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物流管理及其14项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427.13 KB
- 文档页数:6
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两大支柱:准时化(连续生产)和自働化。
核心原则:单件流和杜绝浪费。
准时生产代表尽可能避免使用库存方式来缓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单件流作业的理想时以顾客需求的速率或节拍时间,一次处理一件;使用较小的缓冲,代表如质量问题必须立刻浮现,强化自働化。
第一类原则长期理论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及时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第二类原则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正确结果2.建立连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连续流: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在生产和运输产品时,尽可能地使工序连续化,即每个步骤只执行下一步骤所必需的工作。
核心是缩短从原材料到产生最终成品(或服务)的消耗时间,有助于促成最佳质量,最低成本,以及最短送货时间。
即使在那些无法实行单件流的环节,必须策略性地建立存货以作为缓冲时,会不断努力减少存货,以改善流程。
实际上,在正确且必要之处建立缓冲存货,将有助于企业整体流程改善。
容易出现的两个错误。
假流程:把设备搬迁在一起,创造出看似单件流作业的小组,然后再每个阶段进行大量生产,完全没有生产节拍时间的概念;发生问题后就退回原路,放弃单件流作业。
3.使用拉动生产方式以避免生产过剩“拉动”意指“准时生产”的理想状态:在顾客(包括生产流程中下一步骤的“内部顾客”)需要时,才提供其所需数量的东西。
当各流程作业相距太远,或是各作业步骤执行的周期时间差异太大,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单件流作业时,次佳选择看板制度。
预定进度表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他们非常注重实时性与准时性,也就是说,进度表并非只是你尽量遵照的原则,而是你必须竭尽全力达到的截至期限。
4.使工作负荷平均(生产均衡化)3M:Muda浪费,Muri员工或者设备的负荷过重,Mura不均衡为了保护供应商生产流程的平均化,以免需求突然增加而致生产作业吃紧,维持少量的产品存货往往是必要的。
实现多品种搭配生产,快速换模是前提。
服务业的均衡化:1.使顾客需求和均衡的进程表相配合,预约制;2.制定提供不同种类服务所花费的标准时间。
精益生产的四大类14项基本原则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项目”研究小组针对日本丰田汽车生产方式进行研究而提出的。
1992年,等50多位专家花了5年时间对17个国家90多家汽车企业进行研究,最后发现丰田生产方式是制造业的又一次革命,并将改变世界。
针对本次的研究成果,他们命名为《改变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并对美国的企业提出“精简”和“消肿”的建议。
二年后,他们又出了本叫《精益思想》的书。
精益生产的精髓是“精益思想”,其目的是期望较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少的时间、较少的资源,获得较大的产出。
詹姆斯沃麦克(James Womack)和丹尼尔琼斯(Daniel Jones)在他们精辟的着作《精益思维》中把“精益制造”定义为包含5个步骤的流程:定义顾客的价值(customer value)、定义价值流程(value stream)、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flow)、拉式(Pulling)生产制度、努力追求卓越。
美国另一位研究精益生产的专家杰弗里莱克把精益生产模式总结为如下14项原则:长期理念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
企业应该有一个优先于任何短期决策的目的理念,使整个企业的运作与发展能配合着朝向这个比赚钱更重要的共同目的。
了解你公司的历史地位,设法使公司迈向下一个阶段。
企业理念的使命是所有其他原则的基石。
起始点应该是为顾客、社会、经济创造价值。
评估公司每个部门实现此目的的能力。
要有责任。
努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对自己的行为、保持与提高创造价值的技能等负起责任。
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异成果原则2: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使其变成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无间断流程。
尽力把所有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
建立快速输送材料与信息的流程,使流程与人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便立即浮现问题。
专家观点:物流中的精益物流及其原则什么是精益物流?本文从精益物流的概念、精益物流的管理目标和精益物流的十四项管理原则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精益物流本身是一套理论体系,其立意的高远和内涵的深刻需要研究者去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创新应用方法。
一、精益物流1. 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精益物流是一套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操作办法,通过找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以突破瓶颈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消除物流过程中的一切浪费,进而实现对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善,以最合理的成本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
精益物流的管理思想和操作办法并不是凭空产生,是几十年来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实践总结,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艾利?高德拉特的约束理论高德拉特是以色列的物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大师,是“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的创立者。
约束理论认为,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仅是其中某些被称之为“瓶颈”的个别资源。
约束理论认为,系统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组织的行为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尽管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原因,但总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找出制约系统的关键因素加以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发现并转化这些瓶颈,或使它们发挥最大效能。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是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
他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固有的内在动机、自重、尊严、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管理者需要引导员工的激情和内在动力得到发挥。
他提出,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而个人学习并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没有个人学习就没有组织学习。
彼得?圣吉提倡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来获得组织的进步和系统的改善。
丰田的精益思想丰田的精益思想强调细化流程管理,以创造价值为核心,消除流程中的一切浪费,集中表现为丰田的生产模式,其以丰田的企业文化为基础。
丰田的企业文化是一套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
现场改善原理现场改善通常是指以“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基础的进行工作现场改善的操作方法体系。
实现精益生产的14项管理原则精益生产是一种流程优化和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它基于14项管理原则,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连续改进和可持续的增长。
以下是这些原则的详细介绍。
1.价值观导向:将客户价值视为核心,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所有活动。
这意味着制定清晰的目标和战略,并确保所有员工都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2.价值流映射:了解组织内部的价值流动,包括所有流程和资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绘制价值流程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最大化价值并消除浪费。
3.流程化:优化价值流程,消除无价值的环节和步骤,并确保流程能够高效运转。
通过减少等待时间、缩短工艺周期和优化资源分配,可以实现流程的最大化价值。
4.一次只生产所需:避免过度生产和存储,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
通过只在需要时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可以避免产生浪费和过剩,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5.构建质量:将质量成为每个员工的责任,并通过持续改进和自我检查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追求零缺陷。
6.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并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理解和遵循这些方法。
这可以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7.合理使用工人和设备:充分发挥员工和设备的潜力,并将其配对以实现最佳效能。
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和才能,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8.持续改进:鼓励员工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持续改进。
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创新。
9.可视化管理:使用可视化工具和指标来追踪绩效和问题。
通过信息透明和可视化,可以更好地监控工作流程,并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10.精益生产指令:建立清晰的工作标准和指导方针,以确保员工的理解和遵循。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的发生。
11.持续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精益物流的管理原则精益物流的定义从指导物流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来讲,精益思想强调的“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系统必须是稳定和健康的。
一个失效的物流企业系统,是无从着手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
其次,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作用,这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艺术。
此外,人是企业核心,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及人才,因此管理好人及人才是企业做好经营的根本。
因此,精益物流是以戴明的系统理论、高德拉特的约束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丰田的精益思想和现场改善原理为指导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操作办法,并以此为指导去打造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改善的透明物流系统,进而在系统运作中消除物流过程中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系统的不断优化,在业务运作上以最合理的成本代价去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为客户和组织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思想及操作办法。
打造透明物流系统打造透明物流系统,是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持续改善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透明物流系统?为什么要打造透明物流系统?透明是指信息被实时的采集和真实的被反映。
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透明,物流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透明物流系统的范畴与供应链组织系统相同,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分销等环节,直至最终消费者。
对不同企业而言,透明物流系统覆盖的范围不同。
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及文明,需要以透明为基础。
打破信息的不对称,维护公平正义,改善、优化、提升效率,这一切都需要以透明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浪高过一浪的互联网浪潮,推动整个人类文明朝着透明的方向前进。
打造透明物流系统,就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参与各方及利益相关者都得到公平的对待,以透明物流系统去支撑一个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商业生态。
精益物流在夯实物流企业管理基础的基础上,着力为企业打造透明物流系统。
而透明物流系统是企业系统中的系统。
因此,精益物流的核心目标是帮助领导者及管理者打造一个健全、稳定、良性循环和持续改善的物流企业系统。
精益物流的14项原则通过对戴明的14项质量管理原则和丰田的14项精益生产原则的总结,结合高德拉特约束理论和物流实践,运输过程透明管理研究院总结出了精益物流的14项管理原则。
这14项管理原则是精益物流思想的集中表述,契合物流的本质。
物流企业依照这些原则进行深入实践,可以有效夯实物流企业的管理基础,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
1可持续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战略性目标都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精益物流首先考虑的是物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精益物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可持续原则,它包括长期理念、与时俱进和稳健决策三个方面。
长期理念:企业需要以“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为最高战略原则,赢得未来比沉迷于当下的繁荣和缅怀于过去的辉煌重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核心在于一个“变”字,时代趋势、历史条件的变化不以企业战略的初衷为转移,企业战略既要考虑长期性,又要考虑时代性、时机性。
稳健决策:组织在进行决策时,要尽可能考虑所有的选项,避免主观臆断,从而以实现科学决策。
2系统最优原则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系统效率的最大化,在管理当中需要遵循系统最优原则。
系统最优原则涉及整体与部分、不同部分之间以及全局与局部这三方面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最优,即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单一部分效率的最大化并不代表整体效率的最大化。
部分之间的协调性: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一定会有冲突,需要进行协调。
此外,需要对每一部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使得系统的瓶颈不断转化。
全面利益与部分利益:系统在面对相应的具体目标时,需要考虑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在争取全局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避免局部利益成为实现全局利益的瓶颈。
3价值导向原则物流扮演的是承载商品价值传递的角色,实现商品价值的传递是物流存在的意义。
解除物流过程中一切阻碍商品价值传递的因素,以实现商品价值的高效传递,这就是精益物流的价值导向原则。
价值导向原则是从货主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物流,物流活动的最终意义是要实现货主和消费者的价值。
精益14项原则讲师介绍课程大纲第一類原則長期理念原則1: 管理決策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即使因此犧牲短期財務目標也在所不惜第二類原則正確的流程方能產生優異成果原則2: 建立無間斷的操作流程以使問題浮現原則3: 實施拉式生產制度以避免生產過剩原則4: 使工作負荷水準穩定(生產均衡化)原則5: 建立立即暫停以解決問題,從一開始就重視品質管理的文化原則6: 工作的標準化是持續改進與授權員工的基礎原則7: 運用視覺管理使問題無處隱藏原則8: 使用可靠的、已經過充分測試的技術以協助員工及生產流程课程大纲第三類原則發展員工與事業夥伴,為組織創造價值原則9: 把徹底了解且擁護公司理念的員工培養成為領導者,使他們能教導其他員工原則10: 培養與發展信奉公司理念的傑出人才與團隊原則11: 重視事業夥伴與供貨商网絡,激勵並助其改進第四類原則持續解決根本問題是企業不斷學習的驅動力原則12: 親臨現場查看以徹底了解情況(現地現物)原則13: 不急于作決策,以共識為基礎,徹底考慮所有可能選擇,並快速執行決策原則14: 通過不斷省思與持續改進以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讨论:(1分钟)丰田模式的4P●通过改进使企业持续不断的学习。
●亲临现场查看以彻底了解情况(现地现物)。
●不急于作决策,以共识为基础,彻底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快速执行决策。
尊重与团队合作现地现物持续改进挑战丰田本身使用的名词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与学习)员工与事业伙伴(尊重他们、激励他们、使他们成长)流程(杜绝浪费)理念(着眼于长期的思维)●培养能拥护并实现公司理念的领导者。
●尊重、发展及激励公司员工与团队。
●尊重、激励与帮助供应商。
●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实施拉式生产制度,以避免生产的过剩。
●使各制造流程工作负荷水准稳定(生产均衡化)。
●一出现问题,就停止生产(自动化)。
●使工作标准化,以达到持续改进。
●运用视觉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
●只使用可靠的、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
精益的五大焦点:
价值.价值流.流淌.需求拉动和完善
精益的十四项原则:
长期理念:原则1:治理决议计划以长期理念为基本,即使是以就义短期财务目的也在所不吝.
精益流程:准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良成果
原则2:树立无间断的操纵流程以使问题显现.
原则3:实行拉动式临盆轨制以防止临盆多余.
原则4:使工作负荷水安稳固(临盆平衡化),工作应当像龟兔竞走中的乌龟一样.
原则5:树立立刻暂停以解决问题.一开端就看重质量治理的文化.
原则6:工作的尺度化是中断改良与授权员工的基本.
原则7:应用可视化治理使问题无处隐蔽.
原则8:应用靠得住的.经由充分测试的技巧以协助员工及临盆流程.经由过程长期关系成长和鼓励员工与事业伙伴
原则9:把完整懂得且遵守公经理念的员工造就成引导者,使他们能教诲其他员工.
原则10:造就与成长信仰公经理念的出色人才与团队.
原则11:看重事业伙伴与供货商收集,鼓励并协助其改良.中断解决基本问题是企业不竭进修的动力 .
原则12:亲临现场不雅察以完整懂得情形(现地现物日语是Genchi Genbutsu)
原则13:不急于作决议计划,以共鸣为基本,完整斟酌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快速履行决议计划.
原则14:经由过程不竭省思(日语是hansei,知“检查”)与中断改良(Kaizen)以变成一个进修型组织.。
精益管理14项原则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企业应该有一个优先于任何短期决策的目的概念,使整个企业的运作与发展能够相互呼应,朝向这个比赚钱更重要的共同目的迈进。
企业理念的使用是所有其他原则的基石。
要有责任感。
努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对自己的行为、保持与提高创造价值的技能等负起责任。
评估公司每个部门实现此目的的能力。
◆◆◆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正确成果原则2:建立连续的作业流程尽力把所有工作计划中闲置或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
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使其变成创造高附加价值的连续流程。
使整个企业文化重视流程,这是促成真正的持续改善及员工发展的关键。
建立快速输送材料与信息的流程,使流程与人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便立即浮现问题。
原则3:使生产均衡化尽量使所有制造与服务流程的工作负荷平均化,以取代大多数公司实行的批量生产方法中经常启动、停止,停止、启动的做法。
杜绝浪费只是实现精益所必须做的工作的1/3。
避免员工与设备的工作负荷过重,以及生产安排的不均匀,也同等重要,但多数试图实行精益原则的企业并不了解这些。
原则4:使用拉动式生产方式以避免生产过剩在生产流程下游的顾客需要的时候,供应给他们正确数量的正确东西。
材料的补充应该由消费量决定,这是准时生产的基本原则。
按顾客的需求每天变化。
根据顾客实际领取的数量,经济地补充存货,使在制品及仓库存货减至最少,每项产品只维持少量存货。
原则5: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使生产设备具有发现问题及一发现问题就停止生产的能力。
设置一种可视的系统以警示团队或计划领导者某部机器或某个流程需要协助。
为顾客提供的品质决定着你的定价;在企业中设立支持快速解决问题的制度和对策,使用所有确保品质的现代方法。
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发生问题时立即暂停或减缓速度、就地改进质量以提升长期生产力的理念。
原则6:使用可靠且的技术,以协助员工及生产流程技术应该是用来支持员工的,而不是取代员工。
精益物流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精益物流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追求效率与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理念。
它通过不断优化物流过程和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精益物流的要点。
一、价值观念:精益物流的核心理念是以价值观念为中心,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优先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要确保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二、精益原则:精益物流遵循的原则有五个,即价值、价值流、流程、拉动和追求完美。
它要求企业要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分析和优化价值流程,简化和标准化流程,实施拉动式生产,不做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强调精益和灵活,追求持续的改进和完美,以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物流管理。
三、浪费的削减:精益物流的关键是要削减各种形式的浪费,包括时间浪费、人力浪费、物料浪费、能源浪费等。
它要求企业要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价值流映射:价值流映射是精益物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绘制价值流图,清晰展示产品和信息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流动和价值创造过程,帮助企业发现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和精简。
五、持续改进:精益物流强调持续改进,要求企业要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增强持续竞争力。
六、人才培养:精益物流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员工团队来支持和实施,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精益物流的实施和持续改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七、信息化支持:精益物流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支持和实施,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和技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提高生产计划和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實現精益生產的14項管理原則o製造便宜的產品。
o認識浪費消除浪費。
o認識能率的想法。
o認識稼動率及可動率的想法。
o認識因製造方法而造成成本不同。
o有強而有力的臨機應變能力。
o強化企業體質。
而其精實LEAN的精神,就是透過JIT、JIDOKA、平準化的實施,將浪費及異常顯現出來後,再予與改善,達降低成本、提升品質,並朝企業體質強化邁進。
這樣說可能不太具體,如果以豐田汽車的高階經營代表所談到的幾句真言來闡述其最高的真諦,可能更能讓人引起共鳴。
2.建立質量文化豐田最重視的是確實執行與採取行動,我們總是要求員工:何不採取行動,嘗試不同的方法呢?當你誠實陎對失敗時,才有矯正的機會。
於是,藉由不斷改善,或應該說是靠不斷嘗試的行動以獲得改善,就能提升實務與知識。
──豐田汽車總裁張富士夫3.加速流程從一開始,豐田就認為,誰都能雇用機械師、工程師,誰都能雇用這個、買下那個,但是,在建造一部車之前,豐田應該先使建造一個模型、製造一具引擎等的新革命性流程至臻完善,一切必頇回溯到源頭,就是這種理念使豐田與眾不同。
──豐田公司創辦人豐田喜一郎4.杜絕浪費我們所做的,其實就是注意從接到顧客訂單到向顧客收帳這段期間的作業時間,藉由移除不能創造價值的浪費,以縮短作業時間。
現場改善在製造業,數據當然重要,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事實。
不帶任何成見地到現場實地觀察生產狀況,對每件事、每個問題重復問“五個為什麼”。
──豐田生產制度發明者之一大野耐一而如果要說精實LEAN的定義,筆者想以字的詞性來做不同的解釋:1.形容詞1:無肉或少肉,少脂肪或無脂肪2:不富裕3:在必要性,重要性,質量或成分方陎稀缺4:文體或措詞簡練∙同義詞:薄,極瘦,過分瘦長,骨瘦如柴,瘦削的,似骨的,消瘦的,細長的,瘦長的∙反義詞:肥胖的,多肉的,過重的,不結實的,過分肥胖的,豐滿的,粗短的,肥大的,軟的若以製程的觀點來解釋:將必要的物品,只在必要的時間,只生產必要的數量1.實現精益生產的14項管理原則o鴢h 1:管理决策必頇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即使必頇因此犧牲短期財務目標也在所不惜o原則2:建立無間斷的作業流程以使問題浮現o原則3:使用“後拉式制度”以避免生產過剩o原則4:使工作負荷平均(平準化)o原則5:建立立即暫停以解决問題、一開始就重視品管的文化o原則6:職務工作的標準化是持續改善與授權員工的基礎o原則7:使用視覺控管,使問題無從隱藏o原則8:使用可靠的、已經經過充分測試的技術以支持人員及流程o原則9:栽培徹底了解並擁抱公司理念的員工成為領導者,並使他們能教導其它員工o原則10:栽培與發展信奉公司理念的傑出人才與團隊o原則11:重視公司的事業伙伴與供货商網絡,挑戰它們,並幫助它們改善o原則12:親臨現場查看以徹底了解情況(現地現物)o原則13:决策不急躁,以共識為基礎,徹底考慮所有可能選擇,快速執行决策o原則14:透過不斷地省思與持續改善,以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豐田汽車公司總裁張富士,節錄自〈豐田模式〉(Toyota Way)文件,二○○一年精實生産方式的思維:-1. 精實生産方式的獲利邏輯:什麼是利益?利益= 價格–成本→ ○價格= 價格┼ 利益→ X若要提高利益,就必頇徹底排除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精益物流管理简介精益物流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精确的计划和高效的操作,实现物流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它旨在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提高物流管理的整体业绩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精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并探讨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精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精益物流管理基于精益生产原则,强调以最小的浪费和过程中的最大价值为目标。
它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减少库存和提高响应能力,实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提高竞争力的目标。
精益物流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1.价值流分析:通过分析物流流程,识别并优化价值流,以确保在物流过程中只产生对客户有价值的活动和产品。
2.流程改进:通过标准化操作和流程改进方法,如精益生产工具和技术,来消除浪费和提高物流流程的效率。
3.库存管理: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库存控制,确保库存水平的最小化,并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持续改进:借鉴精益生产的持续改进原则,不断追求物流管理的卓越性,通过数据分析和绩效指标的监控,不断优化物流流程和业绩。
精益物流管理的实践方法价值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是精益物流管理的基础工具,用于识别和分析物流流程中的价值流和浪费活动。
它通过绘制价值流图和价值流分析表,可以清楚地显示物流流程中的活动和所需时间,从而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在进行价值流分析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价值流:选择要分析的特定物流流程,例如原材料采购、生产线上的物流或产品配送等。
2.绘制价值流图:以流程图的形式绘制整个物流流程,包括所涉及的各个活动和所需时间。
3.识别非价值活动:识别和标记出在物流流程中不增加价值的活动,如等待、运输、库存等。
4.设定改进目标:根据识别到的浪费活动,设定改进目标,例如减少等待时间、缩短运输距离或优化库存管理。
流程改进流程改进是精益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标准化操作和改进物流流程,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利用率。
在实施流程改进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工具:1.5S方法:通过设定、整理、清扫、标准化和纪律的步骤,改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益生产的14项关键管理原则
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
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
原则2: 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原则3: 实施拉式生产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
原则4: 使工作负荷水准稳定(生产均衡化)
原则5: 建立立即暂停以解决问题、
从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
原则6: 工作的标准化是持续改进与授权员工的基础
原则7: 运用视觉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
原则8: 使用可靠的、已经充分测试的技术以协助员工
及生产流程
原则9: 把彻底了解且拥护公司经营理念的员工培养成为
领导者,使他们能教导其他员工
原则10: 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
原则11: 重视事业伙伴与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助其改进
原则12: 亲临现场查看以彻底了解情况(现地现物)
原则13: 不急于作决策,以共识为基础,
彻底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快速执行决策原则14: 通过不断省思与持续改进以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从宜家话精益物流精益物流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的精益制造,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东西。
精益物流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5)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
除了丰田汽车,精益物流还会让人想起戴尔的“just in time”和零库存管理,这里还让我想起宜家傢俬创始人一直延续的好传统:“有限资源充分利用,甚至把缺点转化为利润”。
宜家的产品一直深受顾客的喜爱,正是因为其每一个设计师都是针对顾客的需要,用有限的资源完成兼具功能和美观的产品。
而其中很多产品设计者直接来自宜家零售部门,因为他们熟知顾客的需要。
宜家研究不同市场的生活文化,针对香港拥挤的住房空间则设计了节省空间家俱系列。
如果忽视了顾客的需要,顾客将把你忽视。
而顾客需求是驱动生产的源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
精益物流的关键就是顾客需求作为价值流动力,宜家正视顾客的需要而得到顾客的喜爱。
宜家坚持着“为大众提供美观、实用、买得起的家居产品”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宜家从配件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多方细节入手节约成本。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5年宜家创造的平板运输,配合高效物流让成本节约5/6。
在开发产品时,设计师除了考虑产品功能和外形,还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的材料和工艺,如果不能以合适的低价制造和合适的运输,产品也是不能面世的。
宜家的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尽力消除一切不产生价值的行为,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宜家的产品也是不断的改进,追求完美。
这是精益物流的生命,这也是宜家产品的生命。
精益物流管理及其14项原则一、精益物流1.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精益物流是一套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操作办法,通过找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以突破瓶颈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消除物流过程中的一切浪费,进而实现对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善,以最合理的成本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
精益物流的管理思想和操作办法并不是凭空产生,是几十年来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实践总结,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艾利·高德拉特的约束理论高德拉特是以色列的物理学家和企业管理大师,是“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的创立者。
约束理论认为,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仅是其中某些被称之为“瓶颈”的个别资源。
约束理论认为,系统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组织的行为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尽管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原因,但总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找出制约系统的关键因素加以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发现并转化这些瓶颈,或使它们发挥最大效能。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是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
他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固有的内在动机、自重、尊严、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管理者需要引导员工的激情和内在动力得到发挥。
他提出,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而个人学习并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没有个人学习就没有组织学习。
彼得·圣吉提倡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来获得组织的进步和系统的改善。
丰田的精益思想丰田的精益思想强调细化流程管理,以创造价值为核心,消除流程中的一切浪费,集中表现为丰田的生产模式,其以丰田的企业文化为基础。
丰田的企业文化是一套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哲学。
现场改善原理现场改善通常是指以“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基础的进行工作现场改善的操作方法体系。
现场改善的管理源于工厂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管理,如今现场改善已经渗入到了各种类型的工作。
现场改善的相关方法论已经非常丰富,戴明总结出了现场的20条规则及指导,今井正明总结出了“现场管理之屋”等等。
现场改善是一个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精益物流建立在有效的现场管理基础之上。
2.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精益物流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将会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会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
精益物流提倡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先进信息技术为提高物流运作水平服务。
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信息化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形式。
精益物流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物流企业做好物流信息化建设以获得竞争优势,研究因这些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的以物流活动为基础的新价值以及新的商业机会。
二、精益物流的管理目标1.找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很多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一个“AAA”级物流企业的业务增长速度如果不能明显地高于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那么它的发展就属于停滞不前。
当物流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时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找到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至关重要。
那么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呢?关于瓶颈的判断,很多管理者可能会认为是市场的开拓不力,掌握货源的规模有限,场地租金和员工的成本增长过快,油价和过路费成本太高,等等。
瓶颈,更多的是体现为企业的效率没有得到提高,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究竟什么是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
但找出企业发展瓶颈并转化瓶颈,是实施精益物流的关键所在。
2.消除物流过程中的一切浪费对浪费的熟视无睹是物流组织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例如等待的浪费,如车等货和货等车的成本浪费;过期库存商品占用仓储空间所造成的浪费;车辆闲置的浪费;不必要的搬运等无效工作的浪费;因分拣错误导致纠错的资源浪费;等等。
精益物流的观点认为,找出物流过程中的浪费并消除浪费,才有可能使物流系统获得实质性的改善。
精益物流主张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物流过程中一切可能存在的浪费,并通过改善管理以消除浪费。
3.对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改善物流企业是一个物流系统,企业的盈利能力依赖于这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物流企业不断的推动企业自身这个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改善就是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精益物流要推动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善。
精益物流强调持续改善的思想。
有些管理者喜欢向外界表述自身企业的管理多么的好,管理是他们的优势。
觉得自己好,这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
但我们要意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持续改善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唯一途径。
现实中很多的管理者意识到需要对企业进行持续性的改善,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
精益物流就是一套不断改善物流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操作办法,只要遵循精益物流的管理原则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改善办法。
三、精益物流的14项原则通过对戴明的14项质量管理原则和丰田的14项精益生产原则的总结,结合高德拉特约束理论和物流实践,运输过程透明管理研究院总结出了精益物流的14项管理原则。
这14项管理原则是精益物流思想的集中表述,契合物流的本质。
物流企业依照这些原则进行深入实践,可以有效夯实物流企业的管理基础,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
1.可持续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战略性目标都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精益物流首先考虑的是物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精益物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可持续原则,它包括长期理念、与时俱进和稳健决策三个方面。
长期理念企业需要以“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为最高战略原则,赢得未来比沉迷于当下的繁荣和缅怀于过去的辉煌重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核心在于一个“变”字,时代趋势、历史条件的变化不以企业战略的初衷为转移,企业战略既要考虑长期性,又要考虑时代性、时机性。
稳健决策组织在进行决策时,要尽可能考虑所有的选项,避免主观臆断,从而以实现科学决策。
2.系统最优原则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系统效率的最大化,在管理当中需要遵循系统最优原则。
系统最优原则涉及整体与部分、不同部分之间以及全局与局部这三方面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最优,即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单一部分效率的最大化并不代表整体效率的最大化。
部分之间的协调性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一定会有冲突,需要进行协调。
此外,需要对每一部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使得系统的瓶颈不断转化。
全面利益与部分利益系统在面对相应的具体目标时,需要考虑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在争取全局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避免局部利益成为实现全局利益的瓶颈。
3.价值导向原则物流扮演的是承载商品价值传递的角色,实现商品价值的传递是物流存在的意义。
解除物流过程中一切阻碍商品价值传递的因素,以实现商品价值的高效传递,这就是精益物流的价值导向原则。
价值导向原则是从货主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物流,物流活动的最终意义是要实现货主和消费者的价值。
深谙价值导向原则的物流企业都能抓住物流服务的本质。
所谓物流服务本质就是尽可能地实现商品价值传递效率的最大化。
4.流程增值原则从物流企业经营的角度去看物流活动,有的物流活动能够直接地产生“物流服务”,有的物流活动则没有产生“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对客户承诺的“物流服务”是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量化的,而已确定的“物流服务”所对应的营业收入也是确定的。
那些不产生“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是没有实现流程增值的,但同时却消耗了成本,例如在分拨中心发生的无效搬运。
精益物流的流程增值原则,是指物流过程中的物流活动要尽可能地直接产生“物流服务”,以及尽可能地取消或删除一切没有必要的物流活动和操作步骤。
5.均衡配载原则均衡配载是指合理地调配物流活动的资源去组织相应的物流活动。
精益物流的均衡配载原则,是指综合可用的物流活动资源和物流服务的任务信息,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追求实现全局的资源优化配置。
均衡配载的一个通俗例子就是货源与运力的优化配置,要尽量地避免车辆空载,避免车等货和货等车。
这里的均衡配载,指向的是所有的物流活动资源,包括装卸工具、人力、客户需求,等等。
6.标准规范原则商品价值的传递效率、流程增值效率以及均衡配载都需要有量性的标准来衡量,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标准来规范,这就是标准规范原则。
标准是用来指导现场的管理操作的,需要严格遵守。
但是精益物流的标准除了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之外,还是用来被打破的,以原有的标准为突破口进行改善,建立新的标准。
7.实时反馈原则实时反馈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避免产生过高的理赔成本。
现实的物流管理中,实时反馈的机制还十分落后。
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实时反馈机制,这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时反馈,这是精益物流的一项重要管理原则,应用这个原则去改善物流系统,这应当是物流企业管理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只有做到实时反馈,才知道物流过程是否符合商品价值的传递方向,是否符合流程增值原则,才知道该如何去组织均衡配载。
8.过程透明原则物流过程的异常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多是因为物流过程不透明。
物流过程透明是指物流过程的信息能够及时和真实地被反映。
物流过程透明,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流向以及货物流的效率情况,可以根据运力流和货物流的趋势预判来有效组织物流的均衡配载。
物流过程透明,有利于一线物流管理者对于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和反馈,有助于提高物流管理的有效性。
物流过程透明,可以实现物流信息向客户的及时推送,让客户参与物流过程体验,提高物流服务品质。
9.瓶颈优先原则瓶颈优先原则,是指企业在管理中需要将资源优先的分配给瓶颈环节,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善。
任何一个物流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关键是确保瓶颈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防止其他环节对瓶颈环节形成过分的挤压,以免造成瓶颈崩溃,进而避免导致企业系统崩溃。
在现实的管理中,需要对瓶颈进行松绑,转化瓶颈,进而实现系统的整体改善。
10.持续改善原则物流水平的提升没有终点,企业的管理永无止境。
持续改善是任何企业管理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问题的反馈并不等于问题得到解决,经营方式的改变并不等于经营效益的改善。
持续改善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的一种态度。
而具体的改善则可能会涉及到流程的改善、组织架构的改善、现场操作的改善等等。
11.移动互联原则物流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时空的移动性。
移动互联的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所有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传递和交互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对物流时空移动性的把握,还会产生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海量数据。
以此海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大数据分析,将会挖掘出物流过程的新价值,甚至可能会挖掘出以物流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机会。
精益物流的移动互联原则,是指物流企业需要以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理念去看待物流和物流管理:一方面要应用移动互联的信息技术去改善物流运作;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物流活动的新价值和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