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更替》同步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约公元前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约公元前年.商部落首领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打败了夏王桀,建立朝. 3.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联合各部落在击败商朝军队,灭亡商朝,建立周朝. 4.西周手工业分工较细,建筑物上开始使用 .5.公元前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 .第二年, 迁都洛邑,史称 .6.从20世纪初,随着大量甲骨和青铜器的出土,河南安阳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历史上曾在安阳建都的王朝是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基础巩固7.左传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反映了A.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B.大禹治水C.夏朝设置了监狱D.夏朝为镇压奴隶反抗,而制定了刑法8.我国最早出现的国家是A.夏 B.商C.殷 D.周9.既做过部落联盟首领,又做过国王的是A.黄帝 B.尧C.舜 D.禹10.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约在A.公元前16世纪B.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21世纪D.公元前3世纪11.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启继承禹的王位D.商汤灭夏12.下列帝王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其中最早的是A.隋炀帝 B.秦始皇C.夏桀 D.商纣13.商朝在迁都到殷后,统治稳定,疆域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A.武王 B.商汤C.夏桀 D.盘庚14.发明严酷刑罚“炮烙酷刑”的暴君是A.夏桀 B.商纣C.商汤 D.周文王15.我国古代,在建筑物上使用瓦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16.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牧野之战B.盘庚迁殷C.周初分封制D.国人暴动17.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A.民族间的相互征战B.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C.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18.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的国王是A.周文王 B.周武王C.周平王 D.姜尚19.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制,大家选他做首领B.通过激烈竞争,战胜其他部落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继承父位D.治水建功立业,受到人民爱戴20.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启继承禹的王位D.商汤灭夏21.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的决定性战役是A.牧野之战B.犬戎攻破镐京C.阪泉之战D.商汤灭夏22.从夏朝建立到2007年约有A.5000~g B.4077年C.zt050年D.4000年23.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 A.舜 B.尧C.禹 D.启24.夏朝的都城是A.涂州 B.镐京C.殷 D.阳城25.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A.汤 B.伊尹C.盘庚 D.纣26.西周的都城是A.镐京 B.阳城C.殷 D.洛邑27.如果你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地点旅游观光,你将到 A.河南登封 B.河南商丘C.河南安阳 D.浙江绍兴28.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A.周幽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平王29.读右图,完成问题1图画中的国王是谁是哪个朝代的2请你从图中找出他亡国的原因.30.结合有关知识,完成牧野之战的有关问题:1说出这一次战争发生的时间和交战双方.2哪一方取得了胜利聪明的你能说说他们胜利的原因吗创新升华31.简单做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大项.答案: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自主学习1.2070 夏朝2.1 600 汤商3.周武王牧野4.瓦5.77l 周幽王周平王东周6.B解析:此题考查了安阳古今地名的变化.安阳在商朝时被称作殷,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商的都城稳定下来.基础巩固7.D解析:“禹刑”表明夏朝时期已经有了刑法,是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标志,故选D项. 8.A9.D解析:禹既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夏朝. 10.C解析:约公元前2l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11.C 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12.C 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而A、B、D三项都在C项的后面.13.D解析: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14.B解析: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发明“炮烙酷刑”,活活把人烧死.15.D解析:西周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分工较细,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16.A 解析:解答此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导致王朝更替”.周初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盘庚迁殷和国人暴动都没有导致王朝更替.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A项.17.D解析:约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统治更加残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纣王军队和战俘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由此可知,这是一场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 18.C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19.C20.C 解析:禹建立夏朝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21.A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自焚,商朝灭亡,故A项正确.而B项发生在西周末年,C项发生在炎帝和黄帝部落之间,D项是商朝建国时的必要条件,发生在公元前1600年.22.B解析: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到2007年应该是4077年了.23.D解析:启继承了父亲禹的王位,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4.D解析:夏朝的都城是阳城,涂山是禹召见部落首领的地方,镐京是西周的都城,殷是商的都城.25.C 解析: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26.A 解析:阳城是夏朝的都城,殷是商的都城,洛邑是东周的都城,只有镐京才是西周的都城.27.C28.A解析: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益衰弱.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故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国王.29.参考答案:1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2他奢侈残暴,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解析:该题重在考查夏桀奢侈残暴,导致夏朝灭亡.30.参考答案:1这一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交战双方分别是周和商.2周取得了胜利.他们胜利的原因是人心所向;商朝军队前线倒戈.解析:该题重在考查牧野之战的内容、结果以及“人心所向”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创新升华31.参考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及动手制作表格的能力.。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1.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夏朝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建立者为()A.启B.桀C.禹D.纣2.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此后( )A.阶级分化开始出现B.“公天下”局面出现C.皇帝取得独尊地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图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对应朝代的是()A.大禹治水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4.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姚河塬的西周城址被认定为2023年宁夏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姚河塬遗址是一处史籍未载的西周初期诸侯国---获国都邑城址,被考占学家认定为“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
周朝分封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建立诸侯国,这一举措()A.废除了王位世袭制B.使西周走向了分裂C.实现了国家统一D.扩大了统治范围5.据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曾多次迁都,直到迁徙到殷后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6.西周政治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实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该体制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7.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
周王旨在(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8.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的封建诸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
”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C.划定了诸侯义务D.促进了民族交融9.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扩大统治范围。
下面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A.年龄B.军功C.血缘D.地域10.西周初年,诸侯在受土受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器物、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自己的封地,这说明周初()A.全国政局稳定B.地方财力雄厚C.中原文明扩展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11.夏商周的历史,是有文献记载或出土文物可考证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威武雄壮的先秦史。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者是(A)A. 禹B.伯益C. 启D. 舜2、他以人为坐骑,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被商汤所败,王朝灭亡。
此人物是(B)A.启B.桀C.纣D.盘庚3、《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C)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B.进献贡物C.服从周王调兵D.定期服役4、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为审议项目的河南殷墟遗址获得通过。
你认为殷墟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B)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一制度开始于(B)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西周分封制D.周武王建立西周6、“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B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7、“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B)A.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B.夏王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行D.制定历法,称为“夏历”8、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启开启了世袭制B. 纣灭夏建立商朝C. 西周实行郡县制D.周武王建立东周9、周幽王是在历史上有名昏君。
他在位时( B )A、开始推行分封制B、引起国人暴动C、西周被犬戎所灭D、迁都洛邑10、下列有关商纣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B、他把都城迁殷C、他施用酷刑,残害人民D、他使商朝走向灭亡二、判断题。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选择题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2.君主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武王伐纣C.盘庚迁殷D.禹传启,家天下3.这件事后,商朝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的景象。
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色”的动荡岁月,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指( )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平王东迁D.盘庚迁殷4.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与之有关的统治者是()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5.小强淘到一本20世纪80年代的小人书,名叫《牧野之战》,小强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牧野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周文王—商汤B.周武王—商汤C.周文王—商纣D.周武王—商纣6.“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7.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8.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9.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10.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历史学习的主要能力之一。
下列属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的是( )A.诸侯反叛B.末代暴君的残暴统治C.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的打击二非选择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考点必刷练1.《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早期国家的产生C.华夏认同观念的扩展D.早期文明的起源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3.下表为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叙述,据此推知()记述出处“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A.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B.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C.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D.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4.有学者说,分封制对于周王室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在统治前期极大地巩固了天子的权威;面对于周边蛮夷之地来说,实则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浩大的“文化殖民”。
该论述反映出()A.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化B.西周分封制加强上都集权C.周王借分封制实施文化专制D.周王室崇尚以文治国5.“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
”材料中“周的创造”指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如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井田制7.“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早期国家建立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8.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试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3.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4.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 盘庚B. 吕尚C. 汤D. 纣王5.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 夏朝、西周、商朝B. 西周、商朝、夏朝C. 商朝、夏朝、西周D. 夏朝、商朝、西周6.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A. 阪泉大战B. 长平之战C. 涿鹿之战D. 牧野之战7.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 他们都爱民如子1/ 68.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9.“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诗句中“安阳”即是商朝的都城殷,与此相关的是A. 牧野之战B. 盘庚迁都C. 周初分封D. 国人暴动10.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弱。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共4题;)1.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该王朝指的是( )A. 夏朝B. 春秋C. 战国D. 秦朝2.《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4.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二、商汤灭夏(共4题;)5.“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其中“迁夏社”指的是()A. 夏朝建立B. 盘庚迁都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6.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迁都至殷后,不再迁都,商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来又称商朝为殷商。
迁都至殷的商王是()A. 桀B. 盘庚C. 纣D. 比干7.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提供考古依据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8.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
这说明()A. 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B. 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C. 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D. 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三、武王伐纣(共4题;)9.如图为西周著名青铜器利簋及铭文。
这些铭文最有可能记述()A. 齐桓公称霸B. 长平之战C. 武王伐纣D. 盘庚迁都10.《封神演义》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3.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4.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5.《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女娲补天B.涿鹿之战C.大禹治水D.牧野之战★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行省制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二禹建刑法,百姓不敢僭越。
禹组军队,外夷不敢小觑。
禹修城池,边防得以巩固。
禹纳贤才,内政得以贤明。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2.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11世纪()A.晚500年B.早500年C.早5000年D.晚5000年3.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这一时间可描述为()A.公元20世纪70年代B.公元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4.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出()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5.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6.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由此可知,我国()A.早期国家产生B.进入铁器时代C.确立分封制D.出现社会动荡7.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下图)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海纳百川,它吸收了山东龙山、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
二是强势辐射,其作为“核心文化”又输出、影响到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
该学者试图论证该文物()A.反映出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标志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D.折射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8.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9.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C.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D.炫耀周的强大10.鲁国封地原是商朝的东夷属国,西周初这里既有周公长子伯禽带来的周人,也有商朝遗民和东夷人,但到春秋时期鲁国却成为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由此可见西周()A.诸侯的独立性强B.宗亲是分封主要对象C.加强了中央集权D.分封促进了文化认同11.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纣王),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夏商周的更替》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商朝C、东周D、春秋2、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B、启C、幽王D、桀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舜传位给禹B、禹传位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的义务?()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7、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8、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①夏→商②西周→东周③战国→春秋④商→东周⑤商→西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10、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11、如果你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一位诸侯,你需要对周天子履行的义务有()①定期朝见周天子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③负责赡养周天子④向周天子纳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二、简答题13、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三、材料分析14、读图1,回答:图1(1)材料中的“太阳”比喻谁?(2)“太阳”的统治为什么会灭亡?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新情境·史料实证】1.下图是王家范编著的《大学中国史》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寻觅”夏朝历史的最佳方法是()A.只研究文献史料B.文献、传说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C.只研究考古发现D.将传说故事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文献传说中的夏朝”“夏文化的考古探索”分析可知,作者认为“寻觅”夏朝历史最佳的方法是文献、传说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注重文献传说与考古发现相结合来研究夏朝的历史,只研究文献或者只研究考古发现的说法过于片面,将传说故事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也未能全面反映作者的观点,排除ACD项。
故选B项。
【新情境·考古发现】2.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纵横交错的道路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分区。
据此可知,二里头遗址()A.城市交通网络发达B.礼乐制度日臻完善C.社会结构等级有序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纵横交错的道路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分区”可知,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C项正确;材料只说明二里头遗址存在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不能说明二里头遗址交通网发达,排除A项;礼乐制度建立在西周时期,排除B项;这一时期处于早期国家阶段,王朝国家形态尚未发展成熟,排除D项。
故选C项。
【新素养·史料实证】3.据如图可得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行暴政B.长期对外征战C.地方势力膨胀D.治国理念落后【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桀驾人车”,“炮烙之刑”,“烽火戏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桀架人车”反映的是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桀把人当作坐骑,反映了桀的残暴;“炮烙之刑”反映了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纣的残暴,发明了炮烙之刑的残酷刑罚;“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反映了西周的周幽王通过烽火戏弄诸侯来取悦褒姒,反映了周幽王的昏庸无道。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结局是()A.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B.部落联盟结束,夏王朝建立C.夏朝灭亡,商朝建立D.商朝灭亡,周朝建立2.我们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得出的规律是()A.军队决定存亡B.文化决定存亡C.民心决定存亡D.分封制决定存亡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A.国人暴动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实行分封制D.盘庚迁都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选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汤灭厦C.武王伐纣D.西周灭亡5.把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这四个人物归类,应该是()A.开国君主B.有为之君C.亡国之君D.暴君6.商朝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周的威胁B.外族的威胁C.国王好大喜功D.战乱和环境变化7.公元前1300年把迁都到殷,使商朝日益稳定强盛的商王是()A.商汤B.商纣C.盘庚D.夏桀8.商朝的建立者是()A.桀B.禹C.汤D.盘庚9.《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门)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郡国并行制10.攻破镐京,灭亡西周的少数民族是()A.犬戎B.匈奴C.满族D.蒙古11.如下图中有利于周统治“长久”的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皇帝制12.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13.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这两个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A.暴政导致亡国B.民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C.重用贤人可使国家强大D.骄兵必败14.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1分)我国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
这些简称源于西周的()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当时的鲁国是被分封在今山东地区的主要诸侯国之一,晋国是被分封在今山西地区的主要诸侯国,因此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
本题以山东省简称“鲁”等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山东省简称“鲁”等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故选:C。
2.(1分)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
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
(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B.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D.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C项正确;“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指的是商朝,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的信息,排除AD项。
故选C项。
3.(1分)“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
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
”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夏朝C.商朝D.西周2.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代()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3.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
这说明历史史料()A.能够相互印证B.难免自相矛盾C.经常难辨真假D.多为史学著作4.“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6.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A.公元21世纪禹阳城B.公元前21世纪禹二里头遗址C.公元前21世纪禹阳城D.公元21世纪启阳城7.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唐朝D.清朝9.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
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10.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1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三字经》中“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奴隶制2.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贵族和平民生活区、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知识点二商朝的统治3.有史书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
这说明()。
A.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B.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的残酷C.商朝的奴隶制比夏朝的民主D.商军联合了周边的各部族起兵知识点三西周的兴衰4.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替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5.(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西周初期,周王朝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会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
”“周王室的亲戚”取得土地的主要方式是()。
A.开垦荒地B.接受分封C.继承祖先D.武力夺取能力提升7.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
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A.河南(豫)、湖南(湘)B.江西(赣)、陕西(陕或秦)C.辽宁(辽)、浙江(浙)D.山东(鲁)、山西(晋)8.“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同步测试维度A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⒈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⒉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商汤灭夏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B.启C.商汤D.周文王⒋发明严酷刑罚“炮烙之刑”的暴君是()A.夏桀B.商纣C.商汤D.周文王⒌商朝时盘庚把都城迁到了()A.亳B.镐京C.洛邑D.殷⒍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文王7.我国古代,在建筑物上使用瓦开始于()A.黄帝时期B.夏朝 C.商朝D.西周8.周武王联合其它部落打败商朝军队,是在()A.阳城B.殷C.牧野D.镐京二、填空题9.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首领,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打败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建立商朝。
10.商朝前期多次迁都。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
11.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
一般把每十年称为一个,每一百年为一个。
我们中学生是世纪的青少年。
三、连线12.将下列朝代与相应的建立者、暴君连接起来纣夏朝汤桀商朝武王周幽王西周禹维度B 能力提高四、史海拾贝13.农历(阴历)是我国古代人们的一大发明创造,它与农活紧密联系。
你知道我们今天的农历是怎样来的吗?认真考查一下,告诉大家。
14.从夏亡商兴和商亡周兴的历史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5.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奴隶社会代替了人人平等的原始大同社会。
有人据此说,这是历史的倒退。
你是怎么认为的?维度C 探究应用五、议一议16.材料:2002年9月15日下午5:30-6:30,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报道:美洲“卡拉尔文明”距今5000年前到公元前2600年,连续了一千年左右,但没有一点战争的遗存。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启继禹位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2.史学界一般称商朝为殷商,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殷D.平王东迁3.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A.阳城B.镐京C.洛邑D.牧野4.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夏—商—东周—西周B.夏—西周—东周—商C.夏—商—西周—东周D.商—夏—西周—东周5.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如果你是一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①周天子②士③诸侯④平民⑤奴隶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6.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7.小飞若穿越时空,成功成为西周时期的一位诸侯王,则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有可能是①世袭继承②选举产生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荀子》一书中写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周初最受周天子信赖的人是A.先代贵族后裔B.周王宗亲C.有功之臣D.旧邦首领9.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奴隶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10.(2018年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1.(2018年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一制度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12.(2017年黑龙江牡丹江)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3.(2017年山东潍坊)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夏商周的更替》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A、纣
B、启
C、幽王
D、桀
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
6、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的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7、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8、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①夏→商②西周→东周③战国→春秋④商→东周⑤商→西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11、如果你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一位诸侯,你需要对周天子履行的义务有()
①定期朝见周天子
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③负责赡养周天子
④向周天子纳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二、简答题
13、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三、材料分析
14、读图1,回答:
图1
(1)材料中的“太阳”比喻谁?
(2)“太阳”的统治为什么会灭亡?
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秦朝君臣之间,围绕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秦始皇认为李斯的话有道理,决定实行郡县制。
——摘自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
(2)据材料二指出实行郡县制的朝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4)从上述政治制度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方面,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择A。
2、A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为了维护统治,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故选择A。
3、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选B。
4、D
5、C
6、B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的封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
故选B。
7、B
8、D
9、B
10、B
11、B
12、D
二、简答题
13、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1)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三、材料分析
14、材料分析
(1)夏桀
(2)实行暴政
15、材料分析
(1)实行分封制
(2)秦朝。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秦朝。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
(4)如:不同的政治制度在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等。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