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与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6.88 MB
- 文档页数:5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钟以下),(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5)在没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6)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
(3)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
(4)可伴有继发性ST段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3.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点(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3)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秒。
4.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
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5.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电图特点(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
宽QRS波群伴极快速的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提示存在房室旁道。
儿茶酚胺类药物、运动、发热、甲亢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3)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但振幅并不一致;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增宽、畸形。
心律失常对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影响及识别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可以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各种异常的波形。
正常心电图波形是以P波、QRS波群和T波为主,分别反映了心房的除极、心室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心律失常会导致这些波形的形态和时间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对心电图波形的观察与识别对于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室早搏等。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征是心房的电活动不规则,导致P波消失或呈细颤的形式。
心房扑动则是心房电活动快速而规律,产生锯齿状的P波波形。
心室颤动的特征是心室电活动不规则、无有效的心搏,导致连续不断的宽大畸形QRS波形和无规律的细小振动(f波)。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和心室之间传导过程受阻,常见的有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延长的PR间期或漏搏现象。
心室早搏是指心室早于正常节律除极,出现畸形QRS波形。
其次,识别心律失常对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不同波形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
例如,若心电图上观察到没有或呈细颤形态的P波,则可以怀疑存在心房颤动;若出现锯齿状的P波,则可能为心房扑动;若QRS波形宽大并且无规律,则可能为心室颤动;若出现延长的PR 间期或漏搏现象,则可能为房室传导阻滞;若观察到畸形的QRS波形,并且与正常心电图有明显的区别,则可能为心室早搏。
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心电图波形的观察识别心律失常并不是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我们可以借助心电图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识别心律失常。
现如今,心电图机器已经具备了自动诊断功能,可以根据波形特征和心电图的参数计算来自动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此外,心电图技术还可以使用心电图的工具软件进行分析和诊断,如心电图的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冯海新副教授一、如何分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学习心电图课程中最难的一关,搞一辈子心电图的人,一看到复杂的心律失常,犹如苏轼描写庐山的诗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常听到不少搞心电图的人说,心律紊乱越学越乱。
?(一)分析心律失常的要点?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心电图中的“牛鼻子”就是心电第一波——P波,首先要确定有无P’波,再确定P’波的性质(P、P’、F、f),以及P’波与QRS波的关系。
找到P’波(心房波)弄清与QRS波的关系,算是找到分析心律失常的钥匙。
?(二)要学会绘制梯形图?借助梯形图来揭示心脏激动的起源点,以及激动传导过程中与QRS波的关系,这是分析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梯形图绘制的方法如下?根据需要分别划出4条平行线(3格)、5条平行线(4格)、6条平行线(5格)等,最常用的是4条平行线(3格)。
?在横格中标出激动的起源点(通常用圆黑点)以及激动传导经过各部位的斜线,如窦性(S)、窦房交界区(S—A)、心室(V)。
激动起源点发生在心室,还需划出异位激动点(E)、异—室交界区(E—V)。
代表传导的斜线越长,激动的传导越慢。
?代表定向传导的符号:∣=正常传导,﹨=传导时间,=定向传导阻滞,=逆向传导阻滞,=干扰脱节,=传导迟缓,?=不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不全性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后或左前分支阻滞。
?通过上述分析,找到了心律失常诊断的钥匙,又绘成了梯形图,基本可以揭示心律失常的真相,犹如“山穷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分析心律失常时常遇到的心电现象?(一)节律重整现象心脏中的节律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心脏的中枢节律点。
即窦性节律点;另一类为心脏的备用节律点,即各种逸搏节律点;第三类为心脏中的“犯罪”节律点,即各种早搏或早搏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出现异常的情况。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可用于诊断心律失常。
以下是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指心脏由窦房结控制,节律正常,心律齐。
其心电图特征为P波呈现正常形态,P波与QRS波的关系稳定,R-R间期基本相等。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无序的心房收缩,常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
其心电图特征为无规则的窄基波QRS波群,P波消失;代之以波形似毛刷的f波,频率可达300次/min。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有规律的心房收缩,常见于心脏病患者。
其心电图特征为P波呈锯齿状,类似“电风扇”的螺旋波搏动,频率可达300次/min;QRS波与P波的关系不稳定。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的心律失常,多由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启动。
其心电图特征为QRS波呈现窄基波,R-R间期固定,与窦性心律的P波关系不明显。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的心律失常,发生于心室内。
其心电图特征为QRS波呈现宽基波,R-R间期相等;P波可能出现,但与QRS波无关。
室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缓是一种缓慢的心律失常,发生于心室内。
其心电图特征为QRS波宽基波,频率低于40次/min。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快速、无序的心室收缩,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电击等重症情况。
其心电图特征为毫无规律的波形。
心电轴偏移心电轴指心脏在心电图上的电轴方向。
正常情况下,其指向左下方。
当心电轴向右偏时,可能表示右心室肥大、肺性心脏等病症。
当心电轴向左偏时,可能表示左心室肥大、心肌病等病症。
以上是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有效地诊断心律失常,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检测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心电图上,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表现出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总结六种常见的心率失常心电图,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放起搏信号的间隔不规则。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性P波的形态和间期多变,R-R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有窦性心律不齐和上行进程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呼吸和体位变化相关。
然而,当窦性心律不齐出现在休息情况下,并伴随症状,如心悸、头晕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停止发放起搏信号,导致心脏暂时停搏。
在心电图上,窦性停搏表现为连续的P波缺失,R-R间期的延长。
停搏持续时间一般为2秒以上。
窦性停搏常见于年老体弱、冠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并且经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窦性停搏,可能需要安装人工起搏器以确保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房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心房而非窦房结,导致心脏节律失常。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心率不规则,P波形态不一致,P-P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房性心律不齐通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临床症状,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或人工起搏器植入。
4. 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位于心房,导致心脏节律过快。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增快,P波形态异常,P波可能合并在QRS波群中。
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年轻人,通常是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心房自律性增强导致的结果。
在对症状明显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消融术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 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室室部位,而非窦房结或者房室结,导致心脏节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