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四 情境探究题(第15题)
- 格式:ppt
- 大小:746.50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年安徽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第15题情境探究题突破练习40组1.情境一:红红通过网络结交了一个网友,网友多次要求小红将她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
(1)红红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二:放学回家的路上,红红发现有人落水,正大喊救命,可红红不会游泳。
此时……(1)红红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三:红红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台湾独立”的谣言信息。
(1)红红的正确做法。
(2)理由。
2.情境一:小明家附近有一个土锅炉,每天都焚烧一些塑料垃圾,发出难闻的气味,窗户根本不能打开。
(1)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小明因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非常生气,回家后打开手机,在班级微信群上,对同学进行谩骂、诽谤,感觉很解气。
(1)小明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境启示我们宣泄情绪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小明与他爸爸一起去参加聚会,喝完酒后,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回家。
(1)小童的正确做法:。
(2)理由:。
3.情境一:刘华在电视上看到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2015年9月1日起,对安全座椅产品实施强制性3C认证。
(1)国家质检总局的做法依法保护了儿童的权。
(2)国家质检总局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情境二:刘华和隔壁班的张玉同学各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手表,一天张玉的手表不小心丢失,本班的小军同学说是刘华偷了张玉的手表。
(1刘华的____ 权受到侵犯。
(2)刘华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道德与法治》“情景探究题”专项练习1.【情境一】课堂上,同学们就做好期末考试的复习迎考畅谈做法,康康把班级第一名同学的做法记在心里,准备回家照着做。
(1)康康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康康的好友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了,好友想让康康帮忙和他一起去报复高年级的同学。
(1)康康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康康和好友在公园游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小朋友不慎落入湖水中。
(1)康康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一】(1)错误。
(2)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情境二】(1)劝阻好友或告诉老师。
(2)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当好友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帮他改正。
【情境三】(1)积极向周围的人求救。
(2)生命拒绝冷漠;我们要珍爱他人的生命等。
2.【情境一】每次考试完,小明都会进行总结,分析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然后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克服。
(1)小明这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来认识自己。
(2)这样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学校举办运动会,小明和好朋友李辉都希望为各自班级赢得短跑冠军,结果小明因慢了0.1秒屈居亚军。
(1)小明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安徽中考题型仿真训练题型四情境探究题【情境探究明理导行】1.下面是初中生强强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帮他探究回答。
情境一:中午放学时,强强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发现教室里的灯还是开着的……(1)强强应该: 立即关掉灯再离开。
(2)理由: 节约资源人人有责。
情境二:强强发现小区门前街道路口的红绿灯设置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给市长信箱发了电子邮件,反映这一问题……(1)强强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2)这体现了强强具有主人翁或公民意识。
情境三:强强在上网时,无意中发现一篇鼓吹“港独”、“台独”的博客文章……(1)强强应该: 立即举报或向网警报告。
(2)理由: 维护祖国统一。
【情境探究明理导行】2.下面是初中生强强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帮他探究回答。
情境一:疫情防控期间,爸爸的车进小区,保安要求强强和爸爸下来做好登记……爸爸有点不耐烦。
(1)强强应该: 劝爸爸配合做好登记。
(2)理由: 增强规则意识,遵守防疫规则;或珍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情境二:强强发现妈妈在小区附近药店买来的消毒液是假的……(1)商家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原则。
(2)强强和妈妈应该: 向有关部门举报。
情境三:鹏鹏在班级微信群里告诉同学们“小道消息”:“附近的洪都花园新增感染了28例……”(1)强强应该: 劝阻鹏鹏不要发未经证实的信息。
(2)理由: 制造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
【学思践悟与法同行】3.以下是辉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真是烦死了,我今天接到了房产公司好几个骚扰电话。
”“走,我们明天去找那个公司去,解决不好咱们就告它!”晚上,辉辉听到了父母的上述对话。
(1)房产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辉辉家人的人格尊严(隐私) 权。
(2)辉辉家人解决不好就去“告”属于民事诉讼。
情境二:“表哥,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暑假我就跟着爸爸去外地打工。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练习:情境探究题编汇(含解析)一、情境探究题1.以下是华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小华和我一起到图书馆还书,我不小心把书挤破了,准备乘老师没发现的时候偷偷把书还回去。
(1)小华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情境二:小华发现自己家附近有一家日用化工企业偷偷向小河排放污水。
(1)小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情境三:周末,小华到农村表弟家,发现表弟所在的多村学校配齐配足了仪器设备、图书以及文体设备。
表弟告诉小华,他们学校也和城里一样,享有同等的学习环境啦。
(1)表弟学校的变化说明政府保障农村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
(2)上述做法体现了和谐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征。
2.情境探究正确选择下面是林林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林林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软件进行“环保随手拍”,随时随地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污染问题。
(1)林林行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2)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考情景探究题精选(中考15题)一、道德模块1、在放学路上,看见同学把路上挂有红灯的危险标志牌搬开。
答:①正确做法:劝说同学将标志牌搬回来,或自己主动将标志牌搬回来。
②理由: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故意移动标志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青少年既人学会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又要自觉按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安全。
2、有人在鬼鬼祟祟兜售“价廉物美”的手机。
答:①正确做法:拒买并报警。
②理由:明知赃物而购买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要受法律制裁,同时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放学后,我要购买文具,看见校门口无证摊点处有很便宜的文具。
答:①正确做法:不去无证摊点处购买,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②理由:去无证摊点处购买商品,不仅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纵容了违法行为,不利于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自觉守法,勇于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4、有的同学在洗手后,不关水龙头,任水流淌。
答:①正确做法:关掉水龙头,或设计一条标语贴在水龙头上方。
②理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落实环保行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5、放学路上,网吧老板:“小朋友,进来看看,我们这里包吃、包住、包玩,价格优惠。
”其它的诱惑如:青少年吸烟吸毒、三室一厅、赌博、或店老板向青少年卖凶杀迷信黄色等答:①正确做法:不进网吧,指出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
②理由: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依法自律,抵制不良诱惑,并敢于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6、班主任按照成绩排座位,成绩高的同学坐好的位置,成绩低的坐不好的位置。
答:①正确做法:建议老师按照个子高矮排坐位,或根据学生视力状况排座位。
②理由: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7、朋友聚会时,有人给你摇头丸:“来一颗,提提神。
”答:①正确做法:拒绝不良诱惑,并向朋友指出吸毒具有危害性,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