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教案03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语言《平安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平安夜》这一故事。
通过讲述圣诞平安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气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培养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圣诞树图片、圣诞帽、礼物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圣诞树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圣诞节的名称,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跟随课件中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平安夜》的故事内容。
3. 故事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分析角色特点。
(3)讨论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4. 实践活动:(1)分发圣诞帽、礼物盒等材料,让学生模拟圣诞节的场景。
(2)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以《平安夜》为主题的情景剧,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平安夜》2. 内容:(1)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2)故事主要角色及其特点(3)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平安夜》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进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了解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2)组织学生参加圣诞节主题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关于圣诞节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大班语言《平安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文学作品选读》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平安夜》童话故事。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平安夜的来历和意义,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安夜》的故事内容,理解平安夜的来历和意义。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祝福。
3. 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安夜》的故事内容,感受家庭的温暖。
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祝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平安夜》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平安夜的气氛。
(2)教师展示与平安夜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节日吗?它是怎么来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平安夜》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
(2)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知道家人在平安夜会做些什么吗?(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补充。
4. 课堂小结(5分钟)(2)教师强调关爱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祝福。
5.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画一幅与家人共度平安夜的画。
(2)用完整的句子写下对家人的祝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平安夜》2. 内容:(1)故事梗概(2)关爱家人,表达祝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与家人共度平安夜的情景,并写下对家人的祝福。
2. 答案:(1)画:幼儿自创,以家人共度平安夜为主题。
(2)祝福句子:示例:“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关爱家人的情感。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开展“我为家人做件事”活动,让幼儿实际行动关爱家人。
《平安夜》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小学音乐《平安夜》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平安夜》的歌曲信息和背景知识,感受歌曲的情感表现和情感体验;2.学习唱《平安夜》的歌曲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感。
教材分析《平安夜》是一首世界著名的传统圣诞歌曲,最初以法语创作。
这首歌曲情感表达温馨动人,节奏明快悠扬,旋律圆润动听,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经典之一。
学习《平安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
教学步骤1. 剪纸活动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平安夜》的背景,可以在教学前进行剪纸活动。
让学生剪出圣诞老人、小麋鹿、礼物等图案,再通过图片或讲解的方式介绍这些图案与圣诞的关系,以此来引入教学。
2. 听歌首先,播放《平安夜》的歌曲, 让学生听一遍并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是画画、写诗或说一些心情,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热情。
3. 唱歌第二,老师进行唱歌的讲解。
在唱歌前,可以用教具来进行基本乐理知识的讲解,介绍音高的概念和唱歌的技巧。
然后,老师将《平安夜》的歌曲唱给学生听,让学生跟着唱,并在唱歌过程中教学生一些唱歌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合唱活动第三,在唱歌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集体和谐的乐趣。
在合唱过程中,可以进行声部分配,让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
5. 作品展示活动最后,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这些可包括唱歌演唱,剧场表演和绘画等。
这将会让这首歌曲更加鲜活真实,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2.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唱歌技巧和乐理知识,并在合唱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音乐能力;3.学生能够在合唱活动中体验到集体和谐乐趣,提高自己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音乐《平安夜》教案三篇一、教学内容:《平安夜》二、教材分析:《平安夜》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庄严而宁静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人犹如身处天堂一般。
三、教学目标: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在演唱时适当的使用气息,感受歌曲宁静、祥和的气氛。
2、了解6/8拍的拍号含义及强弱关系,较准确的演唱附点、休止。
四、教学重难点: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
准确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并在高音时尝试用气息来控制。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我们的音乐课,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精神、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好了,闲言碎语咱就不讲了,先来听一首歌曲,好家伙!这首歌曲大家肯定非常熟悉,特有名。
(多媒体出示动画)师: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听了刚才的歌曲,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生:圣诞节。
师:圣诞节虽说是老外的传统节日,可在我们中国也挺火的,那么你们对圣诞节了解多少呢?生:略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师小结: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
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讲到圣诞节,不得不提欢迎的圣诞节形象代言人,(出示图片)那就是这位穿着非常前卫的圣诞老人,瞧人家那审美观!一身红白混搭那叫一个鲜艳夺目,慈祥的神情配上棉花糖一样的胡须,堪称永恒的经典。
小朋友是他最忠实的粉丝,知道什么原因吗?哎,对喽,许了一年的愿望就指望他老人家半夜爬烟囱了。
圣诞前夜,孩子们在临睡之前,都要在壁炉前或枕头边上放上一只长筒袜!括弧:洗干净的!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进袜子里。
师:现在我要提个问题了,刚才认真听讲的同学肯定知道!圣诞老人是在什么时候把礼物送到小朋友的袜子里的呢?生:略师:对,就是在圣诞节前一天的晚上,也就是“平安夜”。
平安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享受着合家团圆的温馨,听!门外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教师范唱)(二)、学唱歌曲《平安夜歌》有没有被老师美妙的歌声所感动?恩,一般都是这个反应。
大班语言教案《平安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平安夜》童话故事。
通过讲述圣诞前夕,小镇上的居民们如何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帮助一位贫困的老奶奶度过平安夜,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安夜》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黑板。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平安夜》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认真聆听故事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详细讲解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小结与板书设计(5分钟)《平安夜》1. 故事内容2. 学会关爱他人3. 语言表达与想象力培养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平安夜》,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谈谈自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
2. 答案:示例:在《平安夜》这个故事中,小镇上的居民们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帮助了一位贫困的老奶奶,让她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平安夜。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向故事中的人们学习,乐于助人,传递温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口语表达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平安夜》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西方传统节日——平安夜的氛围。
2. 学习并掌握《平安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平安夜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 《平安夜》歌曲的学习,包括旋律和歌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平安夜》这首歌曲,并能够进行合唱。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安夜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平安夜》,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合唱法:全班学生一起合唱,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平安夜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乐谱和歌词。
3. 音响设备。
4.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平安夜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平安夜的活动和感受。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向学生发放乐谱和歌词。
2. 教师示范演唱《平安夜》,学生跟随学习。
3.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平安夜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 学生演唱《平安夜》,教师进行评价。
二、深入学习歌曲(15分钟)1.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合唱练习(10分钟)1. 全班学生一起合唱《平安夜》,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2. 对学生的合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平安夜的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平安夜传递爱和祝福。
3. 鼓励学生在平安夜期间进行音乐表演,分享他们的音乐才华。
六、教学过程1.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平安夜在西方国家的庆祝方式。
《平安夜》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安夜》的背景知识,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运用英语描述节日场景。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英语歌曲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资源:教科书、补充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歌曲《平安夜》视频和音频)。
2. 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词汇(如:silent、midnight、sleigh)、句型(如: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学唱。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小组合作、歌曲学唱、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平安夜》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节日文化。
2. 新课内容:讲解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跟读、模仿。
3. 歌曲学唱:分组学唱《平安夜》,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用英语描述节日场景,增强合作意识。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分组座位,便于学生互动。
2. 分组策略:按英语水平、性格特点分组,保证组间平衡。
3. 课堂纪律:明确纪律要求,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歌曲学唱和角色扮演,提高合作能力。
3. 课堂展示: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习效果。
八、作业布置1. 复习词汇和句型,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作业完成质量。
九、教学反思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 教学方法的应用4. 教学步骤的设计5. 课堂管理与学生活动6. 教学评估的有效性7. 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可测量性。
平安夜教案(最新6篇)《平安夜》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西方的节日和西方文化。
2.让幼儿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体验与家长、老师、同伴共庆节日的快乐情绪。
幼3家3儿童3.让幼儿在表演活动,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展示英语,提高幼儿的。
学习兴趣和效果。
幼4家4儿童二、活动准备:1.请每位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份圣诞礼物,包装好后于活动当日带来。
2.环境创设(各活动室~门厅~走廊等)。
负责人:张铃3.圣诞老人服饰、糖、梨、橘子、苹果、切片面包、饼干、牛奶、果珍、果酱若干。
负责人:陆祖能4.主持稿、磁带。
负责人:陈烨5.12月21日英语节目汇演录象及12月23日活动摄像。
负责人:陆琼燕幼儿园平安夜活动6.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记录卡及各活动室材料,活动要求于12月22日前完成。
负责人:各班教师7.每位幼儿学会说问候语Merry Christmas!句子Iwant...歌曲《Happy new year》三、活动安排:1.8点整幼儿陆续来园来园,广播里播放着欢快的圣诞音乐,由教师装扮的圣诞老人在大厅门口盛情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与孩子们亲切地拥抱、握手、奉送糖果,让孩子们在浓浓地问候声中接受西方文化温馨的洗礼。
2.9点整孩子们与家长在教室里聆听园长妈妈的祝福,主持人拉开活动序幕。
3.亲子游园,由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老师们事先安排好的游戏场地进行游戏。
4.10点壹五分孩子们与家长在《Happy new year》的歌曲声中陆续回教室。
5.10点30分主持人宣布赠送礼物,孩子们互赠礼品,起唱歌曲《Happy new year》,整个活动在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中降下帷幕。
《平安夜》教案篇二活动概况圣诞节亲子活动,主题为亲子才艺晚会。
本策划以圣诞节晚会为主线,父母及小朋友共同才艺表演,各个亲子报名参加,为了整台晚会办得有生有色,对主持及后台支持工作有要求,所以赞助方要下功夫。
当然,最主要配合亲子们的要求,在活动方案中有说明。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平安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平安夜》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平安夜的起源、意义以及相关习俗,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安夜的起源和意义,了解平安夜的习俗。
2. 学会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3. 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平安夜的意义,学会表达祝福。
教学重点:掌握平安夜的起源、习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圣诞树、礼物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圣诞树、礼物等物品,引导孩子们猜测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讲述平安夜的起源、意义以及相关习俗。
(2)出示PPT,展示平安夜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平安夜的场景。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老师模拟平安夜的场景,向孩子们表达祝福。
(2)引导孩子们互相表达祝福,学会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圣诞礼物。
(2)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圣诞贺卡,写上祝福语。
(1)让孩子们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2)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向家人、朋友表达祝福。
六、板书设计1. 平安夜2. 内容:(1)平安夜的起源、意义(2)平安夜的习俗(3)祝福语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圣诞贺卡,写上祝福语。
2.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祝你们平安夜快乐!希望我们一家人永远幸福、健康、平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平安夜的起源、习俗,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在家庭、学校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向他人表达祝福,将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平安夜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并从中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3. 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重、难点:
1. 演唱歌曲时,二声部的演唱要做到和谐统一。
2. 分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平安夜》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奥地利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约瑟夫·莫尔,曲作者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教师弗朗兹·格鲁伯。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舒缓、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详、宁静的感觉。
歌曲为降B大调,八六拍,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先抑后扬,形成一个大的起伏,歌唱性极强。
第二乐句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句组成,带有叙述性。
第三句是歌曲的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
结尾处采用高潮后的后转,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地结束了全曲。
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铃儿响叮当》动画。
提问: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在什么节日会听到这首歌曲?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在圣诞节时常听到这首歌曲。
师: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它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被称为平安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西方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平安夜的?
2. 欣赏《平安夜》动画。
师:平安夜这天,商场、街上和家里就摆起了圣诞树,圣诞树呈塔形,身上挂着一个个小铃铛,轻轻一碰,叮当、叮当发出动听的声音。
金色的小灯,好像天上眨眼的星星。
五颜六色的小灯笼,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这时,人们在教堂里虔诚的祈祷,真心地祝福,欢乐祥和的气氛充满千家万户。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有关圣诞节的歌曲《平安夜》。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的播放进程进行讲解,学生认真聆听。
通过观看,来了解外国人的节日——圣诞节。
二、学唱歌曲:
1. 聆听歌曲《平安夜》(音频)。
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优美、抒情……
教学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再次聆听歌曲《平安夜》。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3)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
带着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学生回答:歌中唱了平安夜,圣诞夜,要把人间的美好祝愿,带给孩子也带给母亲,洒下无限深情等等。
这是一首八六拍的合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表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美好追求。
3. 学习歌谱(《平安夜》歌曲学习)。
(1)复习八六拍(八六拍指挥图示)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2)学生分组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歌谱。
(3)小组汇报演唱,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难点问题,教师及时解决。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在歌曲中出现的六度音程,学生不易唱准,老师应加以指导。
还要把握好本歌曲的节奏,进一步强调和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注意感受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和情绪。
(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歌谱。
①复习歌曲第一声部。
②跟琴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③演唱高低两声部的旋律,进行合唱练习,并指导学生唱好结束句的五拍长音。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会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④分组合唱(引导学生不仅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还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的旋律,从而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
4. 学唱歌词。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学生在朗读歌词前,教师可先范读,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
(3)学唱第一段歌谱歌词,找出认为最难唱的地方,老师辅导学生解决难点。
(4)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第一段。
(5)学唱第二段歌谱歌词。
(6)随《平安夜》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5. 歌曲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歌曲,(提示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入手)感受歌曲所表现出的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
歌曲的结束句中“洒下无限深情”这句要渐弱,表达出人们对节日之夜给他们带来的温馨与和谐,久久不能忘怀。
6. 设计演唱形式(《平安夜》节奏创编)。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一组:齐唱。
二组:合唱。
三组:口琴、电子琴合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7. 了解创作经历。
师: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一位音乐教师,名叫弗朗兹·格鲁伯。
因为当时小教堂的管风琴坏了,可恶的老鼠把送风的皮风箱咬出了许多破洞,所以莫尔神父要格鲁伯先生为他写的这首歌谱上用吉他伴奏的曲子应急。
格鲁伯先生被莫尔神父写的小诗所感动,立刻回家,飞快地记录下他泉涌般的乐思,只用了两个小时,歌曲就写好了。
神父集合了唱诗班的学生,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
乐谱后来由修管风琴的人带出来,外面的世界才得以知道这首歌曲。
于是,这首歌曲很快就被人们广为传唱。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歌曲的创作经历。
8. 创编表演。
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律动。
(可以通过摇动身体、走步、慢速转圈或原地做造型等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歌曲宁静、祥和的气氛,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还了解了歌曲的创作经历。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去真正了解“平安夜”的内涵,感受节日之夜那种温馨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