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27
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按照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阶级和国家进行区分,军事思想可分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国和外国的军事思想等。
一、军事思想发展概况人类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讲,军事思想可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军事思想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内容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l世纪至8世纪,此时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建立了军队,出现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军事思想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专门学科。
专门研究军事的著作有《军政》、《军志》等。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军事家及军事著作,如闻名中外的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等。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经历了发生、发展的沿革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
约公元前2l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
从此阶级矛盾便成了社会的中心矛盾,战争成了实行阶级统治、维护阶级利益、进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很多关于军事与战争活动的记载,据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在《易经》、《尚书》、《诗经》中也都有些片段、零星的军事思想论述,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
军事思想概述总结军事思想是指关于军事战争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是指导军事行动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
军事思想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是依据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军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贯穿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和战争形式的发展。
以下将对军事思想的概述进行总结。
首先,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指挥策略和军事组织。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代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如埃及的“博物冠军”策略、巴比伦的军事组织和指挥概念等。
这些军事思想主要强调了指挥者的作用和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其次,中世纪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重装步兵和骑兵的运用。
中世纪的骑士文化在军事思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骑兵的崛起使得中世纪的战争变得更加灵活和机动。
同时,重装步兵也成为了战场上的重要力量,中世纪的战争主要依靠步兵和骑兵的互补和合作。
再次,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火器和科学技术的运用。
随着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战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近代军事思想主要强调火器的运用和军队组织的改革,如中国的近代军事改革和西方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等的著作。
最后,现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综合力量运用和网络化战争。
现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战争的特点上,现代战争具有高度的科技性和综合性。
现代军事思想主要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化战争的思维方式,如信息化战争、无人机战争等。
总之,军事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不断适应着战争形势和时代的变化。
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都强调了战争中指挥策略、军事组织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式的变化,军事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战争和综合力量运用,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军事思想,不断提升我们的战争能力和指挥水平。
因此,军事思想的研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和实现战争胜利至关重要。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军事思想是指在军事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战争和军事行动的理论观点和认识,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式。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战争目的、战争方式和战争艺术等方面。
首先,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战争观。
战争观是对战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看法。
毛泽东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继续。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战争的政治属性。
而且,战争观还包括对战争的必然性、复杂性和残酷性的认识,指导我们正确看待战争,不轻视战争,不妄自菲薄,不幻想和平。
其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目的。
战争目的是指战争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
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这说明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实现政治目标。
而且,战争目的还包括了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维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方式。
战争方式是指在实施军事行动时所采用的战术、战法和战术手段。
孙子提出了“奇正相生,徒正相成”的战法思想,认为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奇正相生,徒正相成的战法,灵活变通,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手段,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最后,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艺术。
战争艺术是指在实施军事行动时所需要的智慧和技能。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艺术就是运动的艺术。
”这说明了战争艺术是需要善于运用运动的艺术,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善于运用各种战争技能,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总之,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战争目的、战争方式和战争艺术等方面。
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军事活动的发展,提高军事斗争的胜算。
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不仅覆盖整个军事领域,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密切相关,因此军事思想涉及的问题很多。
军事思想的基本问题包括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学科体系、基本特征以及地位和作用等问题。
基本内容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指军事思想构成的基本要素,大体可分为军事哲学和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两个层次。
前者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等;后者主要包括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和国防思想等。
战争观是关于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包括对战争起源和消亡、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根源、战争目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战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
战争观是军事思想的核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问题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揭示了战争的基本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战争观的根本变革,为人们正确认识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军事方法论是关于军事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它一方面研究和揭示军事方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探讨军事方法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研究和揭示军事方法的运用规律及作用机制,探讨如何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的机制和步骤。
军事方法论与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反映了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关于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根本看法。
当人们把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用于认识和改造军事领域的客观事物时,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便具有军事方法论的意义。
军事方法论对于人们自觉地运用科学的军事方法认识和改造军事领域的客观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沿着正确的道路达到认识和改造军事领域客观事物的目的。
战略思想战略思想是关于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战争与国防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战略思想产生于战争和国防实践,它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拟定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基本问题。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毛泽东的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3、国防的基本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特征:现代国防结构的多维性现代国防斗争形势的多样性现代国防目标的多层次性4中国国防的发展历史(包括古代兵制建设主要秦汉):秦设立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太尉征兵制p59-p60工程建设和海防城池:最早,数量最多商代长城:春秋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隋元扩展北起通州南至杭州1794 海防始于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
5国防政策: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1。
实施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2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3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 独立自主的建设和巩固国防 5 实现国防现代化6进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6中央军委图p72 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制7国防法: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是由《国防法》确认和体现的,是对国防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反映了国防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
第二讲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基本规律等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阐明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考察和回答了军事领域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为人们研究和解决军事问题提供总体性理论指导。
军事是切与战争或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的统称。
主要包括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等。
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二)军事思想的本质和发展动力军事思想的本质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由于其政治立场不同,思维方法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军事实践,所以,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变革必然取决于世界军事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军事思想的发展有两个高潮,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二是近代西方。
这两个时期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是世界军事实践活动的高峰,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发展的高峰。
由此形成世界军事思想的两大传统,也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近代军事思想。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