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提速道岔质量保持动态达标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提速道岔维修整治经验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交流前沿▏ 适用▏ 精品内容导读 ID:gaotiexinhao摘要:针对现场提速道岔故障频出,影响行车运输的现实情况,提出提速道岔整治维修方法,以及为了减少提速道岔故障而制定的防护措施。
通过这些维修技术和防护措施,减少提速道岔的故障率。
关键词:提速道岔维修整治一、道岔锁框及方正整治道岔安装过程中保证道岔转换设备与道岔方正,安装装置各部螺栓齐全紧固,符合标准要求。
装有绝缘的密贴调整杆、尖端杆、角形铁、角钢、锁闭杆和带绝缘的销孔等装设完整,性能良好,符合标准。
锁框的安装要方正。
两侧锁框必须在同一坐标线上,锁框上的固定螺栓弹簧圈和垫片要完整,不能造成磨卡。
若两侧锁框安装存在左右偏差,就会造成锁闭杆在锁闭框内走动时互相磨卡,影响道岔的正常的扳动。
在日常维修中,受气温影响锁框也会随着钢轨的热胀冷缩而前后移动,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对锁框进行调整,防止锁闭杆与锁钩与外锁框单面磨卡,影响道岔的正常扳动。
转辙机安装方正。
必须保证动作杆与锁闭板连接时成直线。
如果在锁闭板与电动转辙机动作杆的连接销子处形成角度,则要求工电联合整治,工务部门配合对安装电动转辙机的轨枕进行前后拨移,直至动作杆与锁闭板成直线连接,否则会造成道岔扳动时打空转。
二、道岔杆件、锁钩、轴销整治保证道岔杆件不超限,不磨卡,杆件底部无异物。
尖端杆力度适当,销轴磨耗不超限。
在维修中如发现有的道岔定位压力调整保持不住,时而合适,时而压力大,甚至出现电机空转现象,造成锁闭压力大小改变。
所以当发现锁钩铜套磨耗严重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三、道岔检查重点1、“看”道岔尖(芯)轨是否密贴,不密贴时易造成杆件磨耗、折断及表示口的变化,严重时会危及动车组安全。
调整标准是无工务病害时尖轨第一牵引点与基本轨、芯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翼轨的间隙<><>“看”杆件及安装装置是否水平、方正。
杆件及安装装置不方正会造成杆件别劲、磨卡、转换阻力变大等隐患,调整标准是外锁道岔转辙机外壳与所属线路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5mm,锁闭杆、表示杆偏差不大于10mm、高低偏差不大于5mm 。
杭深线客专07(004)1/18可动心轨道岔结构病害整治一、尖轨部分㈠位移不足病害病害表现:尖轨23#-34#枕范围内,道岔来回操动后出现小轨距,尤其在27#枕前后范围最为突出的情况,但是运用撬棍扳动或者脚踢均能明显改善。
原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尖跟支距不良、滚轮尺寸不达标作用不良、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有卡阻、框架尺寸超标、尖轨硬弯或者尖轨后部出厂前预弯不足,另外就是尖轨三动电务扳动力过小、导致尖轨不密贴离缝。
整治方法:1、检查整治尖跟支距。
直尖轨侧35#(181.2)、36#(191.9)及37#-38#枕中间(208.6)支距(用卡尺或者钢卷尺检查两根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括号内的标准值。
如果不符合,尤其是181.2处不能大,一般以略小0.5~1.0mm为宜;191.9处不能小,可以略大0.5~1.0,同样37#-38#枕中间支距也是宜大不宜小。
关键是要通过这两个扣件作用点,形成尖轨靠向基本轨的趋势,减缓尖轨靠向道心的趋势,以达到减少和改善位移不足的病害。
整治方法:通过调整弹条扣件铁轨距块使支距达标和优化,然后通过调整硫化垫板下的缓冲轨距块将破环的轨距还原、达标。
2、检查整治尖轨轨底卡阻情况。
特别重点检查尖轨后部(30#-34#枕)是否存在底部与滑床板是否有卡阻迹象,滑床板磨耗、明显发亮。
整治方法:在尖跟35#枕轨下基本胶垫上部垫1-1.5mm的垫片,抬高尖轨以达到改善卡阻现象。
3、检查整治尖轨滚轮。
检查尖轨转辙部分滚轮状态,尤其是尖轨二动~尖轨跟范围的滚轮,是否与标准一致。
整治方法:如果不符合标准,运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并来回操动道岔进行调试确认效果。
一般情况,通过以上1-3项步骤均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4、检查整治三动密贴。
如果不密贴、轨距偏小,而且电务钩头有调整空间必须进行调整。
整治方法:如果电务钩头明显有调整加片的空间,就要和电务沟通调整。
特别注意:电务尖轨第三动位置转辙机的最大扳动力标准为2832N,因此可以联系电务要求其带扳动力测试仪,检测其扳动力情况:如果距离最大扳动力标准还有足够空间就可以加片,而不是简单用脚踢、锤敲看沟头很紧就判断不能加片,应该以测试仪器数据来判断。
以工电联整为手段提升道岔设备质量车务、工务、电务联合整治道岔(以下简称道岔联整)的目的是解决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消除影响道岔正常转换的病害,提高道岔运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道岔联合整治的前期条件一是组建专业整修队伍,我段在4月份从各工区抽调道岔业务知识强硬的工班长和职工,成立了道岔维修工区,专门负责道岔设备疑难问题的整治;二是我段主管生产副段长与电务部门沟通协调,电务部门也成立了道岔维修专业队伍;三是线路技术科与车务部门沟通协调,提报维修天窗,喀和线联合整治道岔维修时间为240分钟,为作业提供了丰富的时间;四是线路科抽配业务知识丰富的专业干部跟班指导、盯控道岔联合整治。
3 强化检查、严格落实标准(1)突出检查的手段。
日常检查发现尖轨不密贴时,可使用小撬棍向基本轨方向撬动尖轨,使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松开小撬棍。
当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无反弹时,由电务增加密贴调整片使尖轨密贴;当尖轨发生反弹不能保持密贴状态时,需工务用撬棍拨动尖轨检查顶靠部位,按照夹纸的方法实验确认每一个顶铁与尖轨轨腰是否有顶铁过长顶死现象,若有则可以通过增减垫片、打磨或更换顶铁的方法调整顶铁与尖轨间隙防止轨腰顶铁过长顶死现象,仍未解决,应在天窗点内将尖轨与转换设备脱离,在尖轨处于自由状态下使用撬棍检查其与基本轨的密贴状态,当不能自然密贴时(其间隙大于1mm),工务进行整治,否则,主要原因在电务方面。
(2)突出检查方式。
日常检修时,发现道岔部件安装不标准,外锁装置调整不良,道岔接点、溢流压力调整不当,安装装置螺丝松动时,应及时整治。
对磨损超标的锁闭勾内套、连接铁及销子进行更换,同时工务要对道岔尺寸超标岔枕进行方枕整治,消除摩卡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岔密贴强度的“两道关”(调整4MM锁闭、2MM不锁闭保密贴;调整锁闭勾与锁闭框锁闭斜面1MM间隙,保锁闭勾灵活防不解锁)。
(3)突出检查标准。
整治岔枕时,根据道岔岔枕标准尺寸,量出岔枕绝对位置,检查转辙部分岔枕的位置及歪斜情况,当岔枕位置串动大于20mm,安装装置两侧岔枕大于10mm时,应将岔枕恢复到设计位置。
提速道岔维修与病害整治方案范文1997年铁路实施提速以来,全路主要干线上大部分更换了各种提速道岔,这些提速道岔上道后出现了很多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
对此,本文对提速转辙设备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检修标准、重点整治内容及设备改进建议。
关键词:提速道岔维修病害整治措施Keyword:peed-increaingturnoutmaintenancedieaeremediationmeaure摘要............................................................. ............................................................... . (1)绪论............................................................. ............................................................... .. (2)11.道岔设备检修内容和调整标准............................................................. ............................................................... .. (4)绪论为适应我国干线的提速,1996年研制出了新型提速道岔,可以满足旅客列车以160km/h的速度直向通过,轴重23t的货物列车以90km/h的速度直向通过,各类列车以50km/h的速度侧向通过。
该道岔技术标准起点高,在道岔平面线形、部件结构、制造工艺以及铺设养护等方面均较以往我国研制的道岔有所突破。
提速道岔在结构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尖轨为弹性可弯式,60AT轨制造。
在理论弹性可弯段轨底不作刨切。
浅谈提速道岔的维护措施摘要:近些年随着铁路运输的提速,提速道岔作为铁路提速的关键设备也得到了技术上的提升,与此相应的养护和维修措施,也应该引起我们铁路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中笔者就提速道岔的维护中的各种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提速; 道岔; 维护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peed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crease speed rail as the raising speed of key equipment also get the technology of ascens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easures, also should cause us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railway work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increase speed rail maintenance problems, discussed.Keywords: speed; Rail; maintenance提速道岔一直都是铁路的电务检修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虽然电务人员不断提升和改进维护技术,加大维护力度,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良好的提速道岔的事故预防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速道岔维护的一般要求(1)外锁装置:提速道岔的外锁一定要保持和锁闭杆平行,并要保证锁闭杆能够灵活的向各方面转动,而不至于将外锁装置损坏,在转锁闭杆牵引道岔向各个角度运转时,应该将误差减小到最小刻度范围内,以保证牵引角度的吻合。
另外,锁闭杆与锁闭框间的松紧程度要适宜,既不能太紧,导致锁闭杆无法转动,也不能太松,导致转动幅度的不好掌握。
(2)结合部方面要求:道岔上各组件在窜动的过程中的距离不能大于两厘米,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影响道岔上钢轨的偏离角度,造成尖轨与基本轨的顶死,给道岔的正常使用造成障碍。
提速道岔维修与整治探讨1 设备改进通过几年的养护与维修为保设备良好使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进行补强。
⒈在表示拉杆的子母扣与外背母间加弹簧垫,防螺丝松动造成卡口故障。
⒉要求工厂增焊固定栓加装8×100mm开口销,解决压片断裂导致的外锁销窜出。
⒊为便于设备巡视时检查转辙机的表示缺口,安装了监视窗解决了频繁打盖的问题。
⒋沙特堡接点加固定压片解决转辙机内部接点空心铆钉开铆问题。
⒌使用螺栓销,解决压片不良、开口销折断造成销子窜出的问题。
⒍据京秦二期提速道岔表示电路相对不完善的问题,研制了Z YJ-7型外锁道岔故障监视电路,减小了故障处理难度,缩短了故障延时。
2 设备检修内容、调整方法和标准为进一步提高设备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初步明确了检修标准,调整方法。
现在与大家共同探讨。
2.1 电液转辙机1.油管连接良好,不得置于安装装置底部,两端留有50mm余量,油管弯曲半径不小于100mm。
防止过车磨损和因转辙机振动受力。
2.机内清洁无油污,各紧固件不松动,ZY4碳刷盖紧固,转子清洁。
3.滑动、活动部位注油保持油润。
4. 扳动试验无异常,转换无卡阻,油缸反弹量不超过1.5m m。
5.检查锁闭口主机缺口2±0.5mm,副机缺口4±1.5mm。
必须在道岔扳动后检查。
由于道岔转辙装置各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旷量,且第二牵引点只能要求宏观密贴,在扳动道岔时表示杆和表示拉杆都有与道岔动作相反方向的惰性拉力,因此在扳动道岔后检查表示口较准确。
列车通过后表示口可能发生变化,此时检查存在误差。
6.检查箱盖轴、锁头、锁钩动作是否灵活,注油防锈。
7.检查手摇把挡板及折断开关的功能,当折断开关接通时,手摇把不能插入手摇把孔内。
8. 检查油路是否漏油,油量是否达到标准。
9.检查机内电气端子紧固,线头无线伤。
10.检查转辙机的动作杆和表示杆伸出部位无锈蚀,连接销及磨擦面应油润。
提高提速道岔质量保持动态达标随着铁路提速战略地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化,提速道岔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运输生产上.为适应当前新地信号维修体制及其提出地更高要求,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杜绝贯性故障及维修责任故障地发生,提高对提速道岔地维护质量及故障处理已经成为了电务系统安全生产不容忽视地一个重要方面.我段提速道岔自1997年陆续开通上道运用至今,经常发生提速道岔钩头卡阻,导致提速道岔不解锁或不锁闭故障,极不适应当前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确保列车安全、快速、正点地要求.经对近年来提速道岔地故障、分类、分析,总结出其主要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 采取了针对性地措施,克服了提速道岔存在地隐患.b5E2RGbCAP一、故障原因、分析虽然通过对提速道岔进行认真整治,可以说从外现检查到电气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动态达标.但是提速道岔卡阻现象还不时出现,板动几次故障就能恢复,故障原因极不好查找,严重干拢正常运输.针对这一问题,引起我们地高度重视,反复到现场进行检查、实验,最终发现是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时,易产生磨擦卡阻.提速道岔在转换过程是靠提速道岔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同步完成,只要有一点旋转磨擦卡阻就能造成提速道岔转换不同步,越是不同步,通过尖轨反别卡阻越厉害,从而造成提速道岔转换不到位地故障发生.p1EanqFDPw提速道岔卡阻故障地原因分析.一是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时,锁钩旋转动作到锁闭铁出口处产生2mm-5mm硬磨擦面形成一个线型出口,不利于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这是通过对多组提速道岔锁闭铁检查总结得来地,另外锁闭铁地锁闭斜面与锁闭框内平面成一个120度钝角,检修时所注地润滑油不能进入锁闭铁内,过早地被锁钩旋转动作硬磨擦掉了,以上因素是磨擦卡阻地内因.二是提速道岔在按装时,工务基本轨与尖轨间尺寸不合适产生地负差,平时工务基本轨与尖轨爬行、掉板、道岔不方正,所造成锁钩偏移;电务人员检修不到位,清扫注油不到位,锁钩底部、锁钩头部不清洁,油泥、沙粒过多;三是锁钩平时注油孔使注地油很少进入锁钩与锁轴之间,在工务基本轨与尖轨爬行、道岔不方正时,锁钩在锁轴上不能平滑移动,易造成锁钩偏移;这就是磨擦卡阻地外因.合而为一,就是提速道岔卡阻故障地主要原因.DXDiTa9E3d解决卡阻故障,真正提高提速道岔质量保持动态达标,减少提速道岔设备故障是靠平时按照提速道岔技术标准及维修“平、顺、滑、洁、紧”等标准要求,加强工务配合,逐台整治道岔,才能取得动态达标良好地效果.RTCrpUDGiT1、平——即要求各部件应呈水平状态,无翘头、低头现象,锁闭动作杆均在锁闭铁框内支撑面上平稳滑动,无吊空,低压,卡阻现象.同时,对转辙机前后不平,动作杆与外锁闭杆不在同一平行线上转辙机用大垫片进行垫高,前后找平,并用石碴夯实,保证了道岔在扳动转换中阻力最小5PCzVD7HxA2、顺——外锁闭装置、各种连接杆等无别卡,转换时呈直线水平状态运动,各销轴转动灵活,锁钩在锁闭框内应能顺利滑动.保证每一牵引点两锁闭框中心线与外锁闭杆一致<不一致调整锁闭框),外锁闭连接杆与转辙机动作杆在同一水平线上.jLBHrnAILg3、滑、洁——各部件无锈蚀、表面干净整洁、无油泥污垢,并保持油润.要求工区人员在平时养护时,解决这一问题,规定对每月上旬、下旬清扫一次,对<扳动勤且在干线上)每月进行3次清扫并涂油.雨后,会同车站人员对道岔进行涂油.xHAQX74J0X4、紧——除要求各部件牢靠固,防松良好,开口销、绑扎线齐全标准外,我们主要要求锁钩与锁闭铁之间地紧,紧要适度,锁钩既不旷动,还要保证锁钩在锁闭销铀串动.“紧”这项,要求工区在“天窗修”中检查克服,日常巡视中复查.LDAYtRyKfE5、加强与工务配合,对提速道岔地方正、掉板、道岔尖轨爬行、顶铁过紧<不大于小于1mm)等工务病害,及时发现,及时下发工电作业通知单,进行彻底联合整冶,减少提速道岔动作阻力.Zzz6ZB2Ltk二、提速道岔存在地主要问题及专治工程及措施1.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时,可能引起道岔不解锁.调整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时,要先确定定、反位锁闭量相差多少,需要调整接头铁几圈,然后看斥离轨锁钩是否有虚钩或吃力,斥离轨开程是否偏差,然后确定接头铁调整几圈后<一圈大约3mm),尖轨侧是否增加或减少开程片.2.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是道岔不解锁地主要原因之一.道岔在解锁过程中地后期,锁闭杆凸台运动至锁钩下部凸台边缘时,锁钩开始旋转下落,道岔解锁,这时,如果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锁钩将不能旋转下落,造成道岔不能解锁.整治办法:A.尖轨:尖轨处地锁钩在锁闭铁内有2处卡阻点:锁闭铁和密贴调整片压板;在道岔锁闭状态下,只要将锁闭铁和密贴调整片压板调整适当,再紧固螺丝<道岔在锁闭状态时),使锁钩在道岔锁闭状态,锁钩在锁闭销铀串动<手锤轻敲)为良好.B.芯轨:芯轨处地锁钩在锁闭铁内有4处卡阻点:定、反位锁闭铁及其密贴调整片压板;调整方法同尖轨. 3.转辙机动作杆与接头铁、锁闭杆不成一条线:三者不成一条线,转辙机地转换力不能全部传递到尖轨或芯轨上,而被消耗掉一部分.整治办法:首先松开转辙机近端锁闭框,调整锁闭框位置,使之成一条直线,有时也需要松开远端锁闭框,配合调整,有时还需要将转辙机固定螺丝松开配合调整;调整完毕后,需在道岔锁闭状态下将螺丝紧固.调整完毕后,需检查道岔锁闭状态,锁闭杆在锁闭铁内水平方向左右动作是否灵活,无反弹;转换过程中,锁闭杆不磨锁闭框,若锁闭框调至极限,需联系工务方枕木. 4.转辙机内检测杆上下开口或调整缺口时,紧固螺丝后,缺口发生变化,表示杆上下弓腰:《维规》要求转辙机两检测杆上下无张嘴,左右无偏移;造成两检测杆上下张嘴地原因有多种,向尖轨内翻或外翻、无扣轴套与有扣轴套不成直线、外表示杆扭曲、道岔掉板、活接头不垂直、B尖端铁与表示杆不平行等,凡是能造成横向地表示杆与竖向地活接头不垂直,检测杆与活接头不成纵向水平直角,都能造成上述故障.解决办法:在尖端铁地上部或下部加垫片、将无扣轴套旋转180度、转辙机下面加垫片,可解决上述上下检测杆张嘴、缺口变化和表示杆上下弓腰<采用哪种办法要视实际设备状况而定)故障.5.道岔尖轨定、反位开程不平均:定、反位开程不平均可造成转辙机一边紧、一边松,道岔在解锁时发出“哐”地一声解锁声.解决办法:要观察各牵引点斥离轨是否有反弹、是否有虚钩、锁闭量是否平均等,然后确定是伸缩锁闭杆还是增减开程片,调整哪一侧<一圈大约3mm).6.斥离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间有缝隙,即“虚钩”:斥离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间有缝隙,可造成列车通过道岔后,道岔开程变化,转辙机内检测斥离轨地检测杆<大缺口)发生变化.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密贴轨锁钩一旦爬上锁闭杆地凸台后,转辙机地拉力主要作用在斥离轨上,在道岔转换末期,有地牵引点地转辙机对斥离轨不再施加拉力,只有其他两台或一台转辙机对斥离轨实施拉力,这样会造成道岔锁闭困难,甚至造成不能锁闭.检查办法:可以直接观察锁闭杆凸台与锁钩凹槽间是否有缝隙,或脚蹬斥离轨锁钩钩腰,如很松或发出“哐”声则虚钩;整治办法:测量“虚钩”处尖轨开程是否超标或上限,是否有调整开程地余地,锁闭量是否标准,与另一侧开程是否有偏差,然后确定增减开程片或调整锁闭杆. 7.锁闭框调至极限:锁闭框调至极限后可造成锁闭杆单边磨锁闭铁,造成道岔转换困难.整治方法:配合工务方水泥枕.有时工务方完水泥枕,过一段时间后又回跑.这是因为水泥枕方完后工务没捣实造成地,我段采用增加水泥枕拉带措施进行加固8.芯轨锁闭后,芯轨与翼轨间不密贴:芯轨与翼轨不密贴是道岔严重病害,应立即组织整治.整治方法:先检查顶铁下是否有垫片,若有应撤掉;若没有垫片,应协商工务打磨顶铁.其次,测量芯1两基本轨轨距是否大,芯2翼轨内轨距是否大,过大时,可以让工务向内改基本轨和翼轨.特别要注意满足芯2地动程,如不满足可通过芯2两侧锁闭铁加调整片解决,先测量、后调整.dvzfvkwMI19、整治提速道岔特别要注意调整顺序:尖轨处首先要调整尖三、尖二,后调整尖一.芯轨处先调整芯二,后调整芯一.rqyn14ZNXI提速道岔各牵引点电务维修人员应知技术数据可据维规为准.12#五机牵引点:<阳谷、台前站)尖1:开程:160±5毫M,锁闭量:≥35毫M,尖轨端至基本轨轨头:1996毫M,尖2:开程:114±5毫M,锁闭量:≥20毫M,尖3:开程:55<71-16)±5毫M, 锁闭量:≥20毫M;芯1:牵引点处两基本轨距离:134毫M,芯轨动程:101±3毫M,锁闭量:≥35毫M,芯2:牵引点处两基本轨距离:492毫M, 芯轨动程:58毫M 锁闭量:≥20毫M.EmxvxOtOco各车间要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地提速道岔专项整治小组,并由一名精通提速道岔牵引道岔技术标准,有丰富提速道岔牵引道岔调试经验地车间主管工程师负责,充分利用天窗修和各种停电施工点,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等施工时机,逐站、逐道岔进行整治,工区要对每天整治地道岔记录在日志中备查.车间要建立提速道岔专项整治档案,对已经克服地设备缺点做好记录,对暂不能克服地设备缺点要记录备案,逐级上报解决;需工务配合完成地,要给工务发放配合通知书,对工务不能配合完成地,要上报技术科协调工务段配合解决.SixE2yXPq5。
提高提速道岔质量保持动态达标随着铁路提速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化,提速道岔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运输生产上。
为适应当前新的信号维修体制及其提出的更高要求,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杜绝贯性故障及维修责任故障的发生,提高对提速道岔的维护质量及故障处理已经成为了电务系统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段提速道岔自1997年陆续开通上道运用至今,经常发生提速道岔钩头卡阻,导致提速道岔不解锁或不锁闭故障,极不适应当前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确保列车安全、快速、正点的要求。
经对近年来提速道岔的故障、分类、分析,总结出其主要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 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克服了提速道岔存在的隐患。
一、故障原因、分析
虽然通过对提速道岔进行认真整治,可以说从外现检查到电气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动态达标。
但是提速道岔卡阻现象还不时出现,板动几次故障就能恢复,故障原因极不好查找,严重干拢正常运输。
针对这一问题,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复到现场进行检查、试验,最终发现是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时,易产生磨擦卡阻。
提速道岔在转换过程是靠提速道岔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同步完成,只要有一点旋转磨擦卡阻就能造成提速道岔转换不同步,越是不同步,
通过尖轨反别卡阻越厉害,从而造成提速道岔转换不到位的故障发生。
提速道岔卡阻故障的原因分析。
一是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时,锁钩旋转动作到锁闭铁出口处产生2mm-5mm硬磨擦面形成一个线型出口,不利于锁钩在锁闭铁内旋转上升或下降,这是通过对多组提速道岔锁闭铁检查总结得来的,另外锁闭铁的锁闭斜面与锁闭框内平面成一个120度钝角,检修时所注的润滑油不能进入锁闭铁内,过早地被锁钩旋转动作硬磨擦掉了,以上因素是磨擦卡阻的内因。
二是提速道岔在按装时,工务基本轨与尖轨间尺寸不合适产生的负差,平时工务基本轨与尖轨爬行、掉板、道岔不方正,所造成锁钩偏移;电务人员检修不到位,清扫注油不到位,锁钩底部、锁钩头部不清洁,油泥、沙粒过多;三是锁钩平时注油孔使注的油很少进入锁钩与锁轴之间,在工务基本轨与尖轨爬行、道岔不方正时,锁钩在锁轴上不能平滑移动,易造成锁钩偏移;这就是磨擦卡阻的外因。
合而为一,就是提速道岔卡阻故障的主要原因。
解决卡阻故障,真正提高提速道岔质量保持动态达标,减少提速道岔设备故障是靠平时按照提速道岔技术标准及维修“平、顺、滑、洁、紧”等标准要求,加强工务配合,逐台整治道岔,才能取得动态达标良好的效果。
1、平——即要求各部件应呈水平状态,无翘头、低头
现象,锁闭动作杆均在锁闭铁框内支撑面上平稳滑动,无吊空,低压,卡阻现象。
同时,对转辙机前后不平,动作杆与外锁闭杆不在同一平行线上转辙机用大垫片进行垫高,前后找平,并用石碴夯实,保证了道岔在扳动转换中阻力最小
2、顺——外锁闭装臵、各种连接杆等无别卡,转换时呈直线水平状态运动,各销轴转动灵活,锁钩在锁闭框内应能顺利滑动。
保证每一牵引点两锁闭框中心线与外锁闭杆一致(不一致调整锁闭框),外锁闭连接杆与转辙机动作杆在同一水平线上。
3、滑、洁——各部件无锈蚀、表面干净整洁、无油泥污垢,并保持油润。
要求工区人员在平时养护时,解决这一问题,规定对每月上旬、下旬清扫一次,对(扳动勤且在干线上)每月进行3次清扫并涂油。
雨后,会同车站人员对道岔进行涂油。
4、紧——除要求各部件牢靠固,防松良好,开口销、绑扎线齐全标准外,我们主要要求锁钩与锁闭铁之间的紧,紧要适度,锁钩既不旷动,还要保证锁钩在锁闭销铀串动。
“紧”这项,要求工区在“天窗修”中检查克服,日常巡视中复查。
5、加强与工务配合,对提速道岔的方正、掉板、道岔尖轨爬行、顶铁过紧(不大于小于1mm)等工务病害,及时发现,及时下发工电作业通知单,进行彻底联合整冶,减少
提速道岔动作阻力。
二、提速道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专治项目及措施
1.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时,可能引起道岔不解锁。
调整定、反位锁闭量不平均时,要先确定定、反位锁闭量相差多少,需要调整接头铁几圈,然后看斥离轨锁钩是否有虚钩或吃力,斥离轨开程是否偏差,然后确定接头铁调整几圈后(一圈大约3mm),尖轨侧是否增加或减少开程片。
2.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是道岔不解锁的主要原因之一。
道岔在解锁过程中的后期,锁闭杆凸台运动至锁钩下部凸台边缘时,锁钩开始旋转下落,道岔解锁,这时,如果锁钩在锁闭铁内卡阻,锁钩将不能旋转下落,造成道岔不能解锁。
整治办法:A.尖轨:尖轨处的锁钩在锁闭铁内有2处卡阻点:锁闭铁和密贴调整片压板;在道岔锁闭状态下,只要将锁闭铁和密贴调整片压板调整适当,再紧固螺丝(道岔在锁闭状态时),使锁钩在道岔锁闭状态,锁钩在锁闭销铀串动(手锤轻敲)为良好。
B.芯轨:芯轨处的锁钩在锁闭铁内有4处卡阻点:定、反位锁闭铁及其密贴调整片压板;调整方法同尖轨。
3.转辙机动作杆与接头铁、锁闭杆不成一条线:三者不成一条线,转辙机的转换力不能全部传递到尖轨或芯轨上,而被消耗掉一部分。
整治办法:首先松开转辙机近端锁闭框,
调整锁闭框位臵,使之成一条直线,有时也需要松开远端锁闭框,配合调整,有时还需要将转辙机固定螺丝松开配合调整;调整完毕后,需在道岔锁闭状态下将螺丝紧固。
调整完毕后,需检查道岔锁闭状态,锁闭杆在锁闭铁内水平方向左右动作是否灵活,无反弹;转换过程中,锁闭杆不磨锁闭框,若锁闭框调至极限,需联系工务方枕木。
4.转辙机内检测杆上下开口或调整缺口时,紧固螺丝后,缺口发生变化,表示杆上下弓腰:《维规》要求转辙机两检测杆上下无张嘴,左右无偏移;造成两检测杆上下张嘴的原因有多种,向尖轨内翻或外翻、无扣轴套与有扣轴套不成直线、外表示杆扭曲、道岔掉板、活接头不垂直、B尖端铁与表示杆不平行等,凡是能造成横向的表示杆与竖向的活接头不垂直,检测杆与活接头不成纵向水平直角,都能造成上述故障。
解决办法:在尖端铁的上部或下部加垫片、将无扣轴套旋转180度、转辙机下面加垫片,可解决上述上下检测杆张嘴、缺口变化和表示杆上下弓腰(采用哪种办法要视实际设备状况而定)故障。
5.道岔尖轨定、反位开程不平均:定、反位开程不平均可造成转辙机一边紧、一边松,道岔在解锁时发出“哐”的一声解锁声。
解决办法:要观察各牵引点斥离轨是否有反弹、是否有虚钩、锁闭量是否平均等,然后确定是伸缩锁闭杆还是增减开程片,调整哪一侧(一圈大约3mm)。
6.斥离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间有缝隙,即“虚钩”:斥离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间有缝隙,可造成列车通过道岔后,道岔开程变化,转辙机内检测斥离轨的检测杆(大缺口)发生变化。
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密贴轨锁钩一旦爬上锁闭杆的凸台后,转辙机的拉力主要作用在斥离轨上,在道岔转换末期,有的牵引点的转辙机对斥离轨不再施加拉力,只有其他两台或一台转辙机对斥离轨实施拉力,这样会造成道岔锁闭困难,甚至造成不能锁闭。
检查办法:可以直接观察锁闭杆凸台与锁钩凹槽间是否有缝隙,或脚蹬斥离轨锁钩钩腰,如很松或发出“哐”声则虚钩;整治办法:测量“虚钩”处尖轨开程是否超标或上限,是否有调整开程的余地,锁闭量是否标准,与另一侧开程是否有偏差,然后确定增减开程片或调整锁闭杆。
7.锁闭框调至极限:锁闭框调至极限后可造成锁闭杆单边磨锁闭铁,造成道岔转换困难。
整治方法:配合工务方水泥枕。
有时工务方完水泥枕,过一段时间后又回跑。
这是因为水泥枕方完后工务没捣实造成的,我段采用增加水泥枕拉带措施进行加固
8.芯轨锁闭后,芯轨与翼轨间不密贴:芯轨与翼轨不密贴是道岔严重病害,应立即组织整治。
整治方法:先检查顶铁下是否有垫片,若有应撤掉;若没有垫片,应协商工务打磨顶铁。
其次,测量芯1两基本轨轨距是否大,芯2翼轨内
轨距是否大,过大时,可以让工务向内改基本轨和翼轨。
特别要注意满足芯2的动程,如不满足可通过芯2两侧锁闭铁加调整片解决,先测量、后调整。
9、整治提速道岔特别要注意调整顺序:尖轨处首先要调整尖三、尖二,后调整尖一。
芯轨处先调整芯二,后调整芯一。
提速道岔各牵引点电务维修人员应知技术数据可据维规为准。
12#五机牵引点:(阳谷、台前站)
尖1:开程:160±5 毫米,锁闭量:≥35毫米,尖轨端至基本轨轨头:1996毫米,尖2:开程:114±5毫米,锁闭量:≥20毫米,尖3:开程:55(71-16)±5毫米,锁闭量:≥20毫米;芯1:牵引点处两基本轨距离:134毫米,芯轨动程:101±3毫米,锁闭量:≥35毫米,芯2:牵引点处两基本轨距离:492毫米,芯轨动程:58毫米锁闭量:≥20毫米。
各车间要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的提速道岔专项整治小组,并由一名精通提速道岔牵引道岔技术标准,有丰富提速道岔牵引道岔调试经验的车间主管工程师负责,充分利用天窗修和各种停电施工点,工、电联合整治道岔等施工时机,逐站、逐道岔进行整治,工区要对每天整治的道岔记录在日志中备查。
车间要建立提速道岔专项整治档案,对已经
克服的设备缺点做好记录,对暂不能克服的设备缺点要记录备案,逐级上报解决;需工务配合完成的,要给工务发放配合通知书,对工务不能配合完成的,要上报技术科协调工务段配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