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分析之朗香教堂分析详
- 格式:ppt
- 大小:398.01 KB
- 文档页数:11
朗香教堂(Chapelle de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接受这个重建朗香教堂的工程之后,采用了一种雕塑化而且奇特的设计方案。
他突破了历来的天主教堂惯用的模式,用一个曲率复杂的黑色屋顶覆盖在弯曲的墙面上,由于它的曲面卷曲向上,于是好像是飘浮在墙面上一样,南面的墙被称之为“光墙”,这个墙体很厚,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空洞,室外开口小,而室内开口大,比例奇特,靠外墙的部分装上教堂里常用的彩色玻璃,同时,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并不是无缝的,而是有一定间隙的,同时它的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些做法使室内产生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顶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经过一个伸出的泻水管注如入地面的水池。
朗香教堂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神,是一个表意性建筑,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图片为摄影师Ezra Stoller 1955 为Holiday Magazine所拍摄。
摄影师以素描一样的画面感将教堂的立体感与光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朗香教堂赏析摘要: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大师创作,也是来源于平时的细微观察和用心积累,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建筑创作于文学、美学等一切创作一样,过程极其复杂,一个好的构思来源于平时的量的积累,但我们无法也不需要将每一个来源都分析出来。
我们需要的是看到大师们是怎样从深广厚实的信息资料积蓄之上灵感迸发的,明白灵感也是需要一个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朗香教堂、哲学、基址、空间、光、色彩朗香教堂生成的哲学过程凡是对勒·柯布西耶有点认识的人,当看到朗香教堂时,是无法想象出这一教堂竟然是出自柯布西耶的手。
于是,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朗香教堂时如何生成的?“我们的现代生活,……曾经创造了自己的东西:衣服、自动铅笔、打字机、电话,那些优美的办公室家具,厚玻璃板、箱子、安全剃刀……”柯布西耶不仅仅看到机器和机器产品的优越性能,而且将机器提升到道德、情感和美学的高度。
他写道:“每个现代人都有机器观念,这种对机器的感受是客观存在而且被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证明。
它是一种尊重,一种感激,一种赞赏。
”这些话语透露出来的是对工业化时代的兴奋与满意,态度非常乐观。
他在建筑师界鼓吹改革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走在最前列,成为现代建筑运动公认的最后影响的旗手之一。
“自由立面、自由平面、架空底层、空中花园和水平带形窗”是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是无法想象如此一个现代建筑的旗手,会设计出这样一个建筑,因为二战的柯布西耶对工业化、科技技术、理性主义抱有信念,对西方社会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
然而二战时期,柯布西耶亲睹战祸之惨烈,朝夕与乡民工业者和其他下层人士为伍,千百万生灵涂炭,无数建筑化为灰烬。
文明的欧洲中心地带,相隔20年掀起两次空前的屠杀。
人性在哪里?理性在哪里?工业、科学、技术起什么作用?人类的希望在哪里?柯布西目睹惨祸,无可逃避,无法逍遥,也无法解释,过去的信念不得不破碎了。
任何科学都是由哲学指导,哲学起到的是大方向的导向。
一、朗香教堂之叙事朗香教堂于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设计,坐落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的浮日山区群山之中,落成于1955年,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朗香教堂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层积着历史和时间的洗礼,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喜爱,人们不断对其进行研究。
它就像是一个谜,牵引着人们去揭开包裹着它的一层又一层面纱。
它就像晨光照耀之下,呈现出的玫瑰花色一般,令人欣羡。
那么,是什么铸就了它此般气质与魅力?柯布西耶进行创作之前,一方面与教会人员进行了谈话,这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天主教会仪式活动情况以及相关历史传统。
另一方面,还查找了大量和朗香有关的书籍文献资料,细心研读,做了很多摘录,输入头脑大量的背景信息。
在第一次去到现场时,柯布西耶画了一些速写,记录下对这个场所的认识和感受。
他还写下这样一句话:“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场所之中。
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或许此时,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想法。
现在能搜集到柯布西耶关于朗香教堂的最早的一张草图作于1950年6月6日,草图上画有一条朝南的凹曲线和一条朝东的凸曲线,在北面和西面是两条直线,与南面和东面的弧线一起围合成了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草图勾勒出了教堂的东立面以及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轮廓。
在东立面显示,顶部是一个微微向上翻卷的屋檐,屋檐下面的空间位置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置,右边的柱子上面有神父的讲经台。
此外,其他一些草图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西北两道直墙的顶端部分向内部空间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凸出屋顶部分,成为朗香教堂部分的三个高塔(图1、2、3、4)。
二、朗香教堂之形式分析古往今来,大艺术家们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往往会进行艺术上的变法。
柯布西耶也不例外,朗香教堂(图5)的设计建造正处于他艺术创作后期的变法阶段。
这一时期,柯布西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此时的思想偏向非理性和悲观主义。
西方古典建筑分析——朗香教堂胡筱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文章以其为例,希望通过对其特点、设计形式和自然光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其审美特性,以及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进一步思考西方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如何对当代的建筑设计产生新影响的。
关键词:朗香教堂;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自然光;设计理念[中图分类号] TU-86 [文献标识码] A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alysis —— Langxiang ChurchHu Xiaoping(Academy of Fine Art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Abstract: Langxiang Church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modernist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takes this church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forms and the use of natural light. Thus, we can understand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bb Siye’s design ideas much better and further explore how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a new impact o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Langxiang church; modeling design; plane layout; natural light; design concept1历史背景朗香教堂坐落于距巴黎东南方不远的朗香市,这里原是一处战略要地,据说罗马人曾将此地作为他们的防御要地之一。
朗香教堂建筑解析
朗香教堂(Chapelle de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接受这个重建朗香教堂的工程之后,采用了一种雕塑化而且奇特的设计方案。
他突破了历来的天主教堂惯用的模式,用一个曲率复杂的黑色屋顶覆盖在弯曲的墙面上,由于它的曲面卷曲向上,于是好像是飘浮在墙面上一样,南面的墙被称之为“光墙”,这个墙体很厚,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空洞,室外开口小,而室内开口大,比例奇特,靠外墙的部分装上教堂里常用的彩色玻璃,同时,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并不是无缝的,而是有一定间隙的,同时它的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些做法使室内产生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顶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经过一个伸出的泻水管注如入地面的水池。
朗香教堂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神,是一个表意性建筑,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图片为摄影师Ezra Stoller 1955 为Holiday Magazine所拍摄。
摄影师以素描一样的画面感将教堂的立体感与光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朗香教堂平立剖分析
平面
1.教堂大厅:利用光影打造神秘感和敬畏感
2.门厅入口:非对称的设计给人以灵活的感觉,而窄长入口的形状,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
3.平面组合以大厅式组合为主,贯穿以流畅的线条感.面积不大的教堂,只能同时容纳200人,但也能自然的组织人员的进入.
立面
教堂的4个立面的形式和装饰都相差很大,但是相连接却十分和谐.另外,由于教堂内部的空间较小,对教堂外部空间的使用也是十分的频繁.因此,教堂外立面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东立面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给朝拜的教徒提供休息的地方,所以装饰简单.北立面是教堂的入口所在,所以设计也相对复杂,以不对称无规则的窗口排列,打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南立面主要起排水作用,散水位置非常明显,但是与其周围的装饰物浑然一体,一点也不突兀.
剖面
朗香教堂屋顶和墙体的衔接并不是无缝的,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屋顶和墙体之间的缝隙打
造出非常梦幻神秘的光影效果.与一般的Array教堂一样,朗香教堂也有十分宏伟的大厅.
虽然朗香教堂的占地面积小,外观看上去
也不是很雄伟,但是其内部的朝拜大厅却
与外观有非常大的反差,利用错落的窗户
打造出层次感,让教堂内部大厅看上去十
分宏伟.。
解读朗香教堂摘要:结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朗香教堂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进一步理解朗香教堂的设计构思以及布局结构等。
从而,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原理这一门课程。
关键字:朗香教堂公共建筑朗香教堂坐落在法国东部上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一座小山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
它是由现代建筑里程碑式的人物,法国已故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50—1953年设计建造的郎香教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来看,设计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由外向内”,另一种是“由内向外”,还有一种是“内外结合”。
柯布选择的是“由外向内”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从场地分析和功能模型分析入手进行设计。
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地形,并且要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
柯布在设计朗香教堂之前,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了解天主教的传统习俗。
朗香教堂位于一座小山上,山周边铺展开的是一大片广袤的绿色地貌,其地形微微起伏,往西是朗格勒高原,往北是延绵的孚日山麓丘陵,往东是贝尔福山峡,往南和西南可以主要分辨出侏罗、索恩平原小山高500m,两侧有很多树,两条上山的通道从中大通,一直到山顶终结,圆形的山头形成了一块高地平台。
建筑的基地位于小山的顶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柯布选择的人流路线是从南北两个方向的路线。
“建筑的性质是场地布局和功能分析的基础,场地特征是影响建筑的形态及空间组合的主要因素。
”既然是教堂,它的功能主要是给朝圣者提供朝圣的地方。
柯布第一次去布勒芒山现场时,就确定了自己建筑的立意。
他有意把建筑设计成一个接收器,就像是圣母的听觉器官,旨在圣母聆听朝圣者的祷告。
空间的类型有:目的空间、辅助空间以及交通空间。
而交通空间是一种积极空间,它有明确的目的与组织原则。
目的空间主要在一层内部,辅助空间主要是在通过斜梯上去的二层。
从草图中可以看出,柯布设计了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象是接纳信徒,教堂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