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磁路

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变压器是一种电能传递装置,它们的工作原理都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且以电场或磁场作为其耦合场。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磁场在空气中的储能密度比电场大很多,所以绝大多数电机均以磁场作为耦合扬。磁场的强弱和分布,不仅关系到电机的性能,而且还将决定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所以磁场的分析扣计箅,对于认识电机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电机的结构比校复杂,加上铁磁材料的非线性性质,很难用麦克斯韦方程直接解析求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把磁场问题简化成磁路问题来处理。从工程观点来说,准确度已经足够。

本章先说明磁路的基本定律,然后介绍常用铁磁材料及其性能,最后说明磁路的计算方法。

1-1 磁路的基本定律

一、磁路的概念

磁通所通过的路径称为磁路。图1—1表示两种常见的磁路,其中图a为变压器的磁路,图b为两极直流电机的磁路。

在电机和变压器里,常把线圈套装在铁心上。当线圈内通有电流时、在线圈周围的空间(包括铁心内、外)就会形成磁场。由于铁心的导磁性能比空气要好得多,所以绝大部分磁通将在铁心内通过,并在能量传递或转换过程中起耦合场的作用,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围绕裁流线圈、部分铁心和铁心周围的空间,还存在少量分散的磁通,这部分磁通称为漏磁通。主磁通和漏磁通所通过的路径分别构成主磁路和漏磁路,图1—l中示意地表出了这两种磁路。

用以激励磁路中磁通的载流线圈称为励磁线圈(或称励磁绕组),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称为励磁电流(或激磁电流)。若励磁电流为直流,磁路中的磁通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磁路称为直流磁路;直流电机的磁路就属于这一类。若励磁电流为交流(为把交、直流激励区分开,本书中对文流情况以后称为激磁电流),磁路中的磁通随时间交变变化,这种磁路称为交流磁路;交流铁心线圈、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的磁路都属于这一类。

二、磁路的基本定律

进行磁路分析和计算时,往往要用到以下几条定律。

安培环路定律沿着任何一条闭合回线L,磁场强度H的线积分值恰好等于该闭合回线所包围的总电流值∑i,(代数和).这就是安培环路定律(图l—2)。用公式表示,有 (1—1)

式中,若电流的正方向与闭合回线L的环行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时,i取正号,否则取负号。例如在图1—2中,i2的正方向向上,取正号;i1和i3的正方向向下,取负号;故有.

若沿着回线L,磁场强度H的方向总在切线方向、其大小处处相等,且闭合回线所包围的总电流是由通有电流i的N匝线圈所提供,则式(1—1)可简写成

HL=Ni (1—2)

磁路的欧姆定律图l—3a是一个无分支铁心磁路,铁心上绕有N匝线圈,线圈中通有电流i;铁心截面积为A,磁路的干均长度为l,材料的磁导率为μ。若不计漏磁通,并认为各截面上的磁通密度为均匀,并且垂直于各截面,则磁通量Ф将等于磁通密度乘以面

积,即

(1—3)

考虑到磁场强度等于磁通密度除以磁导率,即H=B/μ,于是式(1—2)可改写成如下形式

(1—4)或

(1—5)式中,F=Ni为作用在铁心磁路上的安匝数,称为磁路的磁动势,单位为A;为磁路的磁阻,单位为A/Wb;为磁路的磁导,单位为Wb/A。

式(l—5)表明,作用在磁路上的磁动势F等于磁路内的磁通量Ф乘以磁阻Rm,此关系与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形式上十分相似,因此式(l—5)亦称为磁路的欧姆定律。这里,我们把磁路中的磁动势F比拟于电路中的电动势E,磁通量Ф比拟于电流I,磁阻Rm和磁导Λ分别比拟于电阻R和电导G。图1—3b表示相应的模拟电路图。

磁阻Rm与磁路的平均长度l成正比,与磁路的截面积A及构成磁路材料的磁导率μ成反比。需要注意的是,铁磁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一个常数,所以由铁磁材料构成的磁路,其磁阻不是常数,而是随着磁路中磁通密度的大小而变化,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

[例1—1]有一闭合铁心磁路,铁心的截面积A=9XlO-4m2,磁路的平均长度l=o.3m,铁心的磁导率,套装在铁心上的励磁绕组为500匝。试求在铁心中产生1T的磁通密度时,所需的励磁磁动势和励磁电流。

解用安培环路定律来求解。

磁场强度

磁动势 F=HI=159X0.3A=47.7A

励磁电流

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如果铁心不是一个简单回路,而是带有并联分支的分支磁路,如图1—4所示,则当中间铁心柱上加有磁动势F时,磁通的路径将如图中虚线所示。如令进入闭合面A的磁通为负,穿出闭合面的磁通为正,从图1—4可见,对闭合面A,显然有

或 (1—6)

式(1—6)表明:穿出(或进入)任一闭和面的总磁通量恒等于零(或者说,进入任一闭合面的磁通量恒等于穿出该闭合面的磁通量),这就是磁通连续性定律.比拟于电路中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该定律亦称为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总是由数段不同截面、不同铁磁材料的铁心组成,而且还可能含有气隙。磁路计算时,总是把整个磁路分成若于段,每段为同一材料、相同截面积,且段内磁通密度处处相等,从而磁场强度亦处处相等。例如图1—5所示磁路由三段组成,其中两段为截面不同的铁磁材料,第三段为气隙。若铁心上的励磁磁动势为Ni,根据安培环路定律(磁路欧姆定律)可得

(1—5)式中,l1和l2分别为1、2两段铁心的长度,其截面积备为A1和A2;δ为气隙长度;H1、H2分别为1、2两段磁路内的磁场强度;Hδ为气隙内的磁场强度;Φ1和Φ2为1、2两段铁心内的磁通;Φδ为气隙内磁通;、为1、2两段铁心磁路的磁阻;为气隙磁阻。

由于H k是单位长度上的磁位降、则是一段磁路上的磁位降,Ni是作用在磁路上的总磁动势,故式<1-7)表明:沿任何闭合磁路的总磁动势恒等于各段磁路磁位降的代数和。类比于电路中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该定律就称为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不难看出,此定律实际上是安培环路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需要指出,磁路和电路的比拟仅是—种数学形式上的类似、而不是物理本质的相似。1. 2 常用的铁磁材料及其特性

为了在一定的励磁磁动势作用下能激励较强的磁场,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常用磁导率较高的铁磁材料制成。下面对常用的铁磁材料及其特性作一说明。

一、铁磁物质的磁化

铁磁物质包括铁、镍、钻等以及它们的合金。将这些材料放人磁场后,磁场会显著增强。铁磁材料在外磁场中呈现很强的磁性,此现象称为铁磁物质的磁化.铁磁物质能被磁化,是因为在它内部存在着许多很小的被称为磁畴的天然磁化区。在图l-6中磁畴用一些小磁铁来示意地表出。在铁磁物质未放人磁场之前,这些磁畴杂乱无章地排列着,其磁效应互相抵消,对外部不呈现磁性(图1—6a).一旦将铁磁物质放人磁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畴的轴线将趋于一致<图1-6b),由此形成一个附加磁场.叠加在外磁场上,使合成磁场大为增强.由于磁畴所产生的附加磁场将比非铁磁物质在同一磁场强度下所激励的磁场强得多,所以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要比非铁磁材料大得多。非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接近于真空的磁导率,电机中常用的铁磁材料,其磁导率=(2000—6000) 。

磁化是铁磁材料的特性之一。

二、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起始磁化曲线在非铁磁材料中,磁通密度B和磁场强度H之间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就等于。铁磁材料的B与H之间则为曲线关系。将一块尚未磁化的铁磁材料进行磁化,当磁场强度H由零逐渐增大时,磁通密度B将随之增大,曲线B=f(H)就称为起始磁化曲线,如图1—7所示。

起始磁化曲线基本上可分为四段:开始磁化时,外磁场较弱.磁通密度增加得不快,如图1—7中Oa段所示。随着外磁场的增强,材料内部大量磁畴开始转向,趋向于外磁场方向,此时B值增加得很快,如ab段所示.若外磁场继续增加,大部分磁畴已趋向外磁场方向,可转向的磁畴越来越少,B值增加越来越慢,如bc段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饱和。达到饱和以后,磁化曲线基本上成为与非铁磁材料的特性相平行的直线,如cd段所示。磁化曲线开始拐弯的点(图l—7中的b点),称为膝点。

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也随H值的变化而变化,图1-7中同时示出了曲线。

设计电机和变压器时,为使主磁路内得到较大的磁通量而又不过分增大励磁磁动势.通常把铁心内的工作磁通密度选择在膝点附近.

磁滞回线若将铁磁材料进行周期性磁化,B和H之间的变化关系就会变成如图l--8中曲线abcdefa所示。由图可见,当H开始从零增加到H m时,B相应地从零增加到Bm;以后如逐渐减小磁场强度H,B值将沿曲线ab下降。当H=0时,B值并不等于零,而等于,这种去掉外磁场之后,铁磁材料内仍然保留的磁通密度,称为剩余磁通密度,简称剩磁.要使B 值从减小到零,必须加上相应的反向外磁场,此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用H c表示。和Hc是铁磁材料的两个重要参数.铁磁材料所具有的这种磁通密度B的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H 变化的现象,叫做磁滞。呈现磁滞现象的B-H闭合回线,称为磁滞回线,如图1—8中abcdefa 所示。磁滞现象是铁磁材料的另一个特性。

基本磁化曲线对同一铁磁材料,选择不同的磁场强度Hm进行反复磁化,可得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磁滞回线,如图1-9所示。再将各磁滞回线的顶点联接起来,所得的曲线称为基本磁化曲线或平均磁化曲线。基本磁化曲线不是起始磁化曲线,但差别不大。直流磁路计算时所用的磁化曲线都是基本磁化曲线。图1—10表示电机中常用的硅钢片、铸铁和铸钢的基本磁化曲线

三、铁磁材料

按照磁滞回线形状的不同,铁磁材料可分为软磁材料和硬磁(永磁)材料两大类,现分述如下。

软磁材料磁滞回线窄、剩磁和矫顽力Hc都小的材料,称为软磁材料,如图1—lla所示。常用的软磁材料有铸铁、铸钢和硅钢片等。软磁材料的磁导率较高.故用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

硬磁(永磁)材料磁滞回线宽、和Hc都大的铁磁材料称为硬磁材料,如图1—l1b所示。由于剩磁大,可用以制成永久磁铁,因而硬磁材料亦称为永磁材料。通常,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用剩磁、矫顽力Hc和最大磁能积(BH)max,。三项指标来表征。一般来说,三项指标愈大,就表示材料的磁性能愈好;此外还需考虑其工作温度、稳定性和价格等因素。

永磁材料的种类较多,摘要分述如下。

(1)铸造型铝镍钻这种材料是用浇铸法制成,其优点是磁性能较高,稳定性较好,价格较便宜;缺点是材料硬而脆,除磨和电加工外,无法进行其他机械加工。

(2)粉末型铝镍钴由粉末冶金(烧结)或粉末压制(粘结)制成,其优点是可直接制成所需形状,尺寸较精确、表面很光洁,可大批量生产;缺点是磁性能较前者低,且价格较贵。

(3)铁氧体用粉末冶金或粉末压制而成,其优点是Hc很高,抗去磁能力强,价格便宜,比重较小.不需要进行工作稳定性处理;缺点是不大,温度对磁性能影响较大,不适用于温度变化大而要求温度稳定性高的场合。

(4)稀土钴这种材料的综合磁性能好,有很强的抗去磁能力,磁性的温度稳定性较好,其允许工作温度可高达200~250~C;缺点是除磨加工外,不能进行其他机械加工,另外材料的价格贵,制造成本亦高。

(5)钕铁硼这是80年代后期研制成的一种永磁材料,其磁性能优于稀土钴,且价格较低廉,不足之处是允许工作温度较低,约为100℃,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将四类永磁材料各举—种,其磁性能列于表1—l。

四、铁心损耗

磁滞损耗铁磁材料置于交变磁场中时,材料被反复交变磁化.与此同时,磁畴相互间不停地摩擦、消耗能量、造成损耗,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

分析表明,磁带损耗P Fe与磁场交变的频率f、铁心的体积V和磁滞回线的面积成正比,即

(1-8)

实验证明,磁滞回线的面积与Bm的n次方成正比,故磁滞损耗亦可改写成

(1—9)

式中,C h为磁滞损耗系数,其大小取决于材料性质;对一般电工钢片,n=1.6~2.3。由于硅钢片磁滞回线的面积较小,故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常用硅钢片叠成。

涡流损耗因为铁心是导电的.故当通过铁心的磁通随时间变化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铁心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引起环流。这些环流在铁心内部围绕磁通作旋涡状流动.称为涡流,如图1—12所示。涡流在铁心中引起的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分析表明,频率越高,磁通密度越大,感应电动势愈大,涡流损耗亦越大;铁心的电阻率越大,涡流所流过的路径越长,涡流损耗就越小。对于由硅钢片叠成的铁心,经推导可知,涡流损耗p e为

(1—10)

式中,C。为涡流损耗系数,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Δ为钢片厚度。为减小涡流损耗,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都用含硅量较高的薄硅钢片(o.35一o.5mm)叠成。

铁心损耗铁心中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之和,称为铁心损耗,用p Fe表示,即

(1—11)

对于一般的电工钢片,在正常的工作磁通密度范围内(1T

式中,C Fe为铁心的损耗系数;G为铁心重量。式(1—12)表明,铁心损耗与频率的1.3次方、磁通密度的平方和铁心重量成正比。

1.3磁路的计算

前面阐明了磁路的基本定律和铁磁材料的特性,本节将进一步说明磁路的计算方法。

一、直流磁路的计算

磁路计算时,通常是先给定磁通量,然后计算所需要的励磁磁动势。对于少数给定励磁磁动势求磁通量的逆问题,由于磁路的非线性。需要进行试探和多次迭代,才能得到解答。简单串联磁路简单串联磁路就是不计漏磁影响,仅有一个磁回路的无分支磁路,如图1--13所示。此时通过整个磁路的磁通为同一。但由于各段磁路的截面积不同,故各段的磁通密度不一定相同。这种磁路虽然比较简单,但却是磁路计算的基础。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2] 若在例l—l的磁路中,开一个长度δ=5X10-4m的气隙,问铁心中激励1T 的磁通密度时,所需的励磁磁动势为多少?已知铁心截面积A Fe=3X 3X10-4m2,μFe=5000μ0。考虑到气隙磁场的边缘效应,在计算气隙的有效面积时,通常在长、宽方向务增加δ值。

解用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来求解。

由此可见,气隙虽然很短,仅5X10-4m,但其磁位降却占整个磁路的89%。

简单并联磁路简单并联磁路是指考虑漏磁影响,或磁回路有两个以上分支的磁路。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大多属于这一类。下面举例说明其算法。

[例1—3] 图1—14所示并联磁路,铁心所用材料为DR530硅钢片,铁心柱和铁轭的截面积均为A=2X2Xi0-4m2:,磁路段的平均长度l=5X10-2m,气隙长度δ1=δ2=2.5X10-3m,励磁线圈匝数N1=N2=1000匝。不计漏磁通,试求在气隙内产生Bδ=1.211T的磁通密度时,所需的励磁电流i。

解为便于理解,先画出图l—14b所示模拟电路图。由于两条并联磁路是对称的,故只需计算其中一个磁回路即可。

根据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得

根据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由图1—14a可知、中间铁心段的磁路长度;左、右两边铁心段的磁路长度均为。

(1)气隙磁位降

(2)中间铁心段的磁位降磁通密度B3为

从图1-10中DR530的磁化曲线查得,与B3对应的H3=19.5X102A/m,于是中间铁心段的磁位降H3l3为

(3)左、右两边铁心的磁位降磁通密度B1、B2为

由DR530的磁化曲线查得,H1=H2=215A/m,由此可得左、右两边铁心段的磁位降为

(4)总磁动势和励磁电流

二、直流电机的空载磁路和磷化曲线

直流电机的磁路在电机磁路中具有典型性,理解其分析和计算方法,对电机的分析、设计很重要。

空载磁路及其计算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是指励磁绕组内通有直流励磁电流时,由励磁磁动势单独激励的磁场.图1—15a表示一台四极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分布。由于主磁极呈N、S、N、S交替排列,故整个电机的磁场分布与磁极中心线对称。

从图1-15a可见,由励磁电流所激励的磁通,绝大部分经由主极铁心、气隙而到达电枢铁心,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用Ф0表示。还有一部分仅与励磁绕组自身交链而不通过气隙的磁通,称为主极漏磁通,用Φfσ表示。每个主磁极的总磁通Φm=Φ0+Φfσ,通常牵Φfσ约占Φ。的(15~25)%。

从图1—15a可看出,四极直流电机有四条互相并联的磁路,每一条主磁路由五段组成:(1)套装励磁绕组的主磁极铁心(m):(2)定、转于之间的气隙(δ);(3)为了嵌装电枢绕组,电枢铁心周沿开槽而形成的电枢(t);(4)电枢铁心(c);(5)固定土磁极的机座,亦称磁轭(j)。图l-15b示出了空载磁路计算时各部分的磁路长度。

磁回路选定后,根据各段内的磁通量和截面,算出各段的磁通密度Bk,并依各段所用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查得相应的磁场强度Hk,最后算出产生主磁通Φ。时整个闭合磁路所需的一对极的总励磁磁动势其中l k为第A段磁路的长度。

计算表明,气隙和电枢齿这二部分磁位降之和约占整个励磁磁动势Fo的85%以上:.因此工程计算时,常常采取一些修正措施,以使这二部分磁位降计算得更加精确。

直流电机的磁化曲线分别计算产生不同的主磁通时所需的励磁磁动势,即可得到直流电机的磁化曲线Φ0=f(F0)。因励磁绕组的匝数一定,故磁化曲线亦可表示为Φo=f(I f),如图1—16所示。

电机的磁化曲线体现了电机磁路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使电机运行特性的数学表达复杂化。工程分析中,常用线性分析加上适当修正的办法来考虑非线性的影响。

三、永磁磁路的计算特点

图l—17表示一个开有气隙的简单永磁磁路,其中箭头表示各量的正方向。设漏磁通为零,永久磁铁的平均长度和截面积分别为l M和A M,其中的磁通密度为B M。,磁场强度为H M;气

隙长度为δ,考虑边缘效应时,气隙的计算截面积为Aδ(略大于A M),磁通密度为Bδ。由于磁路中无外加的励磁磁动势,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有

另外,根据磁通连续性定律可知

于是

式(1—14)所建立的B M和H M间的直线关系,称为工作线;工作线与横轴(一H)的夹角α为

图1—18表示环形永磁磁路的工作图。由于磁路上没有外加磁动势.所以永磁磁路总是工作在永久磁铁的去磁曲线上;另一方面,工作点的位置又应当在工作线上。作工作线Og,则工作线与去磁曲线的交点α就是永久磁铁的工作点。可以看出,当外磁路的Aδ/δ改变时,工作点以及对应的B和H亦将随之而改变。换言之,作为一个磁动势源,永久磁铁对外磁路所提供的磁动势并非是恒值.而是与外磁路的磁阻有关,这是永磁磁路的一个特点。

·四、交流磁路的特点

交流磁路中,激磁电流是交流,因此磁路中的磁动势及其所激励的磁通均随

时间而交变,但每一瞬时仍和直流磁路一样,遵循磁路的基本定律。就瞬时值而

言,砸常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同的基本磁化曲线。磁路计算时,为表明磁路的工

作点和饱和情况,磁通量和磁通密度均用交流的幅值表示,磁动势和磁场强度则

用有效值表示。

交变磁通除了会引起铁心损耗之外,还有以下两个效应:

(1)磁通量随时间交变,必然会在激磁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

(2)磁饱和现象会导致电流、磁通和电动势波形的畸变。

有关交流磁路和铁心线圈的计算,将在变压器一章内作进一步的说明。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 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与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场地: 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 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 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二)场地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2.交通设施 3.室外活动设施 4. 绿化环境景观设施 5.工程系统 (三)场地类型的划分 1.按使用特征划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四)场地设计概念 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五)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 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 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

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六)场地设计的内容 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七)场地设计原则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 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 ①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④技术经济合理 ⑤满足规范要求 ⑥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⑦竖向布置合理 ⑧管线综合合理 ⑨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 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八)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标高控制法坡面法方格网法 (九)场地设计的依据

①工程项目的依据 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十)东西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 1、基本观念 东: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天人合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西: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 2、基地条件 东: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西: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3、场地要素 东: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西: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如果说中国建筑是“虚”、“实”相生,以“虚”为主,那么西方建筑则可以说是“虚”、“实”自立,以“实”为主 (十一)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预见性与阶段性全局性技术性与艺 术性 (十二)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布局设计

艺术设计概念

艺术设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发展态势强劲。经教育部批准增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有数百所高校。但很多学校由于缺乏合适的教材,无法开出艺术设计历史和理论课程。针对这一状况,东南大学现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凌继尧教授和全国工艺设计学会技术美学分会会长徐恒醇教授撰写了本书。全书共有10章,系统阐述了艺术设计的生成和历史发展,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的有关理论及其各种流派和人物活动,对艺术设计的形态构成、功能定位、审美创造、市场开发等问题有深刻的思考。本书论述清晰,资料翔实,体例恰当,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理想教材,也可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参考书。业务培训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及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

断面图的基本概念教案

课题: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2、断面图的分类 3、剖切位置与标注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2、讲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要求:1、理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断面图的标注 教具:挂图:“轴的断面图” 教学方法:讲课时需讲清三个问题: (1)举例说明断面与剖视的区别,防止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避免把断面画成剖视; (2)指出断面图的作用和优点;(3)定性地指出断面图的适用范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总结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应用场合和标注,巩固剖视一节的内容,为学习断面图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题 在上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剖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但对于某些零件,如种类,断面图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6—2002规定了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1、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如图6—21所示。

(a)(b) (c) 图6—21 断面图的画法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则要画出剖切平面以后的所有部分的投影,如图6—21(c)所示。 (二)断面图的分类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 1、移出断面图 (1)概念 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 (2)举例 如图6—21(b)所示断面即为移出断面。 (3)画法要点 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画在图纸的适当位置。

艺术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以下艺术欣赏

(完整word版)5.5磁路的基本概念

5.5 磁路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量Φ1和Φ2的关系是 ( ) A.Φ1>Φ2 B.Φ1=Φ2 C.Φ1<Φ2 D.无法确定 2、尺寸相同的环形螺线管,一为铁心,另一个为空心,当通以相同的电流,两线圈中的磁场强度H的关系为 ( ) A.H铁>H空 B.H铁Φ2,B1>B2 B.Φl<Φ2,B1 Rmb 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7、某直流继电器,在维修中将吸引线圈匝数减少了一半,导线截面积不变,额定电压不变,其后果是(线圈、电阻不计) ( ) A.电流增大,磁通增大 B.电流增大,磁通减少 C.电流增大,磁通不变 D.电流不变,磁通减少 8、若一直流铁芯线圈,工作在磁化曲线的直线段,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铁芯不变,线圈电阻不变,仅使线圈匝数加倍,则( ) A. 电流不变,铜损不变,磁感应强度B变小 B.电流变小,铜损变小,磁感应强度B变小 C.电流变小,铜损变小,磁感应强度B变大 D.电流不变,铜损不变,磁感应强度B加倍 9、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 ( ) A.磁感应强度 B.磁场强度 C.磁通 D.磁阻 10、一个带气隙的铁心线圈,接到电压一定的交流电源上,而且线圈电阻可以忽略不计,仅改变气隙的大小,则 ( ) A.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磁路的磁通也变化 B.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磁路的磁通变化 C.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但磁路的磁通不变化 D.绒圈中的电流与磁路的磁通均保持不变 11、两个铁芯材料相同,线圈匝数相同,磁路的平均长度L1=L2,截面积S1>S2,要使两铁芯磁通Φ1=Φ2,则它们的励磁电流I1和 I2的大小是() A.I1>12 B.I1<12 C.I1 =12 D.无法确定 12、若制造变压器用的硅钢片磁导率不合格,比标准降低很多,当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和频

平面设计 概念

平面设计概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消费者转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现在平面设计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A、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创意中要考虑观众、传播媒体、文化背景三个条件。 B、构图:构图就是要解决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新颖,合理和统一。 C、色彩: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注意调和、对比、平衡、节奏与韵律。 不管是现在的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都是有这些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配置、组合而成的。 平面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在很多电工设备(象变压器、电机、电磁铁等)中,不仅有电路的问题,同时还有磁路的问题,这一章,我们就学习磁的相关知识。 一、磁铁及其性质:人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等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质叫做磁性,把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而且无论把磁体怎样分割总保持有两个异性磁极,也就是说,N极和S极总是成对出现的。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似,磁极间也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且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 1.1磁场与磁感应线 磁铁周围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磁感应线能形象地描述磁场。它们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有N极指向S极,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感应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其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1.2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B: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电磁力F与电流I和导线有效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即为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即B=F/IL,单位:特斯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中某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矢量,它与电流之间的方向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 磁通∮:磁感应强度B和与它垂直方向的某一截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磁通,即∮=BS,由上式可知,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可以看作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故又称为磁通密度,单位是伏.秒,通常称为“韦”。磁通∮是描述磁场在空间分布的物理量。 磁导率u是说明媒体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1.3定则 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可用安培定则(又称右手螺旋法则)来判断。安培定则既适用于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可用于在已知磁场方向时判断电流的方向。 1.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右手拇指的指向表示电流方向,弯曲四指的指向即为磁 场方向。 2.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右手弯曲的四指表示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磁 场方向。 3.通电导体在磁场内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来判断。平伸左手,使拇指垂直其余四指,手心正对磁场的方向,四指指向表示电流方向,则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可用下式来表示: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3、理解并能画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图。 4、了解常用的网络硬件与软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画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图。 三、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课堂练习、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和规模分类,可分为哪几种? 3、画出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图。 五、课后小结: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对以后掌握网络的相关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概念性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教学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特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特网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并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不

断发展和更新,掌握因特网的应用是时代和工作的需要,本节我们先来学习因特网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二)授课内容 1、计算机网络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指在两个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数据。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分类标准有很多种,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和规模分类是最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依据这种分类标准,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如下三种。 (1)局域网(LAN) 局域网是一种在有限区域内使用的网络,在这个区域内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连成网,其传送距离一般在几公里之内,最大距离不超过10公里,因此适用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组建的网络。 (2)城域网(MAN)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它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学校、公司的多个局域网的互连需求,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 (3)广域网(WAN) 广域网又称远程网,所覆盖的地理范围要比局域网大得多,从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磁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磁路 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变压器是一种电能传递装置,它们的工作原理都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且以电场或磁场作为其耦合场。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磁场在空气中的储能密度比电场大很多,所以绝大多数电机均以磁场作为耦合扬。磁场的强弱和分布,不仅关系到电机的性能,而且还将决定电机的体积和重量;所以磁场的分析扣计箅,对于认识电机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电机的结构比校复杂,加上铁磁材料的非线性性质,很难用麦克斯韦方程直接解析求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把磁场问题简化成磁路问题来处理。从工程观点来说,准确度已经足够。 本章先说明磁路的基本定律,然后介绍常用铁磁材料及其性能,最后说明磁路的计算方法。 1-1 磁路的基本定律 一、磁路的概念 磁通所通过的路径称为磁路。图1—1表示两种常见的磁路,其中图a为变压器的磁路,图b为两极直流电机的磁路。 在电机和变压器里,常把线圈套装在铁心上。当线圈内通有电流时、在线圈周围的空间(包括铁心内、外)就会形成磁场。由于铁心的导磁性能比空气要好得多,所以绝大部分磁通将在铁心内通过,并在能量传递或转换过程中起耦合场的作用,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围绕裁流线圈、部分铁心和铁心周围的空间,还存在少量分散的磁通,这部分磁通称为漏磁通。主磁通和漏磁通所通过的路径分别构成主磁路和漏磁路,图1—l中示意地表出了这两种磁路。 用以激励磁路中磁通的载流线圈称为励磁线圈(或称励磁绕组),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称为励磁电流(或激磁电流)。若励磁电流为直流,磁路中的磁通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磁路称为直流磁路;直流电机的磁路就属于这一类。若励磁电流为交流(为把交、直流激励区分开,本书中对文流情况以后称为激磁电流),磁路中的磁通随时间交变变化,这种磁路称为交流磁路;交流铁心线圈、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的磁路都属于这一类。 二、磁路的基本定律 进行磁路分析和计算时,往往要用到以下几条定律。 安培环路定律沿着任何一条闭合回线L,磁场强度H的线积分值恰好等于该闭合回线所包围的总电流值∑i,(代数和).这就是安培环路定律(图l—2)。用公式表示,有 (1—1) 式中,若电流的正方向与闭合回线L的环行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时,i取正号,否则取负号。例如在图1—2中,i2的正方向向上,取正号;i1和i3的正方向向下,取负号;故有. 若沿着回线L,磁场强度H的方向总在切线方向、其大小处处相等,且闭合回线所包围的总电流是由通有电流i的N匝线圈所提供,则式(1—1)可简写成 HL=Ni (1—2)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3)含答案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3)含答案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 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艺术设计的概念.doc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部完整的平面设计艺术史,是从人类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反映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物质创造的历程而开始的。平面设计即平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简称。 设计艺术是一种文化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社会活动,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联系的时代特征。最早使用这一专业术语者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维金斯(William Addison Dwiggins,1880-1956),始用于1922年的世界一战之后。这一术语把最早诞生在印刷工匠和建筑师手中的“设计概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即把一般理解中的平面与三维空间结合起来,把视觉的图形、图像与相关工程学的材料、结构应用的物质创造结合起来。因此,Graphic Design已经成为国际设计艺术界通用的专业术语。 平面设计艺术图形的视觉传达,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三维空间的特定方式。人类不仅在原始时期的语言有限、能力不足情况下,而且在文化高度发展的抽象思维阶段,对于思想的传播、意图的表达、活动的组织及物质的创造等,均有赖于文字、图形、图像、图表等这些平面视觉传达途径。因此,图形、图像、文字就构成了平面设计中最主要、最稳定、也是最活跃的基本设计元素;图形、图像、文字在相互组合中的创造、复制、传播与应用,也就是平面艺术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创造与图形意识 .北美印安第人的岩画与文字创造 两河流域人的岩刻与契形文字 古埃及人的文字创造与发展—从契型走向“象形” 中国象形文字的创造与发展 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和印刷技术对欧洲早期设计的推动 综合各国的探索而创造完善了金属活字并推动了印刷技术发展的是德国人。 德国的早期书籍插图装饰设计和字体设计 国的阿伯里奇.丢勒(1471-1528)既是世界著名的画家,又是具有杰出贡献的插图设计和字体设计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 标志设计在德国、意大利的诞生与应用 印刷设计在法国的发展 巴塞尔、里昂成为16世纪欧洲新的印刷业中心 欧洲17世纪的平面设计 ——英国的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剧作家米贵尔·塞万提斯(等带动的文艺繁荣促使了设计与印刷的发展;——1640年法国皇帝十三在巴黎的罗浮尔宫设立了“皇家印刷处”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阿维莎关系报》(在德国、《柯兰托斯》在英国相继出版发行; ——荷兰的出版家路易斯·艾泽维与杰出的艺术设计家斯托佛·梵戴克合作,推动优秀的出版物发展; ——英国在其北美洲的殖民地输入印刷技术与平面设计; 18世纪欧洲平面设计的特点 ——法国罗可可(The Rococo)风格的书籍出版与平面设计;——英国平面设计与印刷行业的密切结合;——欧洲“现代”字体设计体系的形成 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文艺繁荣的重要时期。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集艺术与科学创造予一身的最卓越的伟大代表人物。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一位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具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 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创造与图形意识 1、古典风格的出现和发展 2、凯尔特人(Celtic)的书籍设计 3、卡罗琳时代(the Caroline)的平面设计 4、西班牙的图画表现风格发展(Spanish pictorial expressionism) 5、中世纪晚期宗教读物手抄本的装饰 第四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 1、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2、法国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3、16世纪印刷设计的新中心——巴塞

基本概念教学文档

专题检测评估(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化学家(1776.08.09- 1856.07.09),曾开业当律师,24岁后弃法从理,十分勤奋, 终成一代化学大师。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 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所含有的粒子个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230210? C.6.230210? 1mol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D.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都为1 mol 2.2Na O 、NaOH 、23Na CO 、NaCl 、24Na SO 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电解质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⑤⑥ D.①②④⑤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和氯水 B.酒精溶液和乙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 D.干冰和冰水 4.(2012江西师大高三一模,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2CaCl 、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22CH O 、242C H O 、362C H O 、482C H O ; ⑤同素异形体:60C 、70C 、金刚石、石墨。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⑤ 5.(2012江西师大高三一模,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 A.2H O 、HCOOH 、4242()()NH Fe SO 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 、24H SO 、3HNO 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D.23Na CO 、2()Ba OH 、4NH Cl 、22Na O 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1.1运动学基本概念 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物理
适用年级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知识点 参考系、质点、位移、路程、标量与矢量、时刻与时间间隔
高一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明白参考系的概念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2、 理解质点的概念及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3、 能正确分析与建立坐标系 4、 能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
5、 掌握位移的概念,明白位移与路程的不同 6、 明白矢量与标量的定义及两者的区不
教学重点 质点、参考系、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不与联系、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
的区不、
教学难点 对质点与参考系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
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差不多学习了运动描述的一些基本概念,关于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一下如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及运动的相对性、质点、时刻与时间间隔、 位移的概念,位移与路程的区不,以及矢量与标量的定义及两者的区不等这些重要物理量、 基础知识回顾 1、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假如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问题 的影响能够忽略,就能够看做质点、 2、 参考系 (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估计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 考系。 3、位移是位置的变化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填“矢”或“标”) 4、速度 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即 v=ΔΔtx ,其是描述物 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 =\f(x,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 二、知识讲解
一、(质一点)考与参点考解系读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假如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就能够看 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能够是运动的物体,也能够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 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估计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位移与速度 1。位移与路程 (1)定义: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等于质点 运动轨迹的长度、 (2)区不: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3)联系: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她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二)考点详析

艺术设计概述

以设计获取智慧--艺术设计概述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设计》教材的引言部分,篇幅较短,因此不分章节,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设计的由来。2)设计的概念界定。3)设计的分类。4)设计的特点。5)设计发展简史。6)设计的思维方式。7)设计对开发智慧的意义。8)设计示例分析。 【学生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设计似乎很简单但并不易理解,概念比较模糊,但学生的记忆力很强,理解能力也很强,学生也好张扬个性,思维活跃,大胆创新。(这也是新课改需要学生突破的点) 这节课侧重于学生认知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入手,从图片的直观上入手,使学生主动理解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以及历史沿革,认识艺术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设计思维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教学预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实现教学预设和结果的有效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使学生参与、研究、讨论,感受现代设计的特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让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及个性潜能素质。从设计中获取生活和学习的智慧。【重点和难点】 重点: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较之传统的美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艺术设计更强调科学与艺术、时尚与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性与感性、动脑与动手的高度统一,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这个特点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设计门类繁多,应用范畴极为广泛,它涵盖了平面、立体和空间三大设计领域,内容极为丰富,专业性强,因此,要在一个课时内作相对完整的介绍是个难点。

第一讲磁路的基本知识

《电工基础》教案 课题:项目四第一讲磁路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理解磁路中磁势磁阻的概念以及磁路的欧姆定律。 2、全电流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磁路中的欧姆定律和全电流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磁势和磁阻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时间 分配新课讲授: 导入:磁路系统广泛应用在电器设备之中,如变压器、电机、继电器等。并且在电机和 某些电器的磁路中,一般还需要一段空气隙,或者说空气隙也是磁路的组成部分。 图1—1是电机电器的几种常用磁路结构。图(a)是普通变压器的磁路,它全部由铁磁材 料组成;图(b)是电磁继电器磁路,它除了铁磁材料外,还有一段空气隙。图(c)表示电机的 磁路,也是由铁磁材料和空气隙组成;图(b)是无分支的串联磁路,空气隙段和铁磁材料串联 组成;图(a)是有分支的并联磁路。图中实(或虚)线表示磁通的路径。 (a) (b) (c) 图1—1 几种常用电器的典型磁路 (a) 普通变压器铁芯; (b) 电磁继电器常用铁芯; (c) 电机磁路 1、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B 描述磁场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B。为了形象地描绘磁场,往往采用磁感 应线,常称为磁力线,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图1—3中画出了直线电流及螺线管电 流产生的磁力线。 (a) (b) 图1—3 电流磁场中的磁力线 150’

(a) 直线电流; (b) 螺线管电流 磁力线的方向与产生它的电流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关系,如图1—3(a)所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B 的单位为特(特斯拉),单位符号为T ,即2 11/T Wb m = (韦伯/米2)。 2、磁通Φ 穿过某一截面S 的磁感应强度B 的通量,即穿过截面S 的磁力线根数称为磁感应通量,简称磁通。用Φ表示。即 ??=Φs dS B (1—1) 图1—4 均匀磁场中的磁通 在均匀磁场中,如果截面S 与B 垂直,如图1—4所示,则上式变为 BS Φ= 或 B S Φ= (1—2) 式中,B 为磁通密度,简称磁密,S 为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Φ的单位名称为韦(韦伯),单位符号Wb 。 3、磁场强度H 计算导磁物质中的磁场时,引入辅助物理量磁场强度H ,它与磁密B 的关系为 H B μ= (1—3) 式中,μ为导磁物质的磁导率。真空的磁导率为70410/H m μπ-=?。铁磁材料的0μμ>>, 例如铸钢的μ约为0μ的1000倍,各种硅钢片的μ约为0μ的6000~7000倍。 国际单位制中,磁场强度H 的单位名称为安(安培)/米,单位符号/A m 。 4、铁磁材料 铁磁材料,一般是由铁或铁与钴、钨、镍、铝及其他金属的合金构成,迄今为止是最通用的磁性材料。虽然这些材料的性能差异很大,但决定其性能的基本现象却是共同的。 4.1 铁磁材料的磁化 研究发现,铁磁材料由许许多多的磁畴构成,每个磁畴相当于一个小永磁体,具有较强的磁矩,如图1—11所示。在未磁化的材料样品中,所有磁畴摆列杂乱,因此材料对外不显磁性,如图1—11(a )所示。当外部磁场施加到这一材料时,磁畴就会沿施加的磁场方向转向,所有的磁畴平行,铁磁材料对外表现出磁性,如图1—11 (b)所示。因此,当外磁场加到铁磁材料时,铁磁材料产生比外部磁场单独作用所引起的磁场更强。随着外部磁场强度H 的 S B

教案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石阡华夏中学美术组:赵彪教学设计(一) 章节第章 节 题目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和成角透视 时间2012年``````` 月`````日星期四`````` 第``````` 节教学目的认识透视的概念与用途;初步了解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教学重点(结合本课特点提出重点思路)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2、视域、画面、物体与视本点的关系 3、近大远小与消失 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思 路)1、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2、近大远小与消失 3、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及透视中几个重要关系 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 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拟采用的教学方 法) 演示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让学生亲自感受,再进行边画边讲,在最后示范给学生看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法,且要重复讲述。

教具、图表投影仪、计算机、黑板 板书设计及讲解要点 教学内容及设计 时间 分配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 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客观物体占据的 自然空间有一定的大小比例关系,然而一旦反映到眼睛里,它们所占 据的视觉空间就并非符合原来的大小比例关系了。正如一只手与一幢 高楼相比微不足道,手在远处几乎观察不到,但若将其向眼前移动, 它的视觉形象就会越来越大,最后竟能遮住高楼,甚至整个蓝天,这 就是常言所说一手遮天的道理。根据这个道理,可以通过玻璃窗子, 向外观察,外面的景物,或树木,或山峰,或高大建筑,或人群,都 可以在很小的窗框内看到。如果一只眼睛作固定观察,就能用笔准确 地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仅有二度空间的玻璃面上,这个过程就是 透视过程。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立体特征的 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把这个透视图转画到纸面上就叫做写 生。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的变化规律,就构 成了绘画中特定的"透视学”。 一、基本术语: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著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 两旁的消失点。

教育的方法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學的基本概念 Instructor: 方永泉 Date:2007.12 教學的意義 中文 ●古籍中教與學兩字常單獨出現,如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學則為「效也」、「受人之教而效也。」 ●禮記學記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中國首將教、學合用之始。 ●從中文來看,教學包括了教師的指導示範以及學生的遵從仿效。因此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完成有計畫、有目的、有價值、符合認知性與學習者發展狀況的一種歷程與結果。 教學的意義 ●英文─teaching, instruction ●兩者區分不大。嚴格說來,teaching涉及整個教學情境中的師生互動關係,範圍較廣,包括計畫、準備教材、評鑑等全部教學活動。Instruction範圍較窄,專指在教室中所執行的例行技能之訓練。 ●teach的字源有四種意義: 1.lore:為learn的字根,指用來被教的事實與信念,早期的teach與learn相同。 2.token:使用信號或符號,向某人展示某事物,或引發某人對於特定人事物的反應。 3.imparting:給予資訊,向某人展示如何做及進行某科目的練習等。亦即由外向內地傳授。 4.inquiry: 有計畫地提供學習者探究的模式。指師生間進行教育性的論辯,討論有意義的議題。 教學的意義─綜合來說 ●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亦指「教學(導)者透過特殊程序的安排以促使被教導者學習教材。」 ●基本上,「教」是依存於「學」的,教的核心工作就是要使學生能執行學習的活動,否則教學任務無法達成。 教學的性質 ●教學是一種複雜的概念或活動歷程,教學活動必須依據理論才不致徒勞; ●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目的必須佐以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教學是一種傳遞訊息與溝通的過程,故教學雙方的條件會影響結果; ●有效的教學是一種雙向回饋活動,教與學缺一不可; ●教學是達成教育目的的手段,若無教育目的,教學便無意義。 教學的規準 ●目的性(purposiveness):教學是有意向、計畫及目的的活動,而且也不應悖離基本價值。 ●釋明性(indicativeness):教材的傳遞必須透過某種特殊的程序或方法的設計,它不是隨機的。

教育学基本概念试题 .docx

1.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讲,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2.工业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4.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二,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学校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学校还是一个营造社会舆论的场所)。三,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明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

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6.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一是人的发 展的全面性与和谐性,二是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不强求一律,不用固定的模式看待和要求人的发展,而是重视和鼓励人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馆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一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得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得全面发展等同起来,二全面发展不是人得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实质上,全面发展是炙热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三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人得全面法杖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要注意避免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开来)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7.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 规则。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8.教师个体专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有:专业理想的建立(视角是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是教师 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的拓展(知识量的拓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