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31
语文园地二授课目的: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述。
2.词句段运用:领悟词句重复的妙处;说说人物说话时“说”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经过理解、感悟、朗诵,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授课要点难点:1.要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述;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领悟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授课准备: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述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理解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要点语句。
(2)能够围绕要点写写标明,或感觉。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述。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述。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述呢?(1)侧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述,这即是“面”的描述。
(2)侧重对某个人物或详尽的事情进行认真地描述,这是“点”的描述。
(3)着要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满的印象,才能够把要点部分写详尽。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说说场面描述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魄,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
随着指挥棒的搬动 ,上百人 ,不, 上千人 ,还不 ,忧如到位的 ,上万人 , 都一齐歌唱。
歌声委婉 ,朴素 ,像谆谆的教诲 ,又像娓娓的发言 ,素来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 ,洋溢整个广场。
声浪碰到群山 ,群山发出反响;声浪高出延河 , 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 ,素来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述,也有面的描述,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述出大合唱的气派宏伟,也能够反响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述。
既有俯视式的描述 ,又有特写的镜头 ,点面结合 ,井然有序 ,把一个喧杂非凡的伟大场面 ,写得十分动人 ,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容颜。
【导语】在《语⽂园地⼆》中,“交流平台”介绍了场⾯描写中点⾯结合的⽅法;“词句段运⽤”栏⽬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是相同句式的连⽤,其⼆是“说”的不同表达⽅式;“⽇积⽉累”栏⽬让学⽣感知名⾔。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 教学⽬标 1.了解场⾯描写的⽅法,并把这种写法运⽤到习作中去。
2.了解“说”的⼏种不同表达⽅式,并尝试运⽤。
3.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读懂积累⼀些古代的爱国名⾔。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相同句式“说”的不同表达⽅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组爱国名⾔。
第⼀课时 教学⽬标 1.了解场⾯描写的⽅法,学习运⽤。
2.学习并运⽤说话的⼏种不同表达⽅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交流平台 1.读下⾯两段⽂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课件2、3】 ⽂段1:为了拖住敌⼈,七连六班的五个战⼠⼀边痛击追上来的敌⼈,⼀边有计划地把⼤批敌⼈引上了狼⽛⼭。
他们利⽤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次⼜⼀次地打下去。
班长马宝⽟沉着地指挥战⽃,让敌⼈⾛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枪就⼤吼⼀声,好像细⼩的枪⼝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战⼠宋学义扔⼿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圈,好使出浑⾝的⼒⽓。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战⼠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射击。
敌⼈始终不能前进⼀步。
在崎岖的⼭路上,横七竖⼋地躺着许多敌⼈的⼫体。
⽂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的帽⼦,跟海洋⼀个颜⾊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阵,齐步⾏进。
接着是炮兵⼀个师,野炮、⼭炮、榴弹炮、⽕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样。
接着是⼀个骑兵师,“红马连”⼀⾊红马、“⽩马连”⼀⾊⽩马,五马并⾏,马腿的动作完全⼀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反复写法的妙处。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4.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5.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反复写法的妙处。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练习书写1.谈话导入:我们要举行一次书写作品展览,向大家展示自己优秀的书写作品。
你愿意参加吗?2.引导观察: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课件出示竖式《游子吟》和横式《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预设: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左往右写,署名在右下角。
3.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呢?(1)指名交流。
(2)齐读教材上的“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4.练写作品:选择一首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横着写,做到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5.自我检视:学生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我检视。
6.评价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
(2)评选“小小书写家”。
【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境,借助两幅书写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要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去,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和自我检视的习惯。
二、读读背背,积累名言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词语?预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忧国忧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明确:人物说话时,可以用其他词语来表达,比如“问道”、“答道”、“喊叫”、“嘀咕”等,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人
物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状态。
三、书法展览
1.课件出示书法展览的海报,师:你们喜欢书法吗?你们
知道书法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培养审美、陶冶情操等多种意义。
通过参加书法展览,可以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和风格,并且可以培养正确、规范的书写惯。
2.师:请你们仿照展览中的书法作品,写一写自己的名字。
(学生自由发挥)
明确:通过仿照书法作品,可以研究到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书写规范性。
四、名言警句
1.课件出示多个名言警句,师:你们知道这些名言警句的
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关于爱国主义的,它们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和对国家发展的期望。
通过研究这些名言警句,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2.师:请你们选择一个名言警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其含义。
(学生自由发挥)
明确:通过解释名言警句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表达可以通过借助他人的语言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来实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次书写作品展览,让他们自由交流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在展览中,学生可以选择像XXX的《游子吟》这样的作品,因为它们的书写行款整齐,书写工整、规范,布局合理等。
教师应该适时指导学生。
《语文园地二》知识点01交流平台(1)我觉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2)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
(3)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
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02词句段运用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这个句子中“只听见”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渲染场面的肃静、庄严;使描写更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
2. 这个句子中“是那么”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节奏鲜明、层次清楚、语势得到增强;突出了草原的可爱之处;使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淋漓。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可不是;去年这个时候还没有穿羽绒服呢。
” 他1.“好像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你觉得呢?”“们边走边谈论着天气。
2.“今天是谁值日?好像忘了打扫卫生吧。
”同桌小声问我。
3.“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垃圾随地乱扔。
”他看着满地狼藉;脸上写着不满。
4. 我终于对弟弟发火了:“你再玩游戏不写作业;小心我不带你去博物馆。
”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语文园地二》同步练习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读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2.读句子,体会用加点字词描写景物的好处。
3.读句子,了解“说”的不同表达形式,并仿照句子写一写。
4.了解书法展览的意义,养成正确、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5.积累有关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1.自主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以及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
2.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吗?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说”有哪些具体的表达形式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园地吧!二、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资料,思考:什么是场面描写?怎样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学生自由交流)明确: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2.师:请举例说明《开国大典》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的,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指名说)明确:《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便是所谓的“面”;同时,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便是所谓的“点”。
这篇课文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三、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1)句写出了场面肃静的程度之深;(2)句写出了空气清鲜的程度,以及天空明朗的程度。
知识汇总【交流平台】(1)我觉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2)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
(3)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
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的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词句段运用】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这个句子中“只听见”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渲染场面的肃静、庄严,使描写更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
2. 这个句子中“是那么”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节奏鲜明、层次清楚、语势得到增强,突出了草原的可爱之处,使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淋漓。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1.“好像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你觉得呢?”“可不是,去年这个时候还没有穿羽绒服呢。
” 他们边走边谈论着天气。
2.“今天是谁值日?好像忘了打扫卫生吧。
”同桌小声问我。
3.“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垃圾随地乱扔。
”他看着满地狼藉,脸上写着不满。
4. 我终于对弟弟发火了:“你再玩游戏不写作业,小心我不带你去博物馆。
”【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新统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1.授之以渔,发展思维。
语文园地是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
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在交流中发散思维。
2.合作学习,积累语言。
让学生在互学、背诵、交流、展示中,走上合作的学习之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爱国名言的理解和积累中,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自己祖国的钟情。
3.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将课内引向课外,将课堂引向社会,拓展了学生的交流空间,使学生懂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成长。
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