存的问题。
此外,对比行业内其他网站的发展优势,爱奇艺需要针对劣势指定相应的策略。
经过分析,提出一下的策略和建议:首先,除了需要建立自制剧和自制节目资源,还需要加强用户体验,寻求合作,强强联手,才能覆盖全方位的用户群体。
只有坚持正版化、坚持差异化,寻求多元化的营销模式,爱奇艺才可以长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爱奇艺,视频网站,Hulu,SWTO分析AbstractThe video website is rapidly developing as a new grown industry, this research is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ideo websites. When the world's first video siteYoutube was born in 2005, China was so greatly encouraged by its success that theystart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sites.IQIYI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years, created the Internet video industry's many wonders, from a dark horse has now become the industry leader in video. Although IQIYI is relying on Baidu's search engine, said to grow up, but in this industry have a similar backgr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eed Queyuanburu IQIYI, such as Tencent video, Sohu video. However, behi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have led to IQIYI is still unable to achieve profitability, such as relatively late start tim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the high costs and technical maintenance of copyright purchase costs and other issues.For IQIYI problem, we use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from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ur aspects of IQIYI website development for system analysi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which m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After a SWOT analysis, we found that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QIYI.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the price difference is the content and copyright issues, problems, and more profitable Hulu coexistence issue.In addition, compared to other sites withi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IQIYI specify the need for a strategy. After analysis, the proposed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about: First, in addi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made drama and program resources,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seek cooperation, combining to cover the full range of user groups.Only by adhering to legalization, differences persist, seek diversified marketing model, IQIYI can only b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IQIYI, Video website, Hulu,Classification SWOT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文献综述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第二章中国视频网站发展概述 (4)2.1 网络视频与视频网站的起源 (4)2.2 中国视频网站的发展历程 (4)2.3 中国视频网站格局 (5)2.4 本章小结 (6)第三章爱奇艺运营概况 (7)3.1 爱奇艺视频网站概况 (7)3.1.1 爱奇艺的背景概况 (7)3.1.2 爱奇艺的发展历史 (8)3.1.3 美国Hulu运营模式简述 (8)3.2 爱奇艺的Hulu运营模式 (9)3.2.1 内容模式 (9)3.2.2 广告模式 (9)3.2.3 终端模式 (9)3.2.4 盈利模式 (10)3.3 爱奇艺与Hulu网站的差异 (10)3.3.1 出身不同 (10)3.3.2 用户内容需求不同 (10)3.3.3 市场潜力不同 (11)3.4 爱奇艺Hulu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11)3.5 本章小结 (12)第四章爱奇艺发展前景之SWOT分析 (13)4.1 Strength(优势) (13)4.1.1 百度强大的资金及搜索引擎支持 (13)4.1.2 独特的理念和品质优势 (13)4.1.3 运营模式优势 (14)4.1.4 坚持创新的优势 (15)4.2 Weakness(劣势) (15)4.2.1 起步发展较晚 (15)4.2.2 版权采购的压力与成本大 (15)4.3 Opportunity(机会) (16)4.3.1 广告主投放规模 (16)4.3.2 视频行业内领先优势扩大 (17)4.3.3 社会热点引关注 (17)4.3.4 版权环境净化 (17)4.4 Threat(威胁) (18)4.4.1 多个Hulu并存的竞争势态 (18)4.4.2 盗版问题的长期困扰 (18)4.5 本章小结 (19)第五章爱奇艺的发展策略分析 (20)5.1 提升网站营销价值 (20)5.1.1 提升对用户的使用价值 (20)5.1.2 提升对内容方的价值 (20)5.1.3 提升对广告主的价值 (21)5.2 提升网站竞争力 (23)5.2.1 拥有爱奇艺自制剧和自制节目 (23)5.2.2 重视品牌差异化建设 (23)5.2.3 寻求合作,强强联手 (23)5.3 提升网站盈利能力 (24)5.3.1 创新广告投放模式 (24)5.3.2 加强品牌差异化 (24)5.4 本章小结 (25)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发表意见不可缺少的工具。
爱奇艺网络视频广告的策略与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广告成为了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爱奇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度可信赖的内容,其网络视频广告的策略与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分析爱奇艺网络视频广告的策略与效果。
一、爱奇艺网络视频广告的策略1. 多样化的广告形式爱奇艺网络视频广告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广告形式,如前贴片广告、中贴片广告、后贴片广告、浮层广告等。
这些广告形式旨在为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提高广告投放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2. 精准的定向投放爱奇艺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精准的定向投放。
广告主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群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定向投放策略,如地域定向、年龄定向、兴趣定向等。
这种精准的定向投放能够提高广告的曝光效果和转化率,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告主的需求。
3. 跨终端的广告投放爱奇艺在PC端、移动端和智能电视等多个终端都有广告投放渠道,实现了跨终端的广告投放。
这种跨终端的广告投放策略能够确保广告在不同设备上的全覆盖,不仅提高了广告的曝光量,同时也增加了用户与广告的接触机会,提升了广告的效果。
二、爱奇艺网络视频广告的效果1. 高曝光量爱奇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平台之一,每天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访问量。
在爱奇艺上进行广告投放,可以获得极高的曝光量,让广告触达更多潜在用户。
这种高曝光量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推广效果。
2. 强大的用户粘性爱奇艺拥有庞大忠诚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平台内容的依赖和喜爱度较高。
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用户更容易接受和记住广告信息,提高了广告的营销效果。
此外,可以通过与热门综艺节目、电视剧等内容进行合作,进一步增加用户对广告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 数据支持的广告效果评估爱奇艺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广告效果评估服务,可以帮助广告主了解广告的引流量、点击率、转化率等关键指标。
爱奇艺的内容运营策略案例分析爱奇艺是中国领先的在线视频平台之一,提供广泛的视频内容,如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
作为一个内容平台,爱奇艺面临着如何吸引用户、提高用户留存率和增加收入等挑战。
本文将对爱奇艺的内容运营策略进行案例分析。
1. 多元化内容供应爱奇艺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提供丰富多元的内容供应。
无论是国内经典电视剧还是国际热门电影,爱奇艺都能在第一时间上线。
此外,爱奇艺还定期推出自制独家内容,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订阅。
2. 数据驱动的内容推荐爱奇艺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兴趣偏好等信息,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通过不断改进推荐算法,爱奇艺能够在海量的内容库中为用户精准匹配感兴趣的视频,提高用户留存率和观看时长。
3. 强大的社交功能爱奇艺通过打造一个社交化的观影平台,引入评论、打分、分享等社交功能。
用户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和评论。
这种社交互动不仅增加了用户黏性,也为爱奇艺提供了用户反馈和口碑传播的渠道。
4. 定制化广告和品牌合作爱奇艺利用用户数据分析的优势,为广告主提供定制化的广告投放和品牌合作方案。
通过精准的用户定向和广告创意,爱奇艺能够提高广告点击率和转化率,为广告主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5. 深度剖析用户需求爱奇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等手段,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
他们不仅关注用户对热门内容的需求,还通过持续的用户反馈和调研,对用户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平台上的观影行为进行分析,以提供更符合用户期待的内容。
6. 不断创新的内容形式爱奇艺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如VR、AR、短视频等。
他们不仅购买和制作传统的电影电视剧,还推出了大量创新的短视频和综艺节目,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形式,爱奇艺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并提高用户黏性。
结论:爱奇艺凭借多元化的内容供应、数据驱动的内容推荐、强大的社交功能、定制化广告和品牌合作、深度剖析用户需求以及不断创新的内容形式,成功实施了内容运营策略。
2016-2017 学年度第 2 学期《网络营销》课程作业爱奇艺商业模式解析1.爱奇艺企业介绍爱奇艺,中国视频行业当先者。
于2010 年 4 月 22 日正式上线,为百度旗下控股企业,秉承“悦享质量”的品牌理念,是国内首家倾力打造正版高清视频播放平台。
据检查解析,爱奇艺视频拥有中国最广大的青年用户集体,截止到现在,已成功成立了包含电商、游戏、电影票等业务在内、连接人与服务的视频商业生态,引领视频网站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2.爱奇艺的功能架构3.爱奇艺的商业模式3.1 顾客细分 (CustomerSegmentation)客户细分是指依据客户属性区分的客户会集。
它既是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 , CRM)的重要理论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管理工具。
它是分门别类研究客户、进行有效客户评估、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成功实行客户策略的基本源则之一,为企业充分获取客户价值供应理论和方法指导。
爱奇艺深知顾客细分的必需性,不是一味的在网上对已有顾客进行强力网络营销,而是将顾客细分为以下几种,详尽为:a)爱奇艺的阅读者顾名思义,这个顾客集体,不过是利用爱奇艺这个平台观看某个他所需要的相关视频,其实不是常常使用爱奇艺的用户,这一部分用户可以区分为潜伏客户,通过对这一部分人的阅读记录,他们阅读过的视频分类,认识他们的偏好,便可以逐渐将潜伏客户发展成为客户。
b)爱奇艺注册成员这一类顾客,对比阅读者,他们使用爱奇艺的频率更高,由此便知,爱奇艺一定是在某一方面吸引了他们,相同经过大数据解析,针对性的为他们推送相关视频,在广告时也可投其所好,这一部分客户有望发展成为会员。
c)爱奇艺注册会员这是三个顾客细分里等级最高的,也是爱奇艺要特别关注的,由于是会员,要供应会员服务,有一点我感觉爱奇艺做的还蛮不错的就是它的会员广告,仅针对会员供应的广告,有时也蛮吻合一部分花费者兴趣喜好的,静静说一句,我也是爱奇艺的一枚会员成员。
⼀个模型,构建完整营销路径秉承着“做⼀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伟⼤娱乐公司”的企业愿景,在不断输出现象级内容的同时,爱奇艺也⼀直致⼒于不断完善⾃⾝⽣态构建,以创新和技六个创新,多场景促进营销转化在AACAR营销模型的框架之下,爱奇艺发挥了其在洞察、创意和科技⽅⾯的三⼤核⼼势能,以此衍⽣出视觉引关注、互动⽣好感、品效共协同、科技享智能、⽤户全覆盖、效果双引擎六⼤类营销创新。
1、视觉引关注从“Attention注意”到“Association联想”,即通过视觉冲击⼒,建⽴品牌认知。
这⼀个创新之下的营销产品都⾮常炫酷,吸引眼球,包括开场秀,聚光灯等。
⽬前开场秀已经在移动端和OTT上线。
聚光灯也即将在OTT上线。
开场秀产品可以涵盖爱奇艺超过两亿⽤户,从开屏⼀直延续到主页⾯,⽆缝衔接,极具视觉冲击⼒。
爱奇艺副总裁徐勇明2、互动⽣好感即从“Association联想”到“Consensus共鸣”,即强化品牌形象。
这⼀部分的拳头新营销产品就是爱奇艺⾸创的互动视频⼴告。
在《中国新说唱》2019最新⼀期节⽬中,爱奇艺上线了⾏业⾸⽀互动视频⼴告,这⽀由节⽬⼈⽓选⼿杨和苏、福克斯联⼿演绎的⼴告,⾸次将互动技术运⽤到娱乐商业⼴告层⾯,开启了互动营销时代⼤门。
爱奇艺不仅是业内率先发布互动视频⼴告的平台,也是业内⾸个互动视频⼴告制作平台,还发布了业内⾸个互动⼴告⽩⽪书。
报告中显⽰,互动视频⼴告可以将⼴告曝光次数提升30%以上,⽤户互动率提升40%以上。
在消费者注意⼒⽇益碎⽚化、缩短化的背景下,互动视频⼴告可以充分调动⽤户参与热情,让⽤户对⼴告的感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提⾼了传播效率和营销效果。
3、品效共协同从“Consensus共鸣”到“Action”购买,即形成品效协同。
这⼀部分的最新营销产品是多屏品效协同⼴告。
从电视媒体到现在互联⽹媒体,消费者的使⽤场景和⾏为在变化,不同媒体阵地有不同媒体阵地的玩法。
互联⽹让电视⼤屏重新成为家庭场景中的娱乐核⼼,拥有⾏业NO.1移动端⽇活⽤户,爱奇艺⼀直在思考多屏协同怎么玩。
爱奇艺刘文峰爱奇艺是一家具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技术创新•云计算平台、HCDN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视频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视频搜索引擎技术•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混合视频网络HCDN,CDN网络节点总数逾500个,总服务带宽30Tbps •内容创新•爱奇艺具有中国最大的长视频版权内容库,总存量超过20P•据艾瑞数据统计,爱奇艺PC端、移动端的市场份额、用户量、活跃度均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月度覆盖用户:3.3亿月度使用时长:35亿小时日均覆盖用户:1.4亿月度覆盖用户:3.64亿月度使用时长:22亿小时日均覆盖用户:6960万架构变迁自由市场基础设施平台化基础架构标准化•云•私有云为主,公有云帮忙•以开源软件为布,裁自研软件之衣•公有云提供弹性资源•端•组件标准化•云和端通讯协议化•语言•全公司编程语言统一化云技术的应用视频云收录、生产、发布、运营播放体验技术4K、HDR、杜比、VR 私有云IaaS、PaaS、中间件HCDN网络传输、分发、调度DC无感知的弹性计算平台调度引擎Marathon 容器管理负载均衡DNSContainer 配置更新scale 指令弹性计算资源池服务请求数据分析日志采集资源监控日志采集日志分析系统Container 日志采集Container 日志采集Container日志采集资源反馈新建节点流量导入流量导入晚十点更新剧集的瞬间涌入了超过100万并发视频播放会员弹性生命周期•基于Docker实现离线和在线资源灵活转换,最大化资源利用便利性自助式申请虚拟机创建Image,自动部署通过CI,自动发布Java或者Go应用推动业务向私有云迁移新业务存量业务基础架构应用层解耦•云架构的核心就是解耦•业务和运维的解耦•系统和软件的解耦•服务和服务之间的解耦解耦性能、可用性…解耦公共组件IaaS &中间件PaaS &公共服务编程语言代码Review 一致集成单元测试灰度上线拨测服务指标监测开发流程•规范开发流程•内部开源•工具云服务•全链路监控云和架构师•复杂性决定了架构师的重要性•云架构需要全面业务支商业模式技术持•云服务需要架构师的眼光,架构师需要云计算云架构师的思维运行效率产品逻辑IOCP -爱奇艺开放缓存计划(iQIYI O pen C ache P rogram)•节省了上网带宽,降低了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视频的播放流畅性,提高播放码率•提高PGC上传效率,加快从生产的视频的传播速度和生产能力request.iocp@ 申请IOCP接入。
爱奇艺的功能版块分析爱奇艺体验报告框架:一、产品及需求爱奇艺是一款功能强大而完善的视频app,爱奇艺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
视频网站的功能性就是提供视频的播放服务。
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视频网站就是为了观看视频,而观看视频的内在需求又划分为学习需求、娱乐需求。
爱奇艺的定位是“中国高品质视频娱乐服务提供者”,平台提供的大部分视频都属于娱乐范围,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
爱奇艺满足了用户的基本型需求、期待型需求。
用KANO需求模型来分析,用户的需求分为基本型需求、期待型需求、兴奋性需求。
用户对于视频网站的基本型需求是观看视频,而爱奇艺提供了功能强大的视频播放服务,用户体验无可挑剔,满足了用户的基本型需求;用户对于视频网站的期待型需求是抒发观剧感想、与剧友讨论,而爱奇艺的泡泡版块就是一个剧集社区,为用户提供了聚集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了用户的期待型需求。
二、用户画像2.1 用户画像爱奇艺的用户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性别:男性略高于女性。
用户中男性较多、占53.5%,女性较少、占46.5%,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高7个百分点(竞品中都是男性用户多于女性,腾讯视频多7.04%,优酷多8.74%)。
相对而言,男性用户与女性用户的比率差异不大。
年龄:年轻人居多。
用户中年龄占比最多的是24岁及以下,占31.16%,分别高出第二、三名,4.65%、8.05%;用户占比前三多的是35岁及以下,占比80.78%,高出35岁以上用户61.56%。
整体而言,年轻人使用居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状态。
地域: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就用户行政区划分布来看,用户多分布中部以及沿海省份,这些地域的经济发达、互联网普及率高,对于视频娱乐的需求更为强烈。
总结:从性别、年龄、地域三个维度来分析,用户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年轻、位于大城市。
因此爱奇艺的应该尽可能的满足这些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需求,在功能、内容上有所偏向。
2.2 用户需求场景学生党回家后,做完了作业,睡觉前想看看娱乐视频放松一下,打开了爱奇艺。
爱奇艺广告平台的架构设计分析近年来爱奇艺快速发展,优质内容层出不穷,爱奇艺广告也随之发展和壮大,广告在线服务同时服务于品牌、中小、DSP 等不同客户,形成了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类型的较为完善的商业广告变现布局,广告库存涵盖视频、信息流、泡泡社交(爱奇艺的社交平台)和开机屏等多种场景。
爱奇艺效果广告是2015 年开始全新搭建的一个广告投放平台,随着信息流业务的增长,整个投放平台也经历了一次大的架构调整和多次重要的升级优化。
爱奇艺广告投放平台的概要架构如下图所示。
本文主要介绍在线服务相关的内容,在线投放服务即图中虚线所框出的部分,主要包括在线的投放和计费服务。
架构背后的业务需求架构肯定是为业务需求而生的,先来看看我们面对的业务需求及其特点。
爱奇艺效果广告投放平台目前采用代理商模式,平台主要满足两大类业务需求:面向代理商(广告主)的和面向产品及运营团队的需求。
具体来看看。
1、面向代理商的需求:本质上是要帮助代理商降低转化成本∙支持多种广告位:贴片、暂停、浮层、信息流、视频关联位和推荐位等∙支持多种结算类型:支持CPC、CPM 和CPV 等广告结算类型,oCPC 结算方式在规划中∙丰富的定向功能:常用定向维度(平台、地域等)及人群精准定向(地域定向- 支持区县级别、人群属性定向和DMP 人群定向),关键词定向∙灵活的排期及预算设置:支持分钟粒度的排期设置,支持日预算的任意增减∙特殊的业务功能:广告去重功能、动态创意、创意优选和平滑消耗等,都是为了提升广告的转化效果∙频次控制:避免对相同用户短时间的大量曝光2、面向产品及运营团队:主要是提升产品控制能力,促进整体系统的良好运转∙流量控制:通过黑白名单控制某些流量上不可以/ 可以投放哪些广告∙AB 测试功能:影响较大的功能全量发布之前需要进行AB 测试以确认效果符合预期∙计费相关:延迟曝光不计费,曝光、点击异常检测及过滤∙负反馈:根据用户反馈自动调整广告投放策略优化用户体验,同时也是对广告主的一种制约从上面描述的业务需求可以看出,业务的特点有:1.业务逻辑复杂:流程包括很多环节(场景信息获取,广告召回,预算控制,频次控制,点击率预估,创意优选,平滑消耗,广告去重,结果排序,结果筛选,概率投放,AB 测试);下图中绿框的部分仅展示投放服务的主要流程:2.业务变更非常快:平均每周5 次的系统功能变更;3.广告主数量多,订单量大,订单平均预算较小,并且订单设置会频繁变化。
系统架构爱奇艺效果广告于2016 年正式上线。
起步伊始,业务逻辑简单,广告和订单数量较少,整体架构相对比较简单。
为了快速完成系统的搭建和上线应用,复用了品牌广告投放平台的架构,并做了剪裁,系统架构图如下:接入层包括QLB(iQiYi Load Balance)、Nginx 前端机,主要做流量的反向代理和整体的限流与降级功能。
流量分发层:包括策略服务和流量平台服务;策略服务支持公司层面的策略控制和日常的运营需求;流量平台服务主要控制流量在各投放平台上的分配和请求逻辑,投放平台包括品牌广告投放平台,效果广告投放平台和外部DSP。
投放服务:前文介绍的业务逻辑都包含在这里,由单一的模块来实现。
日志收集:接收曝光点击等日志,主要完成计费、频控和去重等业务逻辑,也是由单一的模块来实现。
计费系统:利用Redis 主从同步机制把订单的实时消耗数据同步到投放服务。
频次系统:使用Couchbase 机群来做用户数据存储。
数据同步层:这一层涉及的数据种类很多,其中相对较重要的有两种:业务数据和日志数据,业务数据主要包括广告的定向、排期和预算等内容。
我们利用业务数据做了两方面的优化工作:1.通过业务数据分发一些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数据给到投放服务,避免了一些网络IO;2.在业务数据中进行空间换时间的优化,包括生成索引及一些投放服务所需要的数据的预计算,譬如提前计算计费系统中的key 值。
随着业务增长,架构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1.流量增长:系统上线之后很好地满足了广告主对转化效果的要求,这个正向的效果激发了广告主对流量的需求,为此产品和运营团队不断地开辟新的广告位,同时爱奇艺的用户数和流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些原因共同为效果广告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广告主数量和订单数量增长:这个增长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与流量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爱奇艺的优质流量和良好的转化效果吸引了更多的广告主;另一方面,由于商务政策上的原因,广告主和订单量在季度末会有阶段性的增长。
3.性能问题:流量和订单量的增长使得系统的负载快速增加,因为订单是全量召回的,当订单量增长到一定数量之后,会使得长尾请求增多,影响整体服务性能,无法通过水平扩容解决。
4.超投问题:由于曝光和点击的延迟,以及投放计费环路的延迟,不可避免的存在超投问题,这也是广告系统的固有问题;品牌广告是先签订合同,投放量达到即可按照合同收款,超出部分不会对广告主收费,品牌广告预定量都很大,超投比率较小;和品牌广告不同,效果广告实时扣费,如果沿用品牌思路的话,超投部分会造成多余的扣费,而中小广告主对此非常敏感,也会增加技术团队问题分析排查工作,同时因为效果广告的预算少,预算调整变化很快,使得超投比率要比品牌广告大;针对效果广告的超投问题,技术团队要做的事情分成两个层面,一是保证超投的部分不会计费,不给广告主带来损失,二是从根本上减少超投,即减少我们自己的收入损失;分别称为超投不计费和减少超投;针对上面的几个情况,我们的架构做了调整,如下图:对比上线伊始的架构,此阶段架构调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放服务性能优化–包括索引分片和增加粗排序模块,主要解决了上述流量增长、广告主数量订单增长等方面带来的性能问题2.索引分片是把原来的一份索引拆分成多份,对应的一个请求会被拆分成多个子请求并行处理,这样每个请求的处理时间会减少,从而有效减少长尾请求数量。
3.粗排序:全量召回的好处是收益最大化,缺点是性能会随着订单量增加而线性下降;粗排序在召回阶段过滤掉没有竞争力的低价值的(ECPM 较低的)广告,低价值广告被投放的概率和产生转化的概率很低,因此粗排序的过滤对整体收入影响很小,同时能有效减少进入后续核心计算逻辑(包括精排序及其他的业务逻辑)的订单数量,使得服务压力不随订单量而线性增长。
4.计费服务架构优化- 主要是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解决超投问题可扩展性通过服务拆分来解决,把单一模块的计费服务拆分成三个模块,拆分之后日志收集模块对外提供服务,主要职责是接收日志请求并立即返回,保证极低的响应时间;然后对计费日志和非计费日志进行不同的处理;检测过滤模块主要职责是进行定向检查和异常日志识别。
计费服务把有效计费数据更新到计费系统。
拆分成三个模块之后,每个模块都很简单,符合微服务基本原则之一:单一职责。
关于超投,先看第一个问题:超投不计费。
主要难点在于:1.同一个广告的计费请求是并发的;2.计费系统是分布式的,出于性能考虑,请求的处理流程需要是无锁的。
我们在计费系统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如下:首先,要严格准确地计费,就要对并行的请求进行串行处理,Redis 的单线程模型天然满足串行计费的需求,我们决定基于Redis 来实现这个架构,把计费的逻辑以脚本的形式在Redis 线程中执行,避免了先读后写的逻辑,这样两个根本原因都消除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基于Redis 的高可用高性能的架构。
我们考虑了两种可选方案。
方案1:数据分片,架构中有多个主Redis,每个主Redis 存储一个分数分片,日志收集服务处理有效计费请求时要更新主Redis;每个主Redis 都有对应的只读从Redis,投放服务根据分片算法到对应的从Redis 上获取广告的实时消耗数据。
该方案的优点是可扩展性强,可以通过扩容来解决性能问题;缺点是运维复杂,要满足高可用系统架构还要更复杂;方案2:数据不分片,所有的计费请求都汇聚到唯一的主Redis,同时只读从Redis 可以下沉到投放服务节点上,可以减少网络IO,架构更加简洁;但主Redis 很容易成为性能的瓶颈;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第二种不分片的方案。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业务层面,效果广告中有很大比率的是CPC 广告,而点击日志的数量相对较少,基本不会对系统带来性能压力;对于剩下的CPM 计费的广告,系统会对计费日志进行聚合以降低主Redis 的压力;因为从Redis 是下沉到投放上的,可以不做特殊的高可用设计;主Redis 的高可用采用Redis Sentinel 的方案可以实现自动的主从切换,日志收集服务通过Sentinel 接口获取最新的主Redis 节点。
在串行计费的情形下,最后一个计费请求累加之后还是可能会超出预算,这里有一个小的优化技巧,调整最后一个计费请求的实际计费值使得消耗与预算刚好吻合。
关于超投的第二个问题减少超投,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但可以得到缓解,即降低超投不计费的比率,把库存损失降到最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广告的计费消耗接近广告预算时执行按概率投放,消耗越接近预算投放的概率越小;该方法有一个弊端,就是没有考虑到广告的差异性,有些广告的ECPM 较低,本身的投放概率就很小,曝光(或点击)延迟的影响也就很小;针对这一点,我们又做了一次优化:基于历史数据估算广告的预算消耗速度和计费延迟的情况,再利用这两个数据来修正投放概率值。
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实现简单,在现有的系统中做简单的开发即可实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系统支持,不依赖于准确的业务场景预测(譬如曝光率,点击率等),而且效果也还不错;我们还在尝试不同的方式继续进行优化超投比率,因为随着收入的日渐增长,超投引起的收入损失还是很可观的。
关于微服务架构改造的思考微服务架构现在已经被业界广泛接受和推广实践,我们从最初就对这个架构思想有很强的认同感;广告在线服务在2014 年完成了第一版主要架构的搭建,那时的微观架构(虚框表示一台服务器)是这样的:在同一台机器上部署多个服务,上游服务只请求本机的下游服务,服务之间使用http 协议传输protobuf 数据,每个机器都是一个完备的投放系统。
这个架构有很多的优点:结构清晰,运维简单,网络延迟最小化等。
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同一台机器上可部署的服务数量是有限的,因而会限制架构的增长,多个模块混合部署不利于整体的性能优化,一个服务的异常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服务质量;这个架构在微观上满足了单一服务的原则,但在宏观上还不是真正的微服务化,为了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按照自然的演进我们必然走上微服务化这条路;我们从16 年中开始进行微服务化的实践。
微服务化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分享一下我们的解决方法及效果:1. 技术选型问题RPC 选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要支持C++、protobuf 协议和异步编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