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实验室 (1)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29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探索》教材第二章“科学实验方法”,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实验操作视频、课件。
2. 学具:实验记录本、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
(3)实验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
(2)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指导数据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实验器材,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2. 答案:(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观察、假设、实验、验证。
(2)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具体使用方法见教材。
(3)示例: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光照需求。
实验器材:植物、光源、记录本。
实验步骤:①将植物分为两组,一组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另一组放在阴暗环境中;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及其,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测量时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你知道下面测量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吗?标上该仪器的名称及其所测量的物理量:使用方法参照教科书中115页内容知识点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3、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知识点三: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4、买个小气球吧,动手试一试以下几个有趣的实验,和同学交流一下发生的现象,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1、)将气球吹涨,然后松手(2、)将气球放入玻璃杯,吹鼓气球,然后提起气球(3、)将吹鼓的气球与头发摩擦,然后靠近碎纸片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知识点一:统一测量基准1、是实验探究的重要形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2、为了各国家之间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科学家们制造了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其复制品。
3、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简写)作为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二:物体的尺度1、 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伸开手一拃有多长你注意过吗?你正常一步大概是多远?2、 你使用的课桌有多高?你知道一层楼高约为几米吗?你听说过光年吗,它是谁的单位?3、 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 (由大到小)4、 长度单位的换算:(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①1.6m= dm= cm②30dm= m= km ③4572m= km= cm ④171.2mm= dm= m ⑤340m= km= cm ⑥45cm= µm= nm 知识点三:测量物体的长度1、 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刻度尺,对应书中的介绍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⑴ 叫刻度尺的分度值,我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⑵ 叫刻度尺的量程,我的刻度尺的量程是 。
⑶用刻度尺来测量一下我们物理课本的长与宽,并记录数值。
长度 ,宽度 。
⑷如左下图所示为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你认为方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指出错误 。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4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4课)是一组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基本科学素养为主线的教材。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四个课题,分别是《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环境》和《我们的世界》。
每个课题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但对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探究能力还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感觉器官的功能、人体的结构、环境与生活的关系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科学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感觉器官的功能、人体的结构、环境与生活的关系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主要教学方法有: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走进实验室》实验室里,科学梦起航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
它如同一位神秘而又亲切的朋友,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实验室,便是科学这位朋友的家,是无数科学发现和创新的摇篮。
当我们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和奇迹的世界,一个让科学梦想起航的地方。
实验室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特殊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化学试剂的味道,是电子仪器运行时发出的轻微嗡嗡声,是实验器具整齐摆放所散发出来的严谨氛围。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神秘和期待,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实验台,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
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皿、移液器等等,它们就像是战士手中的武器,等待着被运用到科学的战斗中。
每一台仪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用途,有的用于观察微观世界的细胞结构,有的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有的用于培养生物样本。
在实验台上,还摆放着各种颜色的试剂瓶,里面装着不同的化学试剂,有透明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魔法药水,等待着被调配和使用,以展现出神奇的化学反应。
沿着实验台向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化学实验室。
在这里,实验人员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物质变化的探索。
他们身穿白色的实验服,戴着护目镜和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种实验器具。
有的在加热试剂,观察着颜色的变化;有的在进行滴定实验,精确地控制着试剂的滴加速度;有的在记录实验数据,神情专注而认真。
在他们的手中,化学试剂发生着奇妙的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揭示着自然界的规律。
在化学实验室的旁边,是一个生物实验室。
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培养皿中的细胞正在生长和分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在欢快地游动。
实验人员正在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索生命的奥秘。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试图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为治疗疾病和改善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
在这个实验室里,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每一次实验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入探索。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物理实验室。
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1.(2015台州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1.(2015衢州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2015衢州29)《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
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
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
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
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有关。
3.(2015嘉舟27)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9-2020年袍江中学七年级科学期中卷(无答案)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卷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走近科学实验室”一节我们学习了很多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2.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⑦⑥D.④⑤⑦⑧3.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5米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C.绍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200立方米4.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明想测量一个桃核的体积,可以用量简和水来测量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④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时,测得的身高为167. 6厘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俯视,则测得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C.用累积法测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6.一个量简有50毫开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2/3浸入水中,量简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9厘米3B.18毫升C.18厘米3D.12厘米7.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8.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轻不同。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3.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教学过程】一、科学实验室参观科学实验室,完成课本活动。
常用仪器介绍: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
科学课和其他课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2.停表3.天平和砝码(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4.电流表电压表(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5.显微镜(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6.酒精灯(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二、实验室的安全1.实验室安全守则2.危险品的存放和警告标志三、常见的实验操作1.滴管的使用2.酒精灯的使用3.放大镜的使用四、指纹实验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
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回答。
(007的指纹锁,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走进化学实验室图形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蒸发皿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加热燃烧匙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器酒精灯用于加热用于高温加热集气瓶①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用量,一般只能称准至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用于注入液体铁架台(含铁夹、铁固定和放置各种仪器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简单的加热实验坩埚钳夹持坩埚加热或夹持热的蒸发皿等取用固体药品玻璃棒搅拌液体、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没说明用量:液体1~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
(3)处理原则: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应交还实验室或放入指定容器。
2.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或小颗粒药品用药匙取用①操作:一斜:使试管倾斜;二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三直立:将试管直立,药品落底。
②操作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管壁上。
(2)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①操作:一横:将容器横放;二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容器口;三慢竖:将容器慢慢竖立。
②操作目的:以免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药品的倾倒:拿下瓶塞倒放桌上,瓶口挨管口,标签向手心,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向心右手握,口口相挨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2)量筒量液:①放置:量筒放平;②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滴管取液:①取液时:捏橡胶乳头,赶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②取液后:不平放,不倒置,橡胶乳头在上;③滴液时: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逐滴滴入,不伸入试管内,不碰管壁。
④用完时:立即用水冲(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水冲),不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