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重要考点 盐与化肥综合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中考苏版化学《盐化学肥料》专项练习卷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
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2.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A、Cu2+、SO42-、H+B、CI-、NH4+、OH-C、Ba2+、SO42-、NO3-D、Na+、K+、NO3-3.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方案: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X是Fe,第③步反应还应有氯化铁生成B、X还可以是Zn,但不能是AgC、直接用废铜屑进行②③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假设有白色沉淀产生,即证明盐酸过量4.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如下图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5.如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试剂乙可能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氯化钠溶液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6.只需用水就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Na2SO4、CuSO4、CaCO3B、AgCl、BaSO4、CuSO4C、NaCl、CaCl2、BaCl2D、BaCl2、AgCl、CaCO37.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以下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019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十二单元盐、化肥〔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几种常见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 硫酸钾(K2SO4 )B. 磷酸二氢钾(KH2PO4 ) C. 磷矿粉 D. 尿素22.以下化肥是复合肥料的是〔〕A. CO〔NH2〕2B. K2SO4C. Ca3〔PO4〕2 D. KH2PO43.向一未知的物质上滴加稀盐酸 ,发现有气泡产生 ,将产生的气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关于此物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物质一定是石灰石 B. 该物质一定是大理石C. 该物质一定是Na2CO3 D. 该物质一定含有CO32-4.检验一份样品是否是碳酸盐 ,所需的试剂是〔〕A. 澄清石灰水B. 浓盐酸、澄清石灰水 C. 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D. 稀盐酸〕A. AB. BC. CD. D6.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 、Na2CO3、HCl四种溶液 ,甲和乙可以反响 ,甲和丁也可以反响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丁不可能是Ba(NO3)2B. 甲一定是Na2CO3C. 丙一定是盐酸D. 甲一定是NaCl7.以下实验设计 ,不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8.括号内是区别以下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 ,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 B. 水与双氧水〔参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C. 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D. 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9.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C. 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D. 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A. AB. BC. CD. D11.工业生产中要用到纯度较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 ,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 ,经分解、化合等反响精制而成的.在精制过程中 ,另外还要用到的物质是〔〕A. H2O、Ca〔OH〕2B. CaO、CO2 C. CaCl2、CO2 D. H2O、CO2二、多项选择题12.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 ,最终不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 Ba(OH)2 、H2SO4 、HClB. CuCl2 、NaOH、HClC. BaCl 2 、Na 2CO 3 、HNO3D. AgNO3 、H2SO4 、HCl13.以下方法能区分出石灰水和蒸馏水的是( )A. 闻气味B. 通入二氧化碳 C. 蒸发 D. 看颜色14.以下各组稀溶液中 ,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 Na2CO3、H2SO4、HCl、NaNO3B. HCl、K2CO3、BaCl2、Na2SO4C. CuSO4、NaOH、KNO3、KOHD. NaOH、NaCl、HCl、FeCl315.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 ,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2019年中考化学盐及化学肥料专项练习卷1.把CaCO3、NaCl、MgCl2三种固体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逐一分离所需要的试剂依次是〔〕A、H2O NaOH HClB、H2O KOH HClC、H2O NaOH H2SO4D、H2O KOH H2SO42.以下有关NaCl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不溶于水B、溶液呈中性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3.要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B、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不用外加试剂,以下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①FeCl2②NaNO3③MgCl2④NaOHA、①②④③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5、以下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 Na2CO3 H2SO4B、FeCl3 Na2SO4 KOHC、BaCl2 AgNO3 Na2CO3D、CuSO4 KNO3 Na2SO46.以下各组物质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稀HCl、KOHB、CuSO4、KNO3、BaCl2C、FeCl3、NaOH、HNO3D、NH3·H2O、Na2CO3、KCl7.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以下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B、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C、与足量AgN0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m2g固体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8.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水中共含有各不相同的七种离子:Ag+、K+、Cu2+、Fe3+、Cl﹣、OH﹣、NO3﹣,测知甲厂的废水pH=13,那么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A、K+、Cl﹣、NO3﹣、OH﹣B、K+、NO3﹣,、OH﹣C、K+、Cl﹣、OH﹣D、K+、OH﹣达到实验目的是9.以下方法不能..A、用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粗盐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和空气C、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木炭粉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检验未知液是否含有CO32-10.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过多化肥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也会引起水体污染。
2020中考化学 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盐和化肥1.(益阳)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NH4HCO3B .K2SO4C .KNO3D .Ca(H2PO4)22. (苏州)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 42-、NO 3-、K +、OH -B.HCO 3-、Cl -、SO 42-、Na +C.Cl -、NO 3-、K +、Na +D.NH 4+、Cl -、OH -、K +3. (重庆A 卷) 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C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4. (重庆A 卷) 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A. KCl 、NaNO3B. HCl 、NaHCO3C.NaCl 、AgNO3D.H2SO4、NaOH5. (重庆B 卷) 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 N03 、KNO3 、CO( NH2 )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B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6. (重庆B 卷) 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下列物质属于硫酸盐的是(C )A 、H2SO4B 、Na2SC 、K2SO4D 、S027. (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C )A 、K2CO3B 、Na2CO3C 、NH4HCO3D 、Ca (H2PO4)28.(南昌) 在化肥中磷矿粉[Ca2(PO4)2]属于( C )A .钾肥B .氮肥C .磷肥D .复合肥9. (扬州)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C )A. NaNO3B.K2SO4C.NH4H2PO4D.Ca3(PO4)210. (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 .Na+、H+、Cl-、HCO3-B .Na+、K+、NO3-、Cl-C .H+、Na+、OH-、SO42-D .Ag+、Ca2+、Cl-、NO3-11. (2019年宁波市)把盛有5g16%的NaOH 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l0g16%的CuS0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四川自贡中考)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尿素B.硫酸钾C.碳酸氢铵D.磷酸二氢钙答案:D2.(2021广西梧州中考改编)《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B.漂洗丝帛的液体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C.“石灰”常用于改良碱性土壤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答案:C3.(2021湖北恩施州中考)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
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A.CuSO4NaClB.Na2CO3NaClC.CaCl2NaClD.CuSO4CaCl2答案:C4.(2020四川眉山中考)已知,常温下氯化钠、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NaOH溶液B.H2OC.AgNO3溶液D.Na2CO3溶液答案:D5.(2019呼和浩特中考)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KNO3、CuSO4、CaCl2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答案:D6.(2020贵州毕节中考)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物质俗名和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熟石灰 氢氧化钙B . 小苏打 碳酸氢钠C . 烧碱 碳酸钠D . 干冰 二氧化碳2.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K +、Cu 2+、NO 、SOB . Na +、H +、CO 、NOC . Ba 2+、NH 、OH -、SOD . Ba 2+、K +、NO 、OH - 3.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
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 )A . 碳酸氢铵B . 氯化钾C . 硫酸铵D . 磷矿粉4.下列物质中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的是( )A . 酒精B . 食盐C . 醋酸D . 硝酸钾5.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①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某固化化肥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B . 酸雨的pH 小于7,pH 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 . 唾液淀粉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所有化学反应D . 利用洗洁精和汽油来清除衣服上的油污都属于乳化作用7.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 . KNO 3B . NH 4ClC. KCl D. Ca3(PO4)3 8.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9.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 SO2与NaOH溶液B. Al(OH)3与稀H2SO4C. MgO与稀HClD. CuSO4溶液与NaCl溶液10.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
【化学】中考化学《 盐 化肥》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A .铁B .稀盐酸C .碳酸钙D .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 、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 、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 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 )A .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 .食盐和生石灰C .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 .烧碱和生石灰【答案】C【解析】A .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 错误;B .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 错误;C .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并发生反应,生石灰则能吸收水分,故C 正确;D .烧碱与生石灰都能吸收水分,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D 错误;故选C 。
3.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硝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2NH 4NO 3+Ca (OH )2=Ca (NO 3)2+2H 2O+2NH 3↑复分解反应B .赤铁矿炼铁:232ΔFe O +3CO 2Fe+3CO 置换反应 C .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6126222C H O +6O 6CO +6H O 酶氧化反应D .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Fe+2AgCl =FeCl 2+2Ag 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 .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B .化学反应的条件是高温,且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D .氯化银是一种难溶性盐,所以铁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错误。
九年级化学单元检测卷《盐化肥》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Ca:40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B.KOH 烧碱氢氧化钾C.Na2CO3纯碱碳酸钠D.NaHCO3苏打碳酸氢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酚酞区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D.不能用食盐作原料制氢氧化钠3. 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4.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CaO →CaCl2 B.CaCO3→Ca(OH)2C.BaCl2→ Ba(NO3)2 D.CuSO4→Cu(OH)25.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6.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A.铝B.铁C.铜D.银7. 某星期天,小明回家发现父亲正欲将草木灰(呈碱性)与一种化肥混合,准备以此达到同时向稻田里增施氮肥和钾肥的目的。
经观察化肥的名称后,小明向其父亲提示:此种化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否则会使其中的肥效受到损失。
你认为小明向父亲提示的可能是下列化肥中的()A、KNO3B、CO(NH2)2(尿素)C、NaNO3D、NH4HCO3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3 N a C l H2SO4B. CaCO3 NaOH Na2SO4C. BaCl2 NaNO3 CuSO4D. AgNO3 Na2SO4 NaCl10.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10分)11.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12. 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第一部分第十一单元命题 1常有盐的性质及用途1、(2018 ·曲靖 20 题 3 分)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必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度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响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以以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C )①该溶液中必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②反响进行到 a 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③bc 段上的随意一点( c 点除外)都存在两种积淀④反响进行到 c 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2018 ·云南 27 题 6 分)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 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立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研究,请你参加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 初步研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以以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 BaCl2溶液显中性【初步结论】 (1) 原白色固体中必定有的物质是氯化钡、碳酸钠,必定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钠。
(2)M 溶液中的溶质必定有氯化钠,必定没有氯化钡。
【沟通议论】小英同学以为:白色溶液 M变红色,说明溶液 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可以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能否含有氢氧化钠。
若要进一步确立,需对溶液 M持续进行研究。
为此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Ⅱ . 持续研究:【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猜想与假定】猜想一:有NaOH猜想二:没有NaOH【研究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实验结论现象A. 取无色溶液 M于试管中,加入有白证明溶液 M中色积淀生有碳酸钠并被除过度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成尽B. 取实验 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无色猜想一正确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3.(2018 ·昆明 27 题 7 分) 我国西北地域有好多咸水湖,此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
【化学】中考化学《盐化肥》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过程中无明显现象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 +CaCO3↓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答案】C【解析】【详解】A、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首先发生的是盐酸和Na2CO3反应,有CO2生成,应该有气泡产生,所以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过程中无明显现象错误。
选项A错误;B、实验开始到a克,HCl反应完,生成NaCl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CaCl2;a克到b克,CaCl2反应了一部分,没有反应完,生成的是不溶性的CaCO3和 NaCl,溶液中溶质仍然为NaCl和CaCl2只有两种。
选项B错误;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c克时,因为溶液中已经没有HCl,所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 +CaCO3↓,正确。
选项C正确;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d克时,碳酸钠溶液过量,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呈中性错误。
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可以发生两个反应,但反应有先后顺序,反应的程度怎样都要注意判断。
2.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A .①有蓝色沉淀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BaCl 2 =BaSO 4↓+CuCl 2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盐与化肥综合练习卷
1.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SO42-、Mg2+、Ca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⑤④
②③①
【答案】:B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C
4.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 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B. 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
C.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
D. 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答案】:D
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2、NaOH、NaNO3
B. KCl、KOH、CuSO4
C. Ba(NO3)2、NaCl、K2SO4
D. FeCl3、Na2SO4、HCl
【答案】:A
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仍继续实验,有可能造成计算出的精盐产率偏低的是
①溶解步骤中,粗盐未充分溶解②过滤步骤中,得到的滤液浑浊
③蒸发步骤中,有液滴飞溅现象④蒸发步骤中,得到的固体潮湿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7.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
A. 苛性钠 Na2CO3盐
B. 醋酸 C2H5OH 酸
C. 生石灰 Ca(OH)2碱
D. 水银 Hg 单质
【答案】:D
8.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4NO3、HNO3、NH4HCO3中都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B.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 生铁坚硬,可以作医疗手术器械
D. 洗洁精可以加速油污溶解,可以除去油污
【答案】:B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是
【答案】:D
10.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关于该转化关系图,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D是水,则B一定是氢气
B. 如果A、C均为黑色固体,则C一定为碳,A一定为氧化铜
C. 若A、C、D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则E可能是氧化铜
D. 若B、D都是盐,则E一定是金属
【答案】:C
11.(6分)如图是小红归纳总结有关Na2CO3的知识网络。
(1)遇Na2CO3溶液变红色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
(2)若图中反应④发生,反应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反应③模拟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任写一个)。
(4)用熟石灰通过反应②可制取的一种碱是________。
【答案】:(1)酚酞溶液(1分)(2)有白色沉淀产生(2分)
(3)Na2CO3+2HCl=== 2NaCl+H2O+CO2↑(2分)(4)氢氧化钠(1分)12.(8分)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①加过量NaOH 溶液;②加过量试剂甲;③加过量 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过
量稀盐酸。
(1)其中试剂甲是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过量 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滤液 4 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滤液 4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________溶解(选填“能”或“不能”或“能部分”)。
【答案】:(1)氯化钡溶液(1分) Na2SO4+BaCl2===2NaCl+BaSO4↓(2分)(2)除去氯化钙和反应剩余的氯化钡(1分)
NaOH+HCl===NaCl+H O(2分)
(3)氢氧化钠(1分)2
(4)能部分(1分)
13.(16分)Ⅰ.某同学研究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3)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假设一:它按CaCO3受热方式来分解。
假设二:它按KClO3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
①假设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确认假设二是否成立的简单实验操作
是_________。
②该同学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发现最终得到固体质量较原样品质量增加了大约12.7%。
据此他认为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假设一成立 B. 假设二成立 C. 两种假设均不成立
固体质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再次进行了实验。
他将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样品相同。
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固体组成为两种新的钠盐,其微粒个数之比为1:3,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的分解反应。
他查阅资料后,得知NaClO有多种热分解方式(每种分解方式的产物仅有两种)。
若其中一种产物为NaCl,则另一种产物可能是:_____(选填编号)。
A.Cl2
B. O2
C. Na2O
D. NaClO3
Ⅱ.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
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答案】:Ⅰ.Na2SO3Na2S + SO2↑(2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1分) C(1分) Na2SO3与氧气(或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生成固体物质(1分) 4Na2SO3===Na2S + 3 Na2SO4(2分) BD(2分)
Ⅱ.Fe2O3(1分) CO2(1分) Fe + CuSO4===Cu + FeSO4(2分) 3CO + Fe2O33CO2
+ 2Fe(2分)复分解反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