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
- 格式:doc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5
《古诗苑漫步》说课稿单位:武安市西岭湖中学姓名:王冉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苑漫步》。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分析:《古诗苑漫步》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征赋予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力。
”所以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创新等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这节课围绕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璀璨绚烂的古典诗歌,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含英咀华,漫步于古诗苑林中,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八年级的学生虽然都具备一定的理解诗歌与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但大多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涩难懂,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稍微喜欢的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所以这节课应鼓励学生对诗歌广泛阅读,对所喜欢的诗歌进行唱诵、品味和辑录。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领悟诗歌内涵。
激发学生对灿烂的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层面:(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节奏,声情并茂诵读古诗。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书法、绘画、音乐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又根据学生现有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三、说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音乐、书法、绘画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讨论、展示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资源:古诗图片、课件、古诗文本。
八、教学建议: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九、课后作业:1. 选取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或表演。
2. 写一篇关于古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古诗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古诗素养。
2. 开展古诗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文本、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古诗。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学会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和编辑。
2.学习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3.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的节奏,声情并茂诵读古诗。
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在源远流长的诗的历史中,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漫步经典诗苑,轻叩诗歌大门,无论是品味季节变换,还是体验喜怒哀乐,吟诵诗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意生活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在缤纷的艺术奇葩中尽情徜徉。
(板书:古诗苑漫步)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内容(1)分门别类辑古诗。
(2)别出心裁品古诗。
(3)声情并茂诵古诗。
2.确定活动形式小组合作,集体活动,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方法:(1)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4—6个小组,推选出各组小组长,议定小组名称。
(2)根据教材内容,拟订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各成员商定搜集材料的任务,搜集时间为一周,制订计划表。
三、活动指导1.编辑诗集(分门别类辑古诗)编辑诗集(二选一):编辑《诗经》专题诗集;编辑教材中的古诗词专题诗集。
(1)定专题编诗集。
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门别类编辑古诗专题诗集。
②将相关诗词选好以后,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进行注释评点,还可以撰写简要的赏析文字,增强诗集的可读性。
(2)为诗集巧命名。
编辑诗集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的语文活动,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编好诗集以后,可以为诗集命一个诗意的名字,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名字,供参考:雅韵共赏、畅游诗海、诗海扬帆、望秋雅轩、家国情思、羁旅乡愁、节气抒怀、飞花传情……(3)具体要求。
①以6人小组为单位,定一个小专题,编辑专题诗集,15首左右。
②每位同学分工合作,为所选诗歌作注释,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③为诗集起名,设计版式、插图、封面,写前言后记,记录诗集的编辑过程。
优秀的诗歌配图可以申请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各小组定好诗集的内容。
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明确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做好编辑工作。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型:积累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古诗词,加强学生的预习积累的习惯。
3、通过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4、在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组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难点: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活动准备:1、一周前印发学案导学,学生回家预习、积累、整理。
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教学过程:漫步之一“学诗”(打夯筑基)古诗1、体裁古体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从军征》近体诗律诗(八句五言与七言《望月怀远》《过零丁洋》)绝句(四句,五言与七言《相思》《赤壁》)田园诗(《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过故人庄》)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渔家傲-秋思》)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赠汪伦》)2、内容:思乡诗(《望月怀远》《泊船瓜洲》《回乡偶书》)咏史诗(《赤壁》《泊秦淮》《题乌江亭》)爱国诗(《春望》《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示儿》)哲理诗(《望岳》《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词:1、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牌如《相见欢》、《虞美人》、《浣溪沙》、《渔家傲》、《天净沙》《如梦令》《忆江南》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4.部编版语文八下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主题语】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
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
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
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
【活动形式】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举办有关古诗的黑板报;举行古诗朗诵比赛;举行唱古诗比赛;举行古诗配画作品展;声情并茂诵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春夏秋冬】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孤舟裁笠翁,独钓寒江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综合性练习题】一、综合性学习(7分)1.请你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活动一:写诗句】请将下面古诗句,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1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动二:猜诗句】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请写出与下图内容相关的两句古诗。
(2分)【活动三:找韵脚】韵脚最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古代韵文是特别重视押韵的,除了险韵外,大部分诗句都押韵,请找出下面两句诗的韵脚。
(2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活动四:品诗句】学习诗歌,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历史重任,请选择你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苑漫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苑漫步。
第二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实践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
第三章:古诗的意象和意境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实践和应用。
3.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第四章:古诗的表达技巧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实践和应用。
4.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古诗苑漫步诗中春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夏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诗中秋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词唐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冬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山水风光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离愁别绪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见欢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边塞诗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四首((其其一一)) 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哲理诗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友谊诗杜少府之任蜀洲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古诗苑漫步的历史和发展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第二章: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2.1 课程目标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2.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苑漫步的停顿和转折古诗苑漫步的抑扬顿挫古诗苑漫步的呼吸和发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三章: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3.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培养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对古诗的欣赏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步骤和要领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的注意事项古诗苑漫步的应用和展示3.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操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分享和交流第四章: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4.1 课程目标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评价标准提高对古诗的鉴赏和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欣赏角度和方法古诗苑漫步的评价标准和要素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实践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交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欣赏角度和评价标准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实践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欣赏与评价交流第五章: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5.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对古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5.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和设计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创作和写作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实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和设计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综合应用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六章: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6.1 课程目标理解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6.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古诗苑漫步在传统节日和仪式中的应用古诗苑漫步与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传统文化在古诗苑漫步中的体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演示法:展示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第七章: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7.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运用培养对古诗苑漫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7.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的结合方式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创意写作的实践演练创意写作的评估和反馈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与创意写作的结合方式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创意写作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八章:古诗苑漫步表演与展示8.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技巧培养对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8.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评估和反馈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交流和分享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的表演和展示实践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第九章: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9.1 课程目标分析古诗苑漫步的教学案例了解古诗苑漫步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提高对古诗苑漫步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能力9.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古诗苑漫步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古诗苑漫步教学的经验分享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实践和反思第十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与创新10.1 课程目标掌握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培养对古诗苑漫步教学的创新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2 教学内容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实践演练古诗苑漫步教学创新的方式和技巧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评估和反馈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创新方式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实践演练反馈法: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重点解析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苑漫步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节奏、韵律、停顿、转折、抑扬顿挫和呼吸发声古诗苑漫步的实践演练步骤和要领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古诗苑漫步在创意写作中的运用技巧古诗苑漫步表演和展示的基本技巧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创新方式难点解析古诗苑漫步技巧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对古诗节奏和韵律的感知和理解古诗苑漫步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展示古诗苑漫步教学案例分析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和创新的方式。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写作编辑诗歌赏析。
三、教学难点: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教法设计:合作探究赏析评价五、学法指导: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
六、教具使用: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
(成果展示)八、板书设计九、教学步骤:(一)课外活动阶段第一周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b、诗词编辑:c、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d、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朝代:古诗和现代诗e、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
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1、古诗词的编辑: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一【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
树立学习诗词的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咏古诗,畅谈古诗,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吧。
活动指导交流展示活动一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指令一人当组长,各小组听清各组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
1.“分门别类辑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我们选定的主题内容:关于爱国、思乡、动物、植物、地名、颜色的古诗句,编辑成手抄报。
(2)大家交流编辑的手抄报内容,尽量避免重复。
2.“别出心裁品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以古诗词题目或句子命名的图画;或根据图画配上学过的古诗词。
(2)交流查找到的作品,评定优秀作品向老师推荐。
3.“声情并茂诵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以古诗词题目或句子命名的歌曲,或根据古诗词内容编成的歌曲。
(2)交流查到的作品,评定意境优美、曲调动听的歌曲向老师推荐。
活动二有分工也有合作。
确定有困难的同学,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求助,尽量每组独立完成。
活动三成果展示,各组通报采编情况1.首先看看“分门别类辑古诗”小组编辑的诗集内容。
(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诵读。
(1)关于爱国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有关思乡的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其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苑漫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的分类、韵律、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古诗的阅读与欣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诗歌的阅读与欣赏。
2. 难点:古诗中的意境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古诗词资料、参考答案。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古诗词,了解作者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欣赏: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让学生朗读并欣赏。
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讨论其意境与情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传统文化价值。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所学古诗;2. 写一篇关于古诗欣赏的心得体会;3. 推荐一位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古诗欣赏的感悟和收获。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 开展古诗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邀请专家进行古诗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教案
学科组:八年级年级语文组第六周星期一审核员:分管领导签字:。
课题设计者刘晓军
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教材分析重点培养学生搜集古诗、诵读古诗、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教具多媒体课时教学补充
教学过程简记
本节课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分门别类辑古诗
满腹诗书背古诗
声情并茂诵古诗
诗情画意品古诗
醉月听花唱古诗
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
二、满腹诗书背古诗
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
1、感悟四季——春
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江水暖鸭先知”;
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感悟四季[夏]
夏之情韵在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感悟四季——秋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曹操《观沧海》中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4、感悟四季[冬]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冬描绘了塞外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诗情画意品古诗之根据画意配古诗
注意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
下列两副图都是反映同一个主题的诗作,请仔细观察,说出其诗名,作者。
并简要分析哪一副画得更好。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望庐山瀑布》《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游子吟》
五.别出心裁赏古诗----唐诗素描
雪落的声音,如花,开放在万壑千山。
鸟们收起薄薄的羽翅,赶回了温暖的巢,它们将在爱情中,幸福地度过一个漫长的雪季。
冷峻的天空,雪花划破凝重:一片、二片、三片……一群芳香的语言,撒遍大地。
所有的道路,在载走最后一个回家的孩子后,不肯再走出来。
它们躲在一片纯洁的思想下,做着春天的美丽的梦。
只有一只小船,如岛屿,泊在水中,静静的,一动不动。
一些雪花从它身边滑入江中,化了,一些雪又紧跟而来。
船上的渔翁,破旧的斗笠下露出一双沉着的眼,岁月的风霜写满了苍老的双颊。
瘦小的身子,裹在单薄的蓑衣里,季节的交替改变不了他悠闲的生活。
稳坐船头的渔者,他是在钓一段失去的岁月,还是明年的希望呢?
江无声,雪不语。
人也无言。
你能说出上面是哪首诗的素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