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545.91 KB
- 文档页数:9
后视镜设计规范XXXXX有限公司后视镜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前言本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符合GB/T 1.1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标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本标准版本为首次发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后视镜的设计输入条件、设计思路和步骤、结构设计。
本范适用于本公司系列车型内、外后视镜(主外后视镜II和III类)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5084-2013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7509-2008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QC/T 531-2001 汽车后视镜3、术语和定义3.1后视镜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像的装置(单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3.2平面镜是指反射表面为平面的镜子。
3.3凸面镜是指反射面为球面或非球面的曲面镜。
3.4 A级曲面有规律性曲面,它可以定位单个曲面,也可以定义整体曲面的完整性,A级曲面严格定义就是完美表达形体、精度要求非常高。
3.5镜面中心反射面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3.6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设计确定的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外后视镜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两侧,用于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的装置。
它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一系列规范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1.尺寸和位置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足够的尺寸,以提供驾驶员良好的视野范围。
汽车制造商和道路交通管理机构会制定相关尺寸要求和位置规定,设计者应遵守这些规定。
2.结构强度要求:外后视镜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对意外碰撞和振动等外力。
设计者应使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外后视镜可以经受正常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力的作用。
3.抗风阻设计:外后视镜与风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需要考虑减小风阻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形状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少风阻,降低燃油消耗。
4.抗震设计:外后视镜会受到道路震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平整的道路上。
设计者需要合理安排外后视镜的悬挂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其在震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视野要求:外后视镜应提供良好的视野,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
设计者应考虑驾驶员的不同身高和视线角度,以提供适宜的视野范围。
6.可调性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使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外后视镜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的视野效果。
7.防雾和防晒设计:外后视镜应考虑防雾和防晒的设计,以保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驾驶员仍能清晰地看到后方情况。
8.照明设计:外后视镜上的灯光设计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以提供正确的视觉辅助和信号传递功能。
9.可维修性和更换性:外后视镜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更换。
设计者应考虑到外后视镜可能会被意外碰撞和损坏,使其易于拆卸和安装。
10.环境友好性:外后视镜的材料和制造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这些规范将确保外后视镜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升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和道路安全。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要求说明(SOR)-外后视镜总成外后视镜总成要求说明编写:日期:校对:日期:会签: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信息:1工程概要1.1 概述:XX公司技术中心为完成XX项目中有关产品设计的工程责任而编制了此份要求说明(SOR)。
XX公司将具体负责在SOR中提供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工程与产品设计、二维图纸或三维数模、以及相关的规范与要求。
而成本核算、产品合同、时间进度、零部件的质量与订货数量、以及其它主要的相关事项等都将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本SOR旨在提供给同步开发以下表格中所列零件的潜在供应商进行报价所用。
具体技术细节及内容,在发布本SOR的有效期内都是准确的。
1.2如果本SOR的内容和所附参考零件或规范有矛盾之处,请与该产品工程师联系。
供应商在开发过程中应避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供应商自己承担,XX公司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 工程联系方式下列产品工程师负责本零件或子系统的产品设计工程。
所有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咨询可直接与该工程师联系。
3.1 项目信息车型代号:XX目标市场: XX目标产地:XX上市时间:XX目标销量:首年5000辆,以后每年20000辆。
4 产品要求4.1 综述本系统的功能、材料、外观、光泽、颜色、噪音与异响等技术要求详见零部件子系统技术要求。
4.2 要求一致性零件不但应与此处所列出的图纸和规范保持一致,而且与本SOR 上任何附加的要求也要一致。
同时零件还应与将来可能的图纸、规范和SOR的更改内容保持一致。
4.3 标记和可追溯性对于精确追溯的零件,供应商应按图纸或相关技术信息的要求,在零件上添加条形码,且符合XX 公司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要求。
对于带有3C认证标记的零件,供应商应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指南要求在每个零部件上标有3C认证标记。
5 对供应商设计数据的要求由供应商设计的零件要求供应商交付给XX公司以下设计数据:●三维CAD数据●二维图纸●FMEA文档这些设计数据应在设计冻结日期之前提交给XX公司以进行虚拟装配和零部件设计。
探究汽车外后视镜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作者:林蔚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汽车后视的含义及位置,通过讨论后视镜的设计原则和布置要求,以望为设计者提供汽车后视镜设计参考,为生产者能较好地安装汽车后视镜,为驾驶者提供一良好的周围环境减少交通事故。
关键词:汽车;后视镜;设计原则;布置要求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1.后视镜1.1 含义汽车驾驶员后部视野是由车辆内后视镜和左右外后视镜提供,内后视镜的镜片为平面镜,左右外后视镜的镜片为凸面镜并曲率≯1200mm,用于给驾车司机在倒车及转向时提供车尾及车侧的周围环境情况,减少交通意外。
1.2 后视镜视野调节(1)内后视镜。
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2)左侧外后视镜。
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3)右侧外后视镜。
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
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很多人以为,要消除视线死角,都尽量把左、右后视镜往外调或往下调。
另外或许是为了能随时维持整齐的仪容,研究显示,也有很多驾驶人把中央后视镜调整在开车中把自己都照进去。
而根据三阳工业安全驾驶训练中心表示,要获取最大的有效后视角度,依上述的方式调整才是最正确的。
2.后视镜设计技术要求2.1 后视镜所用材料(1)后视镜镜片玻璃由不磨光一级品以上品级的浮法平板玻璃制成。
(2)客车用后视镜镜片玻璃透过率应不小于92%,其他车辆产品用后视镜镜片玻璃透过率应不小于89%。
2.2 后视镜镜片尺寸的确定(表1)确定镜片合适的大小原则是:(1)能清楚的反映法规所规定的后视野,且大小不小于上表中定义的矩形,且矩形摆放无特定的要求,只需满足矩形能落在镜面内即可。
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JT1 -8202-2012共10页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15日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JT1 -8202-2012编制关B庆余 _________ 校核赖礼汇 _________ 审查王晓 _________ 批准曹渡 _________更改记录JT1-8202-2012轿车外后视镜总成技术条件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外后视镜的要求,试验方法、验收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轿车外后视镜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485 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GB11614 浮法玻璃GB1508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QC/T531-2001 汽车后视镜SJ-DQ-16 —2008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SJ-NW-15-2010 塑料件涂装要求规范SJ-NW-16-2009 塑料件镀铬要求规范3要求3.1基本要求3.1.1外后视镜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国家法规要求:3.2外观要求321后视镜在500lx的照度条件下,从各个方向观察镜面时,镜面上不得有变形、模糊、条纹、气泡、伤痕、裂缝等缺陷。
3.2.2.橡胶件不得有破损、裂缝等缺陷。
3.2.3塑料件不应有明显褪色、裂缝、伤痕、变形等缺陷。
3.2.4涂装件不应与车身有色差,不得有凹痕、划伤、气泡等。
3.2.5每批产品颜色应保持一致,同一种零件颜色应保持一致,无脱色、变色、色斑等缺陷。
外观颜色符合长安公司提供色板,色差满足△ E V 1326所有外观可视面上不允许有分模线,如果是设计上必须在产品外表面上产生分模线,分模线的痕迹小于0.1mm,且必须经过长安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
外后视镜设计作者:韩冰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3期一、外后视镜设计基本要求由于后视镜属于功能外饰件,设计必须坚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设计原则;同时满足合理性,先进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经济性、制造工艺性的“六性”要求。
外后视镜属于是注塑产品,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直接影响产品出模和外观效果;(2)脱模斜度:影响产品能否顺利出模;(3)产品壁厚、加强筋:影响产品的强度;(4)圆角:影响外观效果和产品成型;(5)孔(通孔、盲孔、螺纹孔等):关系到产品安装和定位;(6)嵌件:为了增加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装配性能等。
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性能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出现矛盾时,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有时牺牲部分工艺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观或性能,有时为了提高安装工艺,可能制件会提高成本,结构变得复杂,在出现这些情况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调整。
当结构设计实在无法避免注塑缺陷时,尽可能让缺陷发生在产品的隐蔽部位。
二、外后视镜设计要点(以金杯微卡车型外后视镜为例说明)1、安装点设计注意事项(1)后视镜安装点的布置要根据内外钣金来定,距离周边倒圆角(圆角半径是8毫米)的地方距离最少是5毫米。
(2)螺栓安装点之间的距离最少是30~50毫米。
(3)后视镜的安装面最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有利于钣金面制作;安装点的布置应该考虑内三角块安装点的布置,后视镜安装点最好能被内三角块遮住。
2、根据GB-15084-2006校核外后视镜视野(1)根据GB15084-2006第4.2条一般要求外后视镜可接触部分曲率半径>2.5mm。
(2)根据GB15084-2006第4. 4一般要求过外后视镜旋转轴线做半径为50mm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至少切到连接件连接的表面,见图1。
(3)根据GB15084-2006第7.3.4要求驾驶员侧外后视镜应安装在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中心连线的铅锤面与纵向基准平面的夹角不大于55度的范围内,见图2。
XXXXX有限公司后视镜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前言本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符合GB/T 1.1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标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本标准版本为首次发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后视镜的设计输入条件、设计思路和步骤、结构设计。
本范适用于本公司系列车型内、外后视镜(主外后视镜II和III类)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5084-2013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7509-2008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QC/T 531-2001 汽车后视镜3、术语和定义3.1后视镜一种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像的装置(单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3.2平面镜是指反射表面为平面的镜子。
3.3凸面镜是指反射面为球面或非球面的曲面镜。
3.4 A级曲面有规律性曲面,它可以定位单个曲面,也可以定义整体曲面的完整性,A级曲面严格定义就是完美表达形体、精度要求非常高。
3.5镜面中心反射面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3.6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设计确定的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目录目录 (IV)1零件综述 (23)1.1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 (23)1.2常用类型简介 (23)2开发流程 (24)2.1整体沿用开发流程 (24)2.2部分沿用开发流程 (25)2.3全新开发流程 (26)3性能要求 (26)3.1法规要求 (26)3.2专利规避要求 (27)3.3配置要求 (27)3.4平台化、模块化分析 (27)3.5成本、重量要求 (28)3.6安全性要求 (28)3.7可靠耐久性要求 (28)3.8环境适应性要求 (28)3.9精致性 (28)3.10NVH要求 (28)3.11装配维修性要求 (29)4结构设计 (30)4.1造型分析 (30)4.2主断面设计 (38)4.3安装点、定位点布置 (38)4.4周边件配接 (40)4.5结构设计要点 (41)4.6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 (42)5试验验证 (43)1 零件综述1.1 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1.1.1 系统定义外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侧方和下方信息的必备功能件。
1.1.2 功能介绍外后视镜为满足不同人群对视野的需求,镜片必须满足上下左右都能调整至少8°,调整方式为手动或电动;为满足整车最小通过性和碰撞过程中对人员或物品的最小伤害,外后视镜应当能够前后折叠。
1.1.3 各部分组成图1-1外后视镜爆炸图1、镜片2、加热片3、镜片托4、镜框5、镜片调整机构6、机芯支架7、转向灯8、镜体9、镜座支架 10、镜座 11、镜座垫 12、折叠机构支架 13、弹簧 14、垫片 15、折叠机构 16、线束1.2 常用类型简介1.2.1 从整车转向功能考虑,外后视镜上有集成转向灯和不带转向灯。
1.2.2 镜头折叠分为手动折叠和电动折叠。
1.2.3 镜片调整分为手动调整和电动调整。
1.2.4 镜片有普通镜片和带除霜、亲水功能的镜片。
1.2.5 从镜片曲率上分为单曲率和双曲率外后视镜。
第四章外后视镜总成设计规范绪论外后视镜总成是一种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但不包括潜望镜这类复杂的光学系统)。
也是构成外部造型的重要部件。
主要包括外后视镜镜体和外后视镜镜杆总成两大部分组成,后视镜杆总成又分为后视镜支座与后视镜杆两部分。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驾驶员能够清晰看见并判断汽车后方的情况,及时的、正确的做出反应;2、对整个驾驶室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东风之星系列的镀铬外后视镜已经成为东风之星的卖点之一。
鉴于外后视镜的组成和功能对整车的影响,以及在以往的外后视镜总成的设计与生产、运输、装配、调试、运用当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本规范将针对N2类车型,分别对外后视镜镜体和镜杆总成(镜杆和支座)的零件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装配、功能进行规范描述。
全文分成后视镜镜体、镜杆总成、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涉及的标准有:GB 15084-19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T 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第一节 后视镜镜体一、材料与技术要求后视镜镜体主要由壳体、镜面和固定盖板等部分组成,壳体部分要求质轻、牢固,所以材料采用工程塑料,例如:MPP2、ABS等;镜面要求质轻、耐腐蚀、抗缓冲性等等,所以材料大多采用浮法玻璃,执行标准GB 11614-1999 ;固定盖板要求一般,所以材料大多采用为08AL或其它金属,实行标准GB13237-1991。
技术要求:1、镜体外表面采用的花纹、颜色按标准色板,例如花纹编码:GO40颜色编码:C040;2、镜面厚度一般在2~3mm;N2类车要求曲率半径≥1800mm3、镜体外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涉及厂家的商标、厂名等其它与东风无关的标识,必须在合适的可见部位注明零件号、材料、厂家代码、生产日期等内容。
4、其它的要求具体见QCT 531-2001,主要内容有,一般要求、外观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
示例一:东风小卡系列本结构是小霸王系列车型的小卡系列的外后视镜82QK2-02020,颜色编码:C010花纹编码:G023;材料及标准MPP2 EQC-305 工况特性及标准B11TS2 EQC-302,整个壳体外型美观秀气、拆装方便、整体质量较轻,适合于小型运输卡车。
示例二:东风金刚系列东风金刚系列外后视镜82BE02-02020采用左右、上下均可以调节的外后视镜总成,镜体为黑色,外形美观、视野开阔,适用于工程作业、运输车辆。
示例三:浮动镜面系列该后视镜视野良好,镜面浮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调节,适合于厢式车、平板车、工程车等各类车型。
示例四:浮动镜面—东风之星系列东风之星外后视镜镜体采用材料ABS,表面镀铬,镜面浮动,在一定范围内沿各个方向自由调节;外形美观大气,视野开阔,因电镀会增加成本,一般此类后视镜适用于中高档车型。
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镜面的大小要适合同一类车型,车身的外尺寸以及车身的离地高度是决定镜面大小的主导因素;2、壳体外表面的处理,表面光滑、壳体和镜面能够分离的适合表面电镀,其余形式不适合电镀或者电镀工艺复杂;3、壳体、镜面甚至标准件的选定需要考虑其材料、厚度对整个镜体的质量的影响,在同样强度、相近成本的前提下,越轻越好。
二、 关约束条件1、后视镜固定----球头安装球头安装是后视镜杆上的球头与后视镜壳体上球形凹槽相配合,再通过一个球头盖板压紧,使二者紧密贴合,同时给壳体绕后视镜杆球头中心在各个方向能够转动;镜面是在壳体成型未冷却时压合在壳体的槽内,冷却后会自然被壳体包紧。
球头安装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偏心或者居中的,采用偏心球头的能够有效减短后视镜杆的外伸长度,适用于宽车厢的车型,球头居中的壳体适用于窄车厢。
偏心与居中的镜体重心位置相近,但受力的支点在球心位置,偏心的球头需要略大于居中的球头,所以现在小霸王系列的后视镜偏心与居中的球头分别采用Φ30、Φ26。
2、镜片浮动----穿心安装本结构方式是后视镜杆整个贯穿后视镜壳体,利用2个固定盖板将后视镜杆压紧贴合在壳体的凹槽中;镜面是压合在镜面载体上再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弹簧装配在主壳体上;视野是通过调节镜面载体来满足,调节量是根据镜面载体的过孔大小来决定的;上下布置的安装点能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安装在车门上比较理想,适用于各类宽车厢的厢式车、平板车、以及工程车辆。
3、镜片浮动----同心安装同心安装特点是后视镜与壳体可以拆分,它是后视镜杆安装端与壳体上的安装支架的半圆柱凹槽通过固定盖板压紧,压紧之后只能给壳体绕后视镜杆中心轴向旋转,仰角的调节通过调节浮动的镜面。
注意的地方是,后视镜杆与壳体结合处的支架是应力的集中点,是最容易受损的地方,设计时一定要保证该支架有足够的强度,采用多个安装点或者增大安装座,否则会容易出现断裂、抖动的情况。
如下图就是设计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
解决的方法就是增加安装支座,在四个的基础上增加为8个,更改后断裂的问题解决。
4、夹块安装夹块安装的方式现在运用于东风金刚系列车型上,镜体与镜杆通过夹块连接,整个镜体可以绕夹块固定螺栓的中心转动调节仰角,绕夹块的半圆中心转动可以调节左右视野,整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因整个后视镜镜体相对较大,视野比较广阔,此安装方式适用于采用上下固定的U型外伸后视镜杆的工程、运输车辆。
5、特殊安装该结构的杆与镜体之间的安装方式独特,有上下两个支架固定镜体,其余部分相同与82QK2-02020,相对于82QK2-02020,其结构相对稳定,但是结构要复杂些,安装不是很方便。
第二节 后视镜杆总成一、材料和技术要求后视镜杆主要采用钢管拔10-16~25×1.2~2.0,执行的标准是GB8162-1997,表面喷塑或电镀等其它表面处理;后视镜支座采用铸铝,执行的标准ZG35 EQY-18-2000,表面喷塑或喷漆,执行标准QC-1 甲 EQY-2-1998。
技术要求:后视镜要固定牢靠,避免改变已调节好的视野,杆表面经过磷化处理,喷涂聚脂粉末涂层,无缩痕、熔接痕等表面缺陷,执行标准EQC-97。
涉及其它标准有:GB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二、相关约束条件1、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约束条件主要有档位约束和自由约束。
档位约束:为了保证后视镜能够满足法规要求,后视镜转动必须要三个或三个以上档位,以满足在后视镜影响通过的前提下能够调整外后视镜杆的位置,正常行驶中恢复。
设计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理论间隙大小不影响后视镜晃动,否则间隙过大,行驶中会出现较大的抖动;影响正常使用;后视镜杆的旋转力矩必须满足18Nm<N<24Nm;后视镜杆旋转过程中或者旋转到位后不得与车身任何部位干涉;正常状态的视野能够满足标准GB15084-1994中的驾驶员一侧的视野要求。
后视镜的档位是通过后视镜支座内部的拉紧弹簧、顶部的球形凹槽与镜杆下部的半球凸点三者的同时作用,档位转动的角度α由半球凸点的个数n决定,α=360/n°,n一般不少于3个。
α的角度是以后视镜在各个状态不与车身任何部位干涉以及非使用状态档位比整车要窄来决定大小。
自由约束:自由约束也是相对自由,是后视镜杆在不碰及车身的前提下,在金属锁紧螺母的作用下,在一定的力矩范围内能绕旋转轴自由转动,但旋转中心不能超过车身最宽处50mm,需要注意的是上下两个安装点的旋转中心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旋转点的紧固方式必须要采用金属锁紧螺母,配合一定摩擦力的摩擦垫片,普通螺母不能提供一定的力矩范围,长期使用会松动甚至脱落。
自由约束后视镜杆图片三、后视镜杆与支座之间的约束需要注意的问题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的约束都需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间隙,采用的紧固方式,以及采用标准件的型号、性能。
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条件: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看安装点的布置,分为前围上、车门上、和A柱上布置等几种方式。
1、布置在前围上小霸王系列,共有四个安装点,安装点的具体布置如下图,支座的中心在Y=±728,需要注意的是,后视镜支座的安装点要与车身钣金接触紧密、牢靠,支座与周边的零件要预留足够的装配间隙,特别是前围上面罩的后视镜杆过孔要足够大,如果支座为单独的外装件,后视镜杆不穿过前围上面罩,则需要考虑与外盖板、前围上面罩的配合间隙。
Y=728以及在上安装点的结构断面如下2、布置在立柱上后视镜支座的安装点在A柱上布置的在153车型上运用比较多,通过图示可以看看布置的紧密性。
相对小霸王的后视镜杆要复杂些,布置安装点对钣金的改动要大,但结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收放机的外置天线一般布置在立柱上,布置天线的一侧不能布置后视镜安装点,需要布置在车门、前围或其它部位。
3、布置在车门上布置在车门上的后视镜杆见上页3.2.1中的自由约束的后视镜杆图片,分上下两部分固定,上部的安装支架通过焊接或者其它方式固定在车门外板上,因为车门外板比较薄,所以焊接工艺比较复杂,下部的安装支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门上,内部的焊接螺母是布置在车门外板加强板上,加强板的焊接螺母周边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局部与车门外板贴合,以加强后视镜支座安装处的结构强度,车门结构横向与纵向断面如图。
4、布置在前围和顶盖上布置在前围和顶盖上的安装方式能够解决后视镜杆过长而抖动的问题。
结构相对小霸王车型的外后视镜要复杂些,采用上下2点固定,外加拉杆辅助固定,整个结构非常稳定;外后视镜能作仰角调节、左右调节满足视野要求;需要注意的后视镜杆支杆A的布置要考虑与外置天线的位置是否干涉;上支座的安装点要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漏水;支杆B固定在支杆A上的紧固方式须采用金属缩紧螺母,防止松脱。
此结构适合车身位置较高的工程车辆采用,现东风金刚系列采用此后视镜杆总成。
四、支座与车身之间的约束需要注意的问题安装点的合理布置;安装支座或支架与车身之间的装配间隙、紧固方式;各个安装点需防止漏水的必须要做好防水的设计;以及选用标准件的型号、性能等。
五、注意事项:1、当中需要注意后视镜支座安装点钣金的强度、振动频率、位置以及支座与周边零件的装配状态;2、后视镜视野要满足GB15084-1994规定的视野要求;3、后视镜杆材料的选用,镜杆表面防水、防腐蚀、喷塑或喷漆的处理;4、电镀后视镜镜体表面的不能出现锈蚀、斑点、发黄等不良现象5、标准件的选用要考虑到防锈、防松脱,必要时在加防水装饰罩;6、装置图详尽的指导生产装配,生产也需要按正确的装置图严格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