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清洁度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发布2010-2 -1 实施2010- 1-15 发布液压油污染度检测规定及检测仪操作规程Q/HFF技04 143-2009A0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前言本标准由品保科、设备科提出;本标准由品保科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液压油污染度检测规定及检测仪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油污染度的相关要求、检测规定、检测仪的安全操作、使用、维护管理以及各生产设备用液压油污染度检测结果的判别标准和相关处理方法;本标准中提及的检测仪器是指FCU1310型污染度检测仪。
2 职责2.1 设备科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和说明,订制各个液压系统清洁度、水分要求以及系统油液的检测频次、检测方法以及判断标准和结果的处理;2.2设备科机台设备员负责取液压油样品送至品保科化验室,要求在线检测的则在事前做好准备后通知品检班长带检测仪至设备现场检测。
2.3品保科负责液压油污染度的检测和检测仪的安全操作,以及操作完成后的维护保养工作;2.4 品保科负责检测仪的保管和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检测结果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将结果以数据表格形式发至车间机台管理员处,且按照相关规定,开具污染度检测报告;2.5 设备科机台管理负责异常结果处理的开展和跟踪工作,机台管理员接收污染度检测报告,并且按照报告中的措施进行实施,且填写《滤芯/油品更换记录》。
3.液压系统清洁度、水分要求及检测频次和方法:3.1各个液压泵站的清洁度要求按照附页《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液压系统清洁度、水分要求表》中的规定执行,本表中的数据也是检测结果判定的标准;3.2 新采购的液压油品(油库油品)按照采购和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3.3公司主体设备的液压系统用油按照每使用600h进行一次检测(根据我公司设备运转情况,600h使用周期的取样频次按照每月一次);非主体设备的液压系统用油按照每使用1000h进行一次检测(根据我公司设备运转情况,1000h使用周期的取样频次按照每季度两次)的测量频次,对公司液压系统用油进行检测,(备注:主体设备包括:7台轧机、一期纵剪机、一期横剪机、一期二期拉弯矫、二期重卷机,如无特殊说明,其余均属于非主体设备);3.4由品保科汇总,到达检测周期前一个星期通知各个车间机台管理员,机台管理员和车间生产协调好后,通知品保部门进行油品的检测,由于各个车间生产安排不同,油品的检测频次允许有波动,但是波动时间须控制在一个星期内;3.5一般情况下,检测需要在现场完成,现场检测实在有困难的,允许取样检测,但是取样器皿必须是由品保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处理后的,取样的量严格按照检测方法中规定的量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油品清洁度是指油品中悬浮的杂质和沉积物的含量,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品清洁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检测方法。
1. 可视法,利用肉眼观察油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以判断油品中是否存在较大的杂质和沉积物。
2. 滤膜法,将待检测的油品通过特定的滤膜,然后观察滤膜上的沉积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
3. 粒度法,利用粒度仪测定油品中悬浮颗粒物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油品的清洁度。
二、检测标准。
1. 国际标准,ISO4406-1999《液压流体污染度的等级划分》是国际上常用的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通过对油品中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评价油品的清洁度。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针对不同用途的油品制定了相应的清洁度检测标准,如汽车发动机油的清洁度标准、液压油的清洁度标准等。
三、影响因素。
1. 油品的来源,不同原油和生产工艺会对油品的清洁度产生影响,因此油品的来源是影响其清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使用环境,油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受到的污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工业设备和汽车发动机的油品受到的污染程度就会有所差异。
3. 使用方式,油品的使用方式和周期也会对其清洁度产生影响,如长时间高温使用会加速油品的老化和污染。
四、提高油品清洁度的方法。
1. 选择优质油品,优质的原油和生产工艺会使油品的清洁度更高,因此在选用油品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
2. 定期更换油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油品清洁度,定期更换油品,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加强油品过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油品的过滤和净化,减少油品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五、结论。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评价油品的清洁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油品的清洁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一、颗粒物含量颗粒物含量是液压油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
颗粒物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磨损、污染或污染物。
1.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显微镜法或自动颗粒计数器法进行检测。
其中,显微镜法可以观察到颗粒物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但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自动颗粒计数器法则可以自动检测并统计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效率较高。
1.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颗粒物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二、金属磨损颗粒金属磨损颗粒是由于液压系统中的金属元件摩擦而产生的微小颗粒。
这些颗粒可能会加速液压系统的磨损和堵塞。
2.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铁谱分析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其中,铁谱分析法可以观察到金属磨损颗粒的数量、大小和形状,还可以对颗粒进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可以对金属磨损颗粒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2.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金属磨损颗粒的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S-10等级或更高。
三、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是反映液压油中污染物含量的综合指标,包括固体颗粒物、液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等。
3.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光谱分析法或色谱分析法进行检测。
其中,光谱分析法可以对液压油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同时检测,但精度较低;色谱分析法则可以对液压油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高精度检测。
3.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污染指数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四、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估液压油清洁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水分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泄漏、环境湿度或其他水源。
过多的水分可以引起液压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4.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卡尔·费休法或蒸馏法进行检测。
其中,卡尔·费休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蒸馏法则是将水分从液压油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测量的方法。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液压油清洁度是指液压系统使用的油液中所含有的杂质的程度,包括固体颗粒、水分、气体等。
油液的清洁度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液压油清洁度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液颗粒计数法:利用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反映油液的清洁度。
通过使用颗粒计数仪器,将取样的油液经过过滤和稀释后,将颗粒计数仪器与油液相连,颗粒计数仪器会对油液中的颗粒进行计数和分类,从而得到油液的清洁度等级。
2. 油液颗粒分析法:该方法可以对油液中的颗粒进行形状、大小和组成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油液中的颗粒形状、聚集情况等,可以判断油液中颗粒的来源和类型。
3. 沉降法:通过将取样的油液置于一定时间之后观察沉降的情况来判断油液中的颗粒含量。
方法是将取样的油液置于透明玻璃容器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油液中颗粒的沉降情况,可以判断出油液的清洁度。
4. 滤纸法:将取样的油液滴在特定的滤纸上,通过观察滤纸上的沉积物来判断油液中的颗粒含量。
滤纸的选择需要根据油液的类型和颗粒大小确定,通过与标准滤纸对比,可以判断油液中颗粒的多少和大小。
5. 微粒分析法:该方法基于颗粒在液中的光学特性,利用光散射和光吸收原理来检测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通过激光器照射油液样品,利用光散射和光吸收的现象,测量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从而得到油液的清洁度等级。
以上是常用的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使用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液压油的清洁程度,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进行全面的评估。
同时,对于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清洁度检测和及时更换,可以有效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1. 引言1.1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方面。
油箱内的污垢和杂质会影响油液的流动性和润滑性,导致液压系统运行不畅甚至发生故障。
杂质还会损坏液压元件表面,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油箱内的污垢和杂质会影响液压元件的密封性能,造成泄露和压力下降,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而严格执行清洁度标准能够有效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严格执行清洁度标准,定期清洗和维护油箱,才能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系统安全。
制定和执行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是维护液压系统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2. 正文2.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的力量来传递能量和执行工作的系统,其中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封闭的容器中施加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容器的所有部分,从而可以实现力的放大和传递。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通过泵送进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从而产生力和运动。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起到存放油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冷却和过滤油液的作用。
油箱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液体传递压力,使得液体产生流动,从而带动液压执行元件完成工作。
液压油箱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必须保持清洁,以防止异物、杂质等进入系统造成故障。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高效运行,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2.2 液压油箱清洁度的定义液压油箱清洁度是指液压系统中油箱内油液的清洁程度。
油液的清洁度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液压油箱清洁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即使微小的杂质也可能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效果。
液压油箱清洁度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油箱内油液中不应含有大颗粒的固体杂质,这些固体杂质可能会导致阀芯卡死或阻塞液压元件的通道,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指油箱内油液中不应含有液态杂质,如水分或空气,这些液态杂质会使油液变质、氧化,导致液压系统的故障。
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液压油箱作为整个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清洁度对液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对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一、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意义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接收、存储和分发液压油的容器,其主要功能是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并防止外部杂质和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受到油液的污染程度的严重影响,因此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成为了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通常包括油箱壁面的清洁度、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以及油液本身的清洁度。
合理的清洁度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和水分含量,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制定液压油箱清洁度标准需要考虑到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要求、液压油的种类、品质等因素。
一般来说,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油箱壁面的清洁度:油箱壁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液压油的污染程度,过高的油箱壁面污染会导致油液中颗粒物的增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对油箱壁面的清洁度应制定具体的标准,比如允许的表面起质量、表面粗糙度等指标。
2. 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油箱内部的零部件包括油箱滤芯、密封件、管路连接件等,其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液压油的清洁度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规定内部零部件的清洁度标准可有效避免零部件表面的颗粒物和污垢对油液的污染。
3. 油液本身的清洁度:液压油作为传递动力的介质,其清洁度对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至关重要。
液压油的清洁度可以通过粒度分布、水分含量、气溶胺含量等指标来衡量,根据液压油的种类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度标准。
为了保证液压油箱的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油液抽样测试、油液颗粒计数、油液过滤处理等。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液压系统是工业领域重要的动力系统,任何一种机械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不可或缺。
其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根据不同的负载条件实现物体的移动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需要进行液压油清洁度的检测,以便实现系统的稳定和良好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液压油清洁度检测的方法。
液压油需要保持清洁度的原因液压油通过管道、阀门及不同部件传递,不能受到杂质、尘埃等因素的影响。
在理想的条件下,液压油从生产后一直都会保持完美的清洁度,然而,存在多种条件,如振动、高温、潮湿等等,都会引起杂质的产生或侵入,这些杂质会任意沉淀或通过流量循环产生污垢。
污垢不仅会降低液压油的性能,还会损害油路元件,或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停机。
液压油清洁度的检测方法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是检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中所含有的杂质颗粒及其他杂质的重要指标。
检测液压油清洁度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基于ISO4406-1999标准的线路/定额法与支持/指示法。
1. 线路/定额法线路/定额法是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中常用的一种,在工业界也被称为相对方法。
实际测试中所用液压油样品难以保持其在试验期间的稳定性,因此线路/定额法并不精确,它仅仅是给出一个估计值。
ISO标准IEC738-1988规定了使用光学或机械放大器读取数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油样中每毫升液压油中所含的任何颗粒视图的平均值来给出液压油的污染度等级,并在油样的容器上标明该等级。
降级所需的颗粒数倍数由ISO4406-1999标准确定。
2. 支持/指示法支持/指示法是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它使用了支持/指示粒子计数器。
该计数器使用激光传感器,通过直接读数计算液压油中的污染等级。
支持/指示法是目前对液压油清洁度检测的最常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
总结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与油的清洁度有直接关系,不良的液压油清洁度使液压系统的工作质量下降,致使设备难以正常工作。
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清洁度检测,可以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液压油检测概述液压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和船舶等领域的动力传输系统。
液压系统的核心是液压油,它起到润滑、密封和传输能量的作用。
因此,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和维护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压油检测的意义、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
检测方法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液压油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液压油的颜色、透明度和异物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液压油的健康状况。
通常,正常的液压油应该是透明的或呈淡黄色,无杂质和悬浮物。
黏度检测黏度是液压油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黏度检测方法有动力黏度法和运动黏度法。
动力黏度法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液压油通过粘流器的流量来确定油的黏度。
运动黏度法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液压油的黏度。
水分检测水分是液压油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液压油的泡沫化、氧化和腐蚀等问题。
常见的水分检测方法有库仑滴定法和气相色谱法。
库仑滴定法可以通过滴定液压油样本中的水分含量。
气相色谱法则通过分析液压油中的水分组分来确定水分含量。
温度检测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是影响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工作温度可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常使用温度计或红外温度计对液压油的温度进行检测。
如果液压油的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温度。
污染物检测液压油中的污染物是影响液压系统寿命和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金属颗粒、灰尘、沙粒等。
常用的污染物检测方法有毛细管法和颗粒计数法。
毛细管法通过测量液压油中的污染物颗粒的直径来评估液压油的清洁程度。
颗粒计数法则通过计算单位体积液压油中颗粒物质的数量来评估液压油的清洁度。
维护措施根据液压油检测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来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果外观检测发现液压油呈现混浊、悬浮物明显或颜色变黑的情况,说明液压油已经污染。
此时,需要更换液压油,并清洗液压系统,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影响液压系统的运行。
黏度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液压油的老化程度。
液压油清洁度级别液压油对于液压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一般我们都要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不过选了合适的液压油后也要注意液压油的质量。
因为液压油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落入一些颗粒物,而混入过多的颗粒物会堵塞油滤、擦伤密封件、堵塞或磨损元件。
而对于液压油中的颗粒物,我国国家标准是以“机械杂质”<0.005%来控制的,国外多用美国宇航局(NAS)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液压油清洁度级别来恒量。
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NAS液压系统对于油品清洁度的要求!NAS液压系统对油品清洁度的要求如下:1.大间隙、低压液压系统:NAS 10—12,大约相当于ISO 19/16—21/18。
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5000~20000。
≥15μ颗粒数/毫升,大约640~2500。
2.中、高压液压系统:NAS 7—9,大约相当于ISO 16/13—18/15。
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640~2500。
≥15μ颗粒数/毫升,大约80~320。
3.敏感及伺服高压液压系统:NAS 4—6,大约相当于ISO 13/10—15/12。
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80~320。
≥15μ颗粒数/毫升,大约10~40。
目前我国普通工艺生产的液压油一般只能达到NAS 8-10比例阀7—9级,伺服系统5—6级,一般设计都会给出。
新油一般达不到,须过滤12小时基本达到要求.对于使用比例阀的系统,系统清洁度一般要求在NAS7级以上,一般的电磁阀只需要9-10级即可。
对于NAS标准的清洁度标准 分0-12级),数字越小代表系统清洁度越好。
至于系统的清洁度的测量,现在都有专门的仪器进行,有的是可以在线测量的,有的只能从液压站取油样后进行测量。
一般的新油的清洁度是不达标的,需要在系统中运行一段时间进行过滤,并且系统在装配时难免有杂质进入,这是就需要系统有足够的过滤能力 可以先用过滤精度高的滤芯代替运行,待系统清洁后更换正常的滤芯)。
液压油清洁度国家标准
液压系统作为工程机械中重要的动力传输和控制装置,其正常运行对液压油的
清洁度要求极高。
因此,国家对液压油的清洁度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国家标准对液压油的清洁度主要包括颗粒污染度和水分含量两个方面。
颗粒污
染度是指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以颗粒数量和颗粒直径来表示。
颗粒数量是指每单位容积内的颗粒数量,而颗粒直径则表示颗粒的大小。
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的颗粒数量和颗粒直径的要求,以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水分含量则是指液压油中水分的含量,国家标准也对水分含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对于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企业在生产和使用液压油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
求进行生产和检测。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以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更换,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同时,对于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企业应加强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在液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并定期更换液压油,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总之,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对于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并加强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液压系统的作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为工程机械的发展做出贡献。
液压油的检测方法油液监测技术内容:将采集到的设备润滑油或工作介质样品,利用光、电、磁学等手段,分析其理化指标、检测所携带的磨损和污染物颗粒,从而获得机器的润滑和磨损状态的信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设备的磨损状态,找出诱发因素,评价机器的工况和预测其故障,并确定故障部位、原因和类型.主要物理性能指标. :粘度、粘度指数、水份、闪点、凝点和倾点、机械杂质、不溶物、斑点测试、抗氧化性、抗乳化性、抗泡沫性、抗磨性和极压性能主要化学性能指标:总酸值、总碱值、防腐性、防锈性、所化安定性和添加剂元素分析.常见的理化分析概念、方法和目的.(1)粘度基本概念: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用于衡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抵抗流动的能力.检测方法:用毛细管粘度计来测定油品的运动粘度.GB/T 265、ASTM D445检测目的:油品牌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油品选择的主要依据油品劣化的重要报警指标可判断用油的正确性(2)水含量基本概念:是指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游离水、乳化水、溶解水)检测方法:测定采用蒸馏法;GB/T 260、ASTM D95检测目的:水分破坏油膜,降低润滑性,加剧摩擦付部件的磨损,能够与油品起反应,形成酸、胶质和油泥水能析出油中的添加剂,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低温时使油品流动性变差,腐蚀、锈蚀设备的金属材料(3)闪点基本概念:油品在规定加热条件下逸出蒸气的最低瞬间闪火温度.检测方法: ASTM D92 GB/T 267检测目的:闪点可以用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轻重;闪点是油品的安全指标;闪点可以检测润滑油中混入的轻质燃料油.(4)总酸值基本概念:中和1g试样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酸量,并换算为等当量的酸量,以mgKOH/g表示.检测方法:颜色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GB/T 7304、ASTM D664检测目的: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成品油中酸性添加剂的量度;油品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重要判别指标.(5)总碱值基本概念:中和1g试样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要的酸量,并换算为等当量的碱量,以mgKOH/g表示.检测方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SH/T0251-1993、ASTMD2896检测目的:能反映内燃机油中碱性的清净分散添加剂的多少.监测碱性添加剂防油品氧化的能力对新油总碱值的检测(6)污染度分析基本概念:检测油中污染杂质颗粒的尺寸、数量及分布.检测方法:自动颗粒计数法(遮光法)NAS 1638、ISO 4406检测目的:能定量检测润滑油中的污染颗粒的数量和污染等级;对于精密的液压系统,固体颗粒污染将加剧控制元件的磨损;对于透平系统,固体颗粒污染将加剧轴承等部件的磨损(7)光谱元素分析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金属、污染元素以及添加剂元素的含量.检测方法:ASTM D6595发射光谱法(颗粒尺寸<10um)检测目的:磨损金属 --- 根据磨损金属的成分和含量趋势,判断设备有关部件的磨损情况; 污染元素 --- 判断油品污染程度和原因;添加剂元素 --- 判断设备在用油添加剂损耗度.(8)铁谱磨损分析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颗粒的形状、成分、大小和数量检测方法:APTC/QTD-D01磁场沉积、显微镜分析判断.检测目的:对磨损颗粒形状的分析, 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类型;对磨损颗粒大小和数的分析,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程度;对磨损颗粒成分的分析, 判断设备的异常磨损部位为确保液压系统工作正常、可靠、减少故障和延长寿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油的污染。
液压油及润滑油检测指标1.粘度:液压油和润滑油的粘度是指油的黏性,通常用来衡量油膜在金属表面上的形成和保持能力。
粘度过高会增大摩擦和能量损耗,而粘度过低会导致润滑性能不足。
粘度的检测常用标准为ISOVG(粘度等级),例如ISOVG32、ISOVG46等。
2.温度:液压油和润滑油的工作温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油的氧化和降解,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流动性差,影响润滑效果。
因此,温度的检测对油的使用和保养十分重要。
3.闪点:液压油和润滑油的闪点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足够的蒸汽压力使蒸气在接触到点火源时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检测能够判断油品的安全性能,过低的闪点会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4.氧化稳定性:液压油和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指油在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反应的能力。
氧化会引起油品的降解,降低其性能和寿命,因此氧化稳定性的检测可以判断油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5.酸值/碱值:液压油和润滑油中的酸值和碱值是指油品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也是用来评估油品的生化安定性和腐蚀性。
酸和碱物质的存在会损害油的抗氧化性能,并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因此酸值和碱值的检测对于评估油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6.水分含量:液压油和润滑油中的水分会导致油品的氧化和降解,增加金属腐蚀的风险。
因此,水分含量的检测可以判断油品的水分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硫含量:液压油和润滑油中的硫含量会引起酸性腐蚀和对环境产生污染。
硫还会催化油品的氧化反应,因此硫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估油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8.杂质含量:液压油和润滑油中的杂质包括固体杂质和其他油品的混入物。
固体杂质会增加油品的磨损和损坏金属表面的风险,而其他油品的混入物会影响油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杂质含量的检测可以判断油品的清洁程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液压油和润滑油的检测指标涉及到粘度、温度、闪点、氧化稳定性、酸值/碱值、水分含量、硫含量以及杂质含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影响油品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对于油品的使用和保养非常关键。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清洁度检查仪的功能、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周期。
本标准只适用于油清洁度检查仪的校准。
2仪器功能该仪器由液压调节、传感器、数据处理电路及内置打印机组成。
仪器经传感器检测油液中的杂质,通过数据处理电路及微型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由显示及操作屏将测试结果显示出来。
该仪器适用于连续监测生产、运行设备及试验台中的油液质量。
3校准条件3.1 温度(20±10)℃。
3.2 相对湿度≤75%RH。
3.3 流体温度范围:0℃~+70℃。
3.4 标准液压油。
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1目测外观:新制造的油清洁度检查仪应外观整洁,不应有任何影响使用的缺陷。
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合格证。
后续检定的油清洁度检查仪允许有不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 使用比对法:将油清洁度检查仪的测试结果同广州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的测试报告进行比较校准。
4.3 采样:利用油清洁度检查仪,按照其操作规程,将使用中的液压油进行测试;测试的同时,用洁净试样瓶采装一瓶,并对测试数据打印出测试结果。
4.4 将采装试样送广州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进行测试。
4.5 将广州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的测试报告,同现场测试结果进行比对,确定测试参数的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利用测试参数的误差值对油清洁度检查仪测试结果进行修正,现场测试结果的判定以修约后的数据为准.5.2 若被测数据与标准数据比对无异、完整且仪器正常即为合格,粘贴合格标识;否则,仪器不合格,应将仪器送厂家维修、校准。
5.3 该仪器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6 附加说明本规程由检测中心起草,检测中心负责解释和归口管理。
液压油清洁度现场检测方法及产品研究孙衍山1,2邓可2( 1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2北京航峰科伟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41)摘要:统总结了以液压油污染诊断及污染控制为目的进行液压油污染度现场检测的优势及挑战,针对挑战问题进行方法创新和技术改进并结合工程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设计了一套油液污染度现场快速检测系统产品。
通过对产品系统组成原理和算法及软件组成的介绍,阐述了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创新改进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实现的产品系统涵盖多项功能(耐高压、多通道、在线和场地检测等),已在许多大型工矿企业应用,能有效避免因油液取样而带来的二次污染与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成为大型设备主动维护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液压油;清洁度;现场检测;污染检测;移动云端数据库1、液压油的污染及其控制的重要性液压系统中的污染物,是指包含在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水、空气、化学物质、微生物和污染能量等杂物,它们经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于液压系统中。
如果液压油清洁度从ISO 4406 20/18改进到15/12时,其系统的寿命会提高5倍。
原因是,在液压系统中伺服机构非常精密(间隙3μm),阀芯细小,易被油中的颗粒阻塞,导致控制失灵。
也就是润滑油的颗粒会大大减低设备的可靠性,清洁的油等于更长的设备寿命。
随着液压设备自控程度的提高,所有设备制造商均建议使用清洁的润滑油,并对液压油的清洁度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目前,大多数抗磨液压油(新油)的清洁度NAS在10级以上,用户在使用时用各种过滤方法来解决,增加了企业负担。
液压油的实时清洁及其及时监控已成为市场的新需求和发展趋势。
2、液压油污染现场检测的优势及挑战现场检测是在液压设备工作的状态下进行油液检测的,检测结果能更准确的反应液压设备在其当前工作状态下当时的情况。
同时由于接入液压油液油路和在设备过滤系统工作时检测,没有复杂的取样和储运过程,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同时避免了实验室检测周期长,结果报告很难保证及时性的问题。
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液压系统清洁度是指系统中油液和管路、阀件等元件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的含量和状态。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对于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高设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应当明确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和检测方法。
清洁度等级的划分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要求,既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要尽可能延长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制定国家标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只有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当对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控制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这包括了从液压油的选择和使用、系统设计和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于系统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去除方法的规范。
只有在全面规范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控制液压系统的清洁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国家标准还应当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的监测和评估进行规范。
这包括了对于系统清洁度的定期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对于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国家标准还应当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的管理和应用提出相关要求。
这包括了对于液压系统清洁度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以及对于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培训要求。
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和应用,才能真正将国家标准落实到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合理的国家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液压系统清洁度国家标准,能够为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油液清洁度标准及测定⽅法2019-05-30(1.中国⽯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肃兰州 730060;2.中国⽯油炼油与化⼯分公司,北京 100011)摘要:简述了⽬前通⽤的测定油液清洁度的国际标准ISO 4406-1987(ISO 4406-1999)和美国标准NAS 1638(AS 4509)及测试⽅法,同时,对这些标准和测试⽅法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作了简单说明,指出从发展⾓度和世界范围内的应⽤情况看,国际标准ISO 4406将会逐渐取代美国标准AS 4509。
另外,介绍了我国修改采⽤ISO 4406和AS 4509起草的GB/T 14039和GJB 420油液清洁度标准的情况。
最后,指出国际标准和美国标准两个标准体系之间的不同之处及相互关系,说明两个标准体系采⽤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对清洁度等级划分的原则不同,为此,还列出了ISO 4406和NAS 1638所测定的油液清洁度结果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了油液清洁程度和清洁度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润滑油;清洁度;标准中图分类号:TE622.5 ⽂献标识码:A0 前⾔机械设备在使⽤过程中,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内部产⽣的各种磨粒都会导致润滑油污染变质,从⽽加速机械零件摩擦副表⾯的磨损,使机械设备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实践表明控制润滑油的清洁度,及时处理在⽤润滑油中的污染物以及合理地补油换油,是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液检测的主要内容之⼀。
润滑油清洁度检测的⽬的就是控制和保持机械零件摩擦副表⾯对污染度的承受能⼒[1-2]。
1 油液清洁度标准和检测⽅法为了定量地描述和评定油液的清洁度,实施对油液的污染控制,有必要制定油液清洁度的等级标准。
随着颗粒计数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已⼴泛采⽤此技术作为油液清洁度的等级标准以及测定和表⽰⽅法。
近年来,各国都采⽤国际标准ISO 4406或美国航天学会标准NAS 1638。
⽽且,ISO 4406正在取代NAS 1638。
我国在1993年修改采⽤ISO 4406-1987,起草了⾃⼰的油液清洁度标准GB/T 14039-1993,2002年修改采⽤ISO 4406-1999,将GB/T 14039-1993修订为GB/T 14039-2002。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1、液压油固体污染物的危害固体颗粒污染比空气、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造成的危害都大。
固体颗粒与液压元件表面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磨损和表面疲劳,使内漏增加,降低液压泵、马达及阀等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和系统效率,更为严重的可靠造成泵或阀卡死、节流口或过滤器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单位体积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称为清洁度,可分别用质量或颗粒数表示,质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所含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质量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而颗粒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各种尺寸颗粒污染物的颗粒数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
质量分析法只能反映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总质量而不反映颗粒的大小和尺寸分布,无法满足油液检测的更高要求。
颗粒分析法主要有显微镜法、显微镜比较法和自动颗粒计数法等。
自动颗粒计数法具有计数快、精度高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液压系统清洁度得评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标准:(1)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GB/TI4039-93《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4406-1987等效。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级代号由斜线隔开的两个标号组成,第一个标号表示1ML液压油中大于5um的颗粒数,第一个标号表示1ML液压油中大于15um的颗粒数。
(2)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油液清洁度等级,按100ML液压油中在给定的颗粒尺内的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14个等级,第00级含的颗粒数量少,清洁度量高,第12级含的颗粒数最多,清洁度最低。
参照国际标准ISO4406-1987和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规定如下:①产品出厂时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9/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1级)。
②产品使用过程中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20/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2级)。
③加入整机油箱的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8/15(相当于NAS1638的第10级)。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
1、液压油固体污染物的危害
固体颗粒污染比空气、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造成的危害都大。
固体颗粒与液压元件表面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磨损和表面疲劳,使内漏增加,降低液压泵、马达及阀等元件的工作可靠性和系统效率,更为严重的可靠造成泵或阀卡死、节流口或过滤器堵塞,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
单位体积液压油中固体颗粒污染物含量称为清洁度,可分别用质量或颗粒数表示,质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所含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质量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而颗粒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油液中各种尺寸颗粒污染物的颗粒数表示油液的污染等级。
质量分析法只能反映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总质量而不反映颗粒的大小和尺寸分布,无法满足油液检测的更高要求。
颗粒分析法主要有显微镜法、显微镜比较法和自动颗粒计数法等。
自动颗粒计数法具有计数快、精度高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液压系统清洁度得评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标准:
(1)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GB/TI4039-93《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4406-1987等效。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级代号由斜线隔开的两
个标号组成,第一个标号表示1ML液压油中大于5um的颗粒数,第一个标号表
示1ML液压油中大于15um的颗粒数。
(2)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油液清洁度等级,按100ML液压油中在给定的颗粒尺内的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14个等级,第00级含的颗粒数量少,清洁度量高,
第12级含的颗粒数最多,清洁度最低。
参照国际标准ISO4406-1987和美国国家
宇航标准NAS1638,规定如下:
①产品出厂时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9/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1级)。
②产品使用过程中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20/16(相当于NAS1638的第12级)。
③加入整机油箱的液压油颗粒污染等级不得超过18/15(相当于NAS1638的第10级)。
ISD4406标准为:
NAS1683标准为:
3、
检测设备的典型代表是采用遮光原理的美国太平洋公司HIAC/ROYCO系列产品、Parker系列产品和基于滤膜堵塞原理的德国PAMAS系列产品。
我们以Parker LaserCM20便携式激光颗粒测量仪为例,其外观和检测系统硬件液压回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