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142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漯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2.18•【字号】•【施行日期】2016.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正文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现将《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2月18日漯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豫政〔2014〕42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发展壮大冷链、粮食、汽贸、家电、电商速递五大特色物流;着力实施园区提升、产业联动发展、项目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四大工程;牢固夯实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三大基础,促进我市物流业提档升级,构建立足漯河、辐射豫中南、对接郑州航空港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物流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8年,争取全市公路货运量达到6800万吨以上、货运周转量达到130亿吨公里,物流业对地方财税增收贡献率稳步提高,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物流载体体系不断健全。
区域性物流中心格局初步形成,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培育形成2—3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物流龙头企业引领能力增强。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估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对于地区的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具有关键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成效,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与增长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入驻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以具体产业集聚区名称为例,近年来其主导产业的总产值实现了显著增长,从初始年份的具体数值增长至当前年份的具体数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X%。
这种增长不仅体现了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反映了市场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
(二)产业结构与布局在产业结构方面,逐渐形成了以主导产业 1、主导产业 2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发展,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布局上,根据产业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了生产区、研发区、物流区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企业发展情况区内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批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带动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也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能源、通信等配套设施日益健全。
宽敞的道路网络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高速的通信网络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一)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资金扶持等,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这些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许多产业集聚区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临近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便于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三)人才资源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汇总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优化和升级,为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的重要产业集聚区之一。
它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优势,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
在航空物流方面,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了完善的物流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也蓬勃发展,一批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此落户,为河南省的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医药产业则注重研发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为主导产业。
汽车产业形成了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知名汽车品牌在此设有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拥有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产品涵盖了多个领域。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了高效的货物运输和配送。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表现出色。
新材料产业注重研发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新型材料。
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不断壮大。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洛阳的工业基础,生产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装备产品。
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以电力装备、电梯制造、发制品等产业为特色。
电力装备产业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
电梯制造产业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发制品产业则充分发挥了许昌的传统优势,不断拓展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是全国知名的食品产业基地。
众多食品企业在此集聚,涵盖了肉制品、面制品、饮料等多个品类。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了众多知名品牌,使漯河的食品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钢铁深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
科学合理
漯河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洛阳市以北210公里、开封市以东120
公里、安阳市以南127公里、濮阳市以西87公里。
漯河市经历了几千年
的历史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以历史文化为基础,既继承
传统又统筹发展,将历史文化渊源和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它的发展主
轴保持一贯。
漯河市总体规划以“建设文化富人气美的中心城市”为宗旨,将漯河市内历史文化及城市发展思想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漯河市的历史
资源和城市优势,健全城市建设的市场体系,深化城市规划,实施城市绿化、居住环境改善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和建设。
一、漯河市文化历史发展思想
第一,历史悠久。
河南漯河市是古老的洛阳文化发祥地,黄河三角洲
的文化重镇,古城历史悠久,城市发展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有文化发源
之处。
第二,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漯河市的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有4000多
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可追溯至殷商以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3〕51号)各省辖市、各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2009年以来,我厅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环评工作,至2011年底,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基本完成了规划环评工作。
在日常项目环评管理工作中,规划环评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促进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及布局。
2012年,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我省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对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环评的指导作用,需加快开展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发展规划与规划环评一致、统一。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环评的总体情况2012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为充分利用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后续工作的契机,扩大产业集聚区后续发展空间,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对已批复过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经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集中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确定了三批共136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名单见附件1)。
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对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应重新或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除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商丘睢县产业集聚区等个别产业集聚区完成了规划调整环评工作外,大部分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评工作尚未开展,规划环评滞后制约了入区项目建设。
项目名称: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漯河市人民政府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二零一三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3第二章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 6第三章市域产业发展规划-------------------------------------------------------------------10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增长边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一)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
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
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工业园区位于漯河一、【规划背景】1.1、规划范围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
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
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
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
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
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
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
划
1
2020年4月19日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目的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至2020年。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 ] 146号令);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5、《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6、《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8、《漯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规范》(GB 50220—95);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
1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99);
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 J185-20);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
15、《防洪标准》(GB 50201—94);
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
1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89);
1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14623);
1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2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
21、《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22、《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3、《漯河市统计年鉴》( - );
24、《关于依托开发区建设漯河市工业园的建议》()
25、《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26、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27、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
3
2020年4月19日
一、综合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区域概况
1.1中原城市群四大产业带概况
中原城市群城镇分布密集,区域设市城市数量约占全省城市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为7.2个/千km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
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大多在70公里之内,交通和经济联系较为紧密。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2020《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河南省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结构: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
4
2020年4月19日
图表 1 四大产业带示意图
共9个城市将形成一个中原城市群;采用三大圈层空间开发模式——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圈、紧密联系圈(新乡、许昌、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和辐射圈(接受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周边城市);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支点城市为载体,中小城市为支撑,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重点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平—漯产业发展带。
1.1.1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
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规划建设布局按三级层面展开:一级层面为郑州、洛阳、开封市区;二级层面为巩义、偃师两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三级层面为义马、新安等其它9个节点县(市、区)。
规划中强化强化郑州、洛阳市区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开封市区的产业支撑能力,加强巩义、偃师两市的战略支撑地位,优化中牟、新安等其它9个节点城市的产业布局。
经过建设产业基地、发展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工业走廊内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力争区域工业增加值占中原城市群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其中制造业占区域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优势产业利润率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