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研究记录 表(精)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时间研究表格
一、研究对象
1.姓名/职位
2.工作内容描述
二、研究时间范围
1.开始日期
2.结束日期
三、工作时间记录
1.日期
2.上午工作时间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3.下午工作时间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4.总工作时间(小时)
四、休息时间记录
1.日期
2.上午休息时间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3.下午休息时间段(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4.总休息时间(小时)
五、工作效率分析
1.工作完成量(任务数量/工作量)
2.工作质量评估(优秀/良好/一般/差)
3.工作速度评估(高效/正常/低效)
4.工作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六、时间利用效率
1.时间利用比率=(总工作时间-总休息时间)/总工作时间×100%
2.工作效率比率=工作完成量/总工作时间×100%
3.时间管理效率评估(优秀/良好/一般/差)
七、工作负荷评估
1.工作压力评估(高/中/低)
2.工作疲劳程度评估(高/中/低)
3.工作负荷适应性评估(优秀/良好/一般/差)。
地点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讲人主要内容创新教育能力与创造型教师活动记录(一)创新教育的涵义:就一般意义上说,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
更具体地说,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
它具有:新颖性(即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独特性(即不同凡俗、独出心裁)、价值性(即对社会或个人的价值大小进步意义)。
综合起来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没有“新意”,也就无所谓创新。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
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育能力的结构;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教育能力是符合教育活动要求影响教育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创新教育能力是符合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影响创新教育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
创新教育能力包括两个层次:即一般性创新能力和特殊性创新能力。
一般性创新能力包括:①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情绪情感能力、意志力、个性心理能力;②上好创新教育课的能力;③进行创新活动指导的能力;④学科教学和活动课教学渗透和培养一般创新思维品质的能力;⑤对学生创新素质发展进行评价的能力。
特殊性创新能力,包括培养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地点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讲人主要内容如何进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活动记录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激励和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大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小到学校管理、培训教育,物质条件和实践机会都是其中基本的因素,都对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下面仅从学校环境和继续教育培训两个方面谈谈。
(一)优化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
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科研课题时间表
项目名称: [填写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填写项目负责人姓名]
项目开始日期: [填写项目开始日期]
项目结束日期: [填写项目结束日期]
阶段一:立项与准备(预计XX个月)
第1周-第2周: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3周-第4周:撰写立项申请书,准备申请材料。
第5周-第6周:提交立项申请,等待审批结果。
第7周-第8周:获得立项批准,确定研究团队成员。
第9周-第10周:分配研究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11周-第12周:采购实验器材和试剂,安排实验场所。
阶段二:实验研究与数据收集(预计XX个月)
第13周-第14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第15周-第16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
第17周-第18周: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研究成果。
第19周-第20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第21周-第22周:继续进行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数据。
第23周-第24周: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
阶段三:研究总结与成果展示(预计XX个月)
第25周-第26周: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第27周-第28周:修改和完善研究总结报告,提交结题申请。
第29周-第30周: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研究成果展示。
第31周-第32周:完成研究成果展示,接受同行评议。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共8套)提示:本文原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
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时间2007年11月 14日第十一周星期三下午地点教研内容如何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办公室主持人业务园长:黄柳宣应参加学习人员全体教师教研过程记录一、主持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
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作为领导,我们不乏接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投诉,老师们也不希望有家长对你们的工作进行投诉。
如何解决家长的批评和抱怨,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家长工作做好了,我们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对我们工作支持和理解了,就会为我们做好的、正面的宣传,换句话说,幼儿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会有所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不乏有好的经验,也有些老师也许存在着困惑,今天我们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二、教师们交流、探讨吴老师:配班的赖老师虽然是到我园参加工作不到半年的新老师,但是能利用家长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积极、大胆地与家长交流,比较细致的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得到家长的称赞。
何老师:与家长交流时说话不能太直接,要有艺术性,婉转地把孩子的不足以家长接受的方式转告家长,先说好的地方,再说不足之处。
主持人:这样的情形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只要大家做到对待孩子用心、细心和耐心,做到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
廖老师2:我除了利用早晚接送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之外,还和班主任一起到幼儿家里去家访。
对幼儿家访可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程度及教育程度,以便寻求最佳的家园共育方式方法;对生病的幼儿进行看望,会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来自幼儿园及老师的关心,获得家长更进一步的支持。
研究生学习作息时间计划表目标本计划表旨在帮助研究生合理安排研究与休息时间,提高研究效率,保持良好的研究状态。
时间表早晨(6:30 - 8:00)- 起床及清晨运动(6:30 - 7:00)- 早餐(7:00 - 7:30)- 查看和回复邮件(7:30 - 8:00)上午(8:00 - 12:00)- 课程研究(8:00 - 10:00)- 实验室研究或实践活动(10:00 - 12:00)中午(12:00 - 13:30)- 午餐(12:00 - 12:30)- 小憩休息(12:30 - 13:00)- 复和准备下午课程或研究(13:00 - 13:30)下午(13:30 - 17:30)- 课程研究(13:30 - 15:30)- 研究工作(15:30 - 17:30)晚上(17:30 - 22:30)- 健身活动或户外运动(17:30 - 18:30)- 晚餐(18:30 - 19:00)- 复和整理课堂笔记(19:00 - 20:00)- 独立研究(20:00 - 22:00)- 放松娱乐时间(22:00 - 22:30)夜间(22:30 - 6:30)- 休息时间注意事项- 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精力和注意力。
- 合理分配各个时间段的研究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的研究或工作。
- 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体能、心理和研究状态的平衡。
- 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每周安排评估和调整。
结论本计划表是一个基本的学习作息时间安排的指导,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遵循合理的时间管理和休息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术成果。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通用9篇)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lù,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主题:灯幼儿姓名XX性别女出生日期20XX年探究活动开始日期20XX年4月结束日期20XX年6月区角观察分析: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表现异常进取,平时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想动一动、试一试,并还会提出疑问,是个十分好奇好问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团体面前说话的胆子较小,小组之间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活跃的。
本次的区角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了这一孩子在有关灯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及延伸的相关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下头我对这一孩子的探究行为作如下的分析与思考:第一、在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xx是个天生好奇、喜欢触摸、把弄、操作与提问题的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并且观察的细致性也较强。
如在孩子们自发的与教师交流中,他也进取参与,补充别的小朋友没有发现和提到的事,还能用自我的语言把自我的疑惑提出来。
第二、xx也是一个喜欢探究,善于思考喜爱动手动脑的孩子,发现问题后乐于进取解决,什么事儿都能引起他的探究,并且对于问题能提出问题,并经过自我的探索进行验证,同时还能进取参与调查,在我们的每次的主题开展中,他调查总是最进取的,灯的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xx还是会用记录来表达自我探究发现的孩子。
意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儿的100中语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
确实,记录也是幼儿表达表现的一种方式。
实录中淳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电珠通电连接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聆听幼儿这种表达方式,关注解读幼儿的探索行为。
第四、xx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团体面前缺乏大胆表达的胆子。
其实从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不是不会表述自我的想法与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孩子很进取的但在大团体中就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