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歌词创作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国家》这首作品是初中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册随心唱响中的一首歌曲,由王平久填词,金培达作曲,这首歌曲以民谣风格为基调,紧扣时代脉搏,曲调温婉朴实,内涵深刻,歌曲思路大气,以其恢弘的音乐、平实的歌词道出了国与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旋律朗朗上口,时尚大气,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
二、案例设计思路:确定主题:本课以“国家”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歌曲三种复杂节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节奏型,并能准确唱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并演唱这首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歌词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四、学情分析:1、学生是初中七年级学生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过3、学生对爱国情怀的歌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4、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功底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上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学唱、启发、游戏、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发挥学生间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个人展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大屏幕现场展现学生做游戏和展演的影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顺利进入学习。
1、让学生伴随着另一个版本的《国家》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教室,一边拍手一边观看大屏幕上的视频,到歌曲第二段时跟随老师做4拍子的动作为歌曲伴奏,通过教师对歌曲的范唱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形象直观,同时能够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纸杯游戏和对平时非常熟悉例子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这三种节奏型。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现场搜索有关爱国情怀的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用手机远程控制大屏幕并把展示的过程直播在大屏幕上。
歌曲《国家》教案谢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歌曲《国家》的背景和内涵。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国家》的背景介绍。
2. 歌曲《国家》的歌词解析。
3. 歌曲《国家》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4. 歌曲《国家》的合唱编排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国家》的歌词记忆和理解。
2. 歌曲《国家》的旋律演唱和技巧掌握。
3. 歌曲《国家》的合唱编排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国家》的高音演唱技巧。
2. 歌曲《国家》的合唱编排和声部协调。
3. 歌曲《国家》的表演情感表达。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国家》的背景和歌词解析。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国家》,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编排和声部协调。
4. 情感体验法:通过歌曲《国家》的演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国家》的背景图片、歌词、旋律图等。
2. 教学音响:播放歌曲《国家》的音频文件。
3. 教学用具:乐谱、钢琴、音响设备等。
4.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和表演。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歌曲《国家》的背景和创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歌曲的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旋律,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4. 唱歌技巧: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5. 合唱编排: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协调声部和音量。
八、课堂练习:1. 个人练习:学生跟唱歌曲《国家》,提高演唱技巧。
2. 分组练习:各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声部协调。
3. 表演展示: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演唱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国家》(成龙、刘媛媛演唱)歌词歌曲内容鉴赏《国家》是成龙、刘媛媛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平久填词,金培达作曲,歌曲发行于2009年2月28日,收录于专辑《国家》。
2012年,这首歌曲获得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国家》创作背景《国家》这首歌曲的策划工作由歌曲《北京欢迎你》的策划团队负责。
他们策划这首歌曲的初衷是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这一不平凡的年份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依然风雨同舟。
于是,他们就想到策划一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歌曲。
《国家》的作词人王平久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没有按照歌词的创作方式来写,而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记录其个人感情的流露。
王平久在创作歌词最后一段时几乎不用思索,因为那段歌词是他作为爱国者和爱家者的心声。
在王平久完成歌词创作以后,歌曲的作曲部分交给了中国香港作曲人金培达。
金培达为这首歌思考了近一个月,歌曲总计修改了七个版本。
金培达希望以这首歌曲表达一个中国香港作曲人在回归祖国后的心灵感悟。
《国家》歌曲歌词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国家》歌曲鉴赏《国家》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歌曲的思路很大气。
《国家》以其恢弘的音乐、平实的歌词道出了国与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
这首歌曲的歌词被业内评价为既有文化底蕴,又走出了红歌创作中口号式和说教式的误区,歌曲的旋律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时尚大气。
教学设计歌曲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对性地从学生提交的歌曲中选择歌曲《五星红旗》、《红旗飘飘》进行播放,是对学生预习的肯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幻灯片显示问题: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教师:引领学生归纳总结。
歌曲都唱了对五星红旗的赞美,而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所以这两首歌曲实际是唱出了对国家的赞美之情。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也是一首爱国歌曲,歌曲的名字很直接的表达了歌曲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它就是《国家》。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歌曲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
二、欣赏歌曲(15分钟)学生:请学生上台前把课前查到的资料向老师和同学进行讲述。
一是让学生展示课前预习的成果,二是让学(一)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补充。
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唱歌曲做铺垫。
(二)欣赏歌曲《国家》1、播放歌曲《国家》视频教师:设置问题“谈谈你欣赏歌曲后的感受”。
学生:认真欣赏歌曲,然后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
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培养学生感受歌曲和理解歌曲的能力。
2、幻灯片显示问题教师:设置问题“歌曲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学生: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3、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国与家的关系。
教师:设置问题“怎么理解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
然后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深刻理解国与家的关系,明白国家的命答教师:总结“国家的命运牵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国家发展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富有、家庭才会幸福”,所以对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应感恩,对国家的日益强大我们应感到自豪。
运与我们小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进而在歌唱中从内心真正地唱出对国家的热爱。
三、教唱歌曲(25分钟)1、发声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训练。
学生:准确的拍打节奏教师:弹钢琴,进行示范唱学生:腔体打开,气息支撑声音,积极地做发声练习。
歌曲《国家》教案谢娟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国家》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歌曲《国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义。
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采用播放法,让学生聆听歌曲。
1.4 教学步骤引入课程,向学生介绍歌曲《国家》。
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国家》的歌词和旋律。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2.2 教学内容歌曲《国家》的歌词和旋律。
2.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歌唱。
2.4 教学步骤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词和旋律。
学生分组练习歌唱,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章:歌曲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歌曲《国家》的歌词意义。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2 教学内容歌曲《国家》的歌词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歌词意义和文化内涵。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意义。
3.4 教学步骤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意义和文化内涵。
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歌曲创作与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歌曲创作的基本过程。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创作的基本过程。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实践。
4.4 教学步骤教师讲解歌曲创作的基本过程。
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巩固。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采用自我评价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歌曲《国家》教学设计授课人:谢娟授课时间:2014.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名称、时值的记忆,能熟练的认出其名称、时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唱《国家》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同学爱国情操,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教师教唱《国家》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每位同学都会唱《国家》这首歌曲。
教学方法:口授法、分组练习和多媒体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组织教学1.展示图片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成立了,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已成立了65周年.2.展示图片2,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让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升,激起了对本节课的兴趣.3.播放歌曲国家,并向学生讲解歌曲创作背景.这是在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晚会上,成龙与刘媛媛为国家领导人演唱的歌曲《国家》。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二、新授1、歌曲简析及简介A、1=B的意思是定调,表示这首歌曲用B大调来演唱。
B、演唱者简介:成龙——1954年4月7日生于香港太平山,英文名Jackie Chan,是华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着名演员和导演,是大中华地区的影坛巨星,也是国际功夫电影巨星,在大陆和香港等华人地区具有很高声望与影响。
与周星驰和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票房的保证。
刘媛媛——苗族,出生于云南大理,中央民族歌舞团着名女高音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演唱过《五星红旗》、《国家》、《感恩》、《鲜花陪伴你》、《祝你好运》、《长大成材》、《你的爱无处不在》、《美好祝福》、《中华是我家》、《走在幸福的路上》、《共产党人》等一首首好歌。
她被誉为“红旗歌手”及“中国新时代主旋律歌唱家的代表”。
C、歌曲共分三段。
(介绍每段的起始。
)2、歌唱气息练习我们唱歌时用的气息是腹式呼吸,也就是说气息的支点在小腹。
大家知道练武术用的是什么气息啊?(学生答丹田)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唱歌时用的气息和这个有点相似,是腹式呼吸,也在小腹。
《国家》主持人串词-国家歌词[标签:标题]篇一:歌曲串词1.当中华大地遇到危难,是您用爱心相助。
:当举世震惊的地震让儿童失去温馨家园时,是您用爱心援助,: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的国家;下面,请欣赏歌曲《国家》2.让我们幸福成长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的爱像月光给我温暖和希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3.那朵美丽的新娘花童真故事把你我梦幻留下小小的新娘花你是否还记得它如今的我们早已经长大你的身边是否已经有了她你依然是我梦中的神话小小的新娘花你是否还记得...请欣赏歌曲《小小新娘花》4.灵动的西域大眼睛,俏皮的新疆小帽子,带着吐鲁番瓜果的香甜,带着天山冰雪的清凉,在这里,欢乐的跳吧!有请舞蹈《快乐跳吧》5亲爱的小孩,请不要哭泣,因为你的身后有我们,我们与你们在一起,你永远是我们亲爱的小孩,你爱哭就哭有我们疼你,有我们和你一起走下去紧握着手心永远亲爱的同学,只想让你开心过好每一天。
《亲爱的小孩》6..站台上,遥望夜空里的星星点点,汽笛声声,划破了无边的夜色,那片熟悉的灯火中有你,只是离别,火车将要带我离开家乡,泪水潸然而下,落满了无边的站台。
车站,月光如水,静悄悄的哭泣。
《车站》7.相遇,从来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依稀记得09年9月我们在这里相遇的情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把青涩回忆的种子慢慢的种在了这里。
于此同时,我们一并种下了最美的梦。
正像相遇的魔咒,心里的感觉我说不出口,其实我最怕你飘然远走。
谨以此歌纪念我们的相遇,请欣赏《相遇的魔咒》8.大家好,我是江湖百晓生,传说中的考场风云再起,四大神捕重出江湖,各路学习各出奇招,考场上是昏天暗地,火树银花,痛彻心扉,欢天喜地,小品《考试风云》9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豁出去吧!拿出你们的勇气,跟着潇洒小姐,一起大声的说,我很潇洒,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潇洒小姐》10.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可是中学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不会褪色。
歌曲《国家》教案谢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国家》,理解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国家》的歌词及意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国家》的歌词记忆和演唱。
2.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国家》的歌词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指导。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国家》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歌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和解释。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国家》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歌曲《国家》的歌词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歌曲学习:教授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4. 歌词理解:解读歌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歌曲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并提供反馈。
6. 歌曲展示:学生代表上台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与反思:回顾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表现。
2.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国家》的合唱比赛。
2.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如绘画、舞蹈等,展示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
初中音乐欣赏《国家》
一、介绍
1:作品名称:《国家》
2:作曲家:未知(根据中国版权法第5条,作品的作者名称需注明)
3:曲种:合唱曲
二、背景
1:创作时间:未知
2:创作背景:该曲是为了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团结的呼唤而创作的。
3:创作动机:未知
三、曲谱分析
1:声部编配:该曲由男声和女声两部分组成。
2:调性:辅助调
3:篇章结构:前奏-主题A-主题B-转奏段-主题C-主题D-和声部分-副歌-主要主题重复-尾声
四、歌词解析
1:歌词主题: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团结的呼唤。
2:歌词内容:歌词中描绘了美丽的国家景色、国家的繁荣和
人民团结一心的场景。
五、曲风特点
1:音乐形式:该曲为合唱曲,通过合唱的形式表达对国家的
情感。
2:音乐节奏:节奏明快,富有活力。
3:音乐元素:使用了流畅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元素。
六、演唱分析
1:演唱方式:由男声和女声合唱团表演。
2:调整要点:合唱团需要注意声部平衡和表达情感的准确性。
附件:
1:演唱示范视频
2:歌曲乐谱PDF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国版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制定的保护著作
权和相关权益的法律法规。
2:作品的作者名称需注明: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任何形式的
作品,包括音乐作品,应注明作者的姓名,以确保著作权人的权益。
歌曲《国家》教案教案标题:歌曲《国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歌曲《国家》的歌词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歌曲《国家》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展示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视。
3. 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国旗或国家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听歌理解:1. 播放歌曲《国家》。
2. 学生边听边阅读歌词。
3. 分析歌词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 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国家的名字?- 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歌曲欣赏:1. 再次播放歌曲。
2. 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或跺脚。
3. 鼓励学生一起合唱歌曲。
讨论与表达:1.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爱国情感。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的体验。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扩展活动:1. 学生分组,创作一首关于自己国家的歌曲或诗歌。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歌曲,用类似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情感。
3. 学生可以制作一份关于自己国家的简介,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评估:1. 观察学生对歌曲和讨论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1. 可以将歌曲《国家》与其他相关的歌曲或诗歌进行对比,探讨不同作品中对国家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2. 可以邀请学生选择一位国家英雄或杰出人物,进行研究和展示,以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尊重。
教案总结:通过歌曲《国家》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同时,通过听歌、讨论和表达,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扩展活动,学生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歌曲《国家》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设计:歌曲《国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国家》,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并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歌曲《国家》的歌词和旋律。
2. 歌曲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歌曲《国家》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课堂上演示的音乐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或聆听歌曲《国家》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给你们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地方?歌曲学习(15分钟):1. 分段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唱出歌词。
2. 逐句解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表达。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转折,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或使用身体打拍子的方式伴奏歌曲。
2. 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表演技巧,如音量的控制、情感的表达等。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歌曲,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对你们有什么启发?你们在表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和热爱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国家》,使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培养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通过唱歌和表演,不仅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方面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细致的指导,以确保每个小组的表演都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
歌曲《国家》教案谢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曲《国家》的创作背景和意义,理解歌词中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爱国素养。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国家》的歌词内容、演唱技巧和爱国情怀。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国家》的歌谱、歌词解析、教学录音。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国家》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歌曲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爱国主题。
(3)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演唱难点。
3. 歌词解析:教师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祖国的美丽、强大和团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歌曲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国家》的理解和感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国家》,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3. 下一节课前,进行课堂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国家》的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2.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3. 开展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国家》的演唱效果,包括音准、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
3. 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包括歌曲《国家》的歌词、旋律和爱国主题。
歌曲《国家》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歌曲《国家》教案歌曲《国家》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用切分音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国家》。
2、通过演唱此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整首歌曲对于本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太难演唱的,但由于歌曲中旋律的变化都是细微变化,对于稍粗心的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混淆,不宜唱准确,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分析乐谱。
重点:指导学生唱好《国家》歌曲,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难点:指导学生在识谱过程中初步掌握切分音节奏型,提高识谱演唱能力。
预习设计预习C调的上下行音节,并能在不同的变化中唱准每个音。
教具准备钢琴歌曲音乐及歌页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2、发声练习:4/4 5 5 5 5 5 — | 6 6 6 6 6 — | 5 5 5 5 | i---‖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
要求:打开口腔,注意气息的控制,要唱得深情些要有自豪感哦。
师:把它稍微改动一下,我们再来唱一唱,边唱边体会自己的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4 5 5· 5 5 5 —| 6 6· 6 6 6 —| 5 5·5 5 | i ———‖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
要求:要注意节奏准确。
3、节奏练习:师:恩,那是什么节奏型的出现使演唱效果起到了变化呢?生:切分音节奏型。
板书:切分音节奏:师: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节奏拍出来?那再加两个节奏怎么拍?那现在呢?自己拍一拍感受一下!师:好,请同学们集体展示,我来给你们配上伴奏!二、歌曲教学:1、朗诵歌词:师:刚才是我为大家表演弹伴奏,现在我想朗诵的小诗,请你们拍节奏为老师配伴奏,好吗?(小黑板)诗朗诵。
师:我想请大家一起一边拍一边把这首小诗朗诵一遍行吗?你们朗诵的真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诶!那你能为我们朗诵的这首小诗加个标题吗?你觉得起个什么名字呢?生:国家(板书课题)2、导入:师:这个名字起的好啊!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国家包括三十多的省市及行政区,虽然面积很大很大,其实它是由无数个家庭、学校、工厂的“小家”组合而成的。
《国家》歌词及作者的创作思路
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时任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处长的王平久,却在脑海里开启了一道思绪的闸门。
奥运会期间,国家形象、国家光荣、国家影响是他每一天的切身感受,他想把自己的感受、感慨、感激、感悟打造成一首歌,向国庆60周年献礼。
他无数次凝望“国家”两个字,于是那意象竟从字体中呼之欲出:“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家》歌词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