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2M故障处理技术培训、经验交流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5
西中D 抢修故障
20号晚接到派单西中D3传输FC1&2 接到告警后查电路资料,得知电路在宝安邮政机房有下电端口。
打传输网管得知道宝安-BDRT1环-EXT1-14-PQ1/2M37 有TA-LOS告警。
带上工具箱赶往宝安机房,找出宝安-BDRT1环-EXT1-14-PQ1/2M37端口,用二极管测得无光,怀疑PCM故障,剪掉重做后还是无发光,因为第一次到机房抢修,不清楚机房有跳线,所以一开始误以为是传输设备有故障导致2M端口无发光。
之后打电话问啊练,得知道机房的跳线情况,再查网管得知跳线对接处,宝安邮政22环2M24端口有TA-los告警。
找到端口后发现端口PCM头坏,重做后核对监控后恢复。
总结:传输过程都有一个对接方式,之所有之前不知道机房有跳线,因为一直处理的告警都在基站上,而基站上的设备都是直接对接的,无DDF 转跳。
2M电路故障分析2M电路对传输来说,主要分2类,一类是本单位电路,另一类是租用电路。
租用电路处理方式就是自己先测本端电路,保证完好的情况联系对方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先讲一下我们本单位的2M电路,信息网专线电路。
一、常用协议转换器类型及告警说明1.Spark-2001D(10Base-T/E1/V.35转换器)前面板示意图1)E1 LOOP:当拨码开关LOOP控制位(BIT-1)至于下方(ON)时,环回测试功能开启,本端E1自环此红灯亮,同时将对端E1环回。
正常工作时LOOP控制位应置于上方(OFF),此时E1 LOOP红灯熄灭。
2)E1 LOS:如果E1有LOS告警,则此红灯亮,正常则灯熄灭。
若红灯闪亮,则表示E1不同步。
3)E1 RALM:如果E1出现远端告警,则此红灯亮,正常则灯熄灭。
4)V.35 TX:V.35口状态,有数据发送,则此绿灯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中,无意义。
5)V.35 RX:V.35口状态,有数据接收,则此绿灯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中,无意义。
6)LAN LINK:LAN接口连接正常,绿灯亮,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7)LAN TX:LAN接口状态,有数据发送,则此绿灯闪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8)LAN RX:LAN接口状态,有数据接收,则此绿灯闪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9)RUN:此绿灯闪亮,表示转换器已处于工作状态。
10)POWER:连接电源后POWER绿灯亮,表示外部供电设备已经连接正常,但不表示已通电。
2.Xway-SH05(SHDSL/E1)前面板示意图1)POWER:亮表示设备加点正常。
2)RUN:闪烁表示设备运行正常。
(闪烁周期为2秒)3)LOOP:亮表示有近端和远端环回;灭表示无环回。
4)NMS:网管状态指示灯,长亮表示为网管状态,长灭表示为手动状态,闪烁表示从串口或DSL线路收到控制信息。
2M故障定位及处理方法2M通路连接及路由示意图:交换->基站局向基站->交换局向图一:2M通路连接及路由示意图2M故障出现时,先结合电路资料和交换端口表,查询传输网管相应端口告警,以确定进一步处理方法及故障定位。
结合告警处理的经验和故障产生的原理,故障类型大致有如下:注传输网管告警简易原理:传输设备在涉及成本问题情况下,支路板和光板均只在接收端设置感应器,即只在接收端对(对端发送至本段接收中继段)信号进行检测,对端发端不对发送信号进行检测,故存在发端信号无法预知的漏洞,出现故障无法直接判定;可采用环回方式利用接收端检测相应发送端是否有信号发出或者在硬件上(如DDF架或者光口发端)直接用仪表测试。
1.网管上基站侧报PDH物理端口LOS此种故障从告警可看出为基站内传输支路板接收检测无信号,可能原因●DDF架相应端子连接件松动、●基站设备停电传输未下电、●基站设备发送端至DDF跳线故障(虚焊、断损),●有很小可能是传输支路板至DDF的线缆(支路板侧接收线)故障。
处理方法:基站侧PDH物理端口LOS即证明故障出现在基站侧,具体定位如下:(1)在网管做基站设备支路板的线路侧环回,如环回交换中继端口恢复,取消环回则交换中继中断,则故障定位在传输支路板至基站设备间。
(2)在基站DDF上相应传输端口硬环回,如环回交换中继端口恢复,取消环回则交换中继中断,则故障定位在DDF相应端口至基站设备间;如DDF环回后交换仍中断,传输告警不消失,则定位在传输设备支路板接收端至DDF间线缆(即传输接收线)故障。
注:判断为传输接收线故障的前提是,基站业务故障前已开通,而不是新开通电路调测时。
(3)定位故障后,检查线缆接头是否虚焊、是否2M线缆铜芯与外屏蔽层短路、是否2M线缆铜芯与同轴头外壳短路、线缆是否被损坏、是否DDF连接件松动、是否DDF连接件损坏、是否设备支路板上预制线插头松动等。
交换->基站局向基站->交换局向图二:基站侧2M通路环回示意图2.网管上核心机房侧报PDH物理端口LOS此种故障从告警可看出为核心局内传输支路板接收检测无信号,可能原因●传输侧DDF架接收端子连接件松动、●交换侧DDF架发送端子连接件松动、●交换侧DDF发送端至传输侧DDF接收端间跳线故障(虚焊、断损),●有很小可能是传输支路板至DDF的线缆(支路板侧接收线)故障。
关于SDH设备2M电路故障的分析思考摘要2M电路的运用在SDH系统占有很大比重,它的稳定是SDH系统的基石。
如何利用这些告警信息快速判断、定位故障、处理故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误码系统稳定分析处理铁路在高速发展,对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铁路通信系统中有大量的2M业务在使用,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会遇见很多2M电路故障,大多数故障会有相对应的信息上报网管。
如何利用这些告警信息快速判断、定位故障、处理故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就2M电路的告警信息、如何查找处理进行分析如下:一、2M电接口LOS告警网管的告警信息:2M信号丢失。
当检测到PDH一侧没有信号送入SDH设备时,2M支路板会上报此类告警信息。
LOS只与本网元有关,一般有一下几个原因造成:1、2M缆有问题。
2、终端设备的DDF架的2M接口接触不良。
3、电接口板对应的某个或某些2M接口的电路模块损坏。
4、数据配置有误。
5、时隙数据丢失。
这类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但为了不至于与中断业务,可以通过配置新的替代业务的办法先恢复故障业务,然后再处理故障电路。
常见的方法有:1、在DDF侧对该电路进行硬环回,判断是传输侧还是业务侧的问题。
2、在网管上对该2M口做“线路侧环回”、“终端侧环回”,来判断是哪一段出的问题。
3、检查数据是否配置错误,通常使用插入告警法。
4、重新配置该2M电路的数据解决数据丢失告警。
5、更换故障的2M支路板。
二、2M接口没有LOS告警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如下:1、时隙配置错误。
2、接地问题:如传输设备接地阻值较大,造成2M线屏蔽层的电位太高。
3、维护和故障处理时设置了各类环回:网管设置的软环,设备侧的硬环。
4、设备的单板吊死。
5、软硬件版本不一致。
因为没有告警信息,所以这类问题处理起来较为复杂。
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时隙配置重新下发、仪表测试、插入告警、环回等方法。
1、时隙配置错误的处理:在网管上将穿通的业务时隙在某个网元处,把收发配置在相对应的光板上的收发TU-12上。
运行与维护82丨电力系统装备 2020.5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2020年第5期2020 No.5电力通信网是现代化电网和自动化的关键性基础,属于电网调度、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的基础支撑平台。
因为电力系统的每项业务都开始向流程化和标准化进行转变,其中的电力通信网,不但与电网的稳定和安全有着直接关联,还为不同的信息系统提供了通道,使其成为数字化电网的重要基础。
2M 传输通道属于电力通道网不可或缺的基础传输单元,有着众多的应用数量,因此2M 传输通道出现问题概率的机会非常高。
如果2M 传输通道失联,那么这一端口下挂设备的业务将会有所中断。
通常情况下,2M 传输通道对于用户业务的承载都属于电力通信网当中非常关键的业务,例如运动信息、继电保护、调度电话当中的PCM 、调度交换机互联等。
如果对于用户业务的2M 传输通道进行承载时有故障发生,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十分严重。
所以,对于2M 传输通道的正常应用,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和价值。
1 电力通信网概述电力通信与电力系统当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撑系统。
当前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电网的自动化调度工作更是离不开电力通信网,是可对电网安全、稳定以及经济运行给予保障的关键性措施,也是基础设施之一。
因为对于电力通信网的通信提出的要求非常严格,如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以及不可或缺的准确性等。
很多国家的电力公司都对以自建为主的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进行了构建。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发展十分不易,在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已经慢慢有了规模,借助卫星、载波以及光缆等不同的通信手段,构建了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立体形式交叉通信网。
我国的电力通信从最开始的没有,到今天的繁荣,从最基本的技术应用,到如今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从单一简单的通信电缆到如今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并用卫星以及数字微波等不同的手段,从局部到全国的覆盖,深刻展示出了电力发展的伟大成就[2]。
2M电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案例【摘要】本文介绍了2M电路常见故障分析,供大家参考共同提高维护水平。
【关键词】2M 误码接地目前传输终端电路大部分是2Mbit/s电路,我们传输维护工作最常见的事就是2Mbit/s电路开通及障碍处理。
造成故障的因素概括的说主要包括设备问题、光线路问题、配置问题、电缆及接头问题、电源及接地问题等几大类,本文就维护中的实际案例分类讨论。
由于水平所险,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注:案例中的传输设备如没有特殊说明均指华为Optix 系列产品)。
一、设备问题造成2M故障常见的设备故障有:支路板失效、交叉板失效、线路板失效、时钟板失效、其它单板失效等,单板问题一般可以通过网管监控到,通过更换单板可解决问题,但对于个别的软故障,判别比较困难,则需要逐步对可能原因进行排除。
案例1某本地传输网结构如下(图1):在B节点STM-16环为系统1,STM-4环为系统2, A点与D点原已开通2E1电路,且运行正常。
图1某日根据申请从A到D新开2E1电路,配置完成后发现D点支路板对应通道上报LP-RDI告警且A点支路板对应通道上报TU-AIS告警。
首先怀疑业务配置可能有问题,对环上各节点业务配置进行查询,没有发现问题。
在B点将该业务所用时隙分别在系统1和系统2内配置成为穿通,结果A点告警消失,D点仍有告警,说明问题应该出在STM-4环上。
再将本次新开电路在STM-4环上所用时隙在D点配置为穿通,而将业务改下在C点,则没有出现非正常告警,说明问题出在D节点上,有可能是交叉板和支路板匹配问题或者设备原器件老化(经查D点交叉板版本很低)。
将业务配置恢复,去D点将原备用的交叉板换为高版本交叉板,对交叉板强制倒换后,新开电路非正常告警消失,将主用交叉板也进行了更换,能顺利进行倒换。
回A点对新开电路进行全程误码测试,一切正常。
后经厂家检修,替换下的交叉板确实有故障。
二、光线路问题造成2M故障此类故障一般由光线路故障引起,可通过网管告警或性能数据分析判断,对光缆线路进行相应处理解决。
传输设备 2M 对接问题分析传输设备传送的业务种类日渐繁多, 对接设备复杂,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遇到对接的问题,本文只探讨 2M 对接的问题,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对这样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检查告警通过网管检查, 2M 板上是否有 LOS 告警。
主要排除电缆、软件误操作、 2M 板接口电阻匹配的原因。
2M 电缆制作时要防止混线、漏焊、虚焊、接触不良的原因;软件误操作要注意解除软环回的操作, 2M 接口板注意阻抗匹配,要求的是 75欧还是 120欧;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这样的问题都能在调试的时候及时发现和处理掉。
二、检查误码首先要确保传输通道质量,通过对端在 DDF 架硬件自环,本端挂误码仪进行测试,以此判断传输通道的质量, 如果有误码,可以通过网管上对 2M 板、光板的环回操作来定位故障单板。
在这方面, 设备出厂时都通过严格的测试,一般不会有问题, 这类例子在实际中也不是很多。
三、检查接地接地的问题在 2M 对接中最是普遍,绝大多数是因为接地的问题导致业务不能正常使用,下面重点谈谈。
1、检查设备接地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如果传输设备接地不好, 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并影响业务能否顺利的对接。
接地存在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和对接设备未能真正的共地、 GND/PGND 在告警板上接反、 GND/PGND接地电阻值达不到指标要求、 DDF 架没有接地等。
现在用户的机房多是联合接地的方式, 联合接地的电阻指标是≤ 1欧,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量取电位差的方式来判断,来检查和对接设备的共地情况。
现场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例子, 用万用表测量 GND 和 PGND 的电位差几乎是零,但是用钳式地阻仪测量却有 27欧的接地电阻,所以最好是用地阻仪来测量接地的情况。
我司传输设备接地要求如下:A .单板 -48V 地与 -48V GND隔离。
B .单板屏蔽板通过面板接设备外壳,在单板内没有电气连接。
C .防雷保护地仅与保护器件连接,在接地端子处与系统工作地汇接。
2Mbit/s电路对接的故障分析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职务:联系方式:邮编:2Mbit/s电路的对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相同或不同设备间的2Mbit/s电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是通信网络中最平常不过的一种电路调度形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有些奇怪的故障出现,令不少维护人员大伤脑筋,以下试举数例进行分析。
1、内部地线问题南方某通信站,三楼的交换机有10条2Mbit/s电路通过DDF转接至一台SDH155M传输设备中。
此传输和DDF设备均为2000年安装投入使用,以前使用正常,但近年来只要一到雷雨季节,2Mbit/s配线的外导体就经常有数条被烧坏,护套被溶化。
刚开始局方以为是室外地线不合格造成的,于是新设了一组1欧姆的地线投入使用,但情况依旧,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只好将此传输和DDF 停用。
后来我们对此通信站进行扩容改造,必需要启用此传输和DDF。
我们分析,由于2Mbit/s配线的外导体在两端均已接地,如果它们被烧毁,肯定是因为接地不好以至在雷雨天出现电位差而产生大电流,外导体发热而被烧坏。
经我们检查,此传输机柜和DDF机柜通过25mm2地线接至地线排,连接良好,仪表测试为正常的0欧姆。
DDF模块与DDF机柜之间的阻值为0欧姆,正常。
传输子框和传输机柜之间的阻值在0~1欧姆之间来回摆动,不正常,看来问题可能就在这里。
于是将整个传输子框拆下,发现子框背板通过一根6mm2的黄绿地线连接至机柜的地线端子。
拆下此端子,发现在6mm2黄绿地线的铜鼻子和机柜地线端子之间竟然夹着一个已经生锈的钢质弹力垫片,而正常情况下此弹力垫片应该夹在铜鼻子和紧固螺丝帽之间,可见这是当时施工安装的错误。
前几年由于此弹力垫片尚未生锈,接触还算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弹片生锈,接触电阻增大,如果流过大电流阻值会更大。
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设备的地电位不能随着外地线的地电位同步变化,造成电位差而将2Mbit/s线的外导体烧坏。
由于此弹力垫片比铜鼻子要小,夹在铜鼻子下面平常根本无法发现,只有将设备拆开卸下铜鼻子才能发现,隐蔽性非常强,故此前局方人员一直没有发现。
通信传输故障处理一、传输故障定位的根本原那么1.先抢通后修复在出现故障时,我们要首先保证业务,然后再进行故障修复。
如果存在影响业务情况下的传输网络告警故障,如在2Mbit/s业务通道出现LOS〔信号丧失〕告警,由于外线原因导致的收无光或收光弱告警,板件故障等情况下产生的故障,必须首先抢通业务。
不过要想先抢通业务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网络中有与故障通道相同起始点的可用通道资源或与故障板件相同的可用备板。
2.先外部后传输在处理故障时我们要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断纤、终端设备故障、设备电源或机房环境配套故障等,然后进行传输系统原因查找。
当可能存在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传输网络告警故障时,如设备温度告警、光路告警、网元失效告警,也需照此方法处理。
3.先单站后单板在查找传输设备故障原因时,我们需要先定位到单站点,再定位到对应板件。
一般设备故障时,不会只是一个站点出现告警,而是在很多站点同时出现告警,至少存在本端和对端的问题。
我们要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和网管中心,根据现场设备情况,分析和判断缩小范围,快速、准确地定位是哪个单站的问题,而后尽可能准确地将故障定位到单站后再具体定位到单板。
如处理光路误码、光功率异常等告警处理时,需要联系网管中心,查看网管业务数据情况,结合业务信号流,对告警与性能事件进行分析。
可采用环回法、替代法、数据分析法、仪表测试法来判断告警及故障产生的原因,将其定位到单板。
4.先线路后支路在处理故障时,如果支路出现了大量AIS告警,这时需要先排除线路板故障再查看支路板故障。
由于传输系统线路板的故障常常会引起支路板的异常告警,在处理告警时,应按“先线路后支路〞的顺序,排除网管告警;如支路出现大量AIS那么首先查看线路板是否出现LOS 告警或其他异常告警,再查看支路板告警。
5.先高级后低级在进行告警分析时,先分析高级别告警再分析低级别告警。
特别是当高、低级别告警同时存在时,应首先分析级别高的告警,如紧急告警、主要告警,然后再分析低级别的告警,如次要告警、一般告警。
一、物理层故障故障现象:物理链路不通1、在BSC侧执行DSP E1T1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链路不可用/链路存在AIS告警/链路存在远端告警/链路存在复帧失步告警/链路存在帧失步告警等链路不通的状态。
2、在BTS侧执行DSP CBTSLNK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LOS(链路不可用)/LFA(链路帧失步)/LMFA(链路复帧失步)/RRA(链路远端告警)/AIS(链路告警指示)/TXSLIP(发送滑帧)/RXSLIP(接收滑帧) 等链路不通的状态或有误码出现。
排查方法:1、逐段环回,分段测试从站点机房的DDF架开始,以最小传输单元逐段向BSC环回,并执行DSP E1T1STAT命令测试链路通断情况,直到定位出故障传输节点。
如果是滑帧或误码率高等情况,BSC侧缺乏有效排查手段,可在BSC机房逐段向基站环回,TELNET到基站上执行DSP CBTSLNKSTAT命令查询链路状态(尤其是误码状态),定位故障传输节点。
2、调换收发遇到某个节点(大多是DDF架的双母E1接头)两侧分别环回能测试导通,接上不能导通的,一般是收发未对应,调换收发后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此种故障一般都是由于设备或线缆问题引起,在逐段环回是需特别细心,不能漏掉传输中任何一个节点,在某些情况下(如时而出现的闪断)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二、链路层故障故障现象:PPP/MLPPP链路状态不可用1、在BSC侧执行DSP PPPLNKSTAT/DSP MPLNK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不可用。
2、在BTS侧执行DSP CBTSBRDSPECSTAT命令查询传输接口板(CMPT/UTRP)链路状态中,LCP/IPCP/PPPMux状态任意一个为不可用。
排查方法:1、排除物理层故障参照前面所述方法,排除物理层故障,DSP E1T1STAT/DSP CBTSLNKSTAT查询结果均可用。
2、排查数据配置是否对应①在BSC侧执行CHK CBTSIFCFG命令检查数据配置是否一致。
2M传输基本知识一.2M基础知识一条E1电路就是传输速率可达到2048KBPS的链路;E1帧结构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E1信道的帧结构简述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
在一个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传送随路信令(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
我们称TS1至TS15和TS17至TS31为"净荷",TS0和TS16为"开销"。
如果采用带外公共信道信令(CCS),TS16就失去了传送信令的用途,该时隙也可用来传送信息信号,这时帧结构的净荷为TS1至TS31,开销只有TS0了。
由PCM编码介绍E1:由PCM编码中E1的时隙特征可知,E1共分32个时隙TS0-TS31。
每个时隙为64K,其中TS0为被帧同步码,Si, Sa4, Sa5, Sa6,Sa7 ,A比特占用, 若系统运用了CRC校验,则Si比特位置改传CRC校验码。
TS16为信令时隙, 当使用到信令(共路信令或随路信令)时,该时隙用来传输信令, 用户不可用来传输数据。
所以2M的PCM码型有:① PCM30 : PCM30用户可用时隙为30个, TS1-TS15, TS17-TS31。
TS16传送信令,无CRC 校验。
② PCM31: PCM30用户可用时隙为31个, TS1-TS15, TS16-TS31。
TS16不传送信令,无CRC 校验。
传输2M障碍处理2M障碍是传输专业和交换专业最常遇见的障碍之一,要能及时准确地处理这类障碍,除了必须要对2M原理有清楚的认识以外,还必须能将2M原理准确地运用到障碍处理中。
一.2M电路原理从物理上看,2M电路的连通是通过收线和发线共同完成的。
75Ω的线材俗称同轴电缆,每根收线和发线实际上是由芯线和屏蔽线(或称地线回路)来连通。
要保证一个2M电路的正常连通,必须正确地连接这四根线,同时要注意收发互相连通。
如图:设备之间通过2M线路连接以后,传送的2M信号的格式是PCM格式,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有关专业书籍。
由于传输距离的限制,连通距离较远的两设备中必须有采用光缆和其它技术的传输设备。
二.常见告警分析。
收线上最常见到的故障情况有LIS,AIS,LFA,LMF等,其产生的原理和可能的原因如下:LIS,又叫断线告警,一般是指不能从收线上收到有效的电平信号,或者不能收到任何信号。
产生的段落在离本端收线最近的一段同轴电缆上,一般是由于线断、接头焊接工艺不良等。
但要注意的是,当两端设备配合较好的情况下,同轴电缆的屏蔽线断开不会产生LIS 告警。
AIS,又叫全1码告警,俗称上游告警。
一般是指本端能正常收到信号电平,而信号流中没有包含任何有用信息。
该告警指示的段落在直接连通设备的上游方向,可能的原因有:对端设备没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对端设备停电、对端光端机工作不正常、光缆中断、本端光端机工作不正常、SDH电路没有开放等。
LFA,帧失步告警。
是指0时隙中的帧失步信号连续3次以上丢失,该告警信号的消失条件是连续收到三次以上的帧失步信号。
该告警的原因一般是对端设备的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对端时钟不同步或者设备故障。
LMF,复帧失步告警。
是指用于一号信令的16时隙上的复帧信号丢失。
如果所开放的电路是七号信令,或者其它非一号信令的业务,那么本端是不应该出现该种类的告警的。
如果开放的是一号信令,则该故障的出现是对端设备的问题。
但由于设备本身只能通过收线上接收的信号来判断故障,因此,在收线上发现故障以后,必须要从发线上通知对端设备自身收告警,即RJA,又叫对端告警或者对告,该告警通过传输直接向对端传送,对端设备收到RJA告警以后也将停止业务的处理。
1、TA_LOS:2M模拟信号丢失,当2M口检测不到电信号就会上报该告警,检查硬件连接;单板故障;
2、TD_LOS:2M数字信号丢失,当2M口检测到电信号,但没有检测到相应的帧结构,上报该告警,检查2M头是否问题(芯皮有短路等)、设备和DDF架不共地且存在电势差;单板故障;
3、TU_AIS:信号缺陷指示,通常上报该告警表明TU指针全1,可能是业务配置错误、更高级别的告警导致,如R_LOS、R_LOF、AU_AIS等,与2M线关系不大;
4、E1_AIS:信号缺陷指示,通常上报该告警表明2M尽负荷全1,通常是业务未正常开通,导致对端设备发过来的信号是全1信号导致;UP_E1_AIS和DOWN_E1_AIS也类似,如果一个设备发过来的是全1信号,传输2M口检测到后会上报UP_E1_AIS告警,该2M传递到对端,对端设备就会上报DOWN_E1_AIS告警,通常配置业务但未开通业务,同时又对2M口打硬环会报该告警;
5、鸳鸯线:第一个2M的发接到第2个2M的发,它们的收又都接正确了,这时就会出现2个2M均没有告警,但业务不通,通过拔断或环回可以定位;
6、误码:它不是告警,它属于性能,相对于告警,它比较隐蔽,一般误码的特点是:通话有杂音、掉线、上网速度慢且丢包严重、每隔一段时间周期性通信中断等;关于误码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2M线、光路误码、单板故障等都可能导致该故障。
2M电路故障处理最近发生了几次2M电路故障,维护人员在处理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我想讲一下2M电路故障处理方面的问题。
2M电路故障处理的方法有告警分析、性能分析、环回测试、仪表测法以及替换等。
这些方法不是单一的使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
但是处理2M电路故障有一定的顺序,首先应该是查询告警和性能,如果有TA-LOS、TU-AIS、LPBBE 等告警或性能,要先找到产生的原因并解决,然后可以环回测试、仪表测试,通过以上方法还不能定位的故障,使用替换法。
处理过程中,经验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提到的这些方法,大多数维护人员都会用,也经常用,可能觉得在这里没有再去分析的必要,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不多。
比如我现在问一个问题:传输检测到的误码、用仪表检测到的误码,以及BSC检测到的误码有什么区别?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
我们处理2M电路故障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此:一是对方法的理解不深刻,不能根据现象第一时间采用最合理的方法,二是用了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不能根据结果准确分析出故障原因。
进一步讲解方法之前,有几个“知识点”要掌握:2M误码检测机理这个知识点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传输是根据SDH的开销字节检测误码的,检测的是2M信号在传输网传送发生的错误,是从2M信号进入支路端口一直到出支路端口,这一段不发生错误,就没有误码。
2M测试表对误码的检测要分离线测试和在线测试,离线测试需要对端环回,仪表发送伪随机比特(比如PRBS15),环回后接收,接收的比特与发送的比特比较,一致则没有误码,不一致则有误码;在线测试是根据2M信号的特定时隙来检测错误:2M信号共分32个时隙,时隙编号从TS0到TS31,TS0中的比特用于同步和错误检测,2M测试表收到信号后,读取TS0的值,检测是否有错误。
BSC检测误码也是根据TS0时隙的比特值,所以与2M测试表在线检测基本一样。
根据检测机理,有这样的结论,如果传输检测到误码,2M测试表和BSC都会检测到误码,反之,2M测试表和BSC检测到误码,传输则不一定能检测到误码。
调度自动化 2M专线通道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电力系统中2M通道应用极为广泛,而作为调度自动化远动主选通道之一的2M专线通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为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论述了2M通道的各种故障现象及处理的流程、措施,对于以后我们快速处理2M通道的故障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2M专线通道;E1;通道故障;参数设置;屏蔽层一、引言2M专线通道作为调度自动化远动通道的主选通道之一,基本覆盖了楚雄供电局所辖的变电站。
而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2M专线通道对比传统数字和模拟通道的优势明显可见,通道的可靠性、稳定性、传输速率大幅提升。
但是,由于施工工艺、维护水平及设备材料质量等原因,2M通道故障时有发生,造成远动单通道运行,降低了远动通道的可靠性。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2M 通道故障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为2M通道故障分析及处理提供参考。
二、2M专线通道简介时分多路复用E1系统是由ITU-T建立的一种2.048Mbit/s速率的PCM载波标准,称为E1载波(欧洲标准)。
它的每一帧开始处有8位作同步用,中间有8位用作信令,再组织30路8位数据,全帧含256位,每一帧用125微秒传送,可得数据传输速率为256bit/125微秒=2.048Mbit/s。
E1通道也称2M通道,指传输网络中开通的VC12专线业务通道,带宽为2048kbit/s,接口为ITU-T G.703 E1电接口或2M光接口,其通信方式称为2M 复用方式。
在ITU-T 803标准中定义为E1通道。
在变电站侧,建立2M通道,自动化专业需要完成2M路由器的安装、调试、远动机参数的修改等工作,也需要通信、调度自动化主站专业人员的配合,然而,在通道成功建立并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依然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2M通道的故障。
统计2018年——2022年2M通道相关缺陷,可以发现:1、2M通道的故障发生率并不高,证明通道的稳定性、可靠性满足业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