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重点考点_重点笔记_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渊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狭义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

历史性。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个范围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普遍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矛盾的转化: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是新矛盾代替旧矛盾。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转化的形式: 1、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如优胜劣汰;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如奴隶社会矛盾的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所取代; 3、矛盾双

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

质变量变关系的复杂性:有量变并不一定有质变产生,但有质变发生时,一定是由量变转化的。量变要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质变。但在一定程度的量变下,是没有质变发生的,一定要到一定程度,这个程度很重要。形而上学认为,质变是区别于量变的一种变化。但辩证法认为,变化只有程度之分,没有性质之别;所谓的质变只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的表现: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佳节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

3.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合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再认识的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两者分割开来,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物论得错误。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流程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科学技术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的原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阶级妥协的结果;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抽象)

商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点: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的原因: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即赊账买卖,表现为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如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

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体现: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啊,社会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的革命为条件,运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第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第三,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关系不同。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第四,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更高的剩余价值率。总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最具特征意义的剥削方法。

都是依靠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是: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也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动机。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④投资全球化