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7)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8)“▲,▲。
”龚自珍的这两句诗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抒发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的情怀。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祈.祷qǐ譬.喻bì吹毛求疵.cīB.蓬蒿.ɡāo 繁衍.yǎn 藏污纳垢.ɡòuC.污秽.suì豁.免huò相形见绌.zhuóD.执拗.niù干瘪.biě断壁残垣.yuá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馈赠陨落左右逢圆B.诘难藉贯冥思暇想C.缄默挑衅顾名思义D.奥密旁骛通宵达旦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京博物院近期推出了明代吴门书画展,鬼斧神工....的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B.历经百年沧桑的浦口火车站开始进行改造,届时将秉承历史因地制宜....地打造成特色景观带。
C.南京近期公布了第二批千年古镇的名单,这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有着相得益彰....的重要作用。
D.南京河西有轨电车设置了“书香车厢”,广大乘客又多了一处可以咬文嚼字....的移动图书馆。
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悄过去,在告别人生的这一个“驿站”,即将开始一段新征程的时候,班级开展“岁月怀想”的纪念活动,请你参加。
2015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B.挫.折cuò C.弥.留之际mí D.脐.带qí)2.B (A.拍手称快多对坏人坏事受到应有的惩罚,不合语境。
C.“得意忘形”多用于贬义D.趋之如骛多做谓语,很少作定语)3.D (A.关联词用错 B.“不文明行为”包括乱扔垃圾 C.否定失当)4.D (按照递进式逻辑顺序排列)5.D (上联要居右,下联要居左。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⑴窈窕淑女⑵焜黄华叶衰⑶中间小谢又清发⑷休将白发唱黄鸡⑸有约不来过夜半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全仗你抬身价三、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
(9分)7.⑴交换;⑵扩充;⑶护城河;⑷放弃;8.⑴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⑵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或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秦王为达到占有安陵的目的,以大国自居,盛气凌人,软硬兼施,妄图通过武力恫吓相威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强加于安陵,这是非“仁政”的行为,是失道者,“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他的阴谋即使侥幸得逞,也无法“得其心”。
反之,如果秦王给安陵施之以“仁政”,得道者多助,天下人就会主动归顺他。
(能抓住“仁政”,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
(9分)10.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1分)。
同时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1分)11.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2分)12.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0.5分),具体准确地0.5分)说明了孩子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快,人们在7岁时,大多遗忘童年往事这一事实(1分)。
2015年南京市建邺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26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 ,不亦说乎?《论语》(2)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3)▲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4)▲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等闲识得东风面,▲ 。
朱熹《春日》(8)面对月亮,人们常常有不同的心情。
李煜在《相见欢》中有“ ▲ ,▲ ”的离愁;而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却用“ ▲ ,云生结海楼”表现洒脱的豪气;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悠然赏月的欣喜。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xiá()想。
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
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yán()着的台城…… 侵蚀(▲ )xiá(▲ )想酝酿(▲ )蜿yán(▲ )3.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句子。
(3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4.对下列名家书法作品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2分)《祭侄文稿》《兰亭集序》 A. 第一幅作品是颜真卿的作品,秉承了颜楷的阔大方正、结构端正的特点。
B.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中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
C.颜真卿在著“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时,书法尤为率意,但率意显真情,无刻意之迹,实为妙绝。
D.第二幅作品为草书法帖,后人评价“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4分)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清·李尧栋题莫愁湖光华亭)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名篇.C.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 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答案】C【解析】(1)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赏析,C项应是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
不是雄壮刚强。
也可以说:笔画纤细轻盈,结构生动自如,充满变化,又能前后照应。
3。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2)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3)▲,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6)▲,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
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 "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 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 , ▲”。
(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答案】(1)悠然见南山(2)一览众山小(3)山光悦鸟性(4)霜叶红于二月花(4)斜晖脉脉水悠悠(5)但愿人长久(6)台痕上阶绿(7)载不动许多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栗树大都生在山里.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5.5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________,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
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________,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
它和文人艺术真是________,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
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 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 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C. 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 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2. 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A. 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 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
C. 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 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们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3. 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B. 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 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
D.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然,所谓的“抄书”,其实大有讲究。
________。
不过,“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会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
①不仅仅是中国文人抄书,外国人中也不乏这种雅趣。
②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③你要读书,最好是深入字丛,在那里驻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马观花。
④清代第一流学者中,不乏喜欢此道者。
⑤本雅明就有这样的妙喻:就像坐飞机无法领略窗外风景,除非你亲自走进风景中。
⑥归国之初的鲁迅,曾用了十年时间来“钞旧书”。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1.(1)学而时习之。
(2)带月荷锄归。
(3)今夜偏知春气暖。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惟吾德馨。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万紫千红总是春。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月下飞天镜庭下如积水空明2.shí遐 niàng 蜒3. 书写较差得1分,书写规范端正得2分,书写美观漂亮得3分4.B5.了解本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读一部传世名著(拍一部微型电影)注意:短语的结构类型以及与材料的关联。
6.因为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了人参果树(写拔了、弄死了等也可以,意对即可)后来是南海观音用净瓶中的水救活了果树(直接写南海观音、观音菩萨、观音大士也可)7.我赞同小颖的观点(1分),把南京的景观与阅读相结合,能更好地感受南京城的文化魅力(1分,意对即可),至于小童提出“看文言文会睡着”,我们会发现在材料二中推荐的“传世名著”并不难懂,有的很有趣,有的世人皆知,有的与生活紧密相连,还有的不是用文言文写的(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1分),所以我赞同小颖的观点。
8.A(3分)9.开元之后/虽仍旧俗/稍褒博矣。
(2分,每处1分)10.北方少数民族(胡人)喜欢..(生活/吃饭睡觉)在其中。
(意思相..茂盛的草地,常常居处近即可)(2分,每句1分)11.转侧看花花不定;春衣一对直千金。
(2分,每空1分)12.(1)作者从款式、颜色、搭配(衣裤、长靴、腰佩等)方面突出了胡服简便(方便、利于骑射、行走)的特点。
(2分,角度和特点各1分,意近即可)(2)作者从“织”“染”“裁剪”(图案、色彩、花纹、样式)等方面极力描绘了缭绫华美(精美、漂亮)的特点。
(2分,角度和特点各1分,意近即可)参考译文:中国的衣冠服饰,自北齐以来,便全用北方少数民族的服制。
袖子窄瘦、或红或绿的短上衣,长筒靴,有装饰蹀躞的腰带,这些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
袖子窄瘦便于驰射,短上衣、长筒靴都便于过草地。
北方少数民族喜欢茂盛的草地,经常居处其间,我出使辽国时都曾亲眼看到,即使他们的王庭也在深草之中。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5)□□□□□□□,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6)□□□□□□,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7)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9)花开花落,都能触发情思:早春时节,“□□□□□□□”的欣欣向荣不免让诗人欢欣鼓舞;晚春时节,“□□□□□□□”的寂寞冷清又不免让诗人黯然神伤。
(依次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晏殊的《浣溪沙》里的诗句填空)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陡峭(qiào)柏(bó)油绽(zhàn)放如法炮(pào)制B.逐 (zhú) 渐针灸(jiǔ) 干涸 (hé) 惟妙惟肖 (xiào)C.石砌 (qī) 行(xíng)辈怠( dài) 慢人声鼎(dǐng)沸D.迂 (yú)腐琐屑(xiè) 拮据(jū) 前仆(fù)后继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战栗选拔妇儒皆知沧海桑田B.松驰迁徙响彻云宵坦荡如砥C.萧索愕然愤不顾身金榜提名D.煞白惊骇自出心裁谈笑风生第20届南京读书节启动“南京传世名著”评选活动,50位海内外名家倾情推荐,50部传世明珠由南京贡献给世界,最终将“南京的24部传世名著”。
4.下面是程章灿教授为《全宋词》撰写的推荐词。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一)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5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6)▲,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7)每逢春日,好景沓来。
贺知章在《咏柳》中用“碧玉妆成一树高,▲”绘出绿柳之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写出春花之香。
(8)为了表现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范仲淹写下“衔远山,吞长江”,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下“▲,▲”的名句。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了孩子们放风筝的热闹景象。
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xù( )词”一章中描写了大观园姑娘们放风筝的场景,雪雁为黛玉剪断风筝线qí( )福,寄寓. ( )了美好的期盼。
(1)纸鸢.( ▲ ) (2)柳xù( ▲ ) (3)qí( ▲ )福(4)寄寓. ( ▲ )班级开展“红楼梦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1分)3.A组同学收集到一则新闻,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南京地铁3号线开通红楼主题车站凸显文化范2015年4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其中9个站点以“红楼梦”为主题,包括五塘广场站的太虚幻境、南京站的元春省亲、常府街站的宝玉见宝钗、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武定门站的湘云眠芍、雨花门站的黛玉葬花、卡子门站的大观园、九龙湖站的海棠诗社等。
(1)请为这则新闻补写一个结语。
(2分)▲(2)这些红楼主题与站点特征相符,比如“元春省亲”契合南京站“回家”的特点;“▲”,融汇饮食、灯会等元素,与夫子庙站的文化定位相得益彰。
建邺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 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2)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3)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 ▲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5)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 ▲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7) ▲ ,三年多难更凭危。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8)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 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我们没有茫然和苦闷,更多的是“▲,▲”的信心与乐观(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填空)。
南京是我们的母亲城,她既是一座美丽之城,也是一座英雄之城;既是一座古韵之城,更是一座发展之城。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怎能不爱她?为此,我们开展了“月是故乡明”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英雄之城】关注社会生活的同学搜集了这样两则素材。
素材一:(6分)①电影《南京!南京!》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的经过,揭示了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18日下午,南京的上空布满阴mái( ),进而开始落雨。
这使到南京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南京!南京!》电影剧组,一踏进这座历经浩劫的城市,便体会到了非同一般的情绪与氛.()围。
导演陆川表示:“②人们误读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说南京是一座无抵抗的历史。
但是走进历史最黑暗之中,我们发现,1937年,南京城的人民对日军进行了shū()死的抵抗。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二)阅读《送友人》,完成第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与“”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分)7.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
(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8-9题(8分)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汉代史学家。
(2分)9.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燕以,由此可见他们的特点。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
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也。
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
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人嗤之。
12.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2分)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不亦说乎?《论语》(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3)▲,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8)面对月亮,人们常常有不同的心情。
李煜在《相见欢》中有“▲,▲”的离愁;而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却用“▲,云生结海楼”表现洒脱的豪气;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悠然赏月的欣喜。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xiá()想。
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
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yán()着的台城……侵蚀.(▲)xiá(▲)想酝酿.(▲)蜿yán(▲)3.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句子。
(3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4.对下列名家书法作品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2分)《祭侄文稿》《兰亭集序》A. 第一幅作品是颜真卿的作品,秉承了颜楷的阔大方正、结构端正的特点。
B.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中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
C .颜真卿在著“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时,书法尤为率意,但率意显真情,无刻意之迹,实为妙绝。
D .第二幅作品为草书法帖,后人评价“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重读南京寻访团”是一群热爱南京的 80、90后发起的民间文化团体。
起初,他们在“西祠胡同”、“豆瓣网”等网络媒体上进行交流,现已得到南京市委宣传部的认可与支持,《环球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均给予专栏报道。
他们通过寻访历史遗迹、阅读传世名著、拍摄微电影、聚会畅谈感悟等方式抒发对金陵古都的热爱之情。
材料二:在这群年轻人的眼中,与南京相关的“传世名著”种类庞杂,有南京王爷写的微博体《世说新语》,有世人皆知的《西游记》,有把吃喝当成雅事的《随园食单》,还有民国“最小说”《丹凤街》,当代南京籍作家毕飞宇的《推拿》、薛冰《家住六朝烟水间》等。
材料三:网友对“重读南京”有不同观点:小颖:比起陪朋友去逛南京4A景区,我更愿意带他们去一些具有南京本土文化风韵的地方,感受属于南京的文化魅力,而这些在书中都有相关介绍。
小童:95年出生的我,看文言文也会睡着,没必要阅读那些所谓的传世名著。
5.结合材料,为寻访团完成一则宣传标语。
(2分)寻一处历史遗迹,▲。
▲,抒发热爱之情。
6.《西游记》中有一处写到孙悟空在五庄观犯了错,急于去蓬莱仙境、方丈仙山、瀛洲海岛三岛求方,请问他为何要求方?后来是谁解决了这一难题?(2分)▲7.针对材料三网友的争论,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赞同以上哪种说法以及理由。
(3分)▲二(39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 —12 题。
(13分)胡服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①。
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②、有蹀躞③带,皆胡服也。
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
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
虽.王庭亦在深荐④中。
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
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⑤、算囊、刀砺之类。
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鞧根⑥,即今之带銙也。
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
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⑦矣。
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故事一,北宋沈括著)【注释】①胡服: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②长靿yào)靴:长筒靴。
③蹀躞(dié xiè):一种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装饰物。
④荐:兽所食草。
此泛指草。
⑤帉帨(fēn shuì):佩巾,手巾。
⑥鞧(qiū)根:套车时拴在牛马大腿后面的一种环。
⑦褒博:宽大。
缭绫白居易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①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节选自乐府《缭绫》【注释】①昭阳舞人:原指赵飞燕,此处借指唐宫中能歌善舞、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嫔。
8.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予使.北时皆见之B. 虽.千里不敢易也/虽.王庭亦在深荐中C. 虽败犹.荣/而犹.存其环D. 此殆天所以..衔蹀躞..资将军/环所以9.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两处。
(2分)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
▲11.《缭绫》“▲”一句从侧面生动反映了唐代丝织品所达到的惊人(2分)12.说说上面两篇诗文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赞美了胡服和缭绫的什么特点?(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3分)中国青年,你们不要着急之前有过一篇文章,风靡各大社交网络——中国人,你急什么?让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速成往往伴随速朽,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慢的艺术。
其实,在“着急”的中国人中,最“着急”的恰恰是今天的中国青年们!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去怀旧。
年方二三十岁,已经在追忆似水年华,这似乎成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一个“通病”。
或是回忆小时候的青山绿水,或是追忆中学时代的青葱岁月,仿佛当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文艺范...”。
青年人正值最美好的年纪,却沉溺于故人往事中不可自拔,止不住地追忆过往,感慨曾经的似水年华。
仿佛只有怀旧才能彰显自己的成熟和阅历,但是青年时期的怀旧,未免都有一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因为真正成熟的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早已不再把哀愁挂在嘴上,而是消化在心里。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成熟”。
有些人看到明星们的恋爱分分合合,于是宣称“不再相信爱情”;看到社会纷争喧嚣,于是不再相信公平公正,是真的目空一切看破红尘了,还是消极面对、逃避现实呢?未来还很长,充满了机会和可能,你若不放弃生活,生活也定然不会放弃你。
另一些人则恰好相反,刚刚初入社会,迅速掌握了官场、商场的“厚黑学”,学会了社会的“潜规则”,变得投机取巧、圆滑世故,以为这就是成熟干练,就可以无往不利,殊不知这恰恰是一种不成熟。
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怀揣梦想,充满激情,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挑战难题,努力突破自我,犯错才能进步,失败才能成长,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心态,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品格。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愤怒”。
年轻人容易愤怒,呼之欲出的情绪随着荷尔蒙而暴走,对国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统统化作了愤怒,仿佛只有这样激烈昂扬的词句才能将人骂醒改变现状。
但是,请先收敛心中的愤怒,因为愤怒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
天庭之怒,则黑云密布,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演绎出山崩海啸,怒潮翻滚。
人动怒就会心情浮躁,面对问题,就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可能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要知道理性和客观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要保持理智,辨别是非,不要人云亦云,应自主思考,追求事实真相。
中国青年,你们不要急着去成功。
青年时期是充满希望却又一无所有的年纪,“出名要趁早”、“一夜暴富”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但是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成功之路也没有捷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辛勤耕耘后的丰收,与其好高骛远,不如着眼当下,先将自己锻造成一个优秀的人,而后再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否则,即使你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你也会被这财富和名誉毁掉。
青年们,请不要着急,你想要的一切,时间都会给你,无需着急,因为你终究会成为你所着急成为的人。
请相信,只要努力,当初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都将成为你经历过的云淡风轻。
——摘自《中国新闻网》13.联系语境,解释第二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文艺范”的含义。
(2分)▲14.阅读第三段,简要概括青年不成熟的两种表现。
(2分)▲15.第四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16.仿照示例,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为第五段“成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辛勤耕耘后的丰收”的观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3分)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初的单词开始,日积月累,勤奋学习,最终写出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热爱生命》、《名人传》▲17.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
(13分)我们家的树我时常怀念我们家的那些树,那些连同我的童年消失在岁月长河里的树。
那个我土生土长的小村子,流淌着一条潺潺的小河。
通往镇上的马路傍着小河蜿蜒下去,稻田便随着河流和马路的弯曲分布两边;房屋三三两两地聚集在稻田的左右,屋后是连绵的山。
通往某座山的山脚,有一块略高的平地,我家便坐落在这块高地上。
我家的泥砖瓦房背山而建,除去房子所占的面积,门前还有一大片平地,我家的那些树便围绕在周围。
因为是山脚的一块高地,自然是有条小路盘旋上去。
在这条小路开始的地方,长着一棵修长挺拔的李子树。
果实成熟时,常常一阵暴雨过后,地上便是青的、红的、半红的李子滚落一地,躺在蓄满雨水的草地上,小模样十分可爱。
这些李子个头都不大,含在嘴里咬下去青脆可口,甜里面带着酸。
长在高处向阳边的李子更加红润光滑,也更甜。
只是后来,李子树被砍掉了,却在原来的位置旁新长出一棵来,依旧是挺拔修长的树干,依旧是小小的果子,仿佛一切都没变,又什么都变了。
与李子树相隔不远的地方,是两株相依的芭蕉树,长得粗壮高大,树干是一层层脉状表皮包裹行成的,拿根小木棍便能戳个印子。
芭蕉是可以入菜的,吃起来如莲藕一样会牵出丝来。
巨大的芭蕉叶低垂下来,跳起来扯住,拽下能拿回家给妈妈包粑粑吃。
我曾一度垂涎树顶的“香蕉”,费尽心机弄下来一把,却是剥不开皮完全不能吃完的。
芭蕉树早已不在,我亦很多年没有吃过芭蕉。
顺着路往上走,位于小路的中间地段,是一颗粗糙扭曲的石榴树,却能开出一树红如火的花朵,在六月燥热的天气尽现美丽。
耀眼了夏天的石榴树到了结果的秋天却往往不及花朵带给我最多欢乐的恐怕是那颗大枇杷树了。
我家有三颗枇杷树,最雄壮威武的那棵在上澄澄勾得人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