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用电安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生安全用电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安全用电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安全用电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解安全用电常识。
2.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1.解安全用电常识。
2.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前准备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四、准备材料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五、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同学们讨论:1.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
板书:安全用电。
学习新课1.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2.师提问:(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①关电源②用干布擦)(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不能)(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①先切断电源。
②在灭火.)(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小学生安全用电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用电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器的习惯,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教学重点: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2. 电器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使用电器,避免电器安全事故。
教学准备:1. 讲义、图片、电器模型;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家中使用电器的经验,让学生明白电器使用中的一些危险性。
二、呈现新知识(10分钟)1. 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的家用电器、电器的功率和用电安全知识。
2. 通过图片和电器模型展示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清楚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器。
三、拓展(10分钟)1. 老师分组让学生讨论电器使用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并提出预防措施。
2. 学生演示正确使用电器的场景,加深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巩固(1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测。
2. 学生归纳总结家庭用电的安全知识,并做出个人或家庭用电安全宣言。
五、作业(5分钟)布置家庭调查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用电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撰写体会。
六、结束语(2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并祝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反思:1. 这堂课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了正确的用电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加入了趣味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安全用电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保障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七、家庭调查作业反馈(8分钟)在下节课上,学生将分享他们在家庭调查中的发现和改进建议。
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加深对于家庭用电安全的认识,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
八、安全用电知识小常识(5分钟)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家庭用电的小常识,例如不要随意触碰电器的插头和插座、使用电器时要保持干燥、不让电器接触水等,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
2. 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用电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家庭用电安全宣传资料。
3. 家庭用电安全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家庭用电的常见设备,如电视、电脑、电灯等。
2. 引出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a.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家庭用电设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用电设备。
b. 介绍家庭用电的电压和电流,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参数。
c. 讲解家庭用电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电视、电脑的开关机顺序,电灯的开关操作等。
2. 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a. 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触电事故的危害。
b. 讲解以下用电安全原则:-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
- 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
-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 不要在电器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不要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
c. 通过实例讲解用电安全事故,让学生深刻理解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1. 教师发放家庭用电安全知识卡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卡片上的用电安全原则贴在相应的位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做到用电安全。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a. 请家长协助,完成家庭用电安全隐患排查。
b.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用电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用电安全知识。
一年级防电安全教育教案一、课程主题:防电安全教育二、适用年级:一年级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程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性质;2掌握简单的防电安全知识;3培养学生对电的正确认知和安全防范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15分钟)引导学生简单了解电是一种形态的能量,它可以在电线中流动。
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电的来源和作用,例如电灯、电视等。
2. 电的危险性(1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小动画向学生展示电的危险性,强调触电可能带来的危险。
讲解哪些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可能对我们构成危险,例如插座、电线等。
3. 防电安全知识(20分钟)教授简单易记的防电安全知识,例如:不随便触碰插座和电线;不在水或湿润的地方使用电器;遇到电器故障时,不私自拆解修理,而是告诉父母或老师。
4. 安全实践演练(10分钟)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或场景演练,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在家中遇到电器故障时应该怎么做。
5. 总结与复习(10分钟)回顾课程内容,强调防电安全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时刻保持对电的尊重和警惕。
六、教学方法: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防电安全的兴趣。
2图文结合: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的危险性和防范方法。
3实际操作:利用简单的实践演练,让学生亲身感受防电安全的实际操作。
七、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程度。
2实际操作表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合理操作和反应。
3小测验:针对课堂学到的防电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小测验。
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电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的用电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用电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家庭用电安全知识手册。
3. 安全用电示范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电灯、电视、电脑等电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电器的用途。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吗?它们是如何获得电能的呢?二、讲授新课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1)向学生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插座、电线、电器等。
(2)讲解家庭用电的安全规则,如: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触碰裸露的电线、不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等。
(3)介绍家庭电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不使用损坏的电器、不超负荷使用电器、不长时间使用同一电器等。
2. 正确的用电方法(1)讲解电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电器是否完好、了解电器使用说明书等。
(2)演示正确的开关电器的方法,如:先开电器后开电源,关电器时先关电源后关电器。
(3)讲解电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让水溅到电器上、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如果你发现有人触电了,你会怎么做?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应对措施。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到的家庭用电安全知识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家庭用电安全的情景图,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用电设施,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用电情况。
小学生用电平安教育教案5篇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
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二、教授新课1、平安用电标志〔1〕你们了解平安用电标志吗?〔2〕平安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平安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
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三、总结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平安知识?小学生用电平安教育教案篇3教学目的:本节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应急避险珍爱生命〞的平安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平安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生产生活中十分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平安用电常识,标准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根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标准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平安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根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可贵。
教学重点:1、知道平安用电的重要性。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
小学节约用电安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重要性,知道节约用电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用电的例子,如:“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都见过哪些电器?”2.讲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性(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浪费电的现象,如:“有些同学在离开教室时,不关灯、不拔插头,这样既浪费电,又存在安全隐患。
”3.讲解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1)教师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使用电器时,要确保手干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避免触电事故,如:使用三孔插座,确保电器外壳接地;遇到有人触电时,不要直接用手去拉,要用绝缘体挑开电线等。
4.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5.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用电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记录下来。
(2)下次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实践成果,评选出最佳节约用电方案。
(2)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一幅关于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漫画,要求画面清晰,寓意深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掌握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家庭用电情况了解不够,提出的改进措施不够具体。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
小学生用电知识教育方案5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是必须用到的东西,因此小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用电安全问题。
通过了解用电安全知识,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尽可能避免用电事故的发生。
下面XX就和大家分享小学生用电知识教育方案5篇,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小学生用电知识教育方案1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相同。
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_用来标志注意危险。
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
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
如电气母线,a相为_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
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_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安全用电的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安全用电”,内容包括:认识电流,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学习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安全电压的范围。
2. 掌握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3. 学会触电急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安全用电常识,触电急救方法。
难点: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演示用电路、人体模型、急救道具。
2. 学具:安全用电宣传册、触电急救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触电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流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了解安全电压的范围。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家庭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6. 触电急救方法学习:演示并讲解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2. 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常识3. 触电急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家庭安全用电宣传单。
2.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触电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案:分析事故原因,如私拉乱接、使用劣质电器等,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安全用电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施,了解电力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知识。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用电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组织触电急救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触电急救方法的讲解与操作。
4. 作业设计。
安全用电的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物理》教材第八章“电”的第三节“安全用电”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常识,掌握触电急救方法,以及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和常识,能够正确进行触电急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和常识,触电急救方法。
难点: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触电急救的正确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演示用电路、人体模型、急救器材。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急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则因不安全用电导致的触电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
2. 讲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不同电压下触电的危害程度。
3. 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常识:a.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 湿手不触摸电器,不私拉乱接电源线。
d.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 触电急救方法:a. 立即断开电源。
b. 使用绝缘物将伤者与电源隔离。
c. 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安全用电实验,观察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并讨论如何避免触电事故。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安全用电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安全用电2. 内容:a.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b. 安全用电原则和常识c. 触电急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实例。
b. 如何避免触电事故?c. 触电急救的正确步骤。
小学一年级用电安全教案
小学一年级用电安全教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的用电常识。
1、用电安全。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
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取暖时,屋内要注意开窗透气防止煤气中毒。
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
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拓展阅读】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教案
1.注意交通安全。
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
有人戴上了帽子和口罩,可别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此外,地面上结起了一层冰,道路又湿又滑,遵守交
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上下学最好结伴而行。
严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滑冰或进行各类游戏
活动。
走路,稍不留神,就要摔跤,行走时不能急奔快跑。
不能在
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滚雪球,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交通,
甚至发生车祸。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同学们交通安全防范不能放松。
雪雾天气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冬季来临夜长昼短,雨、雪、雾天气多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时天比较黑,加上冬季雨、雪、雾天气多人体关节的灵活性较差反应也
相对缓慢。
所以请大家注意上学和放学时的交通安全。
2.要注意校园安全。
进入校园要轻声慢步右行,禁止在校园内乱跑、滑冰和做危险游戏,切忌追逐打闹,冬天衣服穿的多,人比较笨重,很容易摔倒,
遭受到伤害。
上下楼梯右侧通行,冬季因雨雪天气,楼道内会比较
湿
滑,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在楼道内不疯闹,不东张西望,不拥挤,不推搡,不惊叫,不做滑冰动作。
发生拥挤时,学会避让,立
定站好,退到墙边。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学间互谅互让,发生矛盾时多作自我批评,不准吵架,严禁拳脚相加,大动干戈。
3.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的用火、用电、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
了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
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同学们回家后一定要提醒父
母和兄弟姐妹们。
冬季人离开火炉前一定要拿开火炉旁的被褥及其
他易燃物品。
要注意用水、气、电等方面的安全,做到不玩火,避
免野外用火,正确使用电器,注意取暖安全,防止煤气中毒等。
遇
到火警时及时拨打119报警。
4.防滑冰溺水和摔伤。
冬季气温较低,有水地面极易结冰,外出时要注意防滑,避免摔伤;要避免到池塘、河流、湖泊、水库等附近玩耍、滑冰,防止冰面
破裂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若不慎发生溺水事故,要及时向附近的成
年人大声呼救,同行的未成年学生、同伴不得自行贸然施救,避免
因盲目施救造成更大伤亡。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牢固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注意饮
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买“三无”食品。
6.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预防冬季常见传
染病的交叉感染,如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
7.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防诈骗、防伤害。
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遇有紧急情况,要见义巧为,善用智
慧取胜,避免力敌不过反而危害自身现象的发生。
8.冬季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
冬天来临后在学校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也显得很重要。
冬季如何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呢?
冬天课间活动安全的要求:①、课间可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②、走在有冰冻的路面上要特别小心预防
跌倒摔伤尤其不能到有冰冻的地方追跑,不得在校园内打雪仗掷雪
球以免砸伤他人。
③、不要在冰上行走玩耍不能抱侥幸心理或者因
好奇而冒险。
④、冬季进行体育锻炼、课外活动时活动量要适度活
动后如果出汗多应把汗水及时擦干防止因汗水蒸发吸热而感冒。
⑤、冬季天气较冷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易发生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等身
体损伤,请同学们在体育课与课外活动时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
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注意自我保护严禁冒险行为。
同
学们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安全放
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9.岀门要及时告知家长自己的动向。
出门前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不得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私自外出、在外住宿和远游。
远离网吧,合理利用网络,妥善安排每天的时间,不沉迷于网
络游戏,注意身心健康;要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