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
- 格式:pdf
- 大小:129.59 KB
- 文档页数:5
钢的腐蚀磨损失效及其分析方法郑文龙上海材料研究所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1、钢的腐蚀失效腐蚀的破坏性遍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部门,从日常生活、仓库储存、交通运输、通信、建筑、机械、化工、冶金、国防等,凡是使用金属材料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腐蚀问题存在,而工业生产中,腐蚀问题尤为严重。
腐蚀使完好的金属构件失效而最终导致设备的报废,甚至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危害极大。
因此,它已引起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日益不安和重视。
1937年由壳牌公司(The Shell Company)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一次腐蚀展览会上,有如下的一块展牌:即当你用不到5秒钟的时间来读这块牌时,将近一吨的铁变为废物。
据统计,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在一亿吨以上,占世界金属总产量的20-40%。
金属与环境介质之间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变质和破坏,这个过程称为金属的腐蚀,其中包括上述因素与机械或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腐蚀是具有破坏性的,它不仅使金属材料遭到破坏,有进甚至危及生命。
腐蚀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自1922年英国Hadfid发表文章指出钢铁由于生锈(包括防蚀和因腐蚀而更换的材料费在内)全世界一年损失额超过15亿美元,1975年的年腐蚀损失为700亿美元以来,许多国家的腐蚀工作者都在做这方面的调查工作。
特别是Hoar委员会,表1-1列出了世界有关国家对因腐蚀而造成经济损失统计。
从这统计数字看出,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总额达国民经济总收入(G、N、P)的1~4%,相当于全球人均40美元至50美元。
同时,从一个国家(如美国)不同年份统计的结果来看,腐蚀损失额还在不断地增加。
目前我国每年腐蚀掉的钢材超过500万吨。
以上这些估计不包括无法计算、且通常数目很大的间接损失。
这些间接损失来源于装置的损坏、爆炸及停产、产品的损失且环境的污染,甚至生命安全。
例如:1969年日本一艘5万吨级矿石专用运输船,因腐蚀性破坏而突然沉没,1974年日本沿海地区一石油化工厂的贮罐因腐蚀损坏,大量重油流出海面,造成这一地区的严重污染。
全国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会2005
年8月17日在兰州召开
邹翠群
【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全国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会于2005年8月17日至8月19日在兰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理化鉴委会主任杨学桐,中国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长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贺大钝,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主任鄢国强及有关
方面负责人李建林、阎育镇及各省市理化鉴委分会负责人共31人。
【总页数】1页(P65)
【作者】邹翠群
【作者单位】广西理化分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
【相关文献】
1.2011年三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通知 [J],
2.2011年三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通知 [J],
3.2010年三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通知 [J],
4.关于举办2014年三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的通知 [J],
5.关于举办2013年三级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化检测基础知识问答(化学部分2)刘林钦(~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江苏无锡214026)内容说明:】.根据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编写的教材而提出的;2.适用于一级、二级理化检验人员取证和考级的需要,以及在岗理化检验人员巩固和更新知识体系的需要;3.全部内容共498问。
其中物理部分共281+6问,分别刊载自2008年第l期至2009年第3期上。
自2009年第4期起连载化学部分问答。
中图分类号:T G l l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8345(2009)05—0086—0418简述瓷及聚四氟乙烯器皿的使用特点。
答:瓷的耐化学性比玻璃强,但它的氧化铝含量比玻璃高得多,因此,铝的损失量比较大。
瓷易被碱、氢氟酸和热的磷酸所腐蚀,瓷质器皿平常用作分解钢铁试样后蒸发、脱水的容器。
瓷的主要优点可在1100cC高温下使用,故瓷坩埚常用作焦硫酸盐分解试样的熔融器皿。
测定钢中硼时,在瓷坩埚中加入稀硫酸进行溶解,可避免引进硼的空白。
用装有填垫剂的瓷坩埚还可以代替铂坩埚用于碱性熔剂的熔融。
聚四氟乙烯器皿化学性能稳定,耐酸耐碱,不受H F浸蚀,常用来代替铂坩埚用于氢氟酸溶解样品。
聚四氟乙烯器』】I L表面光滑、耐磨、强度好、不易碎裂。
聚四氟乙烯器皿在350℃以下稳定,因此,使用温度不能超过350℃,一般控制在250℃左右。
19常用化学试剂按其性质可分为几类?答:常用化学试剂可分为一般试剂、基准试剂、无机离子分析用有机试剂、色谱试剂、生物试剂、指示剂及试纸等。
20简述常用的化学试剂的品级、标签颜色及主要用途。
答:(1)基准试剂:主要成分含量在99.95%~100.05%之间,杂质含量低于一级品或与一级品相当。
可作为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使用,也可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2)优级纯(一级品或保证试剂,代号G R,标签绿色):杂质含量低。
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测作者简介:刘林钦,男,高级工程师。
奖励资金申请书(精选5篇)奖励资金篇1公司领导:理化计量室在理化检验方面虽然开展金属材料几大元素化学分析、材料的拉伸、硬度试验,清洁度检验、盐雾试验、以及其它一些试验分析,但有些项目尚未开展,如金相检验,力学性能的一些试验等,且实验室只有一人持有力学性能二级技术等级证书,不符合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相关标准规定要求,为了提高公司检测能力,提高理化检验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技术业务水平,以保证理化检验技术符合质量检验及管理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我部拟派彭春、梁竹两位理化技术人员参加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广西分委会举办的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机械性能三个专业的Ⅰ、Ⅱ级人员技术考证班培训学习,共需费用约5000元(培训费650×5=3250元,预计车船费、市交费、补帖等费用约1700元)。
当否,请批示。
技术质量部20xx年5月16日奖励资金申请书篇2公司领导:制造技术部设备管理室在进行设备搬迁时,在原设备搬迁计划工作外,新增两组三档线路、15个空气开关、两个开关柜安装调试工作项目,这增多了许多工作量,但我室员工为了不影响公司的生产,利用班前、班后、星期六、星期天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突击安装调试,于20xx年1月15成日顺利地完此次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为了激励我室员工的积极性,现申请公司给予奖励。
特此报告制造技术部设备管理室20xx年1月25日奖励资金申请书篇3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能给我这次评选优秀员工的机会,也感谢同事和领导们在工作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勤勤恳恳的做好本职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
在这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技能,更多的是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在与同事、领导的沟通与协作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日益成熟与进步。
自20xx年进公司至今,我并没有为公司做出突出的贡献,我只是尽量做好属于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每一次任务。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情况介绍 理化检验技术是产品质量保证和监控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基础技术。
为使理化检验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运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法规的要求,必须加速理化检验人员的知识更新,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对在职各类理化检验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并按技术资格等级颁发证书,以作为理化检验人员资格确认和单位聘用的依据。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在理化检验人员资格培训方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我国开展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始于1951年,当时根据原全国钢铁理化检验委员会的决定,指定由上海材料研究所负责组织钢铁化学分析研究班,试验、研究统一全国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等效采用原苏联国家标准方法。
自1953年开始面向全国钢铁、机械等行业带头举办钢铁化学分析训练班,从此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类学习班,并一直延续至今,为全国培训了大批材料理化检测专业人员,其中不少优秀分子成为所在企业检测机构的业务骨干或负责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司又多次发文强调为提高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要加速开展对各级各专业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工作。
1987年原国家机械委科技司发文责成上海材料研究所牵头组建理化人员培训资格鉴委会,1988年4月20日正式成立了机械系统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委员会。
鉴委会成立后,作了大量的工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企业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满足广大理化检验人员提升技术素质的迫切需求,2000年12月原国家机械工业局成立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并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分委员会开展一、二级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秘书处设在上海材料研究所。
弯曲挠度对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的影响摘要:阐述了在相同试验条件对不同弯曲挠度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拉伸曲线及试验结果对比,找出了不同弯曲绕度及不同弯曲部位对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弯曲挠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常作为防止因材料过量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的设计和选材依据;根据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的大小,衡量材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的倾向,是作为金属材料冷塑性变形加工和确定机件缓解应力集中防止脆断的参考依据。
抗拉强度表示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时的实际承载能力,对于变形要求不高的金属机件,有时为了减轻自重,也常用抗拉强度作为设计依据。
伸长率是反映材料塑性变形好坏的重要标准。
准确的测出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受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量数据偏差,笔者就在测试过程中就最易产生误差的因素——弯曲挠度,对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的影响做了一个探讨。
为了更加详细的测试弯曲挠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笔者选择了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在试样上选取不同的弯曲部位,另一个则是对同一部位选择不同的弯曲挠度,并对两种因素产生的结果做了分析评判,同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 试验仪器及工具1000kN材料性能试验机、壁厚为11.1mm材质为L450MB的试样15组,每组为取自钢板相近部位的2块试样(一块作为试验样,一块作为对比样)、游标卡尺、紧固夹头。
2 试验过程2.1 试样尺寸通过火焰切割的方法将试样从钢管上切取下来后,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剪切变形和热影响区,制成缩减段宽度为38mm,缩减段长度大于120mm的板样。
2.2 试样前处理将15组试样分别按下表1的方案进行不同部位的弯曲和弯曲挠度不同。
2.3 试验参数将15组试验样全部按照上述参数制成对应的试验样以后,分别在每组试样上打上标距,在1000kN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时位移速率控制在19mm/min~30mm/min,设备操作均按照正常操作规程完成。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铜闫红霞【摘要】二价铜在pH=9.0~9.5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生成蓝色络合物,其在最大吸收波长600 nm处吸光度与铜的浓度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方法.实验了铜(Ⅱ)的显色条件、稳定时间、干扰元素的干扰量及干扰元素的排除方法等,实验证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4%,所测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铸铁、合金钢中0.01%~3.0%铜含量的测定.【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4(004)002【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铜;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钢铁【作者】闫红霞【作者单位】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2;TH744.12+10 前言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铜[1],能在铸铁凝固时促进石墨化并使石墨均匀分布,在共析转变时促进珠光体形成并细化,有利于提高基体的耐磨性。
但铜在钢中通常是有害杂质,使钢的机械性能降低,当加热时导致金属表面氧化,有时会引起钢在锻轧热加工时发生热脆现象,出现鱼鳞状开裂并影响焊接性能;铜在钢中作为一个重要成分,如何准确快速测量钢铁中铜含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测定铜的主要方法有碘量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新试铜灵萃取法和离子色谱法。
新试铜灵萃取法[3]测定范围为0.010%~1.00%的铜,测定的铜含量相对偏低,三氯甲烷对肝脏毒性大。
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测定铜已见报道[4],但大都测量微量铜及水样中铜[5]。
本文通过研究实验条件,确定了铸铁及合金钢中中低含量铜的测定及干扰元素的干扰量和干扰消除情况。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和试剂VIS-723N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北分瑞利仪器公司)。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乙醇溶液(0.1g/L):称取1 g BCO,加80 mL乙醇(1+1)温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 000 mL,摇匀。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细则1.总则1.1理化检验技术是机械工业产品质量保证和监控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基础技术。
为使理化检验工作更好地为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法规的要求,必须加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知识更新,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对在职各类理化检验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并按技术资格等级颁发证书,以作为理化检验人员资格确认和单位聘用的依据。
1.2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及颁证等工作在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由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设的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市分鉴委会)共同参与,分工配合。
2.适用范围2.1本工作细则规定了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三类专业的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技术职责、技术培训、资格鉴定以及证书颁发的一般原则与工作程序。
2.2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对从事工业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在役设备质量检测、监督检查的理化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
2.3本工作细则亦适用于从事科研、教学等理化检验的专业人员。
3.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及各级人员的技术职责3.1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初级,二级为中级,三级为高级。
技术培训、资格鉴定按不同专业不同等级分别进行。
3.2一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为:a)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正确地进行常规检验操作;b)正确记录和计算检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单;c)能规范地执行有关安全防护规则。
3.3二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除应达到一级人员的技术要求外,还应熟悉专业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能够审核和签发检验报告。
具体要求为:a)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常规检验项目编制操作规程;b)独立进行检验操作,熟练地校准仪器;c)熟悉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并以此解释检验结果,正确做出检验结论;d)审核、签发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e)指导一级人员的工作,在三级人员的认可和指导下承担技术培训工作;f)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力。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机械工业材料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4年12月在原上海材料研究所有关性能测试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它继承了上海材料研究所六十年来在材料测试技术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信誉和影响。
1996年12月通过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1997年6月通过上海市级科技成果检测鉴定检测机构认证,1999年11月通过原国家机械工业局质量检测机构认可,2001年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2006年10月通过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上海市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初次评审。
“中心”也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
“中心”主要从事材料性能检测(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分析、高分子材料性能、金属腐蚀)、质量评定、仲裁试验、失效分析和安全评估、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及理化检验人员的资格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现有员工57名,其中教授级高工4名,高级工程师12名,工程师16名,助工8名。
“中心”科研测试设备齐全,现有经检定的主要仪器设备50多台,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直读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光谱仪、碳硫分析仪、氮氢氧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冲击试验系统等,具备现场抽样和检测的能力,并率先实施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简称LIMS)运作,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水平。
“中心”已成为美国通用电气、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等世界著名大公司的认可实验室,是上海市建设工程钢结构质量检测单位。
近年来“中心”为上海及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项目、上海磁悬浮工程、西气东输等项目提供了优质的检测服务,为材料质量及工程进展提供了保证,受到广泛的好评。
“中心”是国内最早研制标准样品的单位之一,目前品种可达几百种,是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及国家有色金属总公司标样定点研制单位,生产和销售金属材料的标准物质,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各单位写一个基本情况:
简单介绍一下单位情况,把下面数据修改一下:
检测中心简介:
新钢公司检测中心下设办公室、生产安全科、技术质量科3个职能科室和设备自动化室、原燃料室、化学室、物理室、环境监测室5个专业科室,以及原料检验车间、铁前检验车间、炼钢检验车间、轧材检验车间、综合检验车间、炼钢化验车间、铁前化验车间7个车间,主要负责公司进厂原燃料、中间产品和出厂产品的检验检测业务,以及部分理化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新钢公司大气、水质、粉尘、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和国内其他客户的检测服务。
检测中心检验人员均取得相关资格认定,组织员工参加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组织的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资格证,其中光谱分析22人,化学分析10人,力学性能22人,金相13人;参加多个行业、部门组织的无损检测培训,其中持有特种设备无损检验资格证:超声波24人、射线1人、磁粉7人、渗透6人,持有中国机械工程协会无损检测分会无损检验资格证:超声波14人、磁粉1人,持有符合美国SNT-TC-1A 无损检验资格证书:超声波5人、磁粉3人、渗透2人。
检测中心于1999年通过计量认证,2003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按照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和综合管理体系(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要求运作,为公司和客户提供公正、准确、可靠的检测服务。
检测中心现有员工779人,专业技术人员1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38人,助理工程师75人;高级技师22人,技师140人,内部技师166人,高级工66人,中级工25人。
试验检测(加工)设备247台(套)。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能力评价委员会江苏省培训办公室苏理化评[2019]001号关于2019年我省理化人员培训、发证、续证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人社部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精神和要求,中机联[2018]241号文件批准成立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能力评价委员会(以下简称能评委),并设江苏省培训办公室,取代了原来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江苏省分委员会。
现经协商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举办理化人员培训班,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2019年将继续举办金相检验、力学性能、化学分析与光谱分析四个专业的培训班。
1.培训人员条件1.1申报Ⅰ级人员的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1.1相关专业中专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年;1.1.2非相关专业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1.1.3髙中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
1.2申报Ⅱ级人员的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2.1具有相关专业助工或高级工以上资格;1.2.2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1.2.3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1.2.4相关专业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1.2.5高中、中技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六年;1.2.6其他人员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年以上者;1.2.7已取得专业Ⅰ级证书两年以上者。
2.续证工作2.1本年度续证是指2015年经培训学习已取得证书的,2019年内到期的且继续从事本专业的人员,经过培训理论考核合格后可办理续证。
已经续证过的学员需申请重新培训考核。
3.培训考核费用3.1 Ⅰ级2200元,Ⅱ级2600元,续证1800元。
4.报名4.1为了有计划安排培训,请申请人将信息[附件1]于2019年2月28日之前,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我们。
4.2请参加培训学习和续证的学员认真填写申请表[附件2],并经单位盖章,同时采集好本人电子照片,正式报到时提交已盖章的附件2表和电子文档(电子照片)。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细则1.总则1.1理化检验技术是机械工业产品质量保证和监控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基础技术。
为使理化检验工作更好地为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法规的要求,必须加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知识更新,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对在职各类理化检验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并按技术资格等级颁发证书,以作为理化检验人员资格确认和单位聘用的依据。
1.2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及颁证等工作在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由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设的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市分鉴委会)共同参与,分工配合。
2.适用范围2.1本工作细则规定了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三类专业的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技术职责、技术培训、资格鉴定以及证书颁发的一般原则与工作程序。
2.2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对从事工业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在役设备质量检测、监督检查的理化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
2.3本工作细则亦适用于从事科研、教学等理化检验的专业人员。
3.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划分及各级人员的技术职责3.1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初级,二级为中级,三级为高级。
技术培训、资格鉴定按不同专业不同等级分别进行。
3.2一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为:a)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正确地进行常规检验操作;b)正确记录和计算检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单;c)能规范地执行有关安全防护规则。
3.3二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除应达到一级人员的技术要求外,还应熟悉专业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检验操作,能够审核和签发检验报告。
具体要求为:a)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常规检验项目编制操作规程;b)独立进行检验操作,熟练地校准仪器;c)熟悉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并以此解释检验结果,正确做出检验结论;d)审核、签发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e)指导一级人员的工作,在三级人员的认可和指导下承担技术培训工作;f)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力。
3.4三级人员的技术职责要求,除应达到一、二级人员的技术要求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包括冶金、材料和工艺方面),能指导一、二级人员的工作。
具体要求为:a)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解释有关的检验方法和产品技术条件,解释和评判检验结果,能监督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贯彻执行;b)根据标准和技术条件,确定和制订有关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c)指导一、二级人员工作,检查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评定、仲裁检验结果;d)了解理化检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具有研究改进和开发新的检验技术方法、承担重大事故分析的能力;e)参与并协助设计、工艺人员制订验收标准;f)参与对二级及以下人员的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g)制订和监督执行安全防护规程;h)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力。
4.理化检验人员技术资格等级申请条件4.1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一级理化检验人员资格:a)本专业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含中专),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一年;b)高中、中技毕业学历及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含中专),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二年。
4.2凡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或高级工资格,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二级理化检验人员资格:a)取得本专业一级资格证书三年以上者;b)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者;c)大专毕业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二年以上者;d)中专、高中、中技毕业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四年以上者;e)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十年以上者。
4.3凡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三级理化检验人员资格:a)取得本专业二级资格证书四年以上者;b)大专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十年以上者;c)中专、高中、中技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连续工龄满十二年以上者;d)本专业连续工龄满二十年以上的其他技术人员和工人。
4.4初中毕业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满三年,能胜任本职工作者,经单位推荐,可申请一级理化检验人员资格。
自学成才有特殊成绩者,经单位推荐,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破格报考。
5.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5.1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资格鉴定工作以举办各专业、各等级技术培训班为主要手段,组织理化检验人员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
5.2举办培训班应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大纲,采用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统编教材,可根据需要选择参考资料进行培训。
5.3一级人员的培训学时一般不低于70学时,二级、三级人员的学时一般不低于50学时。
5.4一级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及各省市分鉴委会负责,各省市分鉴委会须将资格检定结果报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备案。
5.5二级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及各省市分鉴委会负责,其中资格鉴定工作各省市分鉴委会负责进行初审,初审结果报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审定。
5.6三级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
5.7各技术培训资格鉴定机构应具有可以依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场地。
5.8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应具有与其任务相适应的师资。
师资培训、考核和颁发证书工作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及秘书处共同负责。
6. 资格鉴定考核方法和内容6.1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班结业时,主办培训班的理化鉴委会(以下简称主办单位)应对培训人员进行资格鉴定考核。
6.2考核小组的成员由主办单位安排确定,原则上参加该次培训班的教学人员不宜兼任考核小组成员。
6.3资格鉴定考核分为笔试和操作两部分,必要时可进行口试。
6.4笔试考核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操作考核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
6.5资格鉴定笔试考核和操作考核的试题在统一题库中选定,试样由主办单位筹备解决。
7. 技术资格证书7.1理化检验人员的技术资格证书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统一印制、分发。
7.2一级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根据一级人员资格鉴定备案名单统一制作、编号,由各主办单位加盖红印章后颁发。
7.3二级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根据二级人员资格鉴定审定结果统一制作、编号,由各主办单位加盖红印章后颁发。
7.4三级人员技术资格证书和师资证书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制作、编号,加盖鉴委会红印章后颁发。
7.5省市分鉴委会上报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备案、初审与办证的人员名单应按不同属性(取证、续鉴)、不同专业(金相检验、力学性能、化学分析)、不同等级(一级、二级)分类制表。
7.6备案与办证报表中应包含取证或续鉴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历与毕业年限、专业工龄时间、技术职称与获得年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续鉴人员报表中应注明原资格证取证年月和证书编号。
7.7各级人员技术资格证书加盖“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资格鉴定专用章”钢印后生效。
一、二级人员资格证书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负责加盖钢印,三级人员资格证书和师资证由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负责加盖钢印。
7.8机械工业理化鉴委会秘书处在收到省市分鉴委会符合办证要求的报表和资格证书后一个月内完成备案、审定工作,并将所申办证书办妥寄返。
8. 证书的有效期、注销、续鉴和更新鉴定8.1理化检验人员技术资格证书有效期为四年。
8.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由持证者所在单位报请原发证鉴委会取消其技术资格并注销证书:a)在从事理化检验专业工作中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者;b)脱离理化检验专业工作达二年以上者。
8.3理化人员技术资格证书持有者在证书有效期前六个月内经单位同意可提出申请续鉴,申请续鉴者应参加必要的继续培训和考核并合格可延长一次有效期。
逾期未申请续鉴作自动放弃。
8.4申请续鉴的持证者所在单位应向原发证单位提供以下证明和材料:a)申请人在持证期间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b)申请人在持证期间从事所持证专业工作未累计中断一年以上。
c)申请人应提供本人持证期间工作小结。
8.5当第二次有效期到期后,持证者应申请重新鉴定考核。
9. 档案9.1主办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的理化鉴委会应保存下列档案材料:a)所有参加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人员的申报表、资格鉴定表、试卷及实践操作考核记录;b)学员考核成绩汇总表;c)该次培训班的小结;d)其他认为有必要保存的资料。
10. 附则10.1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工作所需费用由申请单位承担。
10.2理化检验机构负责人和理化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人员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国家质量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应在取得二级或三级技术资格的人员中择优任用。
10.3国家、有关部门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压力容器等特定行业和产品的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另有规定和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资格和其他行业理化人员技术资格可在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互认。
10.4本细则由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组织实施。
10.5本细则由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10.6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