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试卷分析与FBL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6
《卫生统计学》试卷分析与PBL教学模式作者:杜进林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0期摘要:分析259份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试卷,结果显示试卷较难,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试题整体设计合理、覆盖面宽,但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
应更多的采用PBL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试卷分析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a)-0-02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很多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是一门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Problem-Based S.Learning(PBL)是一种较好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由Ho Barrows创立[1]。
多项研究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
该文分析引入PBL教学模式后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考试成绩,旨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1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某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共259份。
由授课教师组命题,教务处随机抽取A、B卷中一份作为期末考卷。
考试时间100 min,题型分为四类,客观题(选择题与判断题)采用答题卡计算机阅卷;主观题(简答题与综合分析题)由教师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采取密封试卷、“流水作业”的方式判题(即每人只判其中一部分题),避免阅卷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偏移。
1.2 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频数分布。
1.2.1 信度分析[2]信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客观事物重复测量若干次,测量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说明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目前较流行的信度评价方法,信度系数>0.75,精确性好;0.4~0.75,精确性较好;1.2.2 难度分析[2]难度指考生对某一试题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用难易指数P表示,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
中剔除调增出口产品的成本;因为我国的增值税的征税率和退税率存在着不一致,比如说在设定的任务中,对服装企业征收17%,但是退13%,中间的4%差额部分不予退税,就需要调增到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
剔:离岸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
注意:这里不是以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征税率-退税率),而是以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作为依据。
例如货物进项税额100万,征税率17%,退税率13%,全部货物出口的离岸价是200万,200×(17%~13%),要调增出口产品成本8万。
3.抵。
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内销销项税额减去需要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纳税额为100-92=8万;内销销项税额92万,应纳税额是0,不征也不退;内销销项税额80万,需要抵扣的进项税金92万,差了12万,这12万叫期末留抵税额,也就是等待退税的金额。
等待退税的金额12万要和退税指标比较。
4.退税指标。
免抵退税额=离岸价格×退税率。
本月退税指标=200×13%=26万,等待退税的金额12万,因为26>12,所以12万予以退还,所以本月的退税额就是12万。
退税指标叫免抵退税额,退了12万,免抵税额就是14万,不能留到下月,本月就作废了。
如果本月的退税指标为10万,等待退税的金额12万,10<12,就只能退税10万,未退的2万留待下期到内销销项税额中继续抵扣。
本期的免抵退税额为0。
拓展训练:曙光机械厂为自营出口生产企业,被税务局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份经营业务为:购钢材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300万元,外购钢材准予抵扣进项税额51万元,已验收入库。
6月份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200万元。
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
本月内销机械设备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
收款234万元存入银行。
本月出口设备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注册会计师专业税法教学中的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在医学统计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要评价引入P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教学中的效果,就必须首先详细分析出它的基本特征,然后再对其进行评估。
PBL是一种以学习者发展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习者自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最终取得学习成果。
该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推理和领悟的能力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并且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有关内容。
P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教学中也有着同样的优势。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统计模型和统计分析的内容,获取相关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所学知识,以及更好地接受并理解知识,有助于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统计教学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首先是需要教师多花费精力来制定问题分析过程,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并定期评估机制。
其次,也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理解PBL的益处,因此,在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最终完成PBL教学过程。
为了评价引入P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教学中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成绩来衡量学生对该课程知识及相关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学习效果的变化。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调查问卷,让学生在使用PBL教学法后,就自身学习的体验,满意度,感受等方面进行反馈,以便得以评估出该种教学法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老师进行实地考察或第三方评估,以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效果。
总之,PBL教学法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教学方式,必须用更为科学客观的方式去衡量其对医学统计教学的实际效果。
文章编号:1006-3110(2009)01-0290-02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王 娟,王心旺,雷毅雄 摘要: 目的 评估我校2004级本科预防专业学生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
方法 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分(78.8±13.9),信度0.81,难度0.788,区分度0.29。
结论 本试卷体系较全面,区分度良好,成绩分布较合理,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今后应加强学生公式应用和专业英语的培养。
关键词: 卫生统计学;试卷分析;教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Final Examination Scores of H ealth Statistics in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WAN G J uan, WAN G Xin-wang,L EI Yi-xiong(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General Practice,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82,Guangdong)Abstract: 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health statistics by analyzing the final examination score s of health statistics of2004grade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of G uangzhou Medical College,and to further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form teaching method. Methods The reliability,difficulty,and 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final examina2 tion paper were calculated,re spectively;the score s of the final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R esults The score s had neg2 ative skewne ss distribution,the mean was78.8,and standard deviation was13.9.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te st items was0.81,difficulty coefficient was0.788,and the discrimination coefficient was0.29. Conclusions The re sults show that the examination evaluate s the students completely and objectively on understanding the course,but some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such as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statistical formula and profe ssional English.K ey w ords: Health statistics;Analysis of te st paper;Teaching 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选拔优秀人材,进行教学研究,调整教学过程,提供合格人材的重要手段[1]。
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探讨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在欧美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使用。
在我国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中推行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卫生统计学 pbl 教学方法《卫生统计学》作为医学生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一门课程,是所有医学院校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如何培养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独立地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医学工作中大量偶然数据,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
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实际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
pbl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能力。
pbl教学法在西方的医学教育中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在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课程教学中对pbl教学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尝试在研究生的《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医学统计学具有理论抽象,晦涩,概念多,公式繁杂,内容的逻辑性强,而医学生普遍缺乏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等基础,往往不能正确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含义,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复杂的研究资料更是不知从何入手,被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卫生统计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在传统的教学中,“卫生统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往往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验室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卫生统计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中心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引入信息技术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但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借鉴讨论课、学生研究会等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主体。
另外,采用倒叙教学法,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由教师引导整理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进而增强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中心引进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如利用课件、视频、创意设计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另外,组建学生邮箱、班级微信群等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及时交流教学内容信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信息技术的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实验室和教室进行无缝集成,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讲义等方式实现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里操作,还可以通过电子屏幕仿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中心的不断努力下,“《卫生统计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成为了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了更加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为其他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无论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是信息技术的引入,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进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卫生统计学》试卷分析与FBL教学模式
摘要:分析259份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试卷,结果显示试卷较难,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试题整体设计合理、覆盖面宽,但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
应更多的采用PBL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试卷分析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很多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是一门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Problem-Based S.Learning(PBL)是一种较好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由Ho Barrows创立[1]。
多项研究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
该文分析引入PBL教学模式后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考试成绩,旨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1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共259份。
由授课教师组命题,教务处随机抽取A、B卷中一份
作为期末考卷。
考试时间100?min,题型分为四类,客观题(选择题与判断题)采用答题卡计算机阅卷;主观题(简答题与综合分析题)由教师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采取密封试卷、“流水作业”的方式判题(即每人只判其中一部分题),避免阅卷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偏移。
1.2 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频数分布。
1.2.1 信度分析[2]
信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客观事物重复测量若干次,测量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说明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目前较流行的信度评价方法,信度系数>0.75,精确性好;0.4~0.75,精确性较好;<0.4精确性差[3],信度高表明考分能真实可靠反映出受试者的学业水平。
本研究采用Cronbach’系数评价试卷信度。
1.2.2 难度分析[2]
难度指考生对某一试题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用难易指数P表示,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
难题P <0.6,较难题0.6≤P <0.7,中等题0.7≤P <0.8,较易题0.8≤P <0.9,易题0.9≤P≤1。
1.2.3 区分度分析[2]
区分度是指通过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开来,是衡量试题鉴别考生水平差异能力的重要指标,用D表示。
区分度D >0.4,试题很好;0.39≥D≥0.3,试题良好,修改更佳;0.29≥D≥0.20,试题尚可,仍需修改;D≤0.19,试题差,必须淘汰。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一般情况
参加考试259人,及格251人,及格率96.91%。
考试成绩偏度系数为-0.376,呈负偏态分布。
满分100分,中位数69.00分,四分位数间距15.12分,最高分93分,最低44分。
2.2 试卷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情况
2.3 大纲要求层次
3 讨论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目标看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在试卷中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应得到相应反映,并允许一定量超纲
题,一套高质量的试卷四种层次的考核内容比例为55-65:25-35:10-20:0-5[4]。
本次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精神,整体设计合理、覆盖面宽。
本次考试信度为0.76,表明可信度较好。
平均难度系数为0.68,提示本次试题较难[4]。
虽难题及较难题分值比重大,但学生成绩70~80分段人数居多,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复习备考的,但仍有3.09%学生跟不上教学。
本次考试平均区分度为0.63,说明试题区别极好,能很好地区分优秀学生及差生的学习效果。
综合考虑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本次考试总体来讲试题较难但区分度极好。
4 PBL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应用“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查资料,讨论[5]。
这样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辅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并有效地利用教材、参考资料,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主要原因为学生长期接受灌输式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考试分数。
进一步改革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提高授课技巧,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志行,赵杨,易洪刚,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9-81.
[2]吴承祯,何丽华,林立群,等.试卷质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3):26-30.
[3]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38-251.
[4]高茵茵,秦鹏,于晓松,等.中国北方13所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试卷的试题综合评价[J].考试研究,2007,6(9):842-844.
[5]潘玉进,郭文斌,徐速.PBL在心理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