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40 MB
- 文档页数:8
简要介绍油气储藏及其分类油气藏是聚集一定数量油气的圈闭,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当油气聚集的数量足以供工业开采时,则称为工业性油气藏。
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内,油气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统一的压力系统。
油气藏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储集层岩性:根据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油气藏可分为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
圈闭类型: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等。
孔隙类型:根据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油气藏可分为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如孔隙介质油藏)、双重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等。
流体性质: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此外,气藏还可按天然气组分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H2S、CO2)含量来进行分类。
接触关系:根据油气藏与周围地层或水体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底水油藏、边水油藏、层状油藏、层状边水油藏等。
此外,油气藏还可按照纵向剖面上的生产层数分类,分为单层油气藏、多层油气藏;也可按照储层的形成方式分类,分为构造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混合型油气藏等。
总的来说,油气藏的分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多油气储藏及其分类的详细信息和数据,建议查阅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第六章圈闭及油气藏的类型6.10 岩性油气藏主要类型一、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而造成圈闭条件。
泌阳凹陷双河湖底扇砂体前缘尖灭带在斜坡带背景之上,湖底扇砂体的每一个朵叶都相应地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泌阳凹陷双河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据胡见义等,1991)一、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前苏联北高加索迈科普油区卡杜辛油田中的第三系渐新统砂岩尖灭油气藏(据A.I.Levorsen)储集层为透镜型或不规则型,四周为非渗透地层所限的油气藏。
◆特点①油气分布受砂体四周不渗透层控制、透镜状。
②油质轻;①与河道砂坝有关的:带状、剖面透镜状;②与三角洲有关的:前三角洲区;③与岸带有关的。
◆类型二、透镜体油气藏马岭古河道岩性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二、透镜体油气藏东辛油田营11地区:我国东部盆地最大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体为浊积砂体,分布于沙三段烃源岩层系中。
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三、物性封闭油气藏物性封闭又称成岩封闭,是指由于各种次生成岩作用使原始沉积的岩层孔隙性发生变化,形成的圈闭类型。
由于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物性封闭油气藏。
两种不同的物性封闭物性封闭油气藏广泛发育于各类砂砾岩扇体中。
东营凹陷永921砂砾岩扇体物性封闭油气藏:该砂砾岩体位于盐家和永安镇两个鼻状构造之间的古冲沟前方,为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扇体顶面呈一向北抬起的鼻状构造。
扇根由于砾石颗粒大、成分混杂、分选极差而物性很差,成为不规则的遮挡物,形成物性封闭圈闭及油气藏。
东营凹陷永921砂砾岩扇体物性封闭油气藏(据胜利油田,2004)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下石炭统的“百呎砂岩”油藏剖面图 (据И.О.БРОД) 在低渗透岩层中往往存在高渗透带砂体油气藏,储集层的渗透性变化很大,油气聚集在渗透性好的部分,而透渗性不好的部分则为水所充满,也属于物性封闭岩性油气藏。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一、实习目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
圈闭的类型及形成条件不仅对油气藏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亦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不同类型油气藏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及部署不同,开发方案也不同。
因此,正确的判断圈闭及可能的油气藏类型,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所给的储集层顶面或盖层底面的构造图,储集层分布图以及油气水分布图(图实3—1—7),确定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图和横剖图上的特点。
二、实习步骤和方法(一)阅读图实3—1—7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
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 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将结果写在图上。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5个。
(三)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掌握并牢记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图示。
三、实习用品方格纸、铅笔、直尺、橡皮。
图实3—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E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放置剖面图图实3—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图实3—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放置剖面图图实3—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4000图实3—3—1 某区地层底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3—1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4000图实3—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5000图实3—5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1—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图实3—6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及砂层分布图1—某地层顶面构造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D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图实3—7—1 某油田砂层顶面构造及油藏分布图1—油水界线;2—砂层顶面高线(m);3—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7—2 某油层G—H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2000。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模式溱潼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
自南向北划分为断阶带、深凹带、斜坡带三个构造带。
其中斜坡带又可分为内斜坡带、坡垒带、外斜坡带(图1-2)。
由于不同构造单元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导致油气聚集、分布特征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一、断阶带油气藏形成模式(一)断阶带构造特征溱潼凹陷断阶带西南起姜小庄,东北至小凡庄,全长约60公里。
溱潼凹陷是在新生代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箕状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发育。
边界大断层断距1000~2000m,剖面上表现为同沉积断层,边界大断层的持续活动派生了一系列同向北掉的次级正断层,形成二阶或三阶结构,次级正断层断距小于500m。
断裂走向大都以北东东向为主,少部分为北东向。
在纵向上断开阜三段或阜一段,甚至泰一段,其侧向就自然被阜四段、阜二段、泰二段界岩,这类断层可以较好地控制油气的分区、侧向运移和聚集,亦称为控油断层。
根据阶状结构的发育特征,可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
目前已发现的油田主要分布于断阶带中段,纵向上包含了泰州组、阜一段、阜三段、戴一段、戴二段、垛一段等凹陷内主要储集层段。
断阶带东段次级断层不甚发育,主要为一阶结构。
主干断层下降盘发育有次一级羽状断裂,组成数个墙角状断块构造。
在此段已发现溪南庄油田、红庄油(气)田。
中段是断阶带最复杂的断块,因次级断层的发育造成二阶~三阶的阶状结构,沿次级断裂派生出来的断层极为发育,由此形成多个局部构造,目前已发现草舍、陶思庄、角墩子、储家楼、洲城、祝庄、淤溪等7个油田。
西段是断阶带上工作程度最底的段,主要为三阶结构。
边界大断层及一系列次级断层的发育是控制断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由于边界断裂的持续活动,产生了储家楼、时堰、俞垛、大凡庄、港口等一系列生油次凹,这些次凹是提供油源的主要场所;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边界大断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层(特别是Ⅰ、Ⅱ号大断层后期活动),给深凹中生成的油气及压力封闭层的异常高压一个良好的排泄通道,因此这些断层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在二阶结构断阶中,由于Ⅱ号断层后期(一般与生油运距关键时间吻合)断距加大活动性增加,更接近生油深凹,因此,其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