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杨浦二模(教师)
- 格式:docx
- 大小:38.92 KB
- 文档页数:6
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B. 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 耕牛血液中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 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一定作用2.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3.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的过程B. 血糖不足时,肝糖原与肌糖原可再次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 患糖尿病是因为饮食含有糖分高所引起的D.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4.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①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①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①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①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胰腺是否可以分泌胰液B.①与①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5.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到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C.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6.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稻根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7.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细胞装片。
2019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2019.4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 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专题八 减数分裂【例题精讲】1. 图为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染色体。
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④或②⑤或③⑥可表示该生物的3对同源染色体 B. ①②③或④⑤⑥可表示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 C. G 或g 的出现只能是基因突变所致D. G 和g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所致2. 高等动物的精细胞由睾丸中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演变而来,如下图7所示。
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 细胞① B. 细胞①② C. 细胞①②③ D. 细胞①②③④3. 图6表示发生在人精巢中的细胞分裂过程(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I 发生了着丝粒分裂B. 过程II 发生了基因重组C. 细胞b 、d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 细胞c 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4. 如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 的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下列说法与图示含义不相符的是( )细胞① 细胞② 细胞③ 细胞④图7A.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B.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一定会出现A和a的分离C. 丙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 若丁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5. 已知图9 中1 号男子的基因型为AaX B Y,若1 号男子与2 号女子结婚后,所产生的e卵与 f 精子受精,生育的 3 号孩子的基因型为AAX b Y,i 精子类型为()A. AX BB. aX BC. AYD. aY6. 图6是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中真确的是()A.该组织切片取自某一雄性动物的精巢B.细胞①处于前期I,不一定会发生互换现象C.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①→①过程D.细胞①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7.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1为Y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 该细胞中不存在X染色体C. 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 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两种精子8.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2019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上海市杨浦区 2019 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含分析)2019 年 3 月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含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署名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据号,并将查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地点上。
4.作答一定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一定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地区,第二部分的作答一定写在答题纸上与试题号对应的地点。
一、选择题(共40 分,每题 2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左传》记录,晋国与郑国开战前发布誓言:“克敌者,上医生受县,下医生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应出当时晋国A.分封制度遇到冲击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郡国并行体系形成D.国家政权趋势松懈【答案】 A【分析】【详解】依据“克敌者,上医生受县,下医生受郡,士田十万”可知当时晋国将军功作为分封的依照,冲击了以血缘为基础进行分封的制度,说明分封制遇到冲击,应选 A 项;郡县制全面推行是秦代成立此后,郡国并行体系形成于汉代,资料没有表现国家政权趋势松懈的问题,故清除B、 C、 D 项。
【点睛】由“克敌者”可知军功成为受封的依照之一,进而得出分封制遇到冲击的结论。
2.以下思想家中,直接促成儒学成为官学、经学的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 C【详解】联合所学内容可知,直接促成儒学成为官学的是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进而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应选 C 项;孔子和孟子时期儒学并无遇到统治者的欢迎,故清除A、B 项;朱熹期间儒学早已确定正统地位,故清除D项。
3.以下举措中最能表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偏爱之若一。
”这一思想的是A.虚心纳谏B.擅长用人C.唐蕃联婚D.完美科举【答案】 C【分析】【详解】依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偏爱之若一”能够看出这一思想表现了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的看法,联合所学可知能够表现他这一思想的是与吐蕃的联婚,应选 C 项;虚心纳谏、擅长用人和完美科举没有表现唐太宗的民族思想,故清除A、 B、 D项。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1)(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邹忌讽秦王纳谏》)【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8、甲文选自《》一书,乙文作者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分)9、(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由此观之 B .王之蔽甚矣C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D.四境之内不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0、围绕邹忌和孟子向两位齐王的进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以小见大,以己及人,说理层层推进,尽显思维的严谨。
B .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含蓄,显示了他们的智慧。
C .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提出了对秦王的批评意见,体现了他们的胆识和智慧D .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意在提醒秦王,要及时纠正不足,尽心治理好国家。
挖笋记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
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
我也不例外。
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
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的那么多石头?)。
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的小虫、蚯蚓。
2019年4月上海杨浦区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2019.4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__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A. 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 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 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 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3.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 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 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 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 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美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各数不是4的因数是()A.1B.2C.3D.42.(4分)如果分式有意义,则x与y必须满足()A.x=﹣y B.x≠﹣y C.x=y D.x≠y3.(4分)直线y=2x﹣7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4分)某运动队在一次队内选拔比赛中,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相等,方差分别为0.85、1.23、5.01、3.46,那么这四位运动员中,发挥较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5.(4分)在线段、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4分)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CO,如果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就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A.BO=DO B.AB=BC C.AB=CD D.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的相反数是.8.(4分)分解因式:a2﹣2ab+b2﹣4=.9.(4分)已知函数f(x)=,那么f(﹣2)=.10.(4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11.(4分)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30度,边长为x厘米(x>0),周长为y厘米,那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12.(4分)从1、2、3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在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这个数恰好是偶数的概率是.13.(4分)在四边形ABCD中,向量、满足,那么线段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14.(4分)某校有560名学生,为了解这些学生每天做作业所用的时间,调查人员在这所学校的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结果制成如图的统计图,根据这个统计图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全体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人数约为名.15.(4分)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50度,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等于.16.(4分)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5厘米,下底长为9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中位线长等于厘米.17.(4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3,AC=2,∠A=45o,将这个三角形绕点B旋转,使点A落在射线AC上的点A1处,点C落在点C1处,那么AC1=.18.(4分)定义:如果P是圆O所在平面内的一点,Q是射线OP上一点,且线段OP、OQ的比例中项等于圆O的半径,那么我们称点P与点Q为这个圆的一对反演点.已知点M、N为圆O的一对反演点,且点M、N到圆心O的距离分别为4和9,那么圆O上任意一点到点M、N的距离之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3)0﹣9++|2﹣|.20.(10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自然数解.21.(10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经过第一象限内的点A,延长OA到点B,使得BA=2AO,过点B作BH⊥x轴,垂足为点H,交双曲线于点C,点B的横坐标为6.求:(1)点A的坐标;(2)将直线AB平移,使其经过点C,求平移后直线的表达式.22.(10分)如图1,一辆吊车工作时的吊臂AB最长为20米,吊臂与水平线的夹角∠ABC 最大为70°,旋转中心点B离地面的距离BD为2米.(1)如图2,求这辆吊车工作时点A离地面的最大距离AH(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2)一天,王师傅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将这辆吊车立即开到40千米远的某工地,因此王师傅以每小时比平时快2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结果提前20分钟到达,求这次王师傅所开的吊车速度.23.(12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C,AB=AD,AM⊥BD,垂足为点M,连接CM并延长,交线段AB于点N.求证:(1)∠ABD=∠BCM;(2)BC•BN=CN•DM.24.(12分)已知抛物线y=+bx+c经过点M(3,﹣4),与x轴相交于点A(﹣3,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P是这条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PC=BC,求点P的坐标;(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P在x轴上方时,求∠PCB的正弦值.25.(14分)已知AB是圆O的一条弦,P是圆O上一点,过点O作MN⊥AP,垂足为点M,并交射线AB于点N,圆O的半径为5,AB=8.(1)当P是优弧的中点时(如图),求弦AP的长;(2)当点N与点B重合时,试判断:以圆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BNO=∠BON,且圆N与圆O相切时,求圆N半径的长.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各数不是4的因数是()A.1B.2C.3D.4【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判断出所给的各数不是4的因数是哪些即可.【解答】解:∵4的因数有:1、2、4,∴各数不是4的因数是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要熟练掌握,应有顺序的写,做到不重不漏.2.(4分)如果分式有意义,则x与y必须满足()A.x=﹣y B.x≠﹣y C.x=y D.x≠y【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x﹣y≠0,可得x﹣y≠0,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y≠0,即:x≠y,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分母不为零.3.(4分)直线y=2x﹣7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直线y=2x﹣1,k=2>0,b=﹣1,∴该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4.(4分)某运动队在一次队内选拔比赛中,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相等,方差分别为0.85、1.23、5.01、3.46,那么这四位运动员中,发挥较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甲的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5.(4分)在线段、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②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②③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6.(4分)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CO,如果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就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A.BO=DO B.AB=BC C.AB=CD D.AB∥C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B=∠C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于是得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即可.【解答】解:∵AD∥BC,∴∠ADB=∠CBD,在△ADO与△CBO中,,∴△ADO≌△CBO(AAS),∴AD=C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的相反数是﹣.【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定义.8.(4分)分解因式:a2﹣2ab+b2﹣4=(a﹣b+2)(a﹣b﹣2).【分析】首先将前三项分组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a2﹣2ab+b2﹣4=(a﹣b)2﹣4=(a﹣b+2)(a﹣b﹣2).故答案为:(a﹣b+2)(a﹣b﹣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正确分组得出是解题关键.9.(4分)已知函数f(x)=,那么f(﹣2)=2.【分析】根据已知直接将x=﹣2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f(x)=,∴f(﹣2)==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正确将已知数据代入是解题关键,本题属于基础题.10.(4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m≤1.【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方程有两个实数根,∴△=b2﹣4ac=22﹣4×m=4﹣4m≥0,解得:m≤1.故答案为:m≤1.【点评】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1.(4分)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30度,边长为x厘米(x>0),周长为y厘米,那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分析】由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根据圆心角定理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30度,∴=12,∴正多边形为正十二边形,设边长为x厘米(x>0),周长为y厘米,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故答案为:y=12x.【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圆心角定理、函数关系式等知识,熟练掌握由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求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关键.12.(4分)从1、2、3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在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这个数恰好是偶数的概率是.【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末位是2的情况占所有情况的多少即可.【解答】解:共有6种情况,是偶数的有2种情况,所以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注意本题是不放回实验.13.(4分)在四边形ABCD中,向量、满足,那么线段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分析】根据共线向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与是共线向量,由于与没有公共点,∴AB∥CD,故答案为:平行.【点评】本题考查共线向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共线向量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4.(4分)某校有560名学生,为了解这些学生每天做作业所用的时间,调查人员在这所学校的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结果制成如图的统计图,根据这个统计图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全体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人数约为160名.【分析】利用总人数560乘以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结合统计图知:估计这个学校全体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人数约为560×=160人,故答案为:1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15.(4分)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50度,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等于130°.【分析】根据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计算即可.【解答】解:180°﹣50°=130°.故这个角的补角等于130°.故答案为:13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16.(4分)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5厘米,下底长为9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中位线长等于7厘米.【分析】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梯形的中位线长=×(5+9)=7(厘米)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梯形中位线的计算,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17.(4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3,AC=2,∠A=45o,将这个三角形绕点B旋转,使点A落在射线AC上的点A1处,点C落在点C1处,那么AC1=.【分析】连接AC1,由旋转的性质先证△ABA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AA1C1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1的长度.【解答】解:如图,连接AC1,由旋转知,△ABC≌△A1BC1,∴AB=A1B=3,AC=A1C1=2,∠CAB=∠C1A1B=45°,∴∠CAB=∠CA1B=45°,∴△ABA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1C1=∠CA1B+∠C1A1B=90°,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A1中,AA1=AB=3,在Rt△AA1C1中,AC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意画出图形.18.(4分)定义:如果P是圆O所在平面内的一点,Q是射线OP上一点,且线段OP、OQ的比例中项等于圆O的半径,那么我们称点P与点Q为这个圆的一对反演点.已知点M、N为圆O的一对反演点,且点M、N到圆心O的距离分别为4和9,那么圆O上任意一点到点M、N的距离之比=.【分析】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O的半径r2=4×9=36,∵r>0,∴r=6,当点A在NO的延长线上时,AM=6+4=10,AN=6+9=15,∴==,当点A″是ON与⊙O的交点时,A″M=2,A″N=3,∴=,当点A′是⊙O上异与A,A″两点时,易证△OA′M∽△ONA′,∴===,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3)0﹣9++|2﹣|.【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分母有理化、绝对值、二次根式化简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1﹣3+﹣1+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零指数幂、分母有理化、绝对值、二次根式化简等考点的运算.20.(10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自然数解.【分析】先分别解答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交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来取自然数解.【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4.故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4.故这个不等式组的自然数解是:0,1,2,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的公共解,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1.(10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经过第一象限内的点A,延长OA到点B,使得BA=2AO,过点B作BH⊥x轴,垂足为点H,交双曲线于点C,点B的横坐标为6.求:(1)点A的坐标;(2)将直线AB平移,使其经过点C,求平移后直线的表达式.【分析】(1)作AD⊥x轴,垂足为D,易得AD∥BH,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点A的横坐标,再根据双曲线y=经过第一象限内的点A,可得点A的纵坐标;(2)根据点C的坐标求出直线AB的表达式,再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表达式.【解答】解:(1)作AD⊥x轴,垂足为D,∵BH⊥x轴,AD⊥x轴,∴∠BHO=∠ADO=90°,∴AD∥BH,∵BA=2AO,∴,∵点B的横坐标为6,∴OH=6,∴OD=2,∵双曲线y=经过第一象限内的点A,可得点A的纵坐标为3,∴点A的坐标为(2,3);(2)∵双曲线y=上点C的横坐标为6,∴点C的坐标为(6,1),由题意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设平移后直线的表达式为y=,∵平移后直线y=经过点C(6,1),∴1=,解得b=﹣8,∴平移后直线的表达式y=.【点评】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0分)如图1,一辆吊车工作时的吊臂AB最长为20米,吊臂与水平线的夹角∠ABC 最大为70°,旋转中心点B离地面的距离BD为2米.(1)如图2,求这辆吊车工作时点A离地面的最大距离AH(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2)一天,王师傅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将这辆吊车立即开到40千米远的某工地,因此王师傅以每小时比平时快2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结果提前20分钟到达,求这次王师傅所开的吊车速度.【分析】(1)解Rt△ABC求出AC的长度,便可求得AH;(2)设这次王师傅所开的吊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根据快速行驶时间比平时行驶时间少20秒,列出分式方程便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B=20,∠ABC=70°,CH=BD=2,在Rt△ACB中,∵∠ACB=90°,∴AC=AB•sin70°=20×0.94=18.8,∴AH=20.8.答:这辆吊车工作时点A离地面的最大距离AH为20.8米;(2)设这次王师傅所开的吊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由题意,得,解得,x1=60,x2=﹣40,经检验:x1=60,x2=﹣40都是原方程的解,但x2=﹣40符合题意,舍去,答:这次王师傅所开的吊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点评】本题是解直角三角形与分式方程应用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1)题的关键是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C,(2)小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23.(12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C,AB=AD,AM⊥BD,垂足为点M,连接CM并延长,交线段AB于点N.求证:(1)∠ABD=∠BCM;(2)BC•BN=CN•DM.【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DB,BM=DM,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D=∠MBC,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CM=BM=DM,则∠MBC=∠BCM,从而得到∠ABD=∠BCM;(2)先证明△NBM∽△NCB,则BN:CN=BM:BC,然后利用BM=DM和比例性质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AB=AD,∴∠ABD=∠ADB,∵AD∥BC,∴∠ADB=∠MBC,∴∠ABD=∠MBC,∵AB=AD,AM⊥BD,∴BM=DM,∵DC⊥BC,∴∠BCD=90°,∴CM=BM=DM,∴∠MBC=∠BCM,∴∠ABD=∠BCM;(2)∵∠BNM=∠CNB,∠NBM=∠NCB,∴△NBM∽△NCB,∴BN:CN=BM:BC,而BM=DM,∴BN:CN=DM:BC,∴BC•BN=CN•DM.【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几何计算.24.(12分)已知抛物线y=+bx+c经过点M(3,﹣4),与x轴相交于点A(﹣3,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P是这条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PC=BC,求点P的坐标;(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P在x轴上方时,求∠PCB的正弦值.【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2)根据A、B的坐标求得对称轴为x=1,设点P的坐标为(l,y).由PC=BC根据勾股定理列出12+(y+5)2=52+52.解得即可;(3)作PH⊥BC,垂足为点H,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然后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进而求得D的坐标,然后根据S△PBC =S△PCD+S△PBD,列出.求得PH,解正弦函数即可.【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M(3,﹣4),A(﹣3.0),,解得:,∴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5;(2)∵A(﹣3,0),B(5,0),∴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l.设点P的坐标为(l,y).∵PC=BC,点B的坐标为(5,0),点C的坐标为(0,5).∴PC2=BC2.12+(y+5)2=52+52.解得y=2或y=﹣12.∴点P的坐标为(1,2)或(l,﹣12);(3)作PH⊥BC,垂足为点H.∵点B(5.0),点C(0,5),点P(1,2),∴PC=BC=5.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5,代入B(5,0)解得k=1,∴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把x=1代入得,y=﹣4,∴直线BC与对称轴相交于点D(1,﹣4),∴PD=6,∵S△PBC =S△PCD+S△PBD,∴.解得PH=3.∴sin∠PC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面积等,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4分)已知AB是圆O的一条弦,P是圆O上一点,过点O作MN⊥AP,垂足为点M,并交射线AB于点N,圆O的半径为5,AB=8.(1)当P是优弧的中点时(如图),求弦AP的长;(2)当点N与点B重合时,试判断:以圆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BNO=∠BON,且圆N与圆O相切时,求圆N半径的长.【分析】(1)连接PO并延长交弦AB于点H,由垂径定理得出PH⊥AB,AH=BH,由勾股定理得出OH==3,在△APH中,∠AHP=90°,PH=OP+OH=8,由勾股定理求出AP即可;(2)作OG⊥AB于G,先证明△OBG∽△ABM,得出=,求出BM=,得出OM=,由<,即可的距离;(3)作OD⊥AB于D,由勾股定理求出OD==3,证出BN=OB=5,得出DN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出ON,然后由相切两圆的性质即可得出圆N的半径.【解答】解:(1)连接PO并延长交弦AB于点H,如图1所示:∵P是优弧的中点,PH经过圆心O,∴PH⊥AB,AH=BH,在△AOH中,∠AHO=90°,AH=AB=4,AO=5,∴OH===3,在△APH中,∠AHP=90°,PH=OP+OH=5+3=8,∴AP===4;(2)当点N与点B重合时,以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P相交;理由如下:作OG⊥AB于G,如图2所示:∵∠OBG=∠ABM,∠OGB=∠AMB,∴△OBG∽△ABM,∴=,即=,解得:BM=,∴OM=﹣5=,∵<,∴当点N与点B重合时,以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P相交;(3)作OD⊥AB于D,如图3所示:∵OA=OB=5,∴AD=DB=AB=4,∴OD===3,∵∠BNO=∠BON,∴BN=OB=5,∴DN=DB+BN=9,在Rt△ODN中,由勾股定理得:ON===3,∵圆N与圆O相切,∴圆N半径=3﹣5.【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垂径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两圆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两圆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9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杨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一、积累应用(10 分)1. 按要求填空。
(5 分)(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5 分)(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3 分)A.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3 3- -8 8 题。
(16 分)(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
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 =±2B . =πC .D .|a+b|=a+b2.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A .2x=mB .x 2=mC . =mD . =m3.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第二象限的是( )A .y=2xB .y=C .y=x ﹣2D .y=x 2﹣2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正五边形B .正六边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梯形5.某射击选手在一次训练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该选手训练成绩的中位数是( )成绩(环)6 7 8 9 10 次数1 42 6 3A .2B .3C .8D .9 6.已知圆O 是正n 边形A 1A 2…A n 的外接圆,半径长为18,如果弧A 1A 2的长为π,那么边数n 为( )A .5B .10C .36D .72二、填空题7.计算: = . 8.写出的一个有理化因式: . 9.如果关于x 的方程mx 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m 的值是 .10.函数y=+x 的定义域是 .11.如果函数y=x 2﹣m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经过原点,那么m= .12.在分别写有数字﹣1,0,2,3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放回后再抽取一张,如果以第一次抽取的数字作为横坐标,第二次抽取的数字作为纵坐标,那么所得点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13.在△ABC 中,点M 、N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AM :MB=CN :NA=1:2,如果,那么=(用表示). 14.某大型超市有斜坡式的自动扶梯,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沿着斜坡向上方向前进13米时,在铅锤方向上升了5米,如果自动扶梯所在的斜坡的坡度i=1:m ,那么m= .15.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则图中m的值是.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写出一个函数y=(k≠0),使它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17.在矩形ABCD中,AB=3,AD=4,点O为边AD的中点,如果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相切,那么r的值是.18.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旋转到平行四边形AEFG的位置,其中点B、C、D分别落在点E、F、G 处,且点B、E、D、F在一直线上,如果点E恰好是对角线BD的中点,那么的值是.三、解答题19.计算:.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21.已知,在Rt△ABC中,∠ACB=90°,∠A=30°,点M、N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M的中点.(1)求证:;(2)求∠NCD的余切值.22.某山山脚的M处到山顶的N处有一条长为600米的登山路,小李沿此路从M走到N,停留后再原路返回,期间小李离开M处的路程y米与离开M处的时间x分(x>0)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折线OABCD所示.(1)求上山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已知小李下山的时间共26分钟,其中前1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与后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3,试求点C的纵坐标.23.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DC∥AB,AB>CD>AD,∠A=90°,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翻折,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E处,折痕为DF,联结EF并展开纸片.(1)求证: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2)取线段AF的中点G,联结GE,当BG=CD时,求证:四边形GBCE为等腰梯形.2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8ax+3(a<0)与y轴交于点A,顶点为D,其对称轴交x轴于点B,点P在抛物线上,且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1)当AB=BD时(如图),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第(1)小题的条件下,当DP∥AB时,求点P的坐标;(3)点G在对称轴BD上,且∠AGB=∠ABD,求△ABG的面积.25.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ABC=2,点D为弧AC上一点,联结DC(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MBC与△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BC时,作∠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2 B.=πC.D.|a+b|=a+b【考点】实数的运算;绝对值.【专题】推理填空题;实数.【分析】A:根据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计算即可.B:分别把、π化成小数,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即可.C:根据8=23,可得=,据此判断即可.D:①当a+b是正有理数时,a+b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b;②当a+b是负有理数时,a+b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b);③当a+b是零时,a+b的绝对值是零.【解答】解:∵ =2,∴选项A不正确;∵≈3.142857,π≈3.1415927,∴≠π,∴选项B不正确;∵8=23,∴=,∴选项C正确;当a+b是正有理数时,|a+b|=a+b;当a+b是负有理数时,|a+b|=﹣(a+b);当a+b是零时,|a+b|=0;∴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此题还考查了绝对值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2.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有实数解的是()A.2x=m B.x2=m C. =m D. =m【考点】无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判别式;分式方程的解.【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无理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解的特点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2x=m,一定有实数解;B.x2=m,当m<0时,无解;C. =m,当m=0或﹣时无解;D. =m,当m<0时,无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无理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点进行判断.3.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第二象限的是()A.y=2x B.y=C.y=x﹣2 D.y=x2﹣2【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分别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y=2x的系数2>0,∴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y=中,2>0,∴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在y=x﹣2中,k=1>0,b=﹣2<0,则函数过一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y=x2﹣2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且函数图象过(0,﹣2)点,则函数图象过一、二、三、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系数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正五边形B .正六边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梯形【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即可.【解答】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 错误;B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 正确;C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 错误;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某射击选手在一次训练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该选手训练成绩的中位数是( )成绩(环)6 7 8 9 10 次数1 42 6 3A .2B .3C .8D .9 【考点】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即可.【解答】解:∵共16次射击,∴中位数是第8和第9的平均数,分别为9环、9环,∴中位数为9环,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6.已知圆O 是正n 边形A 1A 2…A n 的外接圆,半径长为18,如果弧A 1A 2的长为π,那么边数n 为( )A .5B .10C .36D .7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设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x ,根据弧长公式即可求得x 的值,然后利用360度除以x 即可得到.【解答】解:设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x ,根据题意得: =π,解得:x=10.则n==3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以及扇形的弧长公式,正确求得中心角的度数是关键.二、填空题7.计算: = ﹣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把原式化为﹣,再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则,注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8.写出的一个有理化因式: +b .【考点】分母有理化.【分析】根据这种式子的特点:﹣b和+b的互为有理化因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的一个有理化因式: +b;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项)或与原分母组成平方差公式.9.如果关于x的方程mx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m的值是 4 .【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方程mx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列出m的方程,求出m 的值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mx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m)2﹣4×m=0,且m≠0,解得m=4.故答案是:4.【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0.函数y=+x的定义域是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1.如果函数y=x2﹣m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经过原点,那么m= 4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专题】几何变换.【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x2﹣m的顶点坐标为(0,m),再利用点平移的规律得到把点(0,﹣m)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m),接着利用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m,然后把原点坐标代入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函数y=x2﹣m的顶点坐标为(0,m),把点(0,﹣m)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m),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m,把点(0,0)代入=(x+2)2﹣m得4﹣m=0,解得m=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2.在分别写有数字﹣1,0,2,3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放回后再抽取一张,如果以第一次抽取的数字作为横坐标,第二次抽取的数字作为纵坐标,那么所得点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点的坐标.【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所得点落在第一象限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所得点落在第一象限的有4种情况,∴所得点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3.在△ABC中,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AM:MB=CN:NA=1:2,如果,那么= ﹣(用表示).【考点】*平面向量.【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AM:MB=CN:NA=1:2,可表示出与,再利用三角形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M:MB=CN:NA=1:2,∴AM=AB,AN=AC,∵,∴=,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注意掌握三角形法则的应用是关键.14.某大型超市有斜坡式的自动扶梯,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沿着斜坡向上方向前进13米时,在铅锤方向上升了5米,如果自动扶梯所在的斜坡的坡度i=1:m,那么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根据在一个斜面上前进13米,铅锤方向上升了5米,可以计算出此时的水平距离,水平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即为坡度,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设在自动扶梯上前进13米,在铅锤方向上升了5米,此时水平距离为x米,根据勾股定理,得x2+52=132,解得,x=12(舍去负值),故该斜坡坡度i=5:12=1:m.所以m=.故答案为:m=.【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坡度的定义.15.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则图中m的值是0.05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利用1减去其它组的频率即可求得.【解答】解:m=1﹣0.2﹣0.3﹣0.25﹣0.075=0.05.故答案是:0.05.【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了解各组的频率的和是1是关键.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写出一个函数y=(k≠0),使它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y=(0<k≤4)(答案不唯一).【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开放型.【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点坐标为(2,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过B 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解:∵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B点坐标为(2,2),当函数y=(k≠0)过B点时,k=2×2=4,∴满足条件的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y=(0<k≤4)(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17.在矩形ABCD中,AB=3,AD=4,点O为边AD的中点,如果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相切,那么r的值是.【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当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相切,再利用△ODE∽△B DA,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当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相切,则OE⊥BD,且OE=r,∵∠OED=∠A=90°,∠ADE=∠EDO,∴△ODE∽△BDA,∴=,∵AB=3,AD=4,∴BD=5,∴=,解得:EO=.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ODE∽△BDA是解题关键.18.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旋转到平行四边形AEFG的位置,其中点B、C、D分别落在点E、F、G 处,且点B、E、D、F在一直线上,如果点E恰好是对角线BD的中点,那么的值是.【考点】旋转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旋转的性质得∠1=∠2,BE=BD,AB=AE,再证明∠1=∠3,则可判断△BAE∽△BDA,利用相似比可得=,然后证明AD=BD即可得到的值.【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旋转到平行四边形AEFG的位置,点E恰好是对角线BD的中点,∴∠1=∠2,BE=BD,AB=AE,∵EF∥AG,∴∠2=∠3,∴∠1=∠3,∵∠ABE=∠DBA,∴△BAE∽△BDA,∴AB:BD=BE:AB,∠AEB=∠DAB,∴AB2=BD2,∴=,∵AE=AB,∴∠AEB=∠ABD,∴∠ABD=∠DAB,∴DB=D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BAE∽△BDA,三、解答题19.计算:.【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开方、乘法,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9+6×﹣||=10﹣2=10【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此题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0=1(a≠0);②00≠1.(3)此题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p=(a≠0,p为正整数);②计算负整数指数幂时,一定要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计算;③当底数是分数时,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负指数就可变为正指数.(4)此题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牢记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非负整数解即可.【解答】解:,解①得x<2,解②得x>﹣.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非负整数解是:0,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介于两数之间.21.已知,在Rt△ABC中,∠ACB=90°,∠A=30°,点M、N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M的中点.(1)求证:;(2)求∠NCD的余切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M作MN⊥AB于H,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N=AN=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N=∠A=3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在Rt△ABC中,∠ACB=90°,点N分别是边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M的中点,∴=, =,∴;(2)过M作MN⊥AB于H,∵点N分别是边AB的中点,∴CN=AN=AB,∴∠ACN=∠A=30°,∴∠NCD=∠MCD﹣30°=∠CMB﹣30°=∠MBA,∴设BC=2k,则MA=k,MH=k,HB=4k﹣k=k,∴cos∠NC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2.某山山脚的M处到山顶的N处有一条长为600米的登山路,小李沿此路从M走到N,停留后再原路返回,期间小李离开M处的路程y米与离开M处的时间x分(x>0)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折线OABCD所示.(1)求上山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2)已知小李下山的时间共26分钟,其中前1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与后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3,试求点C的纵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由OA过原点O,故设上山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kx,将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函数解析;(2)根据比例关系设下山前1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为2am/min,后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为3am/min,结合路程=速度×时间,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可求出a的值,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出C点的纵坐标.【解答】解:(1)设上山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kx,根据已知可得:600=20k,解得:k=30.故上山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30x(0≤x≤20).(2)设下山前1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为2am/min,后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为3a/min,由已知得:18×2a+8×3a=600,解得:a=10.故8×3a=8×3×10=240(米).答:点C的纵坐标为24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没有难度;(2)巧用比例关系设未知数,解该类型题目时,由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是关键.23.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DC∥AB,AB>CD>AD,∠A=90°,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翻折,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E处,折痕为DF,联结EF并展开纸片.(1)求证: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2)取线段AF的中点G,联结GE,当BG=CD时,求证:四边形GBCE为等腰梯形.【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分析】(1)由题意知,AD=DE,易证四边形AFED是矩形,继而证得四边形AFED是正方形;(2)由BG与CD平行且相等,可得四边形BCDG是平行四边形,即证得CB=DG,在正方形AFED中,易证△DAG≌△EFG,则可得DG=EG=BC,即四边形GBCE是等腰梯形.【解答】(1)证明:∵DC∥AB,∠A=90°,∴∠ADE=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EF=90°,AD=ED,AF=EF,∵四边形ADEF为矩形,∴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2)连接EG,DG,∵BG∥CD,且BG=CD,∴四边形BCDG是平行四边形.∴CB=DG.∵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EF=DA,∠EFG=∠A=90°.∵G是AF的中点,∴AG=FG.在△DAG和△EFG中,,∴△DAG≌△EFG(SAS),∴DG=EG,∴EG=BC.∴四边形GBCE是等腰梯形.【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注意证得四边形BCDG是平行四边形与△DAG≌△EFG是关键.2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8ax+3(a<0)与y轴交于点A,顶点为D,其对称轴交x轴于点B,点P在抛物线上,且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1)当AB=BD时(如图),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第(1)小题的条件下,当DP∥AB时,求点P的坐标;(3)点G在对称轴BD上,且∠AGB=∠ABD,求△ABG的面积.【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确定顶点坐标,对称轴,利用两点间距离,即可;(2)先确定出直线AB解析式,再由DP∥AB确定出直线DP解析式,利用方程组确定出交点坐标;(3)利用平面坐标系中求三角形面积常用的方法解决,(选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线段作为底).【解答】解:(1)∵y=ax2﹣8ax+3=a(x﹣4)2+3﹣16a,∴对称轴为x=4,B(4,0),A(0,3),∴AB=5,∵AB=BD,∴BD=5,∵抛物线的顶点为D,其对称轴交x轴于点B,∴3﹣16a=BD=5,∴a=﹣,∴y=x2+x+3,(2)∵B(4,0),A(0,3),∴直线AB解析式为y=﹣x+3,∵DP∥AB,设直线DP解析式为y=﹣x+b,∵D(4,5)在直线DP上,∴b=8,∴直线DP解析式为y=﹣x+8,由,∴x1=10,x2=4(舍),∴P(10,);(3)如图①以B为圆心,BA为半径作圆,交DB延长线于G1,∵BG=AB,∴∠BAG1=∠BG1A,∴∠AGB=∠ABD,∵AB=5,点G在对称轴BD上x=4,∴G1(4,﹣5),∴S△ABG1=×BG1×AH=×5×4=10;②以A为圆心,AG1为半径作圆,交BD延长线于G2,过点A作AH⊥BD于H,∴HG2=HG1=BH+BG1=8,∴BG2=11,∴G2(4,11),S△ABG2=×BG2×AH=×11×4=22;即:S△ABG=10或22,【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一般形式化成顶点形式的方法,图象交点坐标的确定,两直线平行的特点,坐标系中确定三角形面积的常用方法,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5.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ABC=2,点D为弧AC上一点,联结DC(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MBC与△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BC时,作∠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如图1中,根据AB是直径,得△A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只要证明△OBC≌△OCD得BC=CD,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延长ON交BC的延长线于G,作GH⊥OB于H,先求出BG,根据tan∠HBG=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HB、HG,再利用CG∥DO得,由此即可解决.【解答】解;(1)如图1中,连接AC,∵AB是直径,∴∠ACB=90°,∵tan∠ABC=2,∴可以假设AC=2k,BC=k,∵AB=6,AB2=AC2+BC2,∴36=8k2+k2,∴k2=4,∵k>0,∴k=2,BC=2.(2)如图2中,∵△MBC与△MOC相似,∴∠MBC=∠MCO,∵∠MBC+∠OBC=180°,∠MCO+∠OCD=180°,∴∠OBC=∠OCD,∵OB=OC=OD,∴∠OBC=∠OCB=∠OCD=∠ODC,在△OBC和△OCD中,,∴△OBC≌△OCD,∴BC=CD=2.(3)如图3中,延长ON交BC的延长线于G,作GH⊥OB于H.∵BC∥OD,∴∠DOG=∠OGB=∠GOB,∴BO=BG=3,∵tan∠HBG=,设GH=2a,HB=a,∵BG2=GH2+HB2,∴8a2+a2=9,∴a2=1,∵a>0,∴a=1,HB=1,GH=2,OH=2,OG==2,∵GC∥DO,∴=,∴ON=×=.【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有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第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属于中考压轴题.。
上海市语文散装同步试卷(杨浦区模拟考)一、积累运用(10分)1. 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七则)2. 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 C )A. 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 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 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 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D )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美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
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②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机器自动写小说、作诗、作曲、作画等程序软件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信息科技强大的艺术功能,多媒体、超文本的便捷操作,大大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审美水平。
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码摄影、手机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让数字技术工具及其内容承载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动写照,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
现代可视化技术将数码计算、胶片处理、视屏影像等扩大到三维音响和虚拟实体的仿真技术领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宏观世界(如宇宙星云分布)或超微观世界(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甚至一些非感性的科学法则等,都实现可视化处理。
中国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那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诗意胜境,被营造得切切诱人。
原本抽象的法则规律和无涉情感的技术工具,借助新技术自身的优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多变的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体验于一体的想象性诗意空间,释放出了无比丰富的感性魅力,蕴含着艺术审美的诗意,它们在带给我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更新奇的审美享受。
有研究者指出过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③数字传媒技术的艺术功能和审美特性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形成了现代艺术观念的“祛魅..”方式。
电脑的“无所不能”和网络传播的“无远弗届”,已经把最便捷的“祛魅”工具交给了普通网民。
键盘、鼠标的“屏幕叙事”让“咫尺天涯”凝聚为“瞬间永恒”,只需“挫万物于光标之处”,便能“得精彩于眉睫之前”。
人类曾认为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理想”,“但是,电脑与现有通讯线路的联姻将使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目标”。
④不过,此时还应该看到,“技术的艺术化”或“艺术的技术性”留给我们的并非都是赏心悦目的诗意享受。
“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在揭穿迷信、打破神话、终止愚昧的同时,也可能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
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终结了嫦娥舒袖、玉兔捣药的广寒宫神话;试管婴儿的降生给生命孕育的神秘和血缘人伦的神圣打上了问号;直拨电话、光纤通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确实方便快捷,却又消除了昔日那种‘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花盼郎来’‘望尽天涯盼鱼雁,一朝终至喜欲狂’的脸红耳热的幸福感。
还有高速公路上的以车代步和蓝天白云间的睥睨八荒,让人体验到了激越和雄浑,但同时又排除了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舒徐和随意。
”⑤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
网络文学、数字艺术、动漫游戏等,长于采用图文语像汇流的多媒体样式创造出“通感”化的艺术形式。
于是,网页顶替书页,“看”代替“读”,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新媒体审美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
昔日的“物理艺术”变成了融图像、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它们音画两全、界面旋转、声情并茂、图文并显,完全相异于传统的艺术却能相容于现代技术。
覆盖星球的联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电子接收终端,它们的工艺设计、精致程序和强大功能本身就是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而网页上排列的菜单和指令,各类链接、选择标记、期待点击的变色字符等等,无不蕴藏着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无以穷尽的信息奥妙,足以让欣赏者观古今之悠远、通四海之浩瀚,这不就是审美的境界么!而在艺术审美观念上,数字传媒技术也从多个方面改写了传统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
例如,现代技术审美奉行“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坚守的是“娱乐至上”的文化理念,用草根性视听快感实现消费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
从审美主体性上看,新媒体把创作主体的身份从“作家”转换为“写手”,从“艺术家”变成技术“操盘手”,把“人人都可当作家”的梦想变成网络现实,这便是数字传媒特殊性规制的技术审美性的必然结果。
3. 第③段加点词语“袪魅”在文中的含义是数字传媒技术(1分)消解(消除/去除)(1分)了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艺术的神秘感和魅惑力(1分)。
(2分)4. 第②段空格处,句子安排的合理顺序是(3分)……………………………………………( D )①数字技术在真理与真情之间展现了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情思,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②它把神话和史诗变成现实,把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哲人的求真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③数字技术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④把艺术家的种种超越时空的奇幻想象转化为科学家丝丝入扣的严谨探索A.①③④②B. ③④②①C. ①②④③D. ③②④①5. 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C )A. 说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融合与互动的。
B. 说明科学与艺术本来是人生的两极境界。
C. 对“技术的审美性”另一面进行了补充说明。
D. 对“技术的审美性”做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6.分析第④段的语言特点。
(4分)入题角度:整散结合、多用整句、排比、文学性(引用古诗)皆可。
(1分)举例1分(例子须与角度对应)(如古诗和“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四字句等等)效果1分(须与角度、所举之例对应)主旨1分:使人深刻地感受到数字传媒消解的情感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感。
【或:技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技术性/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消除了诗意的享受/诗意的幻想/诗意的情感。
(仅抄写“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不给分)(1分)】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文章首先引出“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因为技术的进步“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数字传媒技术使艺术与技术相融的话题(1分),然后引用生活事例阐明技术不仅创造出艺术新形式,也消除了我们对现代艺术的陌生感/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科技作用于艺术,使人们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更丰富),也消除了艺术的神秘感和魅惑力(1分),另一方面,数字传媒技术也可能使生活的诗意消逝(1分),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也同时改变了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草①农村长大的孩子跟草最有缘,他们几乎是一起疯长的。
田间地头,院落街道,甚至房顶,到处都是草的芳踪,有草的地方就有小孩子的身影。
在农村,树需要植,庄稼需要播,蔬菜需要种,这些绿色植物需要精心侍弄,浇水、施肥、管理、看护,唯独草,被称作野草、杂草,人们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孩子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割草。
②割草最怵头的是炎热的夏天钻进玉米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身上的汗水如小溪流个不止,玉米叶子刮到裸露的肌肤上,划出道道红印,被汗水蜇得又痒又疼。
这个时候,玉米地里的草没法用锄头锄,只能用手薅,薅不动的就用镰刀割。
而最惬意的是在苜蓿地里割草,尤其是傍晚时分,小风儿溜溜吹着,苜蓿地平展展的,干起活儿来很清爽。
记得有一次,割得累了,我躺在苜蓿上,像躺在柔软的绿色毯子上,听着草丛里虫子的鸣唱,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享受着清风蓝天。
阳光给簇簇狗尾草穗子镀上了一层亮色,在微风中摇曳。
青草的气息一直萦绕在空气中,甜丝丝的,很好闻。
③割完草,用箩筐背回家,晾晒在场院里。
如果家里养着猪和兔子,就拿一些喂它们,多数情况下,是晒干之后交给生产队牲口棚,算作工分。
我们邻村有一个县里的马场,有时候我们把草打成捆用排子车拉过去,卖给马场,赚些家用。
草是牲畜的粮食,称作草料。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也。
④草的种类繁多,可不像庄稼,只有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等几类,草像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
小的时候,为了记住草的名字,也是为了消遣,我经常把草的名字跟村里的人名连在一起,编成顺口溜,诸如,燕子荑,找修己;灰灰苕,找军涛;蒲公英,找建东;马齿苋,找福建……当然,许多草的名字我是记不住的。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了大量植物(包括草)的名称,孔子说,读《诗经》的功能之一便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亲近。
据统计,《诗经》共305篇,其中153篇写到植物,草字头的字满目皆是。
如“芾”“荠”“荼”“蓼”“苓”“莪”“茆”……草色青青,绿意幽幽。
古人生活的世界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种种草木抬眼即望,伸手可触,物我难分,浑然一体,不像现代人筑城而居,与自然暌违疏离了。
屈原的作品中也充盈着草木的世界,尤其是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遗泽后世。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
”(《离骚》)读楚辞也每每从字里行间嗅到青草的气息。
⑤草是最低矮的植物,匍匐在大地的胸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