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社会性组织的
- 格式:ppt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23
《社会工作行政》第十三章自测题判断题1.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其余的资金来源都是可有可无的。
.判断题 (5 分).. A.对. B.错2..社会服务机构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从事的服务也都是公益性的服务,所有的服务都应该免费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应该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判断题 (5 分).. A.对. B.错3.企业本身作为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向社会服务机构或个人捐赠属于其职责所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判断题 (5 分).. A.对. B.错4.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信息透明化至关重要,主要是通过透明度把握对机构财务内容的公布和公开运行。
.判断题 (5 分).. A.对. B.错5.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审计一般都是政府审计,便于开展管理与审查。
.判断题 (5 分).. A.对. B.错单选题6.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筹资时非常重视企业捐赠的动机。
下列企业捐赠动机中属于“公共关系”的是()。
.单选题 (5 分). A.争取新客户. B.体现社会责任. C.合理避税. D.造福员工7.为了有效控制财务资源,维持机构收支平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采取的财务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5 分).. A.聘请注册会计师核定年度财政报告. B.邀请机构长期志愿者审核年度财政报告. C.制作每个月的财政收支报告. D.记录每个项目每月的总收支情况8.某社会工作者小胡设计了一个题为“快乐游戏"的活动方案,目的是通过游戏促进贫困家庭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和建立自信心。
小胡将活动方案交给了担任某公司经理的表哥,希望他的企业能捐款,帮助购买一些游戏道具。
这种筹资方式属于()。
.单选题 (5 分).. A.项目申请. B.电话劝募. C.私人恳请. D.特别事件筹款9.某机构2011 年经费预算中,老年人服务项目为50 万元,占机构预算总额的10%,实际支出55 万元。
2012 年,鉴于老人需求日益多元化,机构计划拓展老人服务内容,在上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增加20%,将老人服务项目预算定为60 万元。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简介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
凡是有人群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
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
你跟别人打交道的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的场合。
(一)社会性的产生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
动物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
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
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
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
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
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有其相对独立性;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又与社会大系统中别的子系统密切相关。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本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从社会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领域,即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 T S )。
【案例与讨论】1、长寿之星: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并且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科学学术团体。
皇家学会始终致力于科学发现与探索的最前沿,其核心是它的会员,包括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头脑。
先后涌现出法拉第、牛顿、达尔文、卢瑟福、爱因斯坦、霍金等著名的科学家,当今的著名科学家Francis Crick、James Watson、Stephen Hawking等人也皆为皇家学会会员。
目前大约有1300名国内外成员,其中有65位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今天,皇家学会代表着大不列颠的科学社团及其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皇家学会的宗旨是:发掘科学精英;支持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促进国际交流;推进强化科学、工程及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教育及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在科学、工程及技术领域提供独立且权威性的建议;鼓励科学史的研究;出版书刊杂志传播科学研究成果。
1665年《自然科学会报》首期出版。
三百年来,皇家学会依然站在科学出版的最前沿,以印刷和电子出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充满活力的科学刊物。
皇家学会出版六种经过专家审阅、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的杂志:《会志:生物学》、《会志:数学,物理学,工程学》、《记录与回顾》、《生物书简》《自然科学会报:生物学》、《自然科学会报:数学、物理学、工程学》、《交界》皇家学会的杂志在科学团体中广泛传阅。
然而在成立之初,英国皇家学会似乎没有这样繁荣。
英国皇家学会是从弗兰西斯•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学习一般的科技知识,并且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因此,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
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
主要包括:二、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征及标志为: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科学技术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核心,其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主要包括: 1.投入体制――主要由政府、金融机构、工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民间等各方面的投入所组成。
2.结构比例――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3.法律调整――科学技术政策法律化。
4.管理体制――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科技体制大约可分两种:一是没有国家层面的全部科技计划,但有重点领域或专业的科技计划;另一是从国家层面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科技发展计划。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随着科学建制化的发展,科学研究逐渐职业化和组织化并呈现出特殊的分层现象;同时,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也随之从其他社会角色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集合为有形的或无形的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一、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2、科学技术界的互动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基础,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是由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是个体之间通过互动形成的有机系统。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大致可分为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大类。
实体性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 社团期刊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三、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科学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和基础是科学家队伍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第十三章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___________。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2、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___________。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3、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___________问题。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行政组织绩效的外延,除了内部的管理绩效,还包括:___________。
A.政治绩效B.社会绩效C.经济绩效D.文化绩效2、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___________。
A.计划绩效B.监控绩效C.评价绩效D.反馈绩效3、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___________。
A.考评要素B.考评标志C.考评对象D.考评标度4、在选择绩效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
A.目标一致性B.可测性C.独立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A2.B3.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ABC2. ABCD3.ABD4.ABCD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
A.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B. 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C.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D. 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2、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
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
A.哈特B.孔茨C.西蒙D.烈文3、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
第十三章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第一节三种认识兴趣一、认识与兴趣的含义哈贝马斯认为,“认识”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特殊范畴。
它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工具和创新生活的手段,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或观念地再现现实的过程及其结果。
哈贝马斯说:“一般说,兴趣即乐趣;我们把乐趣同某对象的存在或者行为的存在的表象相联系。
兴趣的目标是生存或定在,因为它表达着我们感兴趣的对象同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的关系。
这就是说,要么兴趣以需求为前提,要么兴趣产生需求”。
哈贝马斯认为兴趣这一范畴既有认识的品格,又有实践的品格,它是人类认识过程和生活实践过程相统一的基础。
哈贝马斯强调指出,作为认识论基础的“兴趣”,不是经验的兴趣,而是理性的兴趣。
经验的兴趣来自人的需求,但理性的兴趣不是来自需求,而是唤起需要,它所感兴趣的不是行为的对象而是行为本身。
哈贝马斯认为兴趣是给行为定向的基础,也就是说,对人们的工具行为和相互作用这两类行为起定向作用。
兴趣的目的不在于直接满足经验的需要,而在于解决整个制度的问题。
可见,哈贝马斯认为兴趣的定向作用是以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
二、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类型与功能哈贝马斯认为科学只不过是这样一种知识类型,其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益的一个方面。
哈贝马斯假定了三种包括人类所有理性领域的基本知识类型:1、经验—分析的科学(自然科学),即旨在理解物质世界规律的科学。
2、历史—解释学的科学(精神科学),即致力于理解历史意义的科学。
3、批判型科学,即致力于揭示人类遭受压抑和统治的条件的科学。
知识兴趣媒介功能需求经验分析型科学技术兴趣工作物质资料得以永存和社会得以再生产的需要历史解释型科学实践兴趣语言社会关系得以延续的需要批判型科学解放兴趣权威为实现乌托邦而产生的需要三、认识与兴趣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是:1、反对把兴趣视为心理的东西排斥在认识过程之外。
他赞同费希特【1】的看法,将兴趣视为认识的组成要素,是内在于认识过程之中而不是从认识之外附加给认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