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写意蔬
- 格式:docx
- 大小:22.69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通过绘制蔬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写意画的定义、特点、技法以及如何观察和表现蔬果的质感和形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写意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意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以及如何运用写意画技法表现出蔬果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画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写意蔬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写意画的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绘制蔬果作品,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具,包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素材:准备一些蔬果实物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写意蔬果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第9课写意蔬果(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蔬果的特点,掌握写意蔬果的基本画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写意蔬果的特点及基本画法。
2. 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
3.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意蔬果的基本画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意技法表现蔬果的生动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写意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是用什么技法表现的?(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幅画叫做《写意蔬果》,它是运用写意技法表现的。
2. 新课内容(1)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蔬果的特点:写意蔬果是中国画的一种,它以豪放、简练的笔墨表现蔬果的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教师讲解写意蔬果的基本画法:a. 构图:要注意蔬果之间的主次、疏密关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
b. 用笔:写意蔬果以线条为主,要求线条流畅、有力,富有弹性。
c. 用墨:写意蔬果讲究墨色变化,通过干湿、浓淡的对比,表现蔬果的质感。
d. 色彩:写意蔬果以水墨为主,适当运用色彩,以突出蔬果的鲜美。
(3)教师示范写意蔬果的画法,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3. 学生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以《写意蔬果》为主题,进行现场创作。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运用写意技法进行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相互欣赏、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写意蔬果的基本画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将写意蔬果画得更好。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以《写意蔬果》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一、课程目标解读: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要求:1、掌握蔬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
2、体验创作蔬菜题材的花鸟画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健康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叙写:1、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
2、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体更突出。
3、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知道墨分五色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墨和色彩临摹一幅写意蔬果。
五、教学难点:较好地运用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
六、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实际操作探究法七、教学准备:教师:名家写意蔬果作品,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蔬果图片、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
八、教学时数: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欣赏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荔枝》、《丝瓜》作品,出示问题:A、这两幅作品属于什么画种?B、这两幅作品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C、这两幅作品画了什么?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3、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通过智力窜关的活动,了解中国写意画的基本知识,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表现奖小组。
A、第一关:中国画墨分五色分别指哪五种墨色?B、第二关:中国写意画法中,有哪几种用笔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7页学习提示,了解用笔的小秘决“力透纸背”)C、第三关:你会水破墨、墨破水吗?D、第四关:中国画主要以什么为主,什么次之?E、第五关:中国写意画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了解中国写意画的特点)F、第六关:欣赏虚谷的《蔬果册》,理解什么是“随类赋彩”?2、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同步训练)A、用没骨画法画枇杷与萝卜。
B、落款和盖章的示范。
3、师生共同欣赏潘天涛作品《农家清品》、齐白石作品《葡萄图》、《白菜与萝卜图》、《蘑菇与竹笋图》,了解名家作品的笔、墨、色的变化和作品的情趣感。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蔬果的基本绘画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2.培养学生对蔬果形态、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蔬果形态和色彩的表现。
2.教学难点:蔬果的动态表现、画面布局和整体效果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示范画、画具、蔬果图片。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水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一幅写意蔬果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观感。
(二)新课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包括用笔、用色、构图等方面。
2.教师展示示范画,边讲解边演示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蔬果进行写意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组学生的绘画进度和问题进行指导。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以及画面布局。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针对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拓展活动1.教师展示其他优秀写意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2.学生尝试创作其他蔬果的写意画作,提高绘画水平。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独立完成一幅写意蔬果画作。
2.家长协助学生拍摄作品照片,至班级群,教师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绘画进度和问题。
2.在作品展示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创新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讲解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时,重点强调笔触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通过示例和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笔触和色彩如何表现蔬果的质感和空间感。
对话示例:“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笔触轻柔,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苹果的圆润和光滑,而这里的笔触则较为有力,能够表现出蔬菜的结实和纹理。
《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写意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掌握通过写意手法表现蔬果形态和质感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写意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蔬果画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体验写意画的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提高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意画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写意画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欣赏和评价写意蔬果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和创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写意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能够运用写意手法表现蔬果形态和质感。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意手法准确表现蔬果的形态和质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美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写意蔬果作品图片、示范画作、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绘画纸、毛笔、墨汁、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蔬果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提问学生:“这些作品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它们是如何表现蔬果的形态和质感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写意手法来表现蔬果的形态和质感。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写意蔬果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索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写意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强调写意画在表现形态和质感上的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写意画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2)教师展示一些运用写意手法表现的蔬果示范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写意手法的运用技巧和方法。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毛笔、墨汁和颜料来表现蔬果的形态和质感,如运用不同的笔触、墨色和色彩来表现蔬果的纹理和光影效果等。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二、学情分析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彩膜脸谱》。
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
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创作蔬果作品。
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
五、学法分析1、欣赏分析法:(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9课《写意蔬果》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写意蔬果国画作品欣赏和写意蔬果国画技法与练习两大部分。
教学目标:
掌握蔬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
用写意技法表现蔬菜瓜果的练习。
教学难点:
造型的准确、下笔的肯定。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欣赏齐白石的《荔枝》、《白菜蜻蜓》和徐家昌的《葫芦》,感受作品在选材、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特点,体会画家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以补充其他欣赏作品。
2、活动二:演示和体验毛笔的用笔方法,包括中锋、侧锋、逆锋等的具体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与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
学生作相应练习。
3、活动三:分析具体作品的作画步骤,指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教材中是以葫芦的画法为例,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师应通
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
当然,教师也可以选用其他蔬果画法作例子。
4、活动四: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练习。
5、活动五: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并加以点评。
6、活动六: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第9课写意蔬果
讲解示范
范画2
范画1
小结:
在本节课上,同学们大胆创作,对学习山水画的兴趣很高,绘画效果良好。
课后反思:
有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国画的,所以在以开始的时候特别的混乱。
但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老师的介绍,基本上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室的卫生要特别注意。
《写意蔬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包括用笔、颜色搭配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写意蔬果绘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画一幅以写意蔬果为主题的画,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或常见的蔬果进行描绘。
2. 作业材料:准备画笔、颜料、纸张等美术用品。
3. 作业要求:(1) 绘画内容应包括至少三种你选择的蔬果,表现出其特征和质感。
(2) 用写意的画法,注重笔触和颜色的运用,展现出蔬果的生动形象。
(3) 画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得当,整体效果美观。
(4) 作业完成后,请在作品上注明所画蔬果的名称。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 绘画技巧:笔触、颜色搭配是否得当。
(2) 构图布局:画面是否均衡、主题是否突出。
(3) 创意表现:是否运用了写意手法表现出蔬果的生动形象,是否有独特的创意。
(4) 整洁度:作品是否干净整洁,无涂改痕迹。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学生可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小组内互相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四、作业反馈1. 学生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对于优秀作品,将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同时,教师也将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其他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3. 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五、课后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尝试不同种类和风格的写意蔬果绘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蔬果,发掘其不同的美,并尝试用画笔表现出来。
3. 鼓励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并通过实践独立完成简单的写意蔬果绘画。
《写意蔬果》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五年级下册中国画写意画法单元中的第一课。
学生在之前学过的《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等课中,对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有一些基本尝试。
而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验写意蔬果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为后面《写意动物》等课程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体验笔墨变化,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在欣赏中体验探究学习写意蔬果的表现方法。
2.了解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法,能初步用写意表现蔬果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中国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感悟绘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写意画法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学习写意蔬果的绘画步骤。
2.教学难点:毛笔中墨、色与水分的控制及蔬果的不同形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这是清代恽寿平的《蔬果图册》和近现代画家吴昌硕的《蔬果四条屏》1-5。
今天我们就跟随画家走进写意蔬果的国画世界。
2.板书课题:《写意蔬果》。
(二)知识新授
1.了解写意蔬果的历史文化背景
(出示图片:《蔬果册页》虚谷(清代))
教师语言:蔬果自古以来就常被画家入画,例如:清代虚谷的《蔬果册页》,画家运用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这是中国画着色的基
本方法“随类赋彩”。
(出示图片:《蔬果图》齐白石(近现代))
教师语言:不仅古人如此,近现代画家齐白石大师的《蔬果图》,简练豪放的笔墨,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以简笔取形传神,以水墨为主、色彩其次。
这就是我们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法。
2.复习蔬果的特征及中国画的笔墨方法
(出示图片:蔬果图片)
教师语言:三年级《蔬果的剖面》一课,让我们对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都有所了解,你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尝试用国画工具来画一下你喜爱的蔬菜水果。
(出示图片:毛笔运笔姿势)
教师语言:我们知道毛笔是最有趣的工具,可以通过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画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
(出示图片:墨色图)
教师语言:墨色有焦、浓、重、淡、清之分,还能画出干湿、浓淡不同的变化。
(出示图片:破墨法、一波三折法)
教师语言:在写意画过程中我们常用破墨法和一波三折的方法。
下面我以丝瓜为例,演示一下这两种用墨方法。
首先我们来观察,丝瓜的瓜身绿色瘦长,黄色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藤和根须调皮地缠绕着竹竿向上爬。
教师示范:
①我们先用一支提斗笔调淡墨到笔根,笔尖蘸浓墨,这样一笔下来墨色就会富有变化,侧锋用笔,手掌形的五笔叶子为一片,注意每笔有大小、疏密变化,在未干的时候选择用小笔蘸浓墨,中锋画出丝瓜叶筋,这样就出现了水墨相融的效果,这种方法就是破墨法的一种,叫做浓破淡。
②下面我们用另一支中号提斗笔蘸藤黄色到笔肚,笔尖蘸花青色,调出草绿色,中锋运笔画出丝瓜身;选白云笔调藤黄在丝瓜头部中锋画出几片花瓣。
③之后我们选小笔笔尖蘸浓墨中锋和侧锋变化着运笔,画出丝瓜的枝条、
藤蔓。
用笔要有起伏转折,这就是写意画法中的一波三折。
3.欣赏画家写意蔬果作品,探究绘画步骤。
①蔬菜
(出示图片:蔬果扇面)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欣赏近现代画家齐白石老先生的《蔬果扇面》,其中萝卜绘画步骤,先调曙红笔尖蘸墨,侧锋画出萝卜的根肉质椭圆外形,之后笔尖调曙红中锋画出萝卜的根茎,浓墨点画出长短、疏密变化的叶柄和萝卜表面的质感。
②水果
(出示图片:枇杷麻雀图)
教师语言:我们再来看看写意水果,这是现代画家来楚生的《枇杷麻雀图》,你能看出画家在创作枇杷时的绘画步骤吗?原来画家先调中等墨色侧锋画出三个为一片的叶子,浓墨中锋勾勒出叶脉和琵琶枝条,再调藤黄笔尖蘸赭
石中侧锋运笔,两笔画出琵琶的果实,最后用墨勾画枇杷枝条与果实相连接,同时点出果实的头部。
4.佳作欣赏
①欣赏画家写意蔬果作品
②学生作品欣赏
5.教师演示写意蔬果的画法
教师语言:下面老师以荔枝为例,教大家画一幅完整的写意画作品。
(1)工具和材料
教师语言:准备好生宣纸、两支中号提斗笔,一支大白云,一支狼毫。
国画颜料为朱镖、曙红、胭脂、赭石。
(2)步骤
步骤一:用中号斗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通过侧锋、逆锋等运笔方法画出果篮。
步骤二:选大白云调朱镖色到笔肚,笔尖蘸曙红调一调,中锋用笔后按下去变侧锋,出现一笔两色,之后再补齐另一边。
这样以此类推,注意荔枝果实的大小疏密与颜色深浅的变化。
步骤三:之后选小笔调胭脂在荔枝头部点点,越往外到根部越稀疏。
再用笔尖蘸浓墨,画出荔枝的枝瓣。
步骤四:最后根据画面情况,在留白处落款、盖章。
教师语言:好了,你学会了吗?同学们赶快动手创作吧!
(三)艺术实践
请你用国画中写意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蔬果的作品,注意用笔、用墨、用色要有变化,富有情趣。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写意蔬果这一课。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大师们不同题材的写意画作品。
(图片欣赏:写意画作品)
教师小结:写意画不仅有蔬果题材,还可以有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去观察,发现身边的写意画作品。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