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15
1688年的“光荣革命”麦考莱(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1800-1859)在其名著《英国史》的一开头即指出,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
这场革命因为它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获得成功,被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者誉为:“光荣革命”。
天主教徒的君主专制1685年,55岁的查理二世(Charles II,1660年-1685年在位)因中风去世。
约克公爵詹姆士继位英国国王,是为詹姆士二世(James II,1685年-1688年在位)。
查理二世表面上是一个新教徒,实际上却是一个秘密的天主教徒。
詹姆士本人以及其母亲和妻子也都是天主教徒。
为了减轻臣民们在宗教信仰上对王室的压力,在公开场合,詹姆士参加英国国教礼拜仪式,他的两个女儿玛丽和安妮从小都皈依国教。
詹姆士二世继位后,并没有表现出不顾议会而实行专制独裁的政治倾向,也没有要将天主教作为唯一宗教、禁绝新教。
这样的统治政策的转变,发生在成功镇压国内叛乱之后。
一次是1685年5月苏格兰阿吉尔领导的,不满英国政府迫害清教徒的起义,这场反对专制的起义很快被镇压了下去。
另一次起义是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默思公爵领导的反对詹姆士二世登基的起义。
最终,起义队伍被王军剿灭,蒙默思被处决,起义者中被绞死二三百人,800多人被流放。
两次起义的镇压表明了英格兰中央政府和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国王的全力支持。
镇压叛乱后,詹姆士的统治政策开始转向强硬的政治手段。
首先,詹姆士扩充了军备,军队由原来的5000余人激增到3万人。
其中13000人驻守京都,以威慑政治异己分子。
他还不顾“宣誓法案”的规定,在军队中提升天主教徒为军官。
詹姆士二世此举在政治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敌对情绪。
此后,他还利用国王拥有“赦免”的特权,让越来越多的天主教徒进入枢密院、军队和法院。
同时,从1686年开始,詹姆士二世开始公开宣传天主教,王室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金钱贿赂、劝诱等方式号召新教臣民皈依天主教。
课题12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课程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一)光荣革命1.背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2.历程:(1)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
(2)独裁阶段: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3)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4)“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
3.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权利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1.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2.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
英国责任内阁形成以后,英王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失去行政权。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历程:(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容:(1)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1)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一、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英国::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确立——1818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发展——发展——18321832年议会改革。
改革。
1. 了解英国“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政变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级革命的结束))。
2. 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 《权利法案》《权利法案》:1689: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①内容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财政权等权力。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约。
②意义②意义::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确立。
(2)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8:18世纪前期形成世纪前期形成,,开创者——沃尔波尔开创者——沃尔波尔,,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内阁产生过程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产生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形式上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与首相共进退;;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且控制立法程序。
作为政府和内阁首脑的首相掌握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掌握国家大权。
掌握国家大权。
3.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 原因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权利法案》的颁布:1、《权利法案》的条件:(1)英国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的特点。
(2)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政治反对派联合发动了著名的“光荣革命”。
(3)1689年议会通过英王签署《权利法案》既是矛盾的体现又是妥协的结果2、《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3、主要内容:(1)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2)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他们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3)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4)不得找任何借口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等。
4、意义:(1)《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史上重要的文献,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一方面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另一方面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都铎王朝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统治。
这样,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
(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资本主义在封建母体中孕育:1、条件:利用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线上的优势,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传统工业迅速发展。
2、表现:(1)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农场和牧场。
(2)新的阶级形成: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影响:(1)推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2)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不断发展。
(3)英国早期历史上就存在的民主权利意识愈发强劲。
16世纪到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发生了的重大变化:(1)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得到发展.很多领域出现手工工场,“圈地运动”使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
(2)阶级关系上: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并结成同盟进行反封建斗争:(3)政治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主张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部编历史九上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归纳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4、结果: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5、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6、结束: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7、颁布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权利法案》:①内容: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②《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8、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提纲1、【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国王权利根本目的——扩大资产阶级权利3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君主立宪制形成: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传统:国王征新税必得议会同意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声音正式确立:《权利法案》颁布发展完善: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作用:政治方面: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是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历史发展进步趋势。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詹姆士一世的专断:(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2)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爆发的背景: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爆发的时间、标志: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3.革命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4.结果: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三、《权利法案》1.光荣革命(1)发生的背景: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他是个恢复天主教,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2)革命结局: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英国议会作出规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后英国皇帝的权利情况介绍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一次非暴力政变,那么你了解光荣革命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光荣革命后英国皇帝的权利情况,希望能帮到你。
1688-1689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光荣革命后英国皇帝权利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皇帝的英国国王已经不再是君权神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英国议会说了算,议会成为了统治英国的实权机构。
下面介绍一下光荣革命后英国皇帝权利的变化情况。
光荣革命成功之后议会将早就已经起草好的《权利宣言》和王冠献给了威廉夫妇,其寓意就是接受《权利宣言》是议会允许威廉夫妇登上王位的先决条件,因为作为皇帝的威廉夫妇是议会批准的,所以其权利自然就要受到议会的制约,议会才是全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后来《权利宣言》被议会批准为法律,成为了《权利法案》。
在《权利法案》中强调了议会的重要性,对国王的权利作出了种种限制,其中限制皇帝的条款包括: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二、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三、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五、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辨论自由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通过《权利法案》的限制国王的规定可以看到国王已经不再是君主专制的国王,议会才是最高的权利机关,之后,议会再次通过了关于国王的财政法案,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从此开启了“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
光荣革命的发生时间光荣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的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1688-1689年,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出现流血牺牲就获得了成功,因此被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骄傲的称之为光荣革命,下面讲一下光荣革命时间为什么会是1688-1689.十七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越来越大,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势力的增长要求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同时需要在政治上有更多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但是当时的英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政治体制的压制,于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1660年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政权。
对英国“光荣革命”的再认识在英国的历史上,“光荣革命”应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一直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
此考点在近几年的山东卷、广东卷、江苏学测卷、上海卷都有考察,这说明这一考点的重要性。
而教材由于受体例、容量的限制,对这一事件的描述比较简略,而新课程的考察要求,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扩大它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发生的原因、经过、影响有一个全面理解。
“光荣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它既有前因又有后果。
英国从1640年开始反对君主专制的暴力革命,其间经过两次内战,1649年还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然而这并没有使英国走向自由民主道路,反而引来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他死后,1660年英国出现了查理二世的王朝复辟,恢复了专制王权。
英国各界人士本希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能够恢复各派政治力量的团结,缓解各敌对宗教派别的紧张关系,从而克服社会的混乱状态。
然而查理二世即位不久,人们就发现他们的希望落空了。
特别是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间,恢复天主教和亲法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危及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成果,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在此种形势下,只有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才能维护革命的基本成果。
广大英国老百姓对现状不满,暴力革命没有结束专制,反而带来了以“革命”名义上更加严酷的专制,民众的生活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新的人民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同时他们也渐渐明白,社会是否民主与国家名义上的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与统治者的名分怎么称呼也没有必然关系。
因而就需要通过一个合理的方式解决,既不会危害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又要避免社会的动荡。
在当时的英国,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复辟君主专制的倾向与议会反对君主专制的斗争。
最后不经过暴力而是经过妥协来解决这一矛盾,在英国却是可行的。
究其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由其社会传统决定的,英国国王的权利与东方国家,甚至欧洲大陆的君主都不同,它从来都不是至高无上的。
1689年《权利法案》【最新版】目录一、1689 年《权利法案》的背景和意义二、《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三、《权利法案》对议会权力的加强四、《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正文一、1689 年《权利法案》的背景和意义1689 年《权利法案》是英国政治性法律中的一部重要法案,由威廉三世于 1689 年签署。
该法案的出台源于英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变革,即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使威廉三世和玛夫妇登上英国王位,詹姆斯二世被推翻。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开创了限制政府权力的先河,实现了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力分立和互相制衡。
它保障了人权自由,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了明确的限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权:国王不得干涉法律的制定,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才能颁布法律。
2.司法权:国王不得干涉司法审判,司法权归于法院。
3.财政大权:国王不得擅自征税,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4.军事大权:国王在和平时期不得维持常备军,军队的管理和调度权归于议会。
5.王位继承:规定了王位的继承顺序,避免了王位继承问题的纷争。
三、《权利法案》对议会权力的加强《权利法案》不仅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还加强了议会的权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议会定期召开: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确保议会的正常运作。
2.议会言论自由:议会成员在议会中的言论不受国王干涉,保障了议会的言论自由。
3.选举议会议员: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议会代表人民的利益。
4.制定国家政策:议会负责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国王不得干涉。
四、《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中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国家的实际权力由议会掌握。
什么是光荣革命什么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英语:Glorious Revolution)是英国一场和基督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于1688年到1689年。
英国国会辉格党、托利党信奉新教之党人们联合起义;将信奉旧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罢黜,改由詹姆斯之女玛丽二世与夫婿威廉三世,两伉俪君主共治英国。
光荣革命的根本原因光荣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的资产阶级队伍迅速的壮大,而英国的旧贵族也采取了崭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成为了新贵族,新贵族也可以看做是资产阶级队伍中的一支非常强大的势力,但是这个时候英国代表着封建经济的旧势力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是相当尖锐的。
这种尖锐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也称为英国内战,战争给英国带来了破坏,出现了流血牺牲,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使得很多人深受其害。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策和措施,于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想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但是由不希望再次将英国带入到战争之中,于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与旧势力双方互相做出了让步,最终导致了光荣革命的发生。
光荣革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权,但是却保留了封建君主,并且封建君主的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称为君主立宪制。
通过光荣革命原因可以看出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旧势力之间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其实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的实质光荣革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壮大起来,同时采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一部分旧贵族也转变成为了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势力强大起来之后,必然要求在政治上拥有自己的地位,必然要求政权能够为自己的利益保驾护航,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最终爆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最新】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哪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哪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光荣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
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自18世纪以来,历史学中关于对1688年;光荣革命;的评价,长期为辉格派历史家哈兰姆、麦考莱以及后来的屈维廉的观点所统治。
在这批辉格派历史家看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以后民主的议会制政府和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力图建立专制君主制的计划的终结。
以后,议会的宪法地位上升了,国王的专断横暴权力被遏止,并处于议会监督之下。
英国的两个主要政党也起源于此时。
两党在政治上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制约,使政局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两种互相矛盾和制约的因素包含在一个统一体内,既避免了大一统的呆板、停滞、毫无生气的弊端,也避免了破坏性的冲突和内战的危险。
麦考莱的名著《英国史》就是从1688年开始的。
在这本书的一开头,著者就指出,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
;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
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
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
;麦考莱在政治上是个辉格派,他对辉格派在英国政治上所起的作用备加颂扬,并以自己是辉格派的成员而自豪。
他用辉格派的观点去解释历史是很自然的。
历史作用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等,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而且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