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庆祖镇新概念小城市总体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11.75 MB
- 文档页数:30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概况 (2)第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2)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2)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4)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21)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2)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4)第一节耕地保护 (24)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25)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27)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0)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0)第二节节约集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1)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2)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36)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9)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9)第二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与管制 (41)第三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44)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48)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48)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49)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1)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3)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4)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56)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57)第五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58)附表: (59)引言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09•【字号】豫政[2012]73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73号)濮阳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濮阳新区是濮阳市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性区域。
全面推进濮阳新区建设,有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与清丰县城、濮阳县城等实现组团式集群化发展,促进产城互动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巩固提升濮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构筑在豫鲁冀交界地区的竞争优势。
《总体方案》是指导濮阳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濮阳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总体方案》的实施。
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实现率先发展,努力把濮阳新区建设成为市域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对接环渤海开放合作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豫鲁冀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三、濮阳市要切实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濮阳新区规划建设。
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原则,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当前,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产业集聚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闻日期:2011年07月11日09:20:57前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濮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根据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特制定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是“十二五”时期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回顾与展望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濮阳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以工兴市”主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74.8亿元,是“十五”末的2.02倍,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大关,是“十五”末的1.9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4.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6.3∶62.7∶21调整为13.9∶66.5∶19.6。
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76.4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5.7%提高到6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8%;中原大化50万吨甲醇、龙丰纸业一期工程、龙宇化工20万吨甲醇、国电2×20万千瓦发电机组、武汉力诺4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林氏化学5万吨聚异戊二烯乳液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濮阳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濮阳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三年八月前言根据《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围绕《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编写《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说明(2011~2020年)》(以下简称《说明》)。
《说明》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中规划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投资等有关数据、判断和措施等的来源和依据,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前言................ (I)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 (1)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 (1)二、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2)三、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四、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6)第二章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8)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8)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9)三、编制的依据 (12)四、编制的过程 (14)第三章规划基础数据和规划成果 (17)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 (17)二、自然条件数据 (19)三、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 (19)四、土地基础数据 (19)五、规划成果 (20)第四章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 (21)一、《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下达指标 (21)二、《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对接 (23)三、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 (24)四、指标的分解 (26)第五章土地整治潜力测算 (30)一、农用地整理潜力 (30)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34)三、土地复垦潜力 (38)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41)五、城镇工矿整理规模潜力 (44)六、整治潜力分级 (46)第六章规划布局与项目安排 (49)一、土地整治分区 (49)二、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 (50)三、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安排 (52)第七章规划投资与实施计划 (59)一、投资估算依据 (59)二、资金来源分析 (62)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66)一、生态用地现状 (66)二、加快土地复垦 (67)三、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68)第九章规划实施影响评价 (71)一、环境影响评价 (71)二、社会影响评价 (77)第十章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79)一、国家级规划 (79)二、省级规划 (79)三、市级规划 (79)第十一章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84)一、基础资料准确可靠 (84)二、规划方案符合国家、河南省的技术要求 (84)三、规划实施具有可靠保障 (85)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2000-2010年,濮阳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557.18公顷,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区域内基本完成了占补平衡的目标。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目的(一)科学合理地规划调整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和规模,整合城区中小学教育的有形与无形资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促进城市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适应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城市化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通过对现状分区办学条件和生源的分析,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远期的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根据学校的用地现状及用地条件,控制好布点学校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以便在条件成熟时,改善学校的用地状况,使其既能满足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又能适应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规划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号);(二)《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三)《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四)《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三、规划范围濮阳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范围为:西以皇甫居住组团为界,北至卫都路,东至106国道,南至站南路。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规划期限为: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二章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概述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共有小学39所,在校生30660人;初中25所,在校生38015人;高中9所,在校生30868人。
经过“十五”期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批办学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的学校被撤并,同时,一批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办学的规模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学校布局趋向合理,基础教育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合理的配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城区部分中小学校仍存在布局不够合理,规模相对较小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目录引言 (11)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1)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2)第三节土地利用概况 (44)第四节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7)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11)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111)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212)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717)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17)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919)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 (2828)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029)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3232)第一节耕地保护 (3232)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3433)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635)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4039)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4039)第二节集约节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4140)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4342)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443)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746)第一节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4746)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4948)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5251)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5251)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5352)第三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5655)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5857)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5857)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958)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6160)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362)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6362)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6463)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6665)第四节强化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6766)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6867)第六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6867)附表 (7069)附表1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7069)附表2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7170)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 (7271)附表4建设用地指标表 (7271)附表5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表 (7372)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 (7372)附表7园地指标表 (7473)附表8林地指标表 (7473)附表9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574)附表10濮阳市重点建设项目表 (7776)附表11濮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表 (7978)附表12新农村建设规划表 (807982)引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南乐县城关镇等四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批复
正文:
----------------------------------------------------------------------------------------------------------------------------------------------------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南乐县城关镇等四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濮政文〔2012〕72号)
南乐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局部调整城关镇谷金楼乡杨村乡西邵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乐政文〔2012〕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结合市国土局《关于南乐县城关镇等四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审查报告》(濮国土资文〔2012〕58号),鉴于国道106京广线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和省道301大林线全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原则同意局部调整城关镇、谷金楼乡、杨村乡、西邵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请你县按照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相关图件资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国土资源局备案,确保调整后原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不变,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并严格按照规定用途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土地。
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
——结束——。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15•【字号】濮政文〔2015〕12号•【施行日期】2015.01.15•【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濮政文〔2015〕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对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市政府决定成立濮阳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修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审过程中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决策。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赵瑞东(市长)副组长:XXX(常务副市长)郭奎立(副市长)齐秀芳(中原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成员:赵建新(市政府副秘书长)宋伯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樊相奇(市财政局局长)冯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马存旺(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潘顺恩(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仁社(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陈晓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赵中华(市农业局局长)张百昂(市林业局局长)梁臣朝(市水利局局长)黄守信(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宗宽(市公路管理局局长)杜跃武(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王中怀(市公用事业局局长)王耀卿(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王万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景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世泽(市教育局局长)王玉蕊(市卫生局局长)宋庆民(市旅游局局长)闫巧云(市体育局局长)康合斌(市商务局局长)雷灯照(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闫洁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宋洪斌(市房地产管理中心主任)李玉华(市档案局局长)王长岭(市统计局局长)张军波(市地震局局长)王矩鹤(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杜社敬(市人民防办公室副主任)张运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黄永利(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凡(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魏章印(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马伟(濮阳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廷旺(河南有线电视濮阳分公司总经理)焦国群(中国联通濮阳市分公司总经理)陈学军(中国电信濮阳市分公司总经理)刘卫东(中国移动濮阳分公司总经理)冯九胜(中国铁塔濮阳分公司总经理)孙栋(濮阳县县长)冯向军(清丰县县长)邵华(南乐县县长)赵丽玲(范县县长)王俊海(台前县县长)高尚功(华龙区区长)刘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宜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筹备组组长)薛炳海(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延风(中原油田规划计划处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具体组织协调及其他日常事务。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城市规划区和重要项目建设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25•【字号】濮政文〔2011〕143号•【施行日期】2011.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城市规划区和重要项目建设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暂行办法的通知濮政文〔2011〕1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濮阳市城市规划区和重要项目建设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濮阳市城市规划区和重要项目建设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无效投入,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对市城市规划区和市域内重要项目建设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必要时发布《土地管制通告》。
第三条未经批准,不得改变管制范围内的土地用途,不准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条凡在管制范围内违法强行占用土地修建的所有建(构)筑物,必须自行拆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违法修建人自负。
凡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修建的建(构)筑物、栽植的树木和其他地面附着物,在国家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中一律不予补偿。
第五条《土地管制通告》发布后,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对管制范围内土地上的经济类附着物及批准修建的构筑物现状进行拍录、清点,核实后备案,作为国家征地时地上附着物补偿的依据。
第六条管制土地所属县(区)人民政府是土地管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辖区管制土地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防范、制止、和查处工作。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濮政[2016]19号【发布部门】濮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3.21【实施日期】2016.03.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2016〕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政府有关部门:《濮阳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请进贯彻落实。
2016年3月21日濮阳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确保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成效,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大意义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会处,是革命老区和河南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所在地。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率偏低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因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市是传统农区,又是河南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有利于探索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黄河滩区移民搬迁,把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探索新路子。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
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