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共2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29
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教案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绪调节心理健康教案1课题:改改你的坏习惯教学目的:帮忙学生发现和认识自我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我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我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忙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二、新授部分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向吃到不能再吃为止,午时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仅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小结学法:(略)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教师说今日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此刻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教师说:“同学们,教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2)不诚实、欺骗教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样办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教案一、引言1.1情绪调节的重要性1.1.1情绪调节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1.1.2情绪调节对社会交往的影响1.1.3情绪调节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1.4情绪调节在教育中的应用1.2情绪调节的理论基础1.2.1情绪调节的理论模型1.2.2情绪调节的主要策略1.2.3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理机制1.2.4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研究进展1.3教案的目的和意义1.3.1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1.3.2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1.3.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3.4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二、知识点讲解2.1情绪的类型和功能2.1.1情绪的类型2.1.2情绪的功能2.1.3情绪与认知的关系2.1.4情绪对行为的影响2.2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2.2.1认知重评2.2.2情绪表达2.2.3放松训练2.2.4问题解决2.3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2.3.1认知行为理论2.3.2情绪调节理论2.3.3心理动力学理论2.3.4人本主义理论三、教学内容3.1情绪的类型和功能3.1.1情绪的类型3.1.2情绪的功能3.1.3情绪与认知的关系3.1.4情绪对行为的影响3.2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3.2.1认知重评3.2.2情绪表达3.2.3放松训练3.2.4问题解决3.3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3.3.1认知行为理论3.3.2情绪调节理论3.3.3心理动力学理论3.3.4人本主义理论四、教学目标4.1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4.1.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功能4.1.2培养学生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和方法4.1.3提高学生应对情绪困扰的能力4.1.4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4.2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4.2.1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4.2.2提高学生对情绪调节的认识4.2.3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4.2.4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4.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3.1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4.3.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4.3.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3.4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情绪调节的理论基础5.1.2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5.1.3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5.2教学重点5.2.1情绪的类型和功能5.2.2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5.2.3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5.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系5.3.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相互影响5.3.2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相互促进5.3.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相互转化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6.1.2情绪卡片6.1.3情绪调节手册6.1.4教学挂图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6.2.2情绪日记6.2.3情绪调节练习册6.2.4小组讨论材料6.3教具与学具的应用6.3.1利用多媒体展示情绪调节案例6.3.2使用情绪卡片进行情绪识别练习6.3.3通过情绪调节手册指导学生实践6.3.4利用教学挂图辅助讲解情绪理论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情绪调节的话题7.1.2激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兴趣7.1.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1.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7.2知识讲解7.2.1讲解情绪的类型和功能7.2.2介绍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7.2.3分析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7.2.4通过案例讲解情绪调节的应用7.3实践活动7.3.1进行情绪识别和表达练习7.3.2引导学生运用情绪调节策略7.3.3小组讨论情绪调节的经验和方法7.3.4进行情绪调节的放松训练八、板书设计8.1情绪的类型和功能8.1.1情绪的类型8.1.2情绪的功能8.1.3情绪与认知的关系8.1.4情绪对行为的影响8.2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方法8.2.1认知重评8.2.2情绪表达8.2.3放松训练8.2.4问题解决8.3情绪调节的心理学理论8.3.1认知行为理论8.3.2情绪调节理论8.3.3心理动力学理论8.3.4人本主义理论九、作业设计9.1情绪日记9.1.1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9.1.2分析情绪的原因和影响9.1.3思考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效果9.1.4反思情绪调节的经验和教训9.2情绪调节练习册9.2.1完成情绪调节练习9.2.2学习和实践情绪调节策略9.2.3记录情绪调节的进展和体会9.2.4分享情绪调节的经验和心得9.3小组讨论报告9.3.1准备小组讨论的材料和内容9.3.2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9.3.3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和体会9.3.4提出小组讨论的建议和改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10.1.2分析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掌握情况10.1.3思考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4提出教学改进的措施和建议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10.2.2提供情绪调节的实践指导和活动建议10.2.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10.2.4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案中明确指出了教学难点和重点,这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
心理健康与调适第四讲情绪调节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第四章,情绪调节的这一部分。
这一章我们最主要的有五个内容:一,关于情绪的概念;二,关于情绪的功能;三,情绪调节的类型;四,情绪调节的过程;五,情绪调节的方法。
五个部分。
一、情绪的概念首先我们来看情绪的概念。
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人们时时刻刻都亲身体验着的一种心理活动,这就是情绪的概念。
每个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他都会体会到我这个时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是焦虑还是抑郁,是觉得很无聊的,还是充满着期待的,这一些都跟我们的情绪活动直接相关。
情绪反应,情绪状态和情绪特质,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情感的反应是以面部的表情、声音和躯体姿势,身体的表达所体现的对外在影响的适应性的行为,如快乐、悲伤、焦虑、持续时间相对来说都比较地短暂,这个是情感的一种反应。
情感的状态,它相对来说时间持续就比较长,构成一个状态,如最近这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情绪状态不太好,为什么呢?我老觉得很纠结、很郁闷,用社会的大众语言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我最近这一段时间都觉得很郁闷、很纠结,这个是你的一个情感的状态,不是一种情感的反应,所谓反应是一贯性的,对你给出的刺激,我给你的一个反应,刺激结束了,这个反应从形式上看结束了。
但是情感的状态它可以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情感的状态实质指的是一种心境的状态,可能被当事人所意识,也有可能当事人的意识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它是作为一种背景。
情绪特质是包含在个性之中的。
从个体的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现出来。
所以,情绪的特质,我们指的是个性里面对情绪反映的一个过程。
如果个性中间具备某一种情绪的特质的话,那它就弥漫性地在我们的时常的行为和态度中间都会反应出来,如焦虑特质的反应,焦虑是一种情绪的特质,如果这种特质是处于在我们的个性中间的话,那么他碰到任何事、面对任何人,在接触的过程中间,它都会有让你感受到它总是很着急,它总是去担心这个事情、那个事情,这个就叫情绪的特质。
二、情绪的功能情绪有什么功能呢?情绪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适应生存的一种心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