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填写;重点知识在课本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识记基础。
第一个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追求二.背景:⑴政治: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失去了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1.浪漫主义文学:以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为主,代表有、、法国以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德国有作家、2.浪漫主义音乐:和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奥地利的3.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四.概况:领域国家代表人物作品《》: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
《》: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
揭露黑暗和堕落。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济慈法国雨果俄国普希金德国霍夫曼,海涅浪漫主义音乐原因:受和影响,追求民主自前由。
期代表:《》、《》:德国贝多芬1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八原因:社会变革和现实感染,开始后代表:《》、《》(地期位):舒曼地位: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地位:英年早逝,被誉为“”,奥地利舒伯特代表作:歌曲《》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典范。
音乐《》、《》中国浪漫主义美术“”进京促使和结合,逐渐形成。
地位:被称为“”代表作:《》: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宣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没落,籍里柯《》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法国德拉克洛瓦四.特点: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和观念发生变化,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⑷亚非拉人民掀起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专题八专题整合专题八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重大历史线索1.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的演变及其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雨果。
(2)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①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深入剖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3)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①它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2.从考查的功能看,考查学生从历史图表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典型例题】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技法攻略】析题干→两幅作品的意图及绘画风格。
看选项→作品的绘画风格具有扩张、扭曲变形的特点。
明史实→题中两幅作品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自画像》。
构联系→毕加索是现代主义风格画家。
明答案→选出符合题干主旨的选项,故选B。
【针对训练】1.下列作品中,以19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深刻揭露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堕落,是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的是()解析:《悲惨世界》是一幅辉煌的画卷。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二年级1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共50分)1、“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
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
下列属于“modern”产生时的历史现象的是()①宗教改革②文艺复兴③启蒙运动④世界走向会合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对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而深受启发,于是他在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
历史上称之为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4、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5、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6、罗马的斯多亚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斯多亚学派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B.斯多亚学派为罗马法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C.斯多亚学派反对奴隶制度D.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标要求认识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赏识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认识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掌握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并认识浪漫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过阅读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领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并经过名作的演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内涵。
进行音乐赏识,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
经过赏识浪漫主义名画提升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人为本,进行人品、感情教育,学习文学艺术家们执着追求、热爱生活、为理想而战斗一世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要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流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这一期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内涵。
教课媒体:多媒体(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教课过程导入(1)你眼中的浪漫主义是什么?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浪漫主义的作品、特点?介绍浪漫主义的观点经过师生讲话进入新课。
新课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也是财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拜伦依据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各国的旅游,写下了有名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在书中主要颂扬了欧洲反暴政、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唐璜》是拜伦的另一部代表作,这是他没有达成的作品,他本来打算写二十年,此后因为参加希腊独立战争得病逝世而没有达成。
《唐璜》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作品经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游经历,恋爱和冒险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的时代黑暗、丑恶、虚伪,向人们显现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嘲讽、愤慨和战斗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精品)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XXX、XXX与XXX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观看XXX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XXX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的头脑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头脑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进献,体会人类优秀头脑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图片呈现诸子百家: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进修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现代汗青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现代文化头脑兴盛和开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如何的社会秩序,人的个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头脑宝库。
特别是在面临不异的社会政治问题时,现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头脑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头脑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师生互动】一定汗青时期的头脑文化,是一定汗青时期的社会理想的反应,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填写;重点知识在课本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识记基础。
第一个时期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追求。
二.背景:⑴政治: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失去了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文学:以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为主,代表有、、。
法国以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德国有作家、。
2.浪漫主义音乐:和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
奥地利的。
3.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
四.特点:
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 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碰撞与冲突】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原因:⑴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和观念发生变化,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
⑷亚非拉人民掀起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和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
⑶俄国有、。
⑷美国有。
4.概况
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
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受到影响;
⑵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文化。
2.特点:作品、带有民族特点,形成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还有捷克的。
4.概况:
1.背景:⑴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 (特别是光学)、的进步。
⑵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特点:现实主义绘画以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和“”效果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3.代表:⑴现实主义绘画代表有法国的,俄国的。
⑵印象主义绘画代表有前期法国的,后期有法国,荷兰的。
⑶还有法国雕塑家。
第三个时期 19末20初:具有共融性的文学艺术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⑴经济:后,各国文化出现交流与融合,取得了共同的发展。
⑵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即无产阶级文学。
2.代表:⑴西方文学:法国的,美国的。
⑵亚非拉文学:印度的,日本的。
⑶无产阶级文学:苏联的,中国的。
3.特点:现实主义文学(交流与融合);无产阶级文学。
三、美术:立体派绘画
1.兴起: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2.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
示物体的集合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人的,给人有的感
觉。
3.毕加索:
⑴国籍:。
⑵地位: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⑶成就:①“黑人时期”:被认为第一幅立体主义绘画的是《》。
②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
③“新古典主义时期”:震撼画坛名作《》,受到西班牙人民和世界人民
的尊敬。
第四个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
一、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世界其他地区受影响,西方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寻求灵感;在
交流融合中,世界文化朝着的方向发展。
2.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朝着的方向发展。
1.特点: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2.概况:
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1.形成:摇滚乐是美国音乐家的“”与美国的“”的融合。
2.代表:①美国:“”彻底改变当时流行音乐形式,使世界充满摇滚情调。
②英国:“乐队”(即乐队)代表的成就,还掀起震惊美国“”浪潮
3.影响:①成为重要音乐形式,20世纪年代后摇滚巨星依旧层
出不穷。
②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运动,参与全球性社会政治活动。
为非洲灾民所作歌曲《》成为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三、影视艺术
1.背景:现代科技的进步
2.电影:⑴概况:①1895法国兄弟放映第一部电影;
②二战后真正发展,以美国为代表。
⑵代表作:《》《》《》
3.电视:⑴发明家:①法国的: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
②英国的: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机;
③俄裔美国人: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后研究出电子显像管;
⑵发展:①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了电视的传播和传播。
4.意义:①影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5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特点:
1、交流越来越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3、科学技术对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