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下表皮结构 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组成。
2.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 掌握观察植物结构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器材1. 植物样本:洋葱、胡萝卜、菠菜等。
2. 显微镜:10倍、40倍物镜各一套。
3.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盐酸、酒精、清水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1)将洋葱表皮剥下,用刀片切成薄片。
(2)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盐酸,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先观察低倍镜下的细胞排列,再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2. 观察胡萝卜根细胞结构(1)将胡萝卜切成薄片。
(2)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先观察低倍镜下的细胞排列,再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3. 观察菠菜叶细胞结构(1)将菠菜叶切成薄片。
(2)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盐酸,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先观察低倍镜下的细胞排列,再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膜较薄,细胞质内有大量的液泡,液泡内含有紫色物质。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还有许多细小的线粒体。
2. 胡萝卜根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胡萝卜根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膜较薄,细胞质内有大量的液泡,液泡内含有白色物质。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还有许多细小的线粒体。
3. 菠菜叶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菠菜叶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壁较薄,细胞膜较薄,细胞质内有大量的液泡,液泡内含有绿色物质。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还有许多细小的线粒体。
五、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内的液泡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洋葱细胞液泡内含有紫色物质,胡萝卜细胞液泡内含有白色物质,菠菜细胞液泡内含有绿色物质。
3. 植物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陕西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四观察叶片下表皮的结构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显微镜。
2.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3.观察叶片下表皮。
二、检查实验用品(10分)
1.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镊子,滴管,吸水纸,刀片(使用时请注意安全);新鲜菠菜或蚕豆叶片等;清水。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60分)
1.调试显微镜:取镜—安放—对光。
2.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3.观察叶片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四、实验结果(20分)
依据观察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叶片下表皮结构模式图
①是,其形状和大小能够调节。
②是,它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的“窗
口”。
③是。
五、整理实验用品(10分)。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结构,了解叶片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分析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探讨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如:柳叶、荷叶、桑叶等)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解剖镜、剪刀、镊子、滴管、酒精、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叶片形态: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解剖叶片:将叶片进行解剖,观察叶片的叶脉、叶片组织等结构。
3. 制作临时装片:将叶片的横切面或纵切面制作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
4. 观察叶片功能:分析叶片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叶片形态(1)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种类植物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2)比较不同叶片的形态差异,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2. 解剖叶片(1)用剪刀和镊子将叶片剪成小块,用酒精固定。
(2)将固定好的叶片放入解剖镜下,观察叶片的叶脉、叶片组织等结构。
(3)记录叶片的叶脉分布、叶片组织类型等特征。
3. 制作临时装片(1)用剪刀将叶片剪成小块,用酒精固定。
(2)将固定好的叶片放入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适量的水。
(3)用镊子将叶片展平,覆盖盖玻片。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将临时装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
4. 观察叶片功能(1)分析叶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如: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
(2)观察叶片在蒸腾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如:水分运输、气体交换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叶片形态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柳叶呈狭长形,荷叶呈圆形,桑叶呈卵形。
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物种特性等因素有关。
2. 解剖叶片实验结果显示,叶片主要由叶脉、叶片组织等部分组成。
叶脉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叶片组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等。
实验二: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
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
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
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观察树叶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树叶的结构,了解树叶的组织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收集的树叶样本
2. 显微镜
3. 盖玻片
4. 移动台
5. 刀片
6. 水滴
实验步骤
1. 选取一片树叶样本,将其清洗并放在移动台上。
2. 使用刀片将树叶切割成薄片。
3. 在盖玻片上滴上适量的水滴。
4. 将切割好的树叶薄片放置在盖玻片上。
5. 轻轻将盖玻片翻转,使树叶薄片朝下放置在显微镜上。
6. 使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的结构,并记录观察到的细节。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树叶的主要结构包括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气孔等组织。
树叶的表皮细胞通常具有保护功能,而叶
肉细胞则负责光合作用。
气孔则起到调节水分和气体交换的作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树叶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树叶的
不同组织和结构在实现不同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对我们进
一步研究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有着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伤害。
2. 在观察树叶结构时,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线以获得清
晰的图像。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用具,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复杂而精细。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树叶、菜叶等)、碘液、酒精、刀片、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加热器、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备用。
2. 观察叶片外表:用解剖镜观察叶片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制作切片: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然后取出叶片,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厚度约0.5毫米。
4. 水分固定:将切片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水分固定。
5. 碘液染色:将切片放入碘液中浸泡,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6. 观察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7.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皮:叶片的表皮位于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层。
在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 叶肉:叶肉位于表皮下方,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
在显微镜下,叶肉细胞呈绿色,表明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的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脉呈网状分布,由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在显微镜下,叶脉呈绿色,表明含有叶绿素。
叶脉的粗细、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六、实验结论1.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实验名称:观察叶片植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叶片植物,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叶片植物、放大镜、显微镜、玻璃容器、酒精、玻璃刀、滤纸、试管、笔、纸等。
实验步骤:1.首先,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片植物,如菊花、草地、水仙花等,并将它们放在玻璃容器中。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叶片植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记录下来。
同时,观察叶片植物的大小和结构。
3.进一步观察叶片植物的结构,可以用显微镜来放大叶片上的细节。
将叶片放在玻璃刀上,用酒精清洗,然后切下薄片放在玻璃片上,放入显微镜中观察。
4.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用滤纸吸取叶片上的液体或汁液。
将滤纸放在试管中,滴加几滴酒精,再将叶片轻轻切碎放入试管中,用笔搅拌一下。
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发生颜色或物质变化。
5.根据观察所得,绘制每个叶片植物的图画,并注明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
6.撰写观察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观察结果、结论和个人感想等内容。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不同的叶片植物,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各不相同。
有些叶子是长而窄的,有些叶子是圆形的,还有些叶子是心形的。
叶子的颜色也有红色、绿色、紫色等各种颜色。
每个叶子上都有不同的纹理,有的是平整的,有的是有凹凸不平的。
通过进一步的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叶子表面有许多小细胞。
这些细胞呈不规则形状,并有不同的颜色。
叶子中的细胞会吸收光线,从而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叶片上有一些汁液。
通过将叶子切碎并加入酒精中,我们发现一些液体会变色。
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一些物质,我们推测可能是叶片中的色素。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叶片植物,我们了解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叶片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具有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叶片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叶子上都有不同的纹理。
叶片中含有一些物质,可能是色素,可以引起液体颜色的变化。
个人感想: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叶片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二: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
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
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
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1)表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一、实验目的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特点,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特点,可以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白菜、菠菜、柳树等2. 实验工具:放大镜、剪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碘液等3. 实验药品:蒸馏水、酒精、碘液等四、实验步骤1. 观察叶子的形态(1)将实验植物取回,选取不同部位的叶子,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度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表面结构,如叶脉、叶肉、气孔等。
2. 观察叶子的结构(1)取一片叶子,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瓶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脱色。
(2)用镊子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染色情况。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观察叶脉、叶肉、气孔等结构。
3. 观察叶子的生长特点(1)将实验植物放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观察叶子的生长情况。
(2)定期测量叶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记录叶子的生长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子形态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不同植物的叶子具有不同的形态。
如白菜叶子呈长圆形,菠菜叶子呈椭圆形,柳树叶子呈狭长形。
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度等特征均有所不同。
2. 叶子结构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叶子的结构主要由叶脉、叶肉和气孔组成。
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叶肉负责光合作用,气孔负责气体交换。
3. 叶子生长特点观察结果实验观察到,不同植物的叶子生长速度不同。
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叶子的生长速度较快,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逐渐增大。
六、实验结论1. 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 不同植物的叶子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
3. 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有助于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验操作考核生物试题
试题一观察叶表皮结构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检查实验用品
1.实验用品:新鲜菠菜、蚕豆或芥蓝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镊子,滴管,吸水纸,刀片(使用时请注意安全),清水。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
2.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3.观察叶下表皮结构。
4.实验结果:在下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名称。
四、整理实验用品。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叶片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酒精、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
2. 实验试剂:0.5%碘液、10%氢氧化钠溶液、1%盐酸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叶片外观(1)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观察叶片的叶脉分布情况,了解主脉、侧脉、细脉的分布。
2. 观察叶片横切面(1)取一片新鲜植物叶片,用镊子轻轻夹住叶片,沿主脉方向将其剪成两半。
(2)将剪好的叶片放入装有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煮沸5分钟,使叶片细胞壁软化。
(3)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浸泡10分钟,使叶片细胞质透明。
(4)将透明叶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1%盐酸溶液,使叶片细胞核着色。
(5)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结构。
3. 观察叶片纵切面(1)取一片新鲜植物叶片,用镊子轻轻夹住叶片,沿主脉方向将其剪成两半。
(2)将剪好的叶片放入装有0.5%碘液的烧杯中,浸泡5分钟,使叶片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3)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使叶片细胞核着色。
(4)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纵切面结构。
4. 分析叶片结构(1)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
(2)分析叶片各部分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叶片外观(1)叶片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因植物种类而异。
(2)叶脉分布情况各异,主脉、侧脉、细脉等结构清晰可见。
2. 观察叶片横切面(1)叶片横切面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部分。
(2)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3)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负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叶脉具有输导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 观察叶片纵切面(1)叶片纵切面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部分。
(2)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包括鲜嫩的植物茎、根、叶片等,还有显微镜、刀片、盖玻片、注射器、染色剂等。
首先,我们用刀片将植物茎、根、叶片等样本切成薄片。
然后,将薄片放入盖玻片上,加入适量染色剂,用注射器轻轻吸取一些染色剂,使其渗入植物组织中。
最后,将盖玻片盖在显微镜片上,放入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植物茎、根和叶片中的不同组织结构。
首先,植物茎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由导管和木质纤维组成,导管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木质纤维则提供支持。
韧皮部则由韧皮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韧皮细胞形成了植物茎的外层保护。
其次,植物根中的结构主要包括根尖、根毛和根皮。
根尖是植物根的生长点,根毛则起到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根皮则起到保护根部的作用。
最后,叶片中的组织结构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导管束和气孔。
上表皮和下表皮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导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气孔则起到气体交换的作用。
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差异。
这些差异与植物的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木质部的导管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而木质纤维则提供了植物茎的结构支持。
根毛的存在增大了植物根的吸收表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而气孔则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不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相互协同作用,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植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实验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二: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
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
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
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的资料1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第一篇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八)观察叶片的下表皮(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1.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2.观察叶片下表皮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用具新鲜菠菜,蚕豆或者其他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清水、解剖针、纱布。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材料用具。
2.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3.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4.实验结果:绘制叶片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图并标注。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八)《观察叶片的下表皮》评分表监考教师:考生确认签名: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第二篇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七)观察叶片的下表皮(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1.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2.观察叶片下表皮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用具新鲜菠菜,蚕豆或者其他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清水、解剖针、纱布。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材料用具。
2.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3.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4.实验结果:绘制叶片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图并标注。
5.整理实验器材。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七)《观察叶片的下表皮》评分表监考教师:考生确认签名: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第三篇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验操作考核生物试题试题五观察叶片下表皮的结构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3、观察叶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的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绘制生物镜像图的方法。
二、检查实验用品1、实验用品:新鲜菠菜、蚕豆或芥蓝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镊子,滴管,吸水纸,刀片(使用时请注意安全),清水。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3. 分析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运动及其与光照条件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叶子的细胞,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其形态和分布与光合作用效率密切相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叶片(如菠菜、苜蓿等)2. 仪器:高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1)取一片新鲜叶片,用刀片切下一小块叶片。
(2)将切下的叶片放入培养皿中,用滴管滴加适量的蒸馏水。
(3)用镊子轻轻撕取叶片,将撕下的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4)用盖玻片覆盖在叶片上,用镊子轻轻按压,使叶片与盖玻片紧密接触。
2. 高倍显微镜观察(1)将临时装片置于高倍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光源和物镜,使视野清晰。
(2)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细胞结构。
(3)记录观察到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运动情况。
3. 分析与讨论(1)分析叶绿体的形态、分布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2)讨论细胞质流动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
2. 叶绿体呈椭球状,分布在细胞质中,其形态和分布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有所不同。
3.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4. 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运动可以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六、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运动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 细胞质流动对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
请同学们认真预习实验报告单,本次实验将成为你成长和进步的真实记录,相信通过你自己努力、同学帮助、老师指导,你的实验会获得成功,胜利属于你!
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按要求进行操作呢?请根据你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请各组组长时刻检查你组成员的操作情况,并进行评价。
①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到两滴清水,放在一旁。
取插入水中(或干瘪)的青菜叶片,分别从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叠处轻轻撕拉,折断处有白色薄膜(即下表皮),用镊子夹取一小片白色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制成临时装片。
②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
取镜、对光。
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除可以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外,还可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以及由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
在观察插入水中的叶表皮临时装片时,会发现气孔大大张开;当观察用干瘪叶表皮临时装片时,会发现气孔闭合。
从而区分气孔何时张开,何时闭合。
(若视野中气孔较小,可换用40×的高倍镜观测)
③画图
用铅笔画出4-5个相连的叶表皮细胞和一个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④收镜、清理桌面
试题六观察叶下表皮结构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2、观察叶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检查实验用品
1、实验用品:新鲜菠菜、蚕豆或芥蓝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刀片,清水。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
1、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临时装片。
3、实验结果:绘制叶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镜像图并注明。
四、整理实验器材
试题六观察叶下表皮结构
考查项目操作标准满分
检查实验材料用品(10分)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10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果(80分)
1、制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平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撕取一小块叶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30
2、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细胞
取镜—对光—安放玻片标本—调焦—看清物像 30
3、实验结果;绘制叶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镜像图并注明
(1)用铅笔画图。
(用铅笔画出4-5个相连的叶表皮细胞和一个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
(2)各结构的引线统一画到图旁右侧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3)图像名称书写在图的正下方。
(4)图像比例适当,在纸上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
(5)所画图像为镜像图,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
20
整理实验用品
(10分) 1、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
2、把用过的实验材料放到指定地点,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桌面保持整洁。
3、举手向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离开。
10 合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