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3
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4—2002(I)GD2401052□□说明(I)主控项目:1、按现行国家标准GB1499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实验;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2、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2)、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检查钢筋复试报告。
3、当钢筋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4、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HPB235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钩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后平直部分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135°弯钩,HRB335、HRB400钢筋的弯钩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后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弧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尺量检查。
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末端均应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弯弧直径应满足第5.3.1条项的要求,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小于90°,有抗震要求结构应为135°;(3)、弯后平直副本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一般项目: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观察检查。
2、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法时,HPB235钢筋冷拉率不大于4%;HRB335、HRB400、HRB400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观察及尺量检查。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率应符合下列表要求。
尺量检查。
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4-2002(II)GD2401053□□说明(I)主控项目:1、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验收记录表日期:xxxx年xx月xx日工地名称:xxxx工地施工单位:xxxx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理公司验收人员:xxxx一、基本情况本次钢筋验收是针对xxxx工地的xxxx部位进行的。
工地位于xxxx 地区,施工单位为xxxx公司,监理单位为xxxx监理公司。
二、验收内容1. 钢筋数量验收根据设计要求,对xxxx部位的钢筋数量进行验收。
通过对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对,确认钢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规格验收对xxxx部位的钢筋规格进行验收。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要求,检查现场所使用的钢筋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 钢筋间距验收根据设计要求,对xxxx部位的钢筋间距进行验收。
通过测量实际间距,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认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4. 钢筋质量验收对xxxx部位的钢筋质量进行验收。
通过对现场钢筋进行目测和手触,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锈蚀等质量问题。
三、验收结果经过以上的验收工作,确认如下结果:1. 钢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没有缺漏情况。
2. 钢筋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使用错误的规格。
3. 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没有超出或不足的情况。
4. 钢筋质量符合要求,没有出现质量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在钢筋验收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钢筋的表面有轻微的锈蚀情况。
处理措施:对受影响的钢筋进行清理和防锈处理,并进行二次验收。
2. 部分钢筋间距略有偏差,超出设计要求。
处理措施:对超出间距的钢筋进行调整和修正,并进行二次验收。
五、验收结论经过本次钢筋验收,确认xxxx部位的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施工条件。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后续施工工作,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验收人员:xxxx。
钢筋(原材料及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说明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 t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每批质量证明书和进行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全部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2.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4)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且各不少于一件。
检验方法:尺量。
一般项目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广东省客家商会总部经济项目二期(48号地块)验收时间验收部位检查人员柱、剪力墙钢筋检查记录检查子项目验收基本要求(单位mm)验收记录原材料进场原材料是否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复检合格、有无报告主筋1、钢筋规格、型号、数量按照图纸施工。
2、是否按要求设置lc(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等。
箍筋/拉筋1、箍筋(单肢箍)规格、型号、数量按图施工。
2、加密区按图施工。
3、箍筋/拉筋弯钩长度满足≧10d或75、135°弯钩,墙间距600,梅花布置。
4、与地面第一个箍筋距离≦50mm、与地面第一个水平筋距离≦2/1剪力墙宽度等。
钢筋连接1、非连接区:板面距离≧500、hc、Hn/6(基础Hn/3)约束边缘构件不适用。
2、柱相邻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同一截面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3、机械连接纵筋相邻交错≧35d、≧500;4、绑扎接连接纵筋相邻交错0.3LlE;5、锚固长度:C30 、HRB400(335)【HPB235】、三级抗震为37d(31d)【25d】C40 、HRB400(335)【HPB235】、三级抗震为34d (29d)【23d】C45 、HRB400(335)【HPB235】、三级抗震为31d(26d)【21d】6、搭接长度:搭接百分率25%—1.2LaE 50%—1.4LaE 100%—1.6LaE 等。
保护层1、地下室外墙背水面20、迎水面50。
2、外柱背水面30、迎水面50。
3、内墙15、内柱30 。
4、楼层内墙15、外墙30 内柱20、外柱40 。
梁钢筋检查记录(单位mm)检查项目验收基本要求验收记录主筋1、钢筋规格、数量是否按照图纸施工。
2、锚固长度与柱钢筋锚固长度规定相同,如采用弯锚,平直段≧0.4LaE、弯钩≧15d。
33、L底筋锚固长度为12d等。
箍筋1、箍筋规格、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2、梁的第一个箍筋与柱边≦50,KL、WKL加密区为柱边起≧1.5Hb或≧500。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一、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名称:某某建筑工程工程地点:某某地区建设单位:某某公司施工单位:某某建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某某监理有限公司验收日期:某年某月某日二、工程概况该建筑工程的钢筋隐蔽工程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承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质量、数量、布置和连接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确认,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三、工程验收内容1. 钢筋数量和规格的验收:验收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核对施工单位提供的钢筋数量和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并对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确认。
2. 钢筋质量的验收:验收人员对钢筋进行目测检查和手感检查,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锈蚀、氧化、裂纹等缺陷,并检查钢筋的弯曲度、直线度等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 钢筋布置的验收:验收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对钢筋的布置情况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截面形状、间距、埋置深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4. 钢筋连接的验收:验收人员对钢筋的连接方式进行检查,包括焊接、扎绑和机械连接等方式,确认连接牢固可靠,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 钢筋保护层的验收:验收人员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测量和检查,确认保护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钢筋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坏。
四、验收结果根据以上的验收内容,结合施工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经过仔细检查和评估,现将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结果如下:1. 钢筋数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
2. 钢筋质量良好,表面无明显缺陷,弯曲度和直线度符合要求,验收合格。
3. 钢筋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截面形状、间距和埋置深度均符合相关规范,验收合格。
4. 钢筋连接牢固可靠,焊接、扎绑和机械连接方式均符合相关规范,验收合格。
5. 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有效保护钢筋不受损坏,验收合格。
五、存在问题与处理意见1. 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建议施工单位进行补救措施,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