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优质课大赛获奖
- 格式:pptx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57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设计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
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
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
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1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教具准备:相关图件六、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问题讨论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构造,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损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损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假如没有完好的细胞构造,草履虫不行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洁的缩手反射须要很多种类的细胞参加,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须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加。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加。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简洁导致胰岛素依靠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简洁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索与讨论1.提示:假如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详细内容会发生变更。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全部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假如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详细内容也会变更。
假如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根底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学习教育资源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3.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学习重点难点】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重点)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重、难点)【方法引导】认真结合课本插图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思考P4的讨论和P6的思考讨论,总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材解读】1.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仍能在细胞中进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2.多细胞生物只有依靠细胞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预习导学】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1)举例:SARS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等。
(2)结构: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不具有________结构。
(3)生命活动特点:专营________生活,所以只能利用活细胞培养基培养病毒。
(4)生命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细胞→________→器官→系统→个体→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
2.相互关系(1)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
(2)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预习导学】一、1、核酸蛋白质细胞寄生活细胞3、各种分化的细胞二、1、组织种群和群落生物圈2、组成结构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堂检测】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原子 B.细胞C.血液 D.小池塘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农田的所有害虫 B.一块农田的所有蝗虫卵C.西枝江的所有鱼 D.西枝江的所有鲤鱼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群落的是()A.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B.一片草原C.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当堂训练】1.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酵母菌B.蓝藻C.艾滋病病毒 D.大肠杆菌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的蚂蚁和长满的苔藓3.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化石应该是( ) A.细菌 B.水螅C.多细胞藻类植物 D.被子植物4.H7N9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不能繁殖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D.能够致病5.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B.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C.青蛙的表皮细胞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在池塘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种生物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后拓展】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一个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3、辨析下面所叙述的几种生命系统,回答问题:①一个乳酸菌②培养皿中的乳酸菌菌落③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了乳酸菌外,又滋生了真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④培养皿中的所有成分(1)②③④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自然科学的起始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引导性,而且学问的条理性较强,简单被学生承受。
这节课是帮忙学生熟悉自然这门课,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很好载体。
教材通过详细生物和非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比照以及某些生物的特别点的展现来扩大学生的学问面。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查找学问教学和方法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采纳实物或录像等直观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依据本节教材特点,采纳比拟、争论和列举实例分析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循着两条主线即学问目标线和技能目标线进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一、教学目标㈠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分类,介绍生物区分于非生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涵义。
㈡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观看、比拟、分类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目标通过渲染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喜爱自然科学、探究自然界神秘的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教学重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主要特征。
⒉教学难点:生物区分于非生物的特点。
二、教学预备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等与教材相关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水母、鸵鸟、猪笼草图片,仙人球以及几株绿色植物实物。
三、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争论:①在同一季节,为什么有些地方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却冰天雪地?②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为什么会生锈?④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而氢气球却能往上升呢?学生代表发言后,说明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问题,但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把握大自然的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使大自然为人类效劳,用录像或幻灯片展现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山青水秀的风光;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晶莹透亮的冰川;有直插云霄的高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