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2
鼻咽拭子采集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准备采集处理用具和耗材:一次性拭子,采样管、棉签、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消毒液。
2、准备用于检验的标本:鼻咽拭子标本。
3、熟悉操作规程。
二、制备工作
1、同时准备3根棉签、3个采样管,把3个采样管插在一起放在容器内,棉签分别放在采样管上;
2、消毒操作:洗手、消毒双手,棉签、采样管用75%酒精消毒;
3、将拭子放入一个容器中,消毒容器内壁;
三、采集标本
1、取拭子,用手把拭子收口;
2、右手拿着采样管,插入拭子至拭子底部;
3、用左手拿着棉签,用棉签轻轻拭出拭子内的病原体细菌,右手拿着采样管吸取病原体细菌;
4、拭子取完,放回容器,放入灭菌液中20分钟;
四、结束工作
1、将采集到的标本放入室温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2、将采样管中采集到的标本放入新的容器中,标本说明要写清楚,如:拭子采集、日期、院区;
3、将拭子扔掉;
4、将消毒用具放入消毒液中消毒;
5、记录采集过程,记录采集信息,如操作者、操作时间、标本来源等。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和病毒疾病。
以下是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的一般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先用清水漱口,然后用盐水彻底清洁鼻腔,以减少其他细菌的干扰。
2. 鼻咽拭子准备:将干燥、无菌的鼻咽拭子取出。
拭子通常有一个柄和一个棉签球,确保不碰触任何非无菌物品。
3. 采集标本:请患者先低头,然后医护人员通过一侧鼻孔插入拭子(约5-7厘米深度),直至触及咽壁;旋转几次以确保充分采集标本;然后朝着鼻腔的相同深度转入另一侧鼻孔进行相同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呼吸顺畅。
4. 完成采样:用采集好标本的拭子小心地放入标本容器或试管中。
确保容器密封。
5. 包装和标记:将标本容器妥善包装,按照规定进行标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日期、时间、样本位置等信息。
6. 清洁: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在采集完毕后正确处理和清洁手部,以防止交叉感染。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实际采集过程应依据具体的医疗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感染科标本采集要点导语:在感染科的工作中,标本采集是确诊疾病和开展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
正确的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感染科标本采集的要点。
一、细菌学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细菌学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采集血液前,应事先消毒采血部位,并选择适当的静脉,确认患者无过敏史和凝血功能障碍。
采血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无菌器械,避免空气污染和静脉破裂。
2. 咽拭子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通常用于检测咽部细菌感染,如白喉、葡萄球菌感染等。
在采集前,需告知患者正确认识并积极合作。
选择干燥无菌的取样器具,深度插入患者喉咙,轻轻旋转数下并取出。
3. 粪便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如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感染等。
患者应接收适当的采样容器,并向其提供详细指导。
采集时应避免尿液、水或纸巾等杂质的污染。
二、病毒学标本采集1. 咽拭子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在病毒学检验中起到重要作用,可用于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采集时需向患者解释采样原则,并使用干燥无菌的取样器具,插入患者咽喉部轻轻刮拭,避免刮伤黏膜。
2.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用于检测鼻咽部病毒感染,如腺病毒、鼻病毒等。
采集时应事先告知患者采样原则,并使用无菌取样器,选择适当的深度插入鼻腔,轻轻旋转并取出。
3. 血液标本采集某些病毒感染的确诊需要通过血液标本采集进行病毒学检验。
同细菌学标本采集中的血液采集要点相似,需注意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
三、真菌学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采集真菌学血液标本采集通常用于检测血液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血症等。
注意采集部位的消毒和静脉选择,使用无菌器械进行血液采集,避免污染。
2. 皮肤刮片标本采集皮肤刮片标本采集通常用于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等的检测。
在采集时,选择患者皮肤病变的部位,用无菌刮片轻刮取样,避免采集过程中的空气污染。
呼吸道抗原六项标本采集方法呼吸道抗原六项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道抗原六项标本的采集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概述呼吸道抗原六项检测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的检测。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对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至关重要。
二、采集前的准备1.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和方法。
2.准备一次性无菌采集器材,如鼻咽拭子、咽拭子、无菌生理盐水等。
3.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
三、采集方法1.鼻咽拭子采集(1)指导患者头部向后仰,尽量使鼻咽部暴露。
(2)将鼻咽拭子插入患者鼻孔,沿鼻咽壁轻轻旋转,采集鼻咽分泌物。
(3)将拭子放入含有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密封保存。
2.咽拭子采集(1)指导患者张口,发“啊”声,充分暴露咽部。
(2)将咽拭子轻轻插入患者咽部,旋转采集咽拭子。
(3)将拭子放入含有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密封保存。
3.呼吸道分泌物采集(1)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儿童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用无菌吸痰管采集呼吸道分泌物。
(2)将吸痰管插入患者气管,轻轻吸取分泌物。
(3)将分泌物放入含有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密封保存。
四、注意事项1.采集过程中,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2.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影响检测结果。
3.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集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黏膜。
4.呼吸道分泌物采集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引发呼吸困难。
五、总结呼吸道抗原六项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键环节。
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确保标本质量,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
采样物品:
•采样液、专用病毒采样拭子由市疾控中心提供,其他物品(如冷藏箱,采样时的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等)自备。
•二、鼻咽拭子采样方法
•1、鼻拭子:将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鼻咽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轻轻转动鼻咽拭子,并向鼻腔内部推进至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折断弃去。
•2、咽拭子: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鼻咽拭子用力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折断弃去。
新冠肺炎护理|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这有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鼻咽拭子标本采集过程中,由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产生的飞沫、气溶胶以及近距离接触,可能会直接造成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护理人员人身安全。
我院发热门诊在建立单独标本采集间、采集环境严格消毒灭菌、培训专业护理人员、加强个人防护、规范采集方法及流程、采集标本及时安全送检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2020年1月7日——2月16日,共成功采集鼻咽拭子11000余份, 8名护士平均直接操作1375余次,未发生操作者感染事件,对保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及提高标本的检测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安全管理1.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间的设计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处场所可采用负压隔离病房并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因此,我院设计并建立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间,该采集间为单间,房内负压为12ACH。
同时,为避免患者与采集者近距离接触,用透明亚克力隔板将该采集分隔成患者和操作者2个区域,隔断上设置2个操作孔,鼻咽拭子采集间示意图见图1。
内配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灯空气净化设备。
图1 鼻咽拭子采集间示意图2.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间消毒方法及时机我院发热门诊采集间采用医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持续动态消毒与紫外线灯定时消毒相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进行空气采样、监测。
空气消毒机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清洁及保养;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操作结束后采用紫外线照射≥60min,并建立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使用1000h后及时更换。
同时,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进行采集间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地面墙面、操作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患者座椅等采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消毒,2次/d。
物体表面和地面如受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先用吸湿材料(如纸巾)去除可见的污染,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的抹布覆盖30min后擦拭消毒。
感染性标本的采样、储存、运输的具体操作方法所有的采样工作都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在严格做好防护的基础上进行。
常见传染病需采集的标本见表1(一)呼吸道标本的采集(如不明原因肺炎)1.采样器材拭子、压舌板、塑料瓶、采样杯或器皿、15ml 的离心管、移液管、注射器、10ml真空取血管、冰壶、采样运输管、有生物安全标志或标有“感染性物质”的外包装容器(见图1);其他:酒精灯、剪刀、纸漏斗、酒精、碘酒、吸耳球、塑料袋、记号笔、标签、登记表等。
2.采集方法(1)鼻拭子(上呼吸道):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
将棉签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
然后,塞紧或盖好管盖。
(2)咽拭子(上呼吸道):用棉签用力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见图2),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塞紧或盖好管盖。
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
(3)鼻洗液(上呼吸道):患者取坐姿,头稍后仰,用移液管将5ml生理盐水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鼻腔。
然后让患者低头使生理盐水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
重复此过程洗两侧鼻孔。
(4)鼻咽抽取物或抽取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下呼吸道):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
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
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
近来国内有用小孩导尿管接在50 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5)漱口液:用10 ml采样液漱口。
漱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
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漱液。
注:取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菌素有过敏史,如有,含漱液中不应含抗菌素。
(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上述提到的抗菌素。
采核酸的常见部位以及注意事项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采样方法,正确的取样是提高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准确性的关键。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采核酸常见部位及其注意事项:一、常见部位及操作流程1、鼻咽拭子:在采集鼻咽拭子前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鼻中隔弯曲及鼻腔手术史,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可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鼻咽拭子采集后可能出现少量鼻腔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出血量较多请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1)采样者站在受检者侧方取样,且要求受检者下拉口罩仅露出鼻孔,一日出现喷嚏反射,受检者可用手肘或纸巾遮挡,取样者不在受检者正前方,暴露风险相对较低。
(2)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
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3)“一插二停三旋转”-测量鼻尖到耳朵前部的距离,插入长度的一半,成人通常约为4厘米;停留15-30秒钟,以吸收鼻咽部分泌物,具体根据受检者耐受程度而定,最少停留时间不低于3秒钟;将鼻咽拭子旋转1周再缓缓取出。
2、口咽拭子:在采集口咽拭子时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音,有助于暴露咽喉,但过程中会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测者可配合采集人员尽量放松、深呼吸;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具体步骤(1)请患者坐下,头后倾,张大嘴;(2)采样者用压舌板固定舌头,用棉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3)反复擦拭3-5次,收集黏膜细胞;(4)轻轻取出试子,避免触及舌头、悬雍垂、口腔黏膜和唾液;(5)拭子插回采样装置中或适宜的转运装置中。
口咽拭子采样关键点:(1)采光充分:无论是室内或室外光源要好,必要时辅以手电照明。
(一)标本采集方法
1、鼻拭子采集方法:
(1)将拭子放入生理盐水中湿润。
(2)以拭子测量鼻孔到耳根的距离并以手指做标记
(3)参照图1将拭子以垂直鼻子(面部)方向插入鼻孔,直至手指触及鼻子,使拭子在鼻内停留15-30秒,然后轻轻旋转3次。
(4)将拭子投入病毒运送培养基中,折断拭杆,使其完全置于管中。
(5)旋紧管盖,做好标记,放入塑料袋密封好
(6)若需从两个鼻孔采集,应该分别使用一个拭子。
(7)保存于4℃或冰上(短期保存)。
下鼻甲
正确
下鼻腔
错误
图1 鼻拭子采集部位:下鼻腔
咽后壁
图2 咽拭子采集部位:咽后壁
2、咽拭子采集方法
(1)请病人先用生理盐水漱口。
(2)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无青霉素,以防患者过敏)中湿润(湿润的拭子比干燥的拭子能沾取更多的细胞)。
禁止将拭子放入病毒运输培养液中湿
润拭子!
(3)由检查者用压舌板辅助,将咽拭子越过舌根,到达咽峡部病变处,反复涂抹数次(参照图2),取出时避免接触舌及口腔黏膜等处。
(4)将拭子投入病毒运送培养基中,折断拭杆,使其完全置于管中。
(5)旋紧管盖,做好标记,放入塑料袋密封好
(6)保存于4℃或冰上(短期保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