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相关数据、指标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医院运行基本统计指标(2011版)表(A)
1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表(B)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2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B—2-2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3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5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6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2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7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8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9
B-4—4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5-1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10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5-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6-1医疗质量监测及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6—2医疗质量监测及安全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表(C)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表(D)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表(E)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表(F)。
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指标表编制说明一、基本数字部分一人员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2、期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期末支付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4、期末离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离休人数填列;5、期末退休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退休人数填列;6、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人数的加权平均数;7、期末返聘人数:按单位期末实有返聘人数填列;8、期末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期末数,不含终点工;二床位1、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2、平均开放床位:填列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3、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指期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三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单位全部房屋及建筑物面积,含医疗用房、管理用房、生活用房、住宅、停车场、商业用房等;四资产1、总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2、流动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数填列;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3、固定资产总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不包含在建工程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其中:专用设备按固定资产明细账专用设备期末余额填列;4、固定资产净值: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数填列;5、平均存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期初数和期末数之和除以2填列;6药品平均占用额:指库存物资中期初药品账面价值和期末药品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7、卫生材料平均占用额:指库存物资中期初卫生材料账面价值和期末卫生材料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五负债负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负债合计数、流动负债合计数与非流动负债合计数填列;六净资产按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初数和期末数填列;其中:本期结余按资产负债表中的本期结余期末数填列;七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八住院床日1、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2、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3、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出院病人数,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九收入根据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填列;“收入”栏等于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之和;十费用根据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和业务支出明细表填列;“费用”栏等于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之和;人员经费:等于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人员经费之和;其中:离退休人员费用,等于管理费用中的离休费和退休费之和;其他费用:等于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其他费用之和;在职职工人员工资=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伙食补助费+加班工资+合同制人员支出十一应收账款1、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指应收医疗款加上其他应收款减去坏账准备的期初数与期末数之和除以2;2、应收医保病人欠费:指享受医疗保险病人所欠医疗费用的期末余额;3、确认无法收回的病人欠费:指无结算对象或经正式办理费用结算后,尚有余额无法结清的病人欠费期末余额;4、“三无”病人欠费:指“无收入、无家属、无身份”的“三无”病人经医院诊治发生的医药费用;十二预算数本期与上年同期收入预算数及支出预算数;1、收入预算数,是指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之和;2、支出预算数,是指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之和;二、财务分析指标部分一预算管理指标1、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l00%;2、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l00%;3、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l00%;二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1、业务收支结余率=本期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其他收入×100%;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三资产运营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5/医疗收入;3、存货周转率=医疗业务成本的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平均存货;4、药品周转天数=365/医疗业务成本中的药品费支出/药品平均占用额5、卫生材料周转天数=365/医疗业务成本中的卫生材料费支出/卫生材料平均占用额四成本管理指标1、每门诊人次收入=门诊收入/门急诊人次2、每门诊人次药品收入=门诊收入中的药品收入/门急诊人次3、每门诊人次支出=门诊支出/门急诊人次4、每门诊人次药品支出=门诊支出中的药品支出/门急诊人次5、门诊收入成本率=每门诊人次支出/每门诊人次收入×100%6、每住院人次收入=住院收入/出院人数7、每住院人次药品收入=住院收入中的药品收入/出院人数8、每住院人次支出=住院支出/出院人数9、每住院人次药品支出=住院支出中的药品支出/出院人数10、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收入×100%11、每床日平均收入=住院收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2、每床日平均药品收入=住院收入中的药品收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3、出院者平均医疗费=每床日平均收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14、百元收入药品消耗=医疗业务成本中的药品费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15、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医疗业务成本中的卫生材料费支出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16、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医疗业务支出医疗收入×100五床位管理指标1、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2、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100%3、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总值/平均开放床位数其中:每床位占用专用设备=期末专用设备总值/平均开放床位数4、每床位占用房屋面积=房屋建筑物面积/平均开放床位数5、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六收支结构指标1、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2、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其他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3、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4、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5、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七发展能力指标1、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2、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100%3、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4、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八效率指标1、每职工平均诊疗人次=诊疗人次/平均在职职工人数2、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3、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4、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期末固定资产总值×1005、百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期末专用设备总值×100九财政补偿与职工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财政补助收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2、离退休人员财政基本支出补助=财政离退休人员经费补助/平均离退休人数3、在职职工人均月工资性收入=在职职工人员工资月数/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医院感染总发生率
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与手术/操作相关医院感染手术发生率与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与手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NNIS 0-3 级手术部位感染率
ICU中心静脉置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
与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
外科手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重点外科手术手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2、髋关节手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参考指标统计(表五)
重点外科手术手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4、阑尾切除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5、子宫切除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6、心脏瓣膜置换术前0.5-2.0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全国医院上报数据统计分析指标集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及说明1.1.1.1总诊疗人次数报告期内某地区所有诊疗活动的总人次,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急诊、出诊、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人次1.1.1.2门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和急诊人次数之和1.1.1.3门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的人次数之1.1.1.4门诊人次增减率门诊人次增减率=(本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上期门诊人次×100%1.1.1.5急诊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的人次数之1.1.1.6急诊人次增减率急诊人次增减率=(本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上期急诊人次×100%1.1.1.7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人头人次比=门诊患者人数/门诊患者人次数×100%1.1.2.1预约诊疗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患者采用网上、电话、院内登记、双向转诊等方式成功预约诊疗人次之和,含中1.1.2.2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率(%)=预约就诊人次/门诊人次×1.1.2.3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通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4特需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特需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5专科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6专病门诊预约人次报告期内某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病门诊的预约人次数之和1.1.2.7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率(%)=普通门诊预约人次/普通门诊总人次×100%1.1.2.8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率(%)=特需门诊预约人次/特需门诊总人次×100%1.1.2.9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率(%)=专科门诊预约人次/专病门诊总人次×100%1.1.2.10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率(%)=专病门诊预约人次/专科门诊总人次×100%1.1.3.1中医治未病服务人次数年内某地区中医治未病科、中医治未病中心的门诊服务人次数之和1.1.3.2使用中药饮品的门诊人数占比使用中药饮片的门诊人数占同类机构门诊人数的比例1.1.3.3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占比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数(以挂号人次计)占门诊人次数的比例1.1.4.1复诊率复诊率(%)=复诊人次/门诊人次×100%1.1.4.2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率(%)=复诊预约人次/复诊人次×1.1.5.1特需门诊服务人次数比率特需门诊服务人次数比例(%)=特需门诊服务人次/门诊人次×100%1.1.6.1开具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2开具限制和特殊抗菌药物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限制和特殊使用级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3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数报告期内,医院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数,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1.1.6.4药师审核处方数报告期内,药师审核的处方数。
XXXXXXXX医院XX月数据统计简报一、医疗服务工作量(一)总诊疗人次数X月,全院总诊疗人次数达xx万人次,同比上升xx%。
表1 总诊疗人次相同期对比表(单位:万人次)注:表2 总诊疗人次数前20位门诊科室统计表(单位:人次)(二)入出院人数xx月,全院入院人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中xx、xx、xx科出院人数较多。
表3 入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4 出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5 出院人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三)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
表6 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四)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实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分别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xx人次(同比上升xx%)、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xx 位病区详见表8。
表7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8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五)医技科室工作量xx月,医技科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同比上升xx%。
增加比例最低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见图6。
(六)内科实验室工作量xx月,内科实验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
减少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下降xx %,见图7。
二、医疗服务效率(一)病床使用率xx月,全院病床使用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上升xx%,其中xx 病床使用率最高(xx%),见表9。
表9 病床使用率同期对比表(单位:%)(二)病床周转次数xx月,全院病床周转次数为xx 次,同比增加xx次,其中病床周转次数最高xx,达xx 次,病床周转次数最低xx,为xx 次,见表10。
表10 病床周转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次)(三)平均住院日xx月,全院平均住院日为xx 天,同比上升xx %,除平均住院日大于xx 天外,平均住院日均小于xx天(),见表11。
医院门诊相关数据分析一、门诊外科手术量统计及分析一)门诊外科手术量统计二)分析:从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09年门诊手术量由于大环境的原因下降了20%;而6月16日同期比较,下降比例达到35%;抛开金融危机因素,下降幅度仍达到15%;据部分医生反映,考虑到均次费用把原在门诊手术的患者收住院,但患者考虑到费用问题大部分到外院就医。
二、门诊妇科人流手术量统计及分析一)门诊妇科人流手术量统计二)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到,1-5月份人流手术总数下降7%,考虑大环境所致;6月16日至30日的总数下降达9.3%;虽然总量下降不明显,但是无痛人流的下降比例达到73%,甚至整天没有一例。
无痛与普通的人流之间差价是500元,据医生反映,无痛人流中的麻醉药品是算为开单医生的药构比,因此有个别医师告诉病人我们不做无痛人流,怕影响自己的药构比;这是导致无痛人流如此下滑的主要原因。
三、检验科工作量统计及分析一)工作量统计表二)分析首次出现负增长,说明均次费用的控制对门诊医生的诊疗行为还是有作用的,乱开单、乱检查的现象有好转。
四、门诊均次费用、药构比、门诊量统计及分析一)统计表二)分析从前五月门诊总量同比分析,可以看出门诊量的增长为1%,而6月份后半月的同比分析,在没有实施任何市场营销措施及周围医疗环境没有巨大变量的情况下,增长幅度突达15.5%,这种突变初步考虑门诊医生为应对控制均次费用政策多采用的一人多次开单的原因,均次费用下降时必然的。
药构比下降是实实在在的,超声检查及放射检查同比没有明显的提高,检验费用有下降,因此,没有途径稀释药构比。
五、建议一)均次费用的控制对医院长久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可否针对技术含量高的诸如门诊手术方面的进行费用单列,不纳入均次费用考核。
二)建议无痛人流麻醉药品费用不纳入开单医生的药构比考核内容。
因为药构比考核的是变量问题,而做无痛人流时,麻醉药品是无法改变的,属于固定支出。
三)必要时可否建立门诊顾客数据库,以改变目前一人多单的现状,便于更好地对门诊工作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