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 格式:pdf
- 大小:8.23 MB
- 文档页数:43
(49.5MW )风电项目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1页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编号 工作名称计划工期 293031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施工准备5 30 5 施工准备 2 场地平整及风机吊装 场地平整及风机吊装钢筋加工3 钢筋原材进场 钢筋原材进场4 钢筋加工30 5 5 1#、2#、3#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1#、2#、3#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1#、2#、3#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1#、2#、3#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2#、3#箱变基础施工 1#、2#、3#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6 9 1#、2#、3#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7 5 1#、2#、3#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1#、2#、3#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2#、3#箱变基础施工8 3 9 14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1#、2#、3#风机基础收尾1#、2#、3#风机基础收尾4#、5#、6#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4#、5#、6#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4#、5#、6#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4#、5#、6#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4#、5#、6#箱变基础施工 5 4#、5#、6#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4#、5#、6#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4#、5#、6#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4#、5#、6#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4#、5#、6#箱变基础施工4#、5#、6#风机基础收尾4#、5#、6#风机基础收尾7#、8#、9#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7#、8#、9#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7#、8#、9#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7#、8#、9#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7#、8#、9#箱变基础施工 5 7#、8#、9#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7#、8#、9#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7#、8#、9#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7#、8#、9#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7#、8#、9#箱变基础施工7#、8#、9#风机基础收尾7#、8#、9#风机基础收尾10#、11#、12#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10#、11#、12#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10#、11#、12#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10#、11#、12#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0#、11#、12#箱变基础施工 5 10#、11#、12#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10#、11#、12#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10#、11#、12#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10#、11#、12#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10#、11#、12#箱变基础施工10#、11#、12#风机基础收尾10#、11#、12#风机基础收尾13#、14#、15#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13#、14#、15#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13#、14#、15#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13#、14#、15##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3#、14#、15#箱变基础施工 5 13#、14#、15#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13#、14#、15#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13#、14#、15#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13#、14#、15##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13#、14#、15#箱变基础施工13#、14#、15#风机基础收尾13#、14#、15#风机基础收尾16#、17#、18#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16#、17#、18#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16#、17#、18#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16#、17#、18#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6#、17#、18#箱变基础施工 5 16#、17#、18#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16#、17#、18#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16#、17#、18#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16#、17#、18#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16#、17#、18#箱变基础施工16#、17#、18#风机基础收尾16#、17#、18#风机基础收尾19#、20#、21#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19#、20#、21#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19#、20#、21#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19#、20#、21#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9#、20#、21#箱变基础施工 5 19#、20#、21#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19#、20#、21#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19#、20#、21#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19#、20#、21#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19#、20#、21#箱变基础施工19#、20#、21#风机基础收尾19#、20#、21#风机基础收尾22#、23#、24#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22#、23#、24#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22#、23#、24#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22#、23#、24#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22#、23#、24#箱变基础施工 5 22#、23#、24#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22#、23#、24#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22#、23#、24#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22#、23#、24#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22#、23#、24#箱变基础施工22#、23#、24#风机基础收尾22#、23#、24#风机基础收尾25#、26#、27#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25#、26#、27#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25#、26#、27#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25#、26#、27#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25#、26#、27#箱变基础施工 5 25#、26#、27#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25#、26#、27#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25#、26#、27#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25#、26#、27#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25#、26#、27#箱变基础施工25#、26#、27#风机基础收尾25#、26#、27#风机基础收尾28#、29#、30#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28#、29#、30#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28#、29#、30#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28#、29#、30#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28#、29#、30#箱变基础施工 5 28#、29#、30#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28#、29#、30#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28#、29#、30#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28#、29#、30#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 28#、29#、30#箱变基础施工28#、29#、30#风机基础收尾28#、29#、30#风机基础收尾31#、32#、33#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31#、32#、33#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 31#、32#、33#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 31#、32#、33#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31#、32#、33#箱变基础施工 4 31#、32#、33#风机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9 31#、32#、33#风机基础环、钢筋及模板安装31#、32#、33#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5 3 31#、32#、33#风机接地引出敷设及基础土方回填 14 131#、32#、33#箱变基础施工31#、32#、33#风机基础收尾 31#、32#、33#风机基础收尾竣工验收3 竣工验收计划工期 293031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编号工作名称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项目负责人文件名 绘图人 审核人 总工期60d1、本施工进度计划按建设单位工期要求进行编制。
中国风电建设行业发展方向及行业发展大预测一、风电装机量及发电量分析我国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1986年,我国第一座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从此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建设进入了探索和示范阶段,风电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国风电场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都相对较小。
1996年,我国风电场进入扩大规模建设阶段,风电场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显著增长,最大装机容量达到1,500kW。
2003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风电场建设进入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
2006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风电正式进入大规模开发应用的阶段。
2010年,经过多年爆发式增长,我国开始出现明显的弃风限电现象。
2013年起,弃风现象出现好转。
2015年,受风电标杆电价下调影响,风电项目出现明显抢装潮,新增装机规模明显。
2019年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1005万千瓦。
我国光伏发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部分地区的示范工程项目。
《2020-2026年中国风电装机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0年,我国光伏项目装机增长明显,逐步走向市场化。
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光伏项目建设及价格进行了指导。
2016年底,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要达到1.1亿千瓦以上。
受装机量迅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风力发电量增长显著。
2019年我国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万时。
受装机量迅速增长的影响,我国太阳能发电量增长显著。
2019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2243亿千万时。
二、风电行业发展大预测1、风电弃风基本面及预测(至2020年)风电行业弃风方面。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中国至2050年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路线图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尤其重大。
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内涵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制造工艺,同时覆盖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回收再生的全过程。
我国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对比如重大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深入的部署。
人们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着不断的讨论,基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将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与多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
“纵观先进制造技术的演进趋势,‘绿色’和‘智能’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报告仅在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这两个超越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方向上进行了研究。
随着工业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无线射频识别、微电子机械系统等技术的成熟,人们由现在对制造设备与制造过程的“了解不足”,向三维空间加时间的多维度、透明化泛在感知发展;促成了以泛在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代基于泛在感知的信息化制造和自动化技术——“泛在信息制造”时代的到来,这也成为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可以预见,新一代的泛在信息制造系统将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模式下的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重构企业组织与业务流程,创新企业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将最终成为人机和谐的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随着工业无线网、传感器网、新传感器、RIFID等的应用,将形成泛在信息制造的雏形和典型应用。
未来十年,将构成包括感知与利用手段、海量信息处理、控制管理手段和相应标准在内的泛在感知的工业控制体系。
这对制造业各个领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最终实现制造系统由人机和谐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的智能制造时代的过渡。
绿色制造是通过革新传统制造技术、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覆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2021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目录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现状 (5)1.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5)1.2海上风力发电市场规模分析 (7)2.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前景趋势 (7)2.1新能源市场需求巨大 (7)2.2具备自然资源上的优势 (8)2.3为东南沿海省份提供能源补充 (8)2.4海上风电技术要求更高 (9)2.5海上风电成本更高 (9)2.6大叶片和轻质化是趋势 (10)2.7多种技术路线同台竞技,不相上下 (10)2.8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大型化 (10)2.9运维设备专业化是未来趋势 (11)2.10延伸产业链 (11)2.11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2)2.12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2)2.13需求开拓 (13)3.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13)3.1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 (13)3.2管理体系不完善 (14)3.3产业发展缺乏市场拉动力 (14)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5)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5)3.6基础工作薄弱 (15)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5)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6)4.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4.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4.2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4.3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4.4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5.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19)5.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19)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9)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9)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0)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0)5.2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1)5.3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1)6.海上风力发电产业投资分析 (22)6.1中国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2)6.2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投资风险 (22)6.3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投资收益 (23)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现状1.1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风力发电是我国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概览1. 引言1.1 分散式风电发展背景分散式风电是指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小型、分散的风力发电项目,将电能直接输送到用户端,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巨大的分散式风电发展潜力。
分散式风电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资源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
分散式风电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方式存在输电损耗大、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而分散式风电具有规模小、灵活性强、综合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也为分散式风电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十三五”规划纲要、风电产业发展规划等,为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场机遇。
我国分散式风电发展背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分散式风电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也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散式风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政策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发展的现状和规划,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的发展现状,了解不同地区的风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为未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 概述各地分散式风电的发展规划,探讨各地区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和布局,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深入研究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分散式风电规划,分析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为区域间协同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4. 总结我国各地分散式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推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