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设计案例对比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1.84 MB
- 文档页数:67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讨论后,都重新规划了城市空间,而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不能充分时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无法保证设计规划的质量与效率。
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具有传统规划设计方法无法相比的优势,这种规划方式能够有效地躲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的大面积数据错误等问题,使取得的城市地理空间中非空间与空间数据更为精准,因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GIS与城市规划1.1 G1S概述地观倍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 GIS)“一个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地球上关于某一地区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含相关的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组织及相应的机构布置。
”其中“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是一个完整的GIS所必需具备的四大功能,即“输人、存储:、操作和分析、表达输出”。
作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GIS可以为城市规划供应一个有别于CAD的全新的技术平台,其能为规划决策供应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对将来环境的虚拟表现,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置,这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在内涵和内容上的一次提升,快捷运用GIS技术可以使城市规划试验建立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改那种仅仅依靠定性阅历和“拍脑袋”式的规划决策模式,从而构建科学、理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模式。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是GIS的核心与灵魂,其特有的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是GIS区分于一般信息系统的紧要功能特征。
空间分析起源于上个世纪60时代地理及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它对分析空间数据相关技术的统称。
进行空间分析的目的紧要包含以下几个:①使数据得到有效地取得,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地描述与认知,例如风险图的绘制;②生成察看地观阁案的背景过程进行理解与解释;③预告例如传染病等重点事件的暴发;④对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例如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博士考试由3门课程,英语、规划原理和规划分析。
1、英语一定要去上补习班,要不就复印听课资料,考试会送20-30分的题目。
2、原理考试,多看最近三年的规划杂志。
要作到言之有物,辩之有据。
3、规划分析由多个老师轮换着出题,我那年的考试方向大变,基本上是道路交通和GIS内容的。
所以大家要多看书。
2004年的考题,博士3课中,英语、规划原理都满50就行了, 规划分析要60分。
2008年11月规划博士考题城市规划原理1.从你所在学科(可以是城市规划或其它相关学科)的视角,论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挑战。
2.结合你的硕士学位论文或一个研究项目,论述研究方法论的应用。
(以下为四选二)3.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视角,论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4.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视角,论述中国城市规划变革面临的主要议题。
5.论述经济全球化对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6.论述你所在学科(可以是城市规划或其它相关学科)中与城市相关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设计与分析现在控规的制定中常常附带总平面设计,但往往缺乏整体设计观点、和对于整体空间把握的深度。
请结合案例分析。
江南某省会城市临近铁路站场的居住区,面积150公顷,被主干道分割,地铁从地块右侧经过并设站,铁路位于地块西南侧。
城市公园位于地块东北角,两条河流从基地内穿过。
现给出该地块的控规和总平面意向方案,请分析其特点并给出优化调整意见,要求图文结合。
文字不超过1500字。
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对原方案的解读,要求文图结合(文20分,图15分)2.对原方案进行评价(20分)3.提出优化调整方案,要求图文结合(图25分,文20分)2007年11月规划博士考题城市规划原理回忆版本1.从你所在的学科(可以是城市规划或其它学科)谈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议题及其相关对策。
2.就你所做的一项研究,谈谈研究中方法论的应用。
(以下为四选二)3.论述城市中效率与公平的看法。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09年考研原理试题简答题(顺序不完全一致)1北宋城市革命的表现形式2欧斯曼巴黎改建的特点及其意义3居住小区小学设置应考虑因素4禁建区提出的根据5城市中心区设计商业步行街的选址考虑哪些问题?6居住小区是否可以户外路边停车并说明理由7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8邻里关系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哪些相关?9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的内容10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论述题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重点2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进行功能分区的好坏3依据《城乡规划法》分析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1、解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及其含义。
2、评价国外战后新城建设的得失,可结合实例分析。
3、街坊式住宅区道路系统在结构上、功能上和景观上的特点。
4、居住区住宅建筑的朝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平均层数。
6、解释区域的系统性特点。
7、城乡统筹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和规划的意义。
8、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作用。
9、经济适用房的布局原则10、城市中心区采用一条街式布局和购物中心式布局的空间效应。
二、论述1、居住区公建配套的千人总指标、千人指标、分类指标和一般规模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一个浅丘岭地区的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选择城市总体用地布局模式,并阐述布局主要原则。
3、结合《城乡规划法》,阐述我们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
2007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述题(每题9分,每道题不超过200字)1,划分居住区各种用地界线的一般规定是什么?2,简述住宅区中机动车停车的各类布局方式及其特征。
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确定“禁建区”主要包括的哪些内容?5,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规模的预测?6,在城市总体布局时,风玫瑰的主要用途是什么?7,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心城区规划之间的关系。
产城融合之城市景观功能提升——记同济小镇环境整治工程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就提升城市景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产城融合的宜居城市进行了粗浅的探究,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关键词:产城融合;人车和谐;环境整治;绿色低碳;智慧城市0引言同济小镇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组团JDC030401单元,位于上海大众产业基地东侧,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西侧,是2010年以后陆续开发建设的大型居住社区。
上海国际汽车城自从2001年启动开发以来,已经逐步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汽车强国战略”,支撑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以“人、车、城市的完美融合”为核心理念,推动上海市嘉定区在汽车产业上的革新与转型,积极推动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功能建设。
产业发展的同时,上海国际汽车城更加重视提高产城融合度,致力于建设更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美好城市。
在此目标上,汽车城区域力争为各种定居的技术人员提供优质、便捷、舒适、精细的城市配套服务。
上海大众产业基地和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与同济小镇居住生活区域的联动和多元互补,完善常规业态和强化空间经济的集聚效应以吸引人气,确保地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近十年,同济小镇社区迎来近15000人居住,基于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体现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现代宜居风貌,我们对同济小镇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提升,更好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本着产城融合,独特风貌,人车和谐,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我们对几条主要道路的两侧和两块集中绿地进行了整体城市设计。
主要包括于塘路东侧、百安公路两侧、和静东路南侧绿带以及两块集中绿地,总的设计面积约10.4万平方米。
一、场地要素分析1.经过现场踏勘发现,现状基地存在较多堆土,堆土高度超过安全高度,故本次设计通过空间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尽量将现有土方消化在区域景观造型内。
2.部分路段靠近河道自然驳岸,设计将结合自然河道打造滨水景观带,同事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消除安全隐患。
高校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一、清华大学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1. 人才输送与科研支持。
清华大学那可是人才济济啊。
在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在背后默默支持。
清华的建筑学院、计算机系等好多专业的专家教授带着他们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
这些学生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小蜜蜂,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超强的计算机技术。
比如说在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初期,清华的专家们利用自己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教授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到了雄安就带着学生实地考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们拿着测绘工具,收集各种数据,然后在实验室里分析,为雄安新区的科学布局出谋划策。
2. 技术研发合作。
清华和雄安新区的企业合作搞技术研发。
在智能交通方面,他们就想让雄安的交通像瑞士手表一样精准运行。
清华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车流量等数据,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
他们还在雄安的一些新建社区搞试点,用物联网技术让社区里的各种设施都“活”起来。
家里的电器、小区的路灯、垃圾桶等都能联网。
要是垃圾桶满了,会自动给清洁工人发消息,这多智能啊!二、同济大学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1. 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高校智慧。
同济大学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里,那可是很有存在感的。
上海有很多老城区要进行更新改造,同济大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老旧的街区变得充满智慧。
就拿上海的某个里弄改造来说吧。
同济的建筑专业师生深入里弄,和居民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
然后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给这些老房子来了个大变身。
他们在房子里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房屋的湿度、温度等数据,要是发现有什么异常,就会及时通知物业或者居民,就像给老房子请了个智能管家。
2. 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协同。
在上海的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同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他们的交通工程专业团队和城市规划团队合作,就像一对超级搭档。
他们研究了上海的交通流量大数据,发现了很多交通拥堵的“痛点”。
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一、案例:在《新嵊组合城市发展空间协调规划》中提出利用新嵊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台地和新昌江两侧用地空间构筑新嵊组合城市的中心,而城北台地是新嵊城市群最重要的中心部分,为提升新嵊两县市的竞争能力,新昌县规划局于2011年4月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范围在上一轮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容,规划用地面积从分区规划的17.94 km2扩大到19km2,规划控制范围约27 km2,做到了城北台地控规全覆盖。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分析研究后提供了两个规划方案,详见图:二、案例处理经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解决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它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同时也是城市地区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并起着协调专项规划的作用。
因此为使《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在规划编制中,我强调社会各阶层多渠道、多层次参与规划的全过程。
首先将规划在“县规划局网站”、“县规划公示展示中心”等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地方进行规划公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观点意见;其次组织局内部的规划专业人员对方案进行充分讨论;第三,邀请本地及国内知名专家对规划方案做进一步探讨;第四,用会议的形式听取县委、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
在经过上述四轮程序后,各层次的意见建议均已广泛收集,现将两个方案的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和筛选后评析如下:方案一:注重城市新区型多业态开发的设计理念。
优点:1、合理布置台地功能分区。
由于规划范围内用地呈现西窄东宽,整体狭长的结构形态,将基地核心片设置在面积较大,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的东部片区,有利于增强与中心城区和嵊州的衔接交流。
而台地西部地区用地狭窄,适宜安排分散布局的旅游酒店度假功能用地,因此该方案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2、顺应自然形态布置的路网,可减少对山体的填挖和生态的破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道路建设的可操作性,而且通过纵横交错的路网对各功能区块之间做了很好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各区块的交流和发展。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快题真题解析——城市滨水休闲广场规划设计本文针对同济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做了一题多解的具体分析讲解,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多种解题思路,为大家列举了以下几个考研成功同学的真题案例。
一、用地现状与环境1. 城市背景基地位于海口市,该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34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
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 米/ 秒。
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2007 年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录。
2010 年底,该市常住人口204 万。
2. 基地情况基地位于海口市中心滨河区域,总面积1.16 公顷。
基地南临城市主干道宝隆路(红线宽度48 米,双向6车道),宝隆路南为骑楼老街区,是该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现已开辟为标志性旅游景点。
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南宋,至今有600 多年历史。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文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基地北临同舟河,该河宽度约为180 米,河北岸为高层住宅区。
同舟河一般水位为3.0 米,枯水期水位为2.0 米。
规划按照100 年一遇标准进行防汛,水位高程控制标准为4.5 米。
(不需要考虑每日的潮汐变化)基地东侧为共济路,道路红线宽度22 米(双向4车道),为城市次干道。
基地内西侧有20 世纪20 年代灯塔一处,高度约为30 米。
东侧有几棵大树,其余均为一般性自然植被或空地。
二、规划设计内容与要求基地要求规划设计为滨河休闲广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聚会及游客散集所需,要求既考虑到城市防汛安全,又能保证一定的亲水性。
需满足的具体要求如下:1. 需规划地下小汽车标准停车位不少于50 个,地面旅游巴士(45 座)临时停车位3 个,自行车停车位20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