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如何找中心论点
- 格式:ppt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27
教学辅导教案学科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姓名年级性别总课时第课教学目标教学课题:议论文:中心论点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心论点的概念,并学会确立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难点重点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论题的区别2、巧妙结合议论文的标题确立中心论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论题的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教学具体内容要有提示或附后------------------------------一、归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概念】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找准文章的论点】1、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3、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
(1)看题目议论文的题目有两种:一是论题式的,一是论点式的。
例题:《谈骨气》题目是文章的论题:谈谈关于“骨气”。
文中对骨气做出判断表述的句子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1、定义不同。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前如“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是论点,《说谦虚》是论题。
2、要求不同。
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符合马列主义,观点要明确,赞成或是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态度要鲜明。
论题的确立却没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是某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或现象。
3、形式不同。
以标题来看,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论题的出现常是一个短语,如《想和做》《发问的问题》《谈骨气》。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汇总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
(1)中心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②是明确的判断。
③不运用修辞和疑问词。
(2)找准论点:一看题目(题目即论点);二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三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四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
(3)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分论点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
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办)。
在论证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形式:(1)并列式。
(2)对照式。
(3)层进式。
(4)总分式。
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
道理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观点。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观点。
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要找全。
其中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
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答这类题一要联系*内容,尤其是要联系*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
作用:(1)对论点的作用:阐述或论证论点。
(2)有它以后的效果:使论证更严密。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他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仿写——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
(1)看句式;(2)看修辞;(3)看字数;(4)看意义。
7.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1)补充事实论据:要求①真实②典型③新鲜④充分,概括叙述(谁+事+结果),紧扣论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1.定义: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要求:正确、鲜明。
正确: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鲜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3.句式:什么是什么;应该+动词短语;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4.提出方式及位置:题目、开门见山(开头)、材料(名言、典故、现象)引出、文中(分论点的位置往往在文章中间各个自然段的首句或尾句)、文末。
确定论点题1. 规律:问题常见的提问形式:(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XX事例说明了(意在表明)什么?(3)本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2. 解题思路:审清题目,然后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去浏览全文,找出论点。
3. 方法:结合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及位置确定论点。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标题揭示;(2)开头提出;(3)结尾归纳;(4)承上启下的句子;(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 技巧:1. 确定论点位置时:重点看题目、开头和结尾,或者找中心句。
2. 判断论点的标准:是一个表判断的主谓句,不能是修辞句或者否定句,如果是,要改为肯定的表判断的主谓句。
3. 自主归纳论点时:(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2)防止要点遗漏;(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或贬低文章价值。
5. 注意事项:1.误把论点做论题。
我们要从定义和句式的特点入手去区分:(1)如果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
(2)如果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虽是句子,但不是个陈述句或者判断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
专题1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必会必刷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证明中心论点。
常见的考题形式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是通过什么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的?补写分论点等。
(一)提取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1.按特点找:论点一般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主谓句,一般不出现疑问句或者比喻句。
2.按位置找:看标题、开头、结尾;如果都找不到,自己概括。
3.按提示语找:阅读议论文,留心“我认为”“足以证明”“因此”等提示语,后缀的内容往往可能是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
4.反推论据: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就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5.综合分论点:归纳分论点,得出中心论点。
(二)论点的提出方式1.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2.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中心论点;3.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4.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中心论点;5.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要善于“折叠”自己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
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
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
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
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中考议论文常见考点如下:考点1.寻找或提炼论点。
(1)论点特征:论点是作者关于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3)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即为全文的论点,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引发出来的。
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而分论点可以有多个。
考点2.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例如: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4)如何概括事实论据。
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能体现论据的真实性;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应简明扼要。
(5)如何补写论据。
一、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二、事实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要交代清楚何人、何事、结果。
道理论据可选择名人名言、俗语、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等。
考点一:寻找与归纳论点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题技巧:(1)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
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要弄清论点的位置。
论点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
有些文章,标题可能就是中心论点。
(3)分析论题找论点。
论题就是作者议论的话题,是论点针对的对象。
阅读议论文,弄清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持什么见解和主张,其实就找到了文章的论点。
(4)抓语言标志。
有些论点是在层层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这时通常有一些提示性的词语,如“我认为”“由此可见”“所以”等。
题型2: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答题技巧:掌握常见的几种提出论点的方式。
(1)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2)引用名言,从而引出中心论点;(3)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出中心论点;(4)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题型3:给议论文加上恰当的标题。
答题技巧:从两个方面思考作答:(1)看本文议论的话题是什么,可用论述的话题作标题;(2)看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即中心论点是什么,可用揭示中心论点的短语作标题。
考点二:分析补充论据题型1:概括事实论据。
答题技巧:(1)注意把握选段的中心句,特别是首括句或总结句;(2)把握人物、事件等记叙的要素,然后按照“人+事件”的格式提炼。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题型2:指出文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1)明确其论据类型;(2)联系论点具体分析其作用;(3)掌握答题模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题型3:为文中某个论点补写或选择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答题技巧:(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事实论据的表述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加上分析:正因为……所以……正体现了……如有字数限制,务必遵照要求。
在议论文阅读理解中,准确归纳论点对于理解文章内容至关重要。
以下是议论文归纳论点的方法详解,供大家参考。
一、从位置入手1.标题即论点很多议论文的标题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这是最容易找到论点的情况。
例如《俭以养德》,标题简洁明了地阐述了节俭能够培养品德这一论点。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题时,需要进一步在文中验证,看作者是否围绕标题展开论述,若全文内容紧扣标题观点,那么标题就是论点。
2.开头提出论点文章开头是提出论点的常见位置。
作者往往在开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引用名言警句或者直接陈述等方式引出论点。
比如,在一篇关于“挫折是成长的基石”的议论文中,作者开篇写道:“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挫折中砥砺前行,成就非凡人生。
由此可见,挫折是成长的基石,它能磨炼人的意志,让人变得更加坚强。
”这种开头直接点明论点的方式,能让读者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
3.结尾归纳论点有些议论文在前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分析后,在结尾部分总结归纳出论点。
作者通过对论据的层层剖析,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例如,在论述“环保的重要性”的文章中,作者先列举了环境恶化的现象、不环保行为带来的危害等内容,最后在结尾处写道:“综上所述,环保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守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4.文中提出论点论点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出现。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我们仔细阅读文章内容。
通常是作者先进行一些铺垫或者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在中间某个段落提出论点,之后再继续围绕论点展开进一步的论证。
二、分析论据1.关注论据指向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所以分析论据的指向可以帮助我们归纳论点。
如果论据是一系列名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努力最终成功的事例,那么论点很可能是关于坚持与成功的关系,比如“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
例如,文中列举了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实验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发现镭元素等事例,这些论据都指向坚持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议论文专项-----中心论点一、中心论点的概念: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注意:要与论题区分开来。
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往往是一个短语结构,它是构成论点的基本要素。
而论点是对论题的一个明确的判断,必须是一个观点正确、鲜明的完整的句子,能够统摄全文。
练习:判断下列文章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谈骨气》《怀疑与学问》《俭以养德》《交友之道》《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二、出现位置: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
少部分在文章中间,或需要归纳概括。
三、中心论点的形式要求:1. 完整的句子;2. 有明确的判断;3. 不能用疑问句(反问句要改成陈述句);4. 不能用比喻、拟人;5. 不能用否定句;6. 往往有明确的主语。
注意:正确运用标题确立中心论点!1. 中心论点是在论题的基础上形成的;2. 如是疑问句,问题答案往往是中心论点;3. 如是比喻句,本体句往往是中心论点;4. 如果是并列关系的论题,揭示两者关系的语句往往是中心论点。
练习:判断下列标题,哪些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哪些不能?说明理由。
《论读书》《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要拒绝句号》《学贵质疑》《独立与合作》《学会谅解》议论文专项-----中心论点一、中心论点的概念: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注意:要与论题区分开来。
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往往是一个短语结构,它是构成论点的基本要素。
而论点是对论题的一个明确的判断,必须是一个观点正确、鲜明的完整的句子,能够统摄全文。
练习:判断下列文章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谈骨气》《怀疑与学问》《俭以养德》《交友之道》《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二、出现位置: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
少部分在文章中间,或需要归纳概括。
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一、概括中心论点(一)论点特征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
(二)概括论点的方法【方法指导】中心论点“四看一析”法:①看标题。
有些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②看开头。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这是常见的议论文写法,因此,许多文段的中心论点都放在开头部分。
③看结尾。
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
④分析论据。
有时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那就要分析论据,看这些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从而寻找观点。
⑤归纳综合。
有时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那就要逐个分析,再综合归纳。
【答题模板】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模板1:用一个陈述句(肯定句)概括回答论点(观点)是什么。
题型2:第×段通过(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模板2:总结事实论据或分析道理论据,从中提炼出论点。
二、分析、概括和补写论据(一)分析论据还是给文章选择合适的论据,都需紧紧围绕文章的论点。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
(二)概括事实论据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大都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只要抓住这些要素,再加以组合和完善,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三)补写论据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其次,要紧扣中心论点,注意文章现有论据的语言格式;最后,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不重复性。
(1)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最好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答题模板】题型1:第×段运用了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模板1:运用了事实(道理)论据。
用……事例(名言、格言、原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型2:简要概括文中(第×段)的事实论据。
模板2:人+事+结果。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怎样找到中心论点①看标题,分清论点和论题:
如果所给的文章有标题,我们首先关注标题。
标题分两大类:论点型、论题型。
如果标题是论点型的,它又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或陈述句),则这个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果标题是论题型的,那么就从文中找一个能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完整判断句(或陈述句)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词,短语,疑问句不能做论点,最好不要用否定句作论点。
②看开头:如果所给的文章没有标题或者标题不是论点型的,就要去看开头找论点。
论点往往在第一句或第一段末句,如果在第一段末句,往往有提示性词语。
如:我认为、我想说、
也就是说、但说到底、但是、然而、不过、因此、所以、其实、总之、可推之、由此可见等。
——这种方法很常见,叫开宗明义、开门见山。
③看结尾:分总式结构的议论文,在结尾段或倒数第二段,往往有归纳性论点,也要注意提示性词语,如:所以、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归根到底、说到底、由此可见
——这种写法叫归纳总结法、篇末点旨法
④看中间:极少数情况,论点可能在文章的中间出现,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开头讲故事(或讲述自身经历),引析一个事例,分析一种社会现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论点,然后对其论证。
⑤归纳分析:(这是最难的一种方法)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句子,用前几种方法都找不出论点,就用分析归纳法——通过论据,反推出论点。
可以看论据证明了什么,看几个分论点各是什么,注意找到文中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词语,归纳成一个完整的判断句(或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