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97
五年级下册任课:教学进度计划目录内容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第三课色彩的纯度第四课让色彩动起来第五课提袋的设计第六课精细的描写第七课我的书包第八课奇思妙想第九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第十课自制小相框第十一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第十二课电脑美术——巧用动漫形象第十三课花鸟画(一)第十四课花鸟画(二)第十五课山水画第十六课有特点的人脸第十七课雕塑之美第十八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第十九课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二十课科学创造新生活1.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课时:1课时任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
二、设问引入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4.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5.师小结: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
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
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
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理念目标:[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全册重、难点:(一)重点: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1、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耐心、细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2、从教师教中分析,每一个班的优劣情况不同。
经过一年来对该年级段的了解,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五(1)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但在手工方面还缺乏创意与自我体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与绘画- 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如原色、混合色等。
- 学习使用水彩、油画等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 制作彩虹、季节变化等主题的画作。
2. 第二单元:中国画- 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
- 学习使用毛笔、宣纸等工具进行中国画创作。
- 绘制梅花、竹子等传统中国画题材。
3. 第三单元:版画- 了解版画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 学习使用版画刀、油墨等工具进行版画创作。
- 制作简单的木刻版画作品。
4. 第四单元:立体造型- 学习使用黏土、纸张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创作。
- 制作动物、植物等主题的立体作品。
5. 第五单元:装饰艺术- 了解装饰艺术的概念和应用。
- 学习使用线条、图案等元素进行装饰创作。
- 制作个人物品的装饰图案设计。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2. 观摩欣赏:引导学生观看和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美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激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 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个人发展。
五、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3. 毛笔、宣纸、墨汁等中国画工具。
4. 版画刀、油墨、版画纸等版画制作工具。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一、教材相关信息教材名称: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b. 学习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c. 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d.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观察、实践、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b. 通过小组合作、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c. 通过示范、指导、鼓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热爱;b. 培养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自信和兴趣;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中国传统美术之书法a. 谈论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b. 学习基本的书法字体和笔画;c. 体验传统书法的写作过程;d. 创作简单的书法作品。
2. 单元二:中国传统美术之绘画a. 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b. 学习简单的传统绘画技法,如工笔画、写意画等;c. 分析传统绘画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d. 创作简单的传统绘画作品。
3. 单元三:中国传统美术之水墨画a. 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b.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点、线、面的运用;c. 观赏名家水墨画作品,理解其艺术表现手法;d. 创作简单的水墨画作品。
四、教学重点1. 学习中国传统BOOK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学习传统绘画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观摩和分析传统书法、绘画和水墨画作品。
五、教学难点1. 学习并掌握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体;2. 学习并掌握传统绘画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理解并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
六、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设计a.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和示范书法、绘画和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c.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如模仿书法字帖,模仿传统绘画作品,运用水墨画技法等;d. 创作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水墨画作品;e. 作品展示: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十二生肖》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一、课标分析《十二生肖》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用彩泥、剪纸、拼贴等各种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课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
根据教材要求,用黏土制作十二生肖,或用剪纸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
二、教材分析学习剪纸或拼贴制作等方法,不仅是让学生接触传统泥塑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夸张想象能力等,在学习中体会巧手创造美的乐趣,用泥塑或剪纸等形式制作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活动中,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创作,在玩中体现审美情趣。
三、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步形成并完善。
他们希望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
因此本课教学通过十二生肖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泥塑的技能技巧两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
三、内容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生肖的来历、与生肖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艺术表现手法,学会用彩泥制作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肖的特征并且通过教师示范复习巩固黏土制作技法,捏塑的基本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十二生肖文化背景;学会用彩泥塑造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块面等方面塑造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策略:运用交流法、游戏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十二生肖的美术表现形式多样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运用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引导学生用夸张、拟人、变形等艺术手法表现十二生肖逐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媒材:教师:搜集与生肖有关的图片资料,课件,彩泥、泥塑范作等。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形的魅力广西柳州市驾鹤路小学宁世缘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情感目标:体会造型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材分析:《形的魅力》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领域。
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形状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之后充分展开想象,采用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习惯于模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重复的同样的绘画模式,缺少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作。
每个学生都像生产线中的产品一样,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都几乎一样。
所以教师在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与众不同,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努力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运用形状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教学过程:一、情趣激发,目标导学。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导入课题《形的魅力》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学新知,质疑探究。
1.欣赏课本图例及课件,展示各种形状。
寻找《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师: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探究、了解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了解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无规则——4. 欣赏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
三、思维拓展,设计制作。
1.技法大探究: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
小组讨论,探究各种形状组成可以组成什么样的画面。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构图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法则,发展感知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式与法则进行构图训练,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指示的迁移能力。
3.在欣赏中感知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验构图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构图的知识;学会利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优秀作品、绘画工具等。
学生:勾线笔、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欣赏讨论1.欣赏、分析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2.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
)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
3.讨论,小结:A、三角形构图——稳定B、井字形构图——严谨C、S形构图一一流动D、斜线构图——爽利4.学生作品分析讨论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三、学生创作1.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2.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已的想法表现出来。
3.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四、作品展示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已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已、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篇1一、学生概况分析:本届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好,他们突出的特点是绘画风格大胆、绘画讲究色彩,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内心世界。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设计应用类型有6课涉及,造型表现类涉及17课,欣赏与评述涉及6课,综合与探索有1课。
加设一节手工课,内容为《为父母制作生日卡片》。
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三、基本措施:1、认真备课:课前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制作好范画、手工示范作品和制作教具。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利用视觉形象,讲清重、难点、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加强辅导,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手把手地去教,让学生充分使用自己的绘画语言。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根据计划,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整个教学的良性循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篇2一、学生概况分析:本届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好,他们突出的特点是绘画风格大胆、绘画讲究色彩,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教案一:画家的艺术世界目标学生通过研究画家的艺术世界,了解著名画家的作品及其风格。
教学内容1. 学生研究著名画家的生平和作品,如达·芬奇、梵高等。
2. 学生观察画家的作品,分析其风格和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著名画家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画家的生平和作品:教师讲解著名画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艺术世界。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不同画家的作品,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4. 制作展板: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画家,制作展板展示画家的生平和作品。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展板,并相互评价和欣赏。
教案二:创造力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其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研究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2.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雕塑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例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创造力的重要性。
2. 创造力的培养方法:教师介绍创造力的培养方法,如观察、想象、思考等。
3. 艺术创作活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可以选择绘画、雕塑、手工等形式。
4.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5. 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和提升创造力。
教案三:中国传统绘画目标学生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了解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技法。
教学内容1. 学生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和发展。
2. 学生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名家作品。
2. 研究绘画的历史和发展: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研究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造型等。
4. 练和创作:学生进行练和创作,通过模仿名家作品和自由创作来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
5. 展示和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形的魅力》 (2)第2课《形体的组合》 (5)第3课《抽象的雕塑》 (8)第4课《学构图》 (11)第5课《静物写生》 (15)第6课《喜怒哀乐》 (19)第7课《夸张的脸》 (23)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31)第9课《写意蔬果》 (39)第10课《写意动物》 (47)第11课《学画松树》 (53)第12课《十二生肖》 (58)第13课《风筝的魅力》 (64)第14课《微观世界》 (68)第15课《会亮的玩具》 (73)第16课《小布偶》 (78)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80)第18课《旅游节》 (84)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91)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94)第1课《形的魅力》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呈现出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
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3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难点是: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六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一)、欣赏名作,导入新课: 1、首先多媒体展示欣赏教材中康定斯基的名作《构成第八号》, 提出问题: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仔细观察后会回答:三角形,圆圈,半圆,泡泡等等。
我会肯定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形象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学生会回答:圆形,三角形,方形,树叶形还有很多不规则的形。
你们的眼睛真的太厉害了! 这节课大家就来一起感受《形的魅力》,引出课题。
(本环节使学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对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认识形状,明确分类 1、展示教材中知识窗的16个平面形状。
请学生分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规律并对其分类连线。
抽其中一组说说讨论结果,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本环节使学生认识了平面形状及其特点,知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三)、欣赏范画,现场示范1.名画:康定斯基的《光之间, 第559号》,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2.建筑:上海明珠建筑群,法国凯旋门,北京天坛,美国白宫,迪拜四塔,悉尼歌剧院,印度泰姬陵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让学生说说大师们的设计灵感。
3.学生作品:说说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好在哪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欣赏环节可以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形的魅力,现场演示让他们明确制作步骤,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剪贴或画出用三角形、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形或不规则形组成的各种画面, 学生创作期间,我会播放音乐,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
创作要注意构思好每一环节,主题突出、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整体的把握等。
做完后要及时整理、回收物品,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
) (五)、欣赏评述,教师小结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同学们将他们的作品固定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集体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并提出一些建议。
最后,让设计者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教师做小结性讲评,进行课堂小结,肯定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辛苦劳动,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六)、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用其他材料如橡皮泥、布料等制作一幅作品,用于装点自己的居室。
第2课《形体的组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形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然事物也有感官了解,因此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是是学生对形体更清晰的认识。
但是学生很少留心建筑物的构造,所以学生利用形体再创造及创新是难点。
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创作新物体。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形体的组合一、激情导入:师:出示百宝箱,说一说,和上节课学的平面形有什么不同?生:不是一个面,有长、宽、高、可以放东西。
(幻灯片:具有长宽高不同空间构成的立体实物叫形体。
)二、讲授新课1、几何形体师:百宝箱有许多物品,哪位同学来摸一摸?(激发学生兴趣,增加神秘感。
)生:摸出圆锥体师:哪位同学再来摸?生:摸出正方体师:圆锥体、正方体统称为几何形体(幻听片:几何形体是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师:除了这些几何形体你还知道哪些?生:球体、凌锥、长方体……2、自然形体方法同上导出自然形体(幻听片: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3、(幻听片: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分类)4、欣赏建筑运用什么形体?(幻听片: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5、生活中的形体学生周围和教室中的形体、学生带的废旧物品的形体。
三、拓展创新1、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幻灯片:怎样做的又快又好)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3、评比。
(幻灯片: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合作奖、行为习惯奖)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幻灯片: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3课《抽象的雕塑》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非常高,对于美的事物很有兴趣,有较强的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动手画画、动手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学中应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 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略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 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生答:略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三. 拓展阶段: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 学生作业: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
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4课《学构图》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S形、三角形、井字形三种构图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S形、三角形、井字形构图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构图意识,感受构图的形式美。
2学生分析(1)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从理性方面认识到一个好的构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学生在绘画中随意起稿,重内容轻构图的稚嫩阶段。
要让学生知道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通过构图的其他形式的学习,经典作品的赏析,拓展学生的思维。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实践,初步了解四种常见构图的形式以及不同构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上课之前啊我想先考考你们。
彭老师今天准备了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苹果,同学们怎么样拼摆能使它们看起来最具有美感,最好看。
你们愿意试试看嘛?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的PPt试试看吧!Ppt展示同一空间不同的摆放方式师:谁愿意来分享下你的拼摆?你真有自己的想法!生:我喜欢他摆放方式。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摆放的很合理。
师:你说的很对。
我也很喜欢。
师:看来孩子们都按照自己的喜好拼摆出了不同的方案。
为什么相同的物体,不同的摆放位置,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为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摆放规则。
那在画画中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摆放规则,这样会使画面变得更美更合理,而这种摆放规则在绘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构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构图。
(ppt出示课题) 2【讲授】发展过程1、赏析四种常见构图作品,体会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画作的必备要素。
师: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四种构图。
(ppt展示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展示具有代表性作品,看特点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作上的物体摆放,你找到了什么规律?生:有大有小师:再仔细观察。
如果我们把这些物品用线条连接起来会出现什么效果?我们动手试试看。
好,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物品连接起来出现了一个三角形。
恩,那具有这样特征的构图形式啊,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构图。
师:请孩子们用相同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构图是什么构图呢?生:S形构图、斜线构图、螺旋形构图师:除了这四种常见构图,构图家族成员远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